前幾天美團CEO王興抨擊中國足球體能不信0行,12分鐘跑還不如清華的普通生,引起了範志毅,董方卓等人的強烈回應。
現在北大教授王小東又發表了國足低貢獻值的觀點,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是否真這麼不堪。
在王小東看來,國足即便回回拿世界盃,也比不上清華、北大的任何一個系,「講到國足,你講貢獻,說實話,你就是回回拿世界盃,你們的貢獻也比不上北大和清華,比不上其中任何一個學校的任何一個系,當然文科系的貢獻沒那麼大。」
我們單說,對於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這點足球的確不行。但這是球員的問題嗎?
這是體育運動的性質所決定的,不單是足球,籃球桌球不也一樣嗎?他們能造出飛機大炮嗎?不能吧,社會分工不同。
隨後王小東炮轟中國球員工資高,貢獻少,「你們連泰國都踢不過,還拿那麼多的工資,你們的貢獻是負數啊,大負數啊。」
在王小東看來,反智會害死我們這個民族,「北大、清華,只要不進監獄的,貢獻都比你們(中國足球)大。」
我們來分析下:培養一個球員成為國家隊球員需要花多少錢,反過來培養一個清華北大的學生要花多少錢?這一點,足球運動員佔用的社會資源更少吧。
其次,從培養的投入到能夠為國家社會做貢獻這點,清北的達標率能有多少,我們培養出來的球員可都在為中國足球踢球吧,也許他們很差。
我們的清北學生多少是在為他國工作,多少是國外混不下去了回來的?
最後,說一個極端,就是王老師提到的國足奪世界盃。也許他沒有研究過世界盃所帶來的經濟收入問題,2018年世界盃總的收入高達40億美元。
如果國足奪世界盃,即便只是參加世界盃決賽,那帶來的經濟收入都是不可估量的,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難不成這也是負的貢獻值嗎,那麼經濟學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
社會360行,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能做到為國家社會貢獻自己的科技力量,有時候文化體育行業也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