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不合作,讓英國侵略者笑開了花

2020-12-11 大懶貓ST

甘地作為印度獨立運動的領袖,在世界上非常有名,他抵抗侵略的策略「非暴力不合作」幾乎家喻戶曉,帶領著印度人實現了獨立。

「非暴力不合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只許挨打,不許還手,以這種形式表達抗議。

舉個例子,如果你跟其他人產生了矛盾,雙方要打起來了,而你如果採用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那你就坐在那裡,任對方打,不管對方多麼兇殘,下手多麼重,都不還手,以此讓對方產生愧疚感,讓對方主動向你認輸。

說實話,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個方式時,內心是蒙的,幼小的心靈實在無法理解如此高級的策略,差點讓我剛剛建起的世界觀崩塌。

一直想不通這種方式真的可以擊退英國殖民者,使印度獨立嗎?當時只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知識儲備太少,無法理解這策略的高明之處,現在才明白根本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是甘地腦迴路奇葩。

印度當時從英國手中獨立,其實跟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關係不大,主要還是因為英國打仗使得實力大降,再加上印度本地其他反抗軍的鬥爭,無法控制距離英國本土太遠的殖民地了,索性直接放棄印度,但是為什麼甘地這麼有名,還做了印度獨立後的領袖呢?這一切全靠英國媒體的吹捧。

1930年,印度還是英國殖民地,英政府大幅提高了當地食鹽價格,還加了很重的稅,結果印度人民快出不起鹽了。

沒有鹽吃那還了得,必須要抗議啊,於是甘地帶著一批人去鹽場抗議,警察以為是來鬧事的,便上來就打,但是甘地要求大家牢記「非暴力不合作」的準則,只準挨打,不能還手,以此抗議英國的政策,這是甘地第一次使用這種方式。

但是手中沾染了無數鮮血的英國殖民者根本就不怕這種抗議,心中甚至還覺得有點好笑,調集重兵鎮壓了這場抗議,很多抗議群眾都被追捕和殺害,甘地的抗議失敗了。

不過英國人卻突然發現了甘地的利用價值,當時印度有好幾路反抗軍,武裝鬥爭一個比一個狠。深諳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其中最狠的一路領袖叫錢德拉·鮑斯。

錢德拉和希特勒

天天帶領著隊伍跟英國人硬碰硬,甚至跟希特勒換取資源來打英國人,你不打死我,我就打死你,錢德拉給英國人造成了極大的麻煩,英國人生怕印度人都學錢德拉來硬碰硬,那怕是要被打回家了。

所以英國人看到甘地後,計上心來,英國政府讓極度會引導輿論的英國媒體大肆吹捧甘地的策略,想讓全印度都學甘地,另一方面血腥鎮壓武裝起義。

這樣印度人都通過這種溫和的方式抗議後,英國人在印度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西方媒體在歪曲事實,引導輿論方面可是一絕啊。

於是在大張旗鼓的宣傳之下,真的有不少人信奉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放下槍,只挨打不反抗,全靠英國人的良心發現來抗議,這讓英國人在印度的壓力驟降。

英國人心中很清楚真實情況,當時英國駐印總督蒙巴頓就在日記裡寫道:其實英國最怕的就是不怕死的錢德拉,他那不要命的鬥爭比甘地厲害太多了,但是甘地卻被迷惑住了,他真的相信自己的理論有用,開始見人就推銷自己的理論。

在1940年,甚至還給去印度訪問的蔣介石安利,讓我們也使用他的那一套。

甘地說:「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

幸好老蔣不傻,沒有聽他的鬼話,不然我們可就要被害慘了。

相關焦點

  • 印度的奇葩思想,甘地的非暴力合作,中國放棄抵抗日本會成奴隸!
    引言甘地是印度的國父,他所提倡的思想十分的奇葩,他稱這種思想為非暴力不合作,用自己的愛意感染對方,用自己的良心感動對方,讓侵略者自己覺醒,而這種充滿幻想的想法,在印度竟然被奉行成為真理。這時候甘地徹底展現自己忽悠人的能力,提出自己的「非暴力合作」,簡單來說就是對方要什麼你給什麼,不要發生衝突,而這其實就是甘地十分的慫,不敢打,所以才提倡這樣的說法,忽悠自己的信徒也欺騙自己。甘地融合了印度教的仁愛、不殺生等理念,與《聖經》中的仁愛和平精神為主體,建立新的思想。
  •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6.現在講一下「非暴力不合作」,應該稱為非暴力與不合作運動,不合作好理解,就是英國殖民者提供的所有經濟、文化、教育都與英國人劃清界限,過自給自足的生活,這一點在當時的印度是容易實現的,因為印度窮人太多了就是有好的食品、好的醫院、好的教育絕大多數印度人是無權享用的。
  • 「非暴力不合作」成果頗為有限,為何甘地自始至終沒有放棄?
    他們先是在「聖雄」甘地的領導下,幾十年如一日地倡導著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然而卻在一朝用暴力的方式顛覆了英國的殖民統治。關於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成果幾何?人們說法莫衷一是。不過縱觀印度30年的非暴力抗爭路程,付出了血與淚的慘痛代價,卻絲毫沒有動搖英國的統治大廈。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說,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極為有限的。那麼身為國大黨的領導人,「印度國父」甘地為何自始至終堅持著非暴力不合作呢?
  • 關於非暴力不合作的一些啟示
    喚醒沉睡的良知許多人認為「非暴力不合作」是一個連續性的行為,即「非暴力導致不合作」,或「非暴力所以不合作」。事實上兩者其實是相等的,甚至是同時發生的。不合作的前提是一種博弈論。試想,若群眾不合作給權威造成了極大困擾,那這種策略是成功的。從歷史角度而言,以印治印,採取與印度上層和當地黨派(即國大黨)合作的英國殖民者的統治穩定仰仗的是當地精英的合作,本身統治合法性不強。也正是因為如此,甘地的不合作運動能給予英國殖民當局巨大的壓力。1930年初,英國殖民政府強推《食鹽專營法》,將食鹽價格與稅收提高,引起印度人民的普遍不滿。
  • 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怎麼回事?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聖雄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
  • 「聖雄」甘地的努力,非暴力不合作的奇蹟,讓印度最終走向獨立
    可英國方面不但不對此次行動道歉,反而對此公開讚揚。這使甘地對英國人的希望成為泡影,於是這位律師出身的政治家鮮明地舉起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旗幟。他把這一轉變同先前的非暴力思想結合在一起,提出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張。這一主張很大地拓寬了他原來單純非暴力的範圍。他說,不合作是在更大範圍內堅持真理,任何暴力都會破壞這一過程,因此應當絕對排除暴力。
  • 用非暴力不合作的邏輯給美國黑人支個招
    當時,甘地所在的印度受到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人民為了反抗殖民統治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人民開啟了一場很有特點而影響深遠的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當然,我們要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背後的邏輯才能真正認識並相信它,相信這個世界上完全可以不需要暴力。
  • 「非暴力不合作」是什麼意思?「阿姆利則慘案」後甘地提出的思想
    「非暴力不合作」是什麼意思?「阿姆利則慘案」後甘地提出的思想文/無計讀史說起「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我們總能想到一個名人,他就是印度著名的民族解放領導人甘地。在以前,印度還未曾獨立的時候,印度是受到英國統治的,因為英國率先遠渡重洋用強悍的武力和先進的武器打開了印度的大門,將印度變成了自己的一個殖民地。這樣的經歷難免會讓人想到以前的清政府被人用洋槍火炮打開了海峽關卡一樣,但英國人對於印度原住民所做的一切可要兇殘多了。
  • 非暴力不合作,印度獨立建國之路艱難而又戲劇,還留了個小尾巴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颳起一股風,許多表揚印度人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文章,說正是印度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感動了英國人,才使他們成功獨立;說印度人被大棍子抽打,沒有一個還手的,就這麼靜靜地挨打,英國女王看到了,感動得流淚,基本同意印度獨立。歷史是不能隨便篡改的,更不能胡亂臆測。真的了解點印度歷史,就不會這麼胡說八道。
  • 梵華說印度(6):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作」贏得了印度獨立嗎?——真實的印度獨立歷程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 被尊稱為「Mahatma Gandhi」)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個偉大人物,中學歷史學過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作
  • 列夫託爾斯泰為何提出非暴力不合作
    而非暴力不合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的,他不是主張暴力革命不好,而是因為這樣做很容易濫殺無辜,會造成很多的仇恨。而這個主張的提出可以使得革命少流血,多和諧,從而實現和諧社會的目的。
  • 非暴力(AHIMSA)和LIFORME瑜伽回饋計劃的重要性
    這五個戒律包括不殺生、誠篤、不偷竊、淨行、不貪。第一個Yama是Ahimsa,表示非暴力。我們通過我們的慈善合作夥伴來做到這一點,其中許多合作夥伴會定期從我們網站上指定的墊子購買中受益,還有我們的社區基金是根據瑜伽界特殊需求而有機產生的。我們的官方慈善合作夥伴我們在社會正義,環境保護和動物福利方面的慈善夥伴關係都基於非暴力原則。
  • 20歲奇兵拯救恆大,全隊瘋狂慶祝,卡納瓦羅笑開了花
    下半場第64分鐘,替補出場的小將吳少聰破門,幫助廣州恆大扳平比分,主帥卡納瓦羅笑開了花。其中最開心的,還是主帥卡納瓦羅,可謂是笑開了花,
  • 凌霄花是個「侵略者」,地栽過的花友,不願意再種
    但一些種過凌霄花的人,就不願意再種,為什麼?花友:它就是個「侵略者」。容易藏蚊蟲凌霄花生長速度很快,枝繁葉茂。要是地栽的話,兩三年可能就長得遮天蔽日。因為枝葉過於繁茂,凌霄花就成了蚊蟲的安樂窩。有花友說家裡有一棵很大的凌霄花,有鳥在裡面搭窩,還有老鼠在裡面爬來爬去,她真擔心哪天裡面跑出條蛇來。的確,植株過大的凌霄花,裡面藏有各種蚊蟲鳥,是完全有可能的。
  • 一直不明白,為何當年甘地絕食了一下,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了?
    在英國的眾多海外殖民地中,印度是最大的殖民地之一。英國女王曾經讚美印度,是鑲嵌在大英帝國這頂皇冠上最珍貴和閃耀的鑽石。可見印度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傳言當年甘地絕食一下,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了,真的是這樣的嗎?
  • 印度的精神領袖甘地,為何終日不穿衣服只著白布
    這一年,他來到被英國人侵略的南非,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印度教仁愛的主張,結合梭倫等人的思想精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理念——非暴力不合作理論。1915年,46歲的甘地回到印度,有留洋背景,又有心為國家獨立出一份力的他,很快就成了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也成了國大黨的指導理念。
  • 《非暴力溝通》如何才能好好說話不動氣,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不好好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暴力,那麼暴力從哪兒來的呢?因為某些語言和表達方式雖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之間的疏遠和傷害。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造成暴力溝通的因素有:一、道德評判。生活中到處都是,這點就不用說了。二、相互比較。比較這一點在家庭中特別厲害,夫妻之間總會和別人的妻子和丈夫和自家的進行比較,於是不滿。教育孩子也是習慣於用比較的方法。
  • 【非暴力溝通】褪去精神暴力,傾聽讓愛流動
    非暴力溝通傾聽的力量回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發出或者接收到許多隱藏著的「暴力」語言,比如一些頑皮的孩子,被父母罵「丟人」、「你怎麼不去死」、「廢物」等等,這些語言在最後會轉化為暴力,使人踏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