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省交通運輸廳和財政廳組織交通運輸部甩掛運輸專家庫專家完成對宜賓五糧液安吉物流和四川省道路運輸企業聯盟甩掛運輸主體試點項目的驗收工作,標誌著我省甩掛運輸試點工作任務全面完成。目前,我省甩掛運輸發展嚴重滯後,牽引車和掛車分別為36231輛和46215輛,僅佔6.59%和8.4%,拖掛比1:1.3,道路貨物運輸仍然以普通單體貨車為主,與節能減排和發展現代物流的要求不相適應,我省公路甩掛運輸工作任重道遠。
我省甩掛運輸試點工作情況
2009年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下發了《關於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全國掀起了推廣公路甩掛運輸先進運輸組織模式的活動,為了確保公路甩掛運輸先進運輸組織模式的推進,制定了減少掛車檢驗次數、調整掛車保險、完善甩掛車輛海關監管制度、調整通行費徵收辦法、推進甩掛運輸車輛裝備標準化、完善掛車證件管理、鼓勵運輸企業拓展運輸網絡等措施,鑑於我國運輸企業傳統運作模式佔絕大多數,對甩掛運輸組織模式了解甚少,文件提出了開展公路甩掛運輸先進運輸組織模式試點工作,國家專門設立了公路甩掛運輸試點配套補助資金,對開展試點的企業給予改造傳統貨運站場、發展甩掛運輸車輛、建設甩掛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的投資補助。
2010年10月18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如今,第四批試點全面結束。7年來的甩掛運輸試點推進,交通運輸部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各省相繼出臺配套政策,啟動省級試點,部省聯動,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並向甩掛運輸聯盟發展,持續推進。
自2011年9月,廳運管局組織全省道路貨物運輸企業申報甩掛運輸試點示範工程,通過組織專家對11家企業甩掛運輸試點方案進行評審,擇優推舉成都長途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申報交通運輸部甩掛運輸試點,2012年1月成都長途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參加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全國甩掛運輸試點企業專家評審,其試點方案可行,並確定為交通運輸部第二批公路甩掛運輸試點單位,並進行為期兩年的試點工作。試點企業相繼完成了試點方案確定的工作任務:
一是長運集團通過與省內外其他甩掛運輸站場和兄弟單位的溝通協作,充分利用甩掛作業基礎設施,整合現有物流資源,零擔運輸逐步從單純的「一線兩點」幹線甩掛運輸模式發展到「一線多點,幹支結合」的網絡型甩掛運輸模式。
二是成都長運集團有限公司結合自身特點,整合甩掛作業牽引車、掛車運營組織流程,改造傳統運輸信息系統滿足甩掛運輸要求,實現智能調度和運行跟蹤和燃油統計等功能,構建以信息系統為支撐,以全國各甩掛營運站場為節點,基本形成「立足成都,覆蓋四川全省,連接東部,輻射西部,服務國內外」的甩掛運輸網絡。
三是結合業務發展需要,大力配置半掛運輸車輛,滿足「一線兩點,五主七掛」的幹線甩掛運輸作業需要。「五主七掛」即五輛牽引車按配備七輛掛車的標準,一輛牽引車隨車掛一輛掛車,兩個端點分別預配置一輛掛車進行裝卸貨物。
四是完成企業貨物運輸信息化建設,由傳統運輸企業人工組織運輸模式轉變為智能組織調度模式,使運輸組織更精確,提升了運輸組織效率。
成都長運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兩年甩掛運輸試點,共計投放車輛牽引車26輛,掛車56輛,運行成都至上海、成都保稅港區至雙流機場、成都青白江至龍泉等三條線路,完成方案確定的試點任務的線路80%、車輛新增投放80%、信息系統改造和節能減排80%,符合國家試點驗收指南確定的目標要求,通過了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成都長途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甩掛運輸試點工作的推進,帶動了我省各地甩掛運輸組織模式推廣應用,相繼有宜賓五糧液安吉物流有限公司的甩掛運輸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試點,達州達運物流有限公司納入交通運輸部第二批試點,宜賓欣聯物流有限公司納入交通運輸部第三批試點,成都市金橋物流有限公司和攀枝花安和工貿有限公司共同推企業聯盟甩掛運輸納入交通運輸部第四批試點。全國甩掛運輸試點我省共計3個批次5個項目納入交通運輸部試點範圍,對推廣先進運輸組織模式,促進我省道路貨物運輸轉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甩掛運輸試點取得的成效
通過納入交通運輸部甩掛運輸試點,我省3批次5家企業通過開展貨運站場改造、裝卸作業設備配備、信息化改造和車輛結構調整,共計投入資金達到3億元以上,並爭取國家補助資金2500萬元。在與甩掛運輸試點企業的交流總結驗收過程中,普遍認為,甩掛運輸具有:
一是甩掛運輸降低了物流成本。一方面,採用甩掛運輸可以節省牽引車和駕駛員的配置數量,從而節省了車輛購置維護和人工等成本;另一方面,在甩掛運輸中,掛車能夠以「臨時移動貨艙」的方式,減少倉儲成本,從而整體上降低物流成本。從我省開展甩掛作業的運輸企業統計數據來看,平均成本下降了10-20%。
二是提高了運輸效率。採用甩掛運輸,可以大大減少駕駛員和牽引車因裝卸導致的等待時間,一方面增加了牽扯的周轉次數,提高駕駛員勞動生產率和牽引車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掛車空時,加快貨物中轉緩解庫存壓力。從我省開展甩掛作業的運輸企業統計數據來看,甩掛運輸車輛日均行程普遍達到550公裡以上,運行超長線的城際專線運輸車輛達到1500公裡以上,車輛平均實載率達到75%,而我省2011年貨車平均運距僅為200公裡,實載率僅為60%。
三是促進了節能減排。甩掛運輸是高度集約化的運輸組織模式,半掛車可以事先進行貨源組織和合理裝配,提高貨箱空間和載重能力的充分利用,可實現在營運網絡內按需合理調度牽引車,以有效減少和避免牽引車空駛,保證重載運輸效率,從而降低單位能耗,促進節能減排。利用半掛車作為「臨時貨艙」,減少了裝卸作業次數,降低庫房的臨時佔用,降低了物流成本,節約了能源消耗。從我省開展甩掛運輸試點企業統計數據來看,實施甩掛運輸後,單位能源消耗較傳統運輸模式降低了20%左右。
四是規範了運輸組織流程,強化了安全管理,提升了運輸服務質量。調度人員利用GPS、電話、簡訊息等方式隨時把握車輛動態;強化了運輸組織流程管理,合理安排掛車上貨位,確保所有掛車高效循環利用,提高了運行效率。對車場內待用掛車進行安全檢查,車場內輪休牽引車輛進行檢查,確保掛車可靠,依據車輛情況做好車輛排班,確保車輛司乘人員有效工作和休息時間,保障運行安全。監控貨物收取和掛車裝載過程,杜絕三品上車,減少貨損貨差,保障了貨物運輸質量。
五是為多式聯運輸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甩掛運輸能夠促進公路運輸組織集約化、網絡化和標準化,為與鐵路、水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提供了標準化的運輸工具,能夠實現海上滾裝運輸、鐵路駝背運輸等現代化運輸方式的銜接。
我省甩掛運輸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通過我省甩掛運輸試點工作,我省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在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上仍然有巨大的空間,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條件薄弱,甩掛運輸可持續推進差。首先是我省市場主體「多、小、散」仍然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貨運經營業戶25.12萬戶,平均每戶有車輛儘管有所上升,但也僅有2.2輛,其中100輛以上貨車經營業戶僅565戶,個體戶達23.78萬戶,擁有10輛以下的貨車經營業戶佔85.25%,貨運企業集約程度低,難以有效整合運力和貨源等運輸資源;其次,我省的貨運企業管理水平低,管理投入不足,這與甩掛運輸營運組織要求精細化、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等有較大差距,難以滿足甩掛運輸組織要求。同時,我國製造業小規模生產企業佔比大,對物流組織需求單一,沒有進行系統核查選擇物流企業,運輸需求碎片化。分散的運輸供給和碎片化的運輸需求,導致運輸組織無法穩定,無法按照甩掛運輸模式開展起來,與先進發達國家仍然有巨大差距。我省的試點企業在試點之初貨源穩定,甩掛運輸組織開展良好,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經營不穩定,貨源不穩定,導致一些試點企業甩掛運輸不可持續。
二是單個企業運行,無法形成覆蓋一定區域的甩掛運輸網絡。受貨源數量和組貨能力的限制,甩掛作業量和規模效率非常有限,沒有實現在網絡化條件下的甩掛作業。絕大部分企業以傳統的「一線兩點、兩端甩掛」模式為主,無法實現貨物運輸資源的最優配置。
三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目前,我省甩掛運輸發展較好的主要是成都、宜賓、達州等地區,尤其是成都、宜賓貨源量較大的城市,為解決零擔貨物集散、裝卸作業等待時間較長、駕駛員工資上升成本增長過快等問題,採取甩掛運輸發展的積極性較高。而我省的瀘州、樂山等經濟較好地區和三州地區甩掛運輸發展尚未起步。這與交通運輸部門對甩掛運輸宣傳和引導有很大關係,也與企業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有關聯。
四是場站基礎設施欠缺。我省公路貨運站場建設整體滯後,功能簡單,目前,全省有貨運場站僅15個,缺乏可滿足甩掛運輸作業場地、標準化站臺及掛車停放場所,難以滿足甩掛作業摘掛、停車、理貨、裝卸等服務需要。目前,通過甩掛運輸試點改造達到甩掛運輸作業要求的僅有5個。一方面在基礎設施布局上仍然有較大的潛力可挖,另一方面,要達到甩掛運輸作業要求,還需要進行一些改造工作。這與國家對道路貨運作為基礎產業的定位滯後有關,也與政府支持扶持政策引導有關。
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鑑於我省甩掛運輸發展受到環境、企業自身條件和設備設施等多方面因素制約,推進我省甩掛運輸發展,不能完全靠市場自身機制調節,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通過政策手段進行推進引導。為此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規範行政許可工作,大力發展無車承運人,提高經營者的運輸組織能力。
二是組織開展甩掛運輸企業聯盟發展。加強與省政府物流辦的協調對接,利用省物流辦政策引導資金,鼓勵甩掛運輸試點企業通過企業之間的業務協作,建設甩掛運輸聯盟,實現貨運資源與運力的優化共享和調配。
三是積極推進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充分利用交通運輸部「十三五」貨運場站規劃建設的契機,利用政府扶持資金的槓桿作用,引導企業按照甩掛運輸作業要求建設貨運場站。
四是以多式聯運試點項目企業為抓手,繼續推進甩掛運輸發展工作。在成都青白江陸港公司和成都鐵路局「空、鐵、公」 多式聯運試點項目推進中,引導企業發展甩掛運輸,提高多式聯運組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