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剛(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因為和菜頭公眾號推薦的緣故,繼上次看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之後,我繼續看完了這本《斯通納》。
這是一本描述普通人的書,一個平常的農村孩子,通過自己的學習,再加上一點點機緣巧合,走上了教學之路,最終在大學教學上完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誠如書籍開頭描述的一樣,就連斯通納的去世,也沒有激起多大的波瀾,就如同我們身邊無數的普通人一樣,平凡地度過一生,除了親友以外,幾乎無人知曉。
可是,就是這樣一本描述普通人的書,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任何主角光環的斯通納,深深的觸動了無數人的心。我想,絕大多數人跟我一樣,在斯通納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的童年生活、他的求學之路、他的倉促婚姻、他的職場妥協,似乎都在我們的身上一點點映射著。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剛剛開始的今天,我們大多數人也都如斯通納一樣,曾經來自某個小鎮或者某座村落,然後因為求學的緣故,第一次接觸大都市,第一次看到了更新奇的世界,哪怕最初時這個世界於我們來說是帶著某種不可名的陌生甚至是壓迫的。但是,最終我們都會被城市的巨大引力所吸引,一點點將自己埋葬在這個為之傾盡一生的或熟悉或陌生的地方。
然後,我們會帶著小鎮青年特有的倔強和謹小慎微,慢慢靠近我們以為的愛情,甚至會奮不顧身。可是,當初有多奮不顧身,可能以後就會有多戚惶無力。
後來的斯通納和伊迪絲,又是多少對夫妻的真實寫照。我們不能簡單地批評伊迪絲的冷淡,也不能無謂地同情斯通納的木訥,只是他們在兩個維度裡,各自維繫著自以為的愛與責任。以至於後來斯通納出軌時,我想很多讀者跟我一樣是有點為斯通納慶幸的。至少,在漫無邊際的灰暗婚姻裡,斯通納有過那麼短暫的一個夏天關於愛情的奢靡。
其實我們不羨慕斯通納,因為他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奪目光環主角。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大人物的指點江山,也看不到小人物的逆襲成功。但是,我們依然會沉溺在斯通納的生活中,因為他就是你我本人。他極其平淡甚至庸碌的一生,就是我們當下正在經歷的人生。我們也都不可避免地會慢慢走向他的人生軌跡,在我們的餘生中。
那麼,我們僅僅只是因為相像才會被這本書打動嗎,才會被斯通納吸引嗎?不是的,更多的是我們看到了真正平凡人生中如何妥協如何倔強如何努力生長。這種妥協,不是出賣了靈魂和道德的妥協;這種倔強,不是不可一世的孤傲和牽強;這種努力生長,不是枉顧所以的拼命狂奔。這一切,都有據可循、有路可依,仿佛一切都在斯通納的人生中打上了必然的烙印,但一切又似乎都透露出了無限的可能性。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曾經五月天告訴我們生活的倔強和永葆青春的模樣。可是,每個人都會逐漸老去,會一點點兒忘卻年輕的朝氣,會一點點將生活的暮氣霧靄成周遭的全部,但是這些並不影響我們在心底某個地方,保留一處曾經對生活最初的嚮往。正是這份當初不曾泯滅的嚮往,保留了生命最原始的動力,連同那些不曾忘記的渴望,一點點澆灌著生命本已逐漸枯萎的花朵。
我知道,我就是斯通納,我也會遭遇我的伊迪絲,我也會與我的格蕾斯告別。似乎,一切都那麼巧,我此刻正經歷著斯通納般與伊迪絲的決裂、與格蕾斯的告別,而且我已經完成了這兩場於我來說都顯得尤為重要的訣別。
這本書的腰封推薦尤為感人,「即使不能擁有完美的生活,索性追求過完整的自我」。我想,我們都憧憬過完美的生活,但是卻無力追求過完整的自我。而這,正是無數人一生平庸卻無力回望的癥結所在。
斯通納的一生,我們的餘生,或許依舊寂寂無聞,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努力去追求內心一直秉持的那個完整的自我。
去年今時: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總要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