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盲盒賣到脫銷 成為書桌上最酷的擺件

2020-12-16 實況網

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貝」慢慢呈現全貌……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誇獎。

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中。在玩家挖掘的過程中,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

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河南博物院依託官方微博平臺跟網友做了一次實時互動,約定粉絲量漲到7萬時就進行「考古盲盒」抽獎,到了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就輕鬆突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吸粉1萬名以上。

「昨天下午開始我們緊急補貨,昨晚八點最後一次補貨450個不到兩分鐘就被秒光。」12月4日,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接受採訪時介紹,這是豫博文創第一款賣脫銷的網紅文創。當日又緊急補貨1650個,也不到半天就賣光了。目前正在聯繫廠家加緊生產,廠家近期也將增加一條生產線全面擴產。

而「考古盲盒」的大火也直接帶動了其他文創產品的熱銷,近日豫博文創迎來了一個線上高峰,成交額屢創新高。

其實這款「考古盲盒」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生產了,但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大火」。宋華認為,「考古盲盒」的爆紅跟國家上上下下高度重視考古以及最近多次考古新發現的報導有著直接的關係,加上近幾年「國家寶藏」「文物會說話」等文博探索節目的熱播,帶動了許多年輕人喜歡上考古,喜歡上探索歷史本源和未知。

開盒充滿未知 運氣差只能挖土

河南博物院打造的這款「考古盲盒」製成「失傳的寶物」,分為傳說級別、傳承級別和史詩級別,承載著人們的無限希冀。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買家可能會挖到「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杜嶺方鼎」等各種「寶物」。

不過,如果運氣差一點點,只能收穫一抔來自洛陽北邙充滿千年古都文化氣息的土壤了——原來,比起普通盲盒,考古盲盒更讓人「有意外驚喜」的地方在於你有可能會「挖空」!這是設計者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設計的「小驚喜」。但不用擔心,就算挖空,也會有精美的小禮品作紀念。

而土壤也是考古盲盒的一大亮點,這跟市場上同類型產品使用的石膏性質是截然不同的。原來,這款考古盲盒的土是來自洛陽邙山,需結合配備的迷你洛陽鏟正確「挖掘」。為致敬考古工作者,盲盒的正確打開方式也是把土淋上水,用迷你洛陽鏟探明寶貝的具體位置。

「然而很多網友沒能理解洛陽鏟的精要,以為它和鏟子用處是一樣的,鋪上報紙直接硬挖,所以後來我們在盲盒裡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洛陽鏟的用法。」宋華說。

「文物超活化」催生國風玩具

截至記者發稿時,這款盲盒的官方旗艦店還是售罄狀態,在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的評論區也都是「催貨警告」。

不過,還有好多同款等著你。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是從「文物超活化」原型創作大賽的優秀作品中選出,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皿和紋樣為基礎,參考鴞、饕餮、觥大、觥二、犧尊、鳳鳥等形象設計出的Q版手辦,又憨又萌;《國家寶藏》文創產品店的大唐仕女瑜伽系列盲盒同樣源自「文物超活化」系列,設計靈感來自於河北博物院彩繪散樂浮雕中的唐代仕女,嬌憨的侍女們「擺」出各種瑜伽造型,宣言是:「保持好身材,明天就出道。」而三星堆博物館聯合推出的「祈福神官」系列也頗受熱捧,青銅大立人、青銅戴冠縱目面具、銅神樹枝花蕾吉利鳥以及圓頭、平頭的金面青銅人頭像充滿了神秘色彩,將成為書桌上最酷的擺件。

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Z世代年輕人正逐步成長為文化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中華文化更強的價值認同感,讓國風玩具自然而然獲得了龐大的市場。而「考古盲盒」的火爆正是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看起來枯燥無趣的「考古發掘」與當下流行的「盲盒」文化相結合,讓文物「活起來」,使得更多的年輕人主動去探索學習、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記者 陳斯)

相關焦點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 運氣差只有土
    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河南博物院依託官方微博平臺跟網友做了一次實時互動,約定粉絲量漲到7萬時就進行「考古盲盒」抽獎,到了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就輕鬆突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吸粉1萬名以上。「昨天下午開始我們緊急補貨,昨晚八點最後一次補貨450個不到兩分鐘就被秒光。」12月4日,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接受採訪時介紹,這是豫博文創第一款賣脫銷的網紅文創。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物 運氣差只有土
    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河南博物院依託官方微博平臺跟網友做了一次實時互動,約定粉絲量漲到7萬時就進行「考古盲盒」抽獎,到了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就輕鬆突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吸粉1萬名以上。
  • 豫論場丨「考古盲盒」可真香,搶不到該怎麼辦?
    □劉嬋最近,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賣到脫銷。如果你手速不夠快還沒搶到,又迫切想要一飽眼福,請戳下方開箱視頻,河南日報客戶端5位小姐姐幫你實現願望!向老闆打聽才知道,這東西叫「考古盲盒」,把青銅器、銅佛、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中,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掃去浮塵,神秘「寶貝」慢慢呈現。價格也不貴,從19元到69元不等。早知道今天「考古盲盒」能火到一「盒」難求的程度,一年前我就該在洛陽屯幾個放家裡,看來本人還是缺乏商業戰略眼光。
  • 這款考古盲盒火了!看記者秒變考古學家挖出了啥
    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火了,網友們紛紛「種草」又「拔草」,閃電新聞記者也禁不住「考古盲盒」的誘惑,化身「考古學家」,親身體驗了考古工作的驚喜與奇妙。「考古盲盒」銷量超2萬 火爆秒殺評論區「催貨警告」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提到盲盒,必然會聯想到一個詞——驚喜。對於盲盒愛好者來說,享受的就是打開盲盒過程中的期待感和驚喜感,如果打開盲盒抽中的是「隱藏款」或者「限量款」,那喜悅感也會加倍。而「考古盲盒」帶給大家的,除了普通盲盒的體驗,還有更多妙不可言的感受。
  • 從考古盲盒到線上展覽:疫情下博物館如何自處
    考古盲盒熱:河南博物館上線兩分鐘便斷貨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提及,疫情期間,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在上線兩分鐘之後便斷貨,截止十二月初已經賣出了兩萬個。這款盲盒由洛陽的工廠製作,裡面包含的「文物」種類也非常多,從青銅器、元寶、銅佛,到銀牌、銀元、玉器等。
  • 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長啥樣? 據了解,這款考古盲盒有六種尺寸:傳說小、史詩小、傳承小、傳說大、史詩大、傳承大,最低價格40元,大號盲盒還贈送「考古神器」洛陽鏟。客服人員介紹,級別不一樣出好東西的機率也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 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
  • 家中體驗「盜墓」,撿漏「考古盲盒」,是否具有收藏意義
    所以盲盒,簡單的說,就是花錢買了一個盒子,打開你才知道,自己賺了還是虧了,但是因為裡面的東西受到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比如手辦,紀念版鞋子等等,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追捧,成為了近兩年來的熱詞。「考古盲盒」又是啥?大家知道了盲盒的概念後,我們在細說一下,考古盲盒到底是什麼?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更有意思的是,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你還有可能會「挖空」,但不用擔心,其中仍有精美的禮品可留作紀念。  親自體驗考古的快樂,誰不想試試呢?於是,這款考古盲盒很快就登上了熱搜,手快的買家們更是直接把它買到斷貨,還有一些人跑去了隔壁洛陽博物館買相似款。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超200萬:拎「洛陽鏟」發掘「文物」給文創什麼啟示?
    晚上8:03,河南博物院網店的「考古盲盒」顯示售空日前到上海參加參加上海廣播電視臺《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透露,這款商品從去年12月2日發布到月底,已售出超2萬餘件,收入逾200萬元,每天晚上8點的線上發布基本「兩三分鐘就售光了」。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讚」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
  • 「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新華社鄭州12月11日電 近日,有人先後在幾個大社交平臺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轉發、留言諮詢。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內被一搶而空。」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沒想到這麼火!」
  • 盲盒熱潮方興未艾 上癮現象普遍
    ……近日來,由潮玩掀起的盲盒熱潮裡,頻頻出現跨界新產品,成為不少消費者的新寵。天貓國際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能力榜單》顯示,近20萬名消費者一年花兩萬元集盲盒,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買盲盒耗資百萬元,盲盒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截至2020年10月23日,泡泡瑪特電子商城已售出超6.5萬份「雙11心選禮包」,購買人數仍在持續增加中。盲盒經濟,是否已經成為網紅經濟的新風向?
  • 每天限量秒搶,每個盲盒40-90元,10-20天才發貨!最近很多人都在挖土...
    前段時間,河南博物館製作了一批考古盲盒,賣得十分火爆,一上架就被搶空。據新華社消息,「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內被一搶而空。」快報好奇君等了10天,終於收到了這個考古盲盒……  ↓↓↓猛戳視頻↓↓↓    一般的盲盒,都是所見即所得,打開包裝就能知道自己買到的是什麼。
  • 萬物皆可扭,揭秘盲盒機裡那些花樣百出的產品
    為了迎合潮玩族的多種需求,扭蛋機、盲盒機商家都在不斷改進機器,更加智能的機器就可以包容更多的產品種類!大家最常見的就是公仔擺件玩具了,現在一些IP周邊,只要能放進盒子裡的,都可以通過盲盒機扭出來,比如T恤、挎包、明信片、手帳本等。
  • 名創優品創TOPTOY品牌賣盲盒 這是搶泡泡瑪特飯碗?
    市場上賣盲盒比較強的品牌,要算泡泡瑪特。這家年輕的品牌創立於2010年,至今已經走過十個年頭,幾乎玩盲盒的人都知道這個品牌。不過,它現在即將迎來一個強大的對手,名創優品準備從盲盒市場分一杯羹。 盲盒有啥魅力?為何吸引眾多消費者痴迷其中 近幾年,要說火爆的玩具類型,那得算上盲盒商品。這是一種靠運氣、機率和「賭」才能購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且充滿未知性的購物形式,該購物形式也正被廣大廣大消費者逐漸接受。
  • 「小姐姐」們引爆超級風口:3年淨利狂飆近300倍 盲盒衝上銷售熱品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
  • 深度調查丨盲盒:昂貴的「小愛好」
    而「拆盒」的過程往往最誘人,「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KK也抱著同樣的初衷進了「盲盒圈」。KK今年大三,就讀於廣州某大學。過年期間,KK和朋友在閒逛時,無意間在線下商店抽中一隻隱藏款,並就此「入坑」。KK告訴記者,此前她曾一直飽受抑鬱症的困擾,「感覺自己的人生很無趣,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 炒鞋、炒盲盒風頭不再
    想要購買,需要先在線上排隊,取得線下抽籤購買的資格,再去店裡排隊重新抽取,抽中了購買名額後才能原價購買。 「這款鞋最貴的時候一些碼數被炒到了2萬多元。」程梁告訴記者,現在男款、女款的價格都跌了不少,女款已經跌破了6000元。 「現在大部分的鞋都降價了。」程梁說,「如果是原價買的,那基本不會賠本。如果是炒鞋高價購買的,那一雙鞋至少要賠2000元。」
  • 盲盒火出圈!龍小湖星際護衛隊翻牌大作戰火爆來襲!
    而隨著一些著名文化和商業品牌的加入,盲盒的種類也不斷豐富,除了最早的玩偶盲盒之外,又有了考古盲盒、礦石盲盒等。可以說,「盲盒熱」已成當下流行文化的一道風景。近日,龍湖集團推出的「龍小湖星際護衛隊」 系列盲盒就再次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引發諸多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