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原有兄弟六人,除了二哥封王,其他的兄弟都去哪了?

2021-01-08 騰訊網

閱讀《漢書》載漢高祖本紀,常會看到他人稱呼還未發跡的漢高祖劉邦為劉季。根據《國語辭典》和《左傳》的記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同時,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長幼的次序。辭典的解釋為:「兄弟排行的次序,長兄為伯,次為仲,又次為叔,最幼為季。」如三國梟雄孫堅有四個兒子:長子名孫策,字伯符;次子名孫權,字仲謀;三子名孫翊,字叔弼;四子名孫匡,字季佐。再如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排行第三,字文叔;二哥劉仲;大哥劉演,字伯升。以上二個例子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字的典型代表。很顯然,劉邦還有一個名為劉叔的三哥。令人疑惑的是,《漢書》明確記載了劉邦的大哥劉伯和二哥劉仲的事跡,卻並未交代劉叔的去向。其實,劉邦也不是劉家最小的一位,他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就是劉交。

劉交是劉邦的異母弟,自幼喜歡讀書,與二哥劉仲喜歡稼穡之業、劉邦喜歡遊蕩交友形成鮮明對比。史載劉交「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於浮丘伯。」顏師古為《漢書》做注時說浮丘伯是秦時大儒,曾經受業於孫卿。孫卿姓荀名況,也就是戰國時代知名度很高的荀子。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錄了他的生平。值得注意的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荀子遊歷秦國後曾準確的預言了秦國將統一天下,但由於用法過於苛刻,國祚必將不會長久。得此衣砵傳承,劉交的文化水平無疑是劉邦兄弟中最高的一位。

劉交

劉邦起事後,劉交一直鞍前馬後的追隨左右。他的受寵程度完全媲美劉邦的密友、日後被封王燕王盧綰。待到天下大定,劉邦有感於劉姓同宗子弟年齡過小,遂將劉交封為楚王,掌控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的廣大疆域,直接和淮南王英布比鄰而居。當然,劉交最大的任務是監視淮南王英布。由於擔心書生劉交過於柔弱,怕一旦英布起事抵禦不了,便又封同宗的劉賈為荊王。劉賈的下場很慘,淮南王英布起兵後被其突然攻殺,連後裔都未留下。他的封地後來被劉邦的二哥劉仲之子劉濞接管。劉濞此人最大事跡便是會同劉交之孫楚王劉戊發動了七國之亂。

相關焦點

  • 出身貧寒的漢高祖劉邦:兄弟姐妹都是什麼樣的人?
    劉邦的大哥就叫劉伯,「劉老大」。年輕時的劉邦結交了很多狐朋狗友,每天在外邊惹事生非,餓了就帶著一大幫人到大哥家蹭飯。劉伯也不在意,從未對弟弟的行為有過怨言。
  • 沛公劉季,漢高祖劉邦!!!!
    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雖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劉邦說:「善。」於是定蕭何為第一位,特恩許他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可以不按禮儀小步快走。劉邦說:「吾聞進賢受上賞。
  • 漢高祖登基後,為何唯獨沒有封他為王?只怪其母親的這一舉動
    老話都說「子不教父之過」,意思是這家的兒子或女兒犯錯後就能看到他們母親或者父親的教養。但很少有人看到一個老人有不當的言行時會說他們孩子想必也不是什麼好人。但歷史上的漢高祖卻做出了一件事卻讓眾人的下巴都驚掉了!那就是在他登基後,劉邦在封賞同姓貴族時,眾多王位唯獨沒有自己大哥兒子的份。
  • 漢高祖劉邦!
    自從劉邦於公元前3世紀末建漢稱帝,昔日名不見經傳的豐沛劉氏,便一躍而為我中華國姓,尊為漢朝皇室。    接著,高祖劉邦又確立分封祖制,把皇室劉氏子弟分封到全國各地為王為侯,以屏藩漢家劉氏天下。繼任的各位漢家皇帝,也都遵循這一古制。  各地親王,又將他們的子弟封為郡王和諸侯。
  • 貴為開國皇帝,劉邦卻對一個莊稼漢心存不滿~
    不過,高祖還是念二哥奉養老父的本分,便於公元前201年正月,下詔將劉仲和大皇子劉肥一同封為王。這是皇族成員第二批受封。劉仲被封為代王,統轄今河北、山西一帶。代國為漢朝北方邊境重地。老實巴交的劉仲確實不是鎮國守土之才,所以,當匈奴於公元前200年入侵代國的時候,身為代王卻毫無軍事才能的劉仲根本無力堅守邊疆,最後只好獨自棄國逃回洛陽。
  • 漢高祖劉邦——劉氏名人
    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見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蕭何說:「劉季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麼事。」高祖就趁機戲弄那些賓客,乾脆就坐到上座去,一點兒也不謙讓。酒喝得盡興了,呂公於是向高祖遞眼色,讓他一定留下來,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後面。呂公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劉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
  • 漢高祖劉邦概述(一)——劉氏文化
    曾祖父為魏國大夫劉清,生於魏都大梁,長於豐,秦時任泗水亭長,秦末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號沛公,後被楚懷王封為武安侯,西徵滅秦,秦亡後受封為漢王,在楚漢戰爭中擊敗西楚,建立(西)漢皇朝,成為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卒後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
  • 漢高祖劉邦的心為何堅硬如鐵?妻棄子、對兄弟朋友持刀相向
    原創聲明/歡迎來到百家號,今天講述:漢高祖劉邦的心為何堅硬如鐵?妻棄子,對兄弟朋友持刀相向常言道皇家血脈多涼薄,和世間所有人家不同的家庭結構往往造成同為親人卻互不相容的局面出現,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邪惡血腥又充滿誘惑的皇帝寶座,身處皇家子弟,有時候爭不爭那個皇位都由不得自己,如果你出生嫡子,那麼生下來皇位就是你的,可是別的皇子和皇帝妃子就不幹了,會想盡辦法來搏一搏到底有沒有機會讓你下臺。
  • 漢高祖劉邦的一生事跡簡介
    高祖就趁機戲弄那些賓客,乾脆就坐到上座去,一點兒也不謙讓,酒喝得盡興了,呂公於是向高祖遞眼色,讓他一定留下來,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後面。呂公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劉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我有一個親生女兒,願意許給你做你的灑掃妻妾。」
  • 漢高祖劉邦臨死之前,為什麼要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呢?
    漢高祖劉邦晚年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簡單說就是:「打今兒起,除了我老劉家的人,誰也不能再封王了!」那麼,劉邦晚年為什麼要整這麼一出呢?這還要從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說起。於是,跟隨項羽反秦的地方實力派們紛紛搖身一變、都成了類似當年「戰國七雄」般的諸侯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後來的漢高祖劉邦。而項羽本身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他給自己封的西楚霸王差不多就是當年周天子一般的存在,甚至還不如周天子!周天子好歹還是「天子」,而項羽只是「霸」而已……這也為後來異姓諸侯王們的政治投機提供了最大的先決條件。
  • 西漢戰爭:劉邦對兄弟下手,七位異姓王僅活一人
    兄弟反目,燕王盧綰逃亡匈奴漢初功臣中,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是滅項羽的合作夥伴,對於劉邦來說是外人;蕭何、樊噲、曹參等人是劉邦沛縣起兵時就跟著劉邦的老人,是真正的自己人,統稱豐沛功臣集團;而在豐沛集團中,又以盧綰和劉邦的關係最為親近。
  • 漢高祖劉邦的創業故事
    這些人構成了日後漢高祖開國的功臣集團。陳勝、吳廣死後天下最強大的一支反秦武裝當屬項梁的隊伍。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子。項燕在與秦軍的戰鬥中身亡後項梁帶著侄子項羽逃亡江東。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項羽叔侄倆也在江東起兵反秦。項梁擁立了楚國王族的子孫為楚懷王,以此增強自身的號召力。項梁後來在與秦軍的戰鬥中陣亡,他的軍隊由項羽繼承。
  • 漢高祖劉邦【前206年~前193年】——劉氏文化
    中國古代兄弟排行稱老大叫伯,老二叫仲,老三叫叔,老四叫季。劉邦大哥的確叫劉伯,二哥叫劉仲,但不見劉叔,所以,劉邦可能是「劉小三」或「劉小四」。《史記·高祖本紀》中說:「父曰太公,母曰劉媼。」這不是體面的稱呼。後來,劉邦的父親才有個名字叫劉執嘉,母親名叫王含始。劉邦還有個「同母弟」劉交。江西景德鎮出土的陳勝、吳廣瓷器塑像劉邦長得高鼻龍顏,蓄有漂亮的鬍鬚。
  • 淺析對劉邦分封四個同姓諸侯王的認識
    前言漢高祖六年,劉邦在分封上,除了分封異姓諸侯王之外,還特意分封了四個同姓諸侯王。從異姓分封到同姓分封,劉邦之所以這樣做有何原因呢?這體現劉邦什麼樣的為政策略呢?這種策略是否影響到了劉邦日後的分封?漢朝宮殿遺址如果要弄清以上問題,就需要了解分封的內容,劉邦其實為了分封這幾個功勞不算大但是跟自己有很近的血緣關係的人付出很多,儘管這四個同姓諸侯王在建立功勳上不如29個異姓諸侯王,但是劉邦也必須要封,劉邦之所以這樣做,除了要維護劉氏朝廷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 漢高祖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鞏固統治恢復國力,影響千年!
    《後漢書·百官志》: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裡。漢高祖劉邦創立了郡國並行制,在西周時期一共有71個諸侯,絕大部分全都是同性的,而異姓的諸侯都是開國元老,原本是一個非常美好的設想,周天子管領著各個諸侯,而諸侯們各自回到自己的領域當中。
  • 漢高祖每逢叛亂必親徵,結症在哪裡
    齊國的富庶,讓漢高祖自然不肯放棄,他趕走韓信的這個信號,表明他要調整異姓王的封地位置了。安排另外的人去管理齊地。當然是皇帝自己信得過的人!劉邦這一驅趕,便永久性在韓信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孝文帝本紀》這三大將領,在當人臣的位置上,已經封頂了。所得的封地面積,佔了幾乎全國三分之二的地盤,土地佔的夠多了。如果再讓他們帶兵去平叛,立功後,又該如何加封?漢高祖劉邦忌憚他們上戰場再立大功。沒有地盤再給他們了,這又是一個原因。
  • 漢高祖劉邦長子齊王劉肥家族
    漢高祖劉邦共生育了8個兒子:劉肥、劉盈、劉如意、劉恆、劉友,劉恢、劉建,劉長。除嫡子劉盈和四子劉恆先後繼位做皇帝外,其餘六子均被封為親王。但其中漢惠帝無後絕傳;趙隱王劉如意和趙共王劉恢均被呂后殺害,無子嗣封,族亡國廢;燕靈王劉建在位15年去世,本來有個庶子,也被呂后殺害,以致絕後國亡;趙幽王劉友一支人丁凋落,僅傳3代便絕後。這樣,劉邦八子中,僅有3房有後裔延續下來,即長房劉肥,第4房文帝劉恆和么房淮南王劉長等3支子孫。
  • 雍齒:背叛漢高祖劉邦的人裡,只有他得以善終!
    —公元前192年),秦末泗水郡沛縣(今江蘇豐縣)人,原為沛縣世族。公元前209年,劉邦反秦,雍齒隨從。但雍齒素輕劉邦。第二年,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雍齒獻出了豐縣投靠了魏國周巿,劉邦大怒,數攻豐邑而不下,只好到薛縣投奔項梁,劉邦因此對雍齒非常痛恨。後雍齒屬趙,再降劉邦。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恩賞功臣封為列侯。
  • 漢高祖劉邦長陵
    長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東約20千米的窯店鎮三義村北,是漢高祖劉邦與呂后合葬墓。長陵東西並列著兩座陵墓,西為高祖陵,東為呂后陵。
  • 漢高祖劉邦共有8個兒子,在他死後,這8個兒子命運如何?
    漢高祖劉邦自從建立漢朝後,便大肆分封劉姓宗族,甚至在他統治末期還與眾臣定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