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3月14日)12:30,我們邀請到《陪孩子讀詩經》的繪者葉媛媛老師做客「中少直播間」,講講這套專為孩子創作的《詩經》啟蒙繪本是怎麼畫出來的。
在直播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陪孩子讀詩經》。
——中少圖書
《詩經》那麼美,讀不懂多可惜!
來源: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ID:zhongshaowx
《詩經》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唯美、古老的世界。這個世界裡有古人的天真、淳樸,歡樂、疾苦,幾千年來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審美和心靈世界。
今天的我們無法重回那個年代,卻擁有這份獨一無二的精神遺產。
但是,比起唐詩、宋詞的耳熟能詳,《詩經》好像離我們很遠。給孩子讀《詩經》,有用嗎?
武亦姝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引用《詩經》
清華學霸才女武亦姝斬獲《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節目中的她,旁徵博引、落落大方,是不少觀眾心中「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她還是高中母校畢業歌曲的作詞人;大學入學後,她的一篇《我的軍訓初體驗》再次證明,學習古詩詞絕不是為了變成「背誦機器」,而是充分汲取文化,內化為自己的情懷、氣質和素養。
不學詩,無以言。很多時候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心中有萬般思緒,卻不知從何說起。看似「無用」之詩,卻能帶給孩子受益一生的純正美育。讀《詩經》,更能讓孩子吸收來自中國詩歌源頭的精神力量,獲得滋養心靈的高雅和詩意,成為一個胸懷內秀的人,懂得表達的人,善於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人。
《論語》有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經》可以有無數種讀法,值得用一生去讀。給孩子的《詩經》啟蒙,從《陪孩子讀詩經》開始足矣。
圖書信息
《陪孩子讀詩經》(上下冊)
羅旻 / 編著
葉媛媛 / 繪
適讀年齡:3+
3月14日12:30
《陪孩子讀詩經》
《陪孩子讀古詩詞》
繪者葉媛媛
將在做客「中少直播間」
與各位讀者朋友們直播互動
如果你想知道
這套《詩經》是怎麼畫出來的
孩子學畫過程中要關注的問題
葉媛媛老師將親自解答
不要錯過這場直播
葉媛媛,中央美術學院影像藝術系畢業,主要從事實驗影像和插畫製作。2016 年入選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插畫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喜歡陪女兒看繪本、講故事、角色扮演、剪紙和泥塑。已出版作品有「陪孩子讀古詩詞」系列、《昭君出塞》《飛鳥集·新月集》。
識別二維碼,進入直播間
點擊「開播提醒我」,預約收看!
01《陪孩子讀詩經》裡有什麼?
這裡有風雅頌
照見古人生活
《詩經》不是某一個人的創作,而是周代先民的共同作品。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歌集,也是一部周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婚戀、農業、風物、民俗、戰爭、狩獵等等。關於這些內容的詩歌有著不同的來源,就是風、雅、頌。
風是周朝各國的民歌,共十五國風。
雅是周朝直轄地區的正樂,分為《小雅》《大雅》。
頌是宗廟祭祀歌曲,分為《周頌》《魯頌》《商頌》。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同樣是寫婚嫁,前者抒發了對新娘婚後生活的美好祝願,後者則道出了哥哥對妹妹的依依難捨。
《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首詩從一名戰士的視角寫出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雖對打仗場面未著一詞,卻足以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黍苗》:「芃芃黍苗,陰雨膏之。」
風調雨順,農作物才能茂盛生長。這反映了當時農業的發展水平和人們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小星》是周朝一名普通公務員的內心寫照:「肅肅宵徵,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我每天起早貪黑,人和人的命運真的不一樣呀!但是,在外服役的人,卻是「君子於役,不知其期」(《君子於役》),比起每天有窩可回的牛羊,好像還不如呢。
這裡有賦比興
品味語言之美
《詩經》,既是詩,也是歌,多為四字一句,讀來有一種語言美、韻律美。「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
賦:簡單說就是鋪陳、敘述。
《採葛》
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出自這首詩。從三月、三秋到三歲,詩人對心上人的思念也越來越深。
比:即類比、比喻。
《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這首詩用一連串美好的意象來比喻美人,使她的形象仿佛就在人們眼前。
興:指的是由其他事物引出要描寫的內容。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本是要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卻先寫河中成雙結對的水鳥,給這首詩增添了一份婉轉,增加了一層意蘊。
賦比興在《詩經》中的運用,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織在一起。讀《詩經》,可以讓孩子學習語言表達的藝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讓表達更加生動、精彩。
這裡有思無邪
真善美永不老去
《詩經》洋溢著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凝結著鮮明的價值取向,他們所崇尚的、讚美的、珍視的、痛斥的、堅守的,都在詞約義豐的詩行中。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即使不被理解,詩人依然因心繫國家而充滿憂思。
《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無私的母愛就像吹拂心田的南風,呵護著年幼的孩子。
《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把美好的東西送給喜歡的人,不是為了交換,而是因為珍惜這份情誼。
《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戰場上的兄弟都是自己的家人,有福同享,有衣同穿。
02《陪孩子讀詩經》好在哪裡?
——不僅很美,而且讀得懂
《陪孩子讀詩經》(上下冊)是《陪孩子讀古詩詞》(全4冊)的姊妹篇,延續了用美好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出版初衷。比起市場上品種繁多的《詩經》讀本,這套《陪孩子讀詩經》最大的特點是同時面向孩子和家長,把品讀《詩經》變成親子之間共同學習、彼此啟發、為家庭注入和諧與美的心靈互動之旅。
選 篇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羅旻從《詩經》305篇中精選76篇,涵蓋《風》《雅》《頌》三大類別,題材豐富多樣,篇幅、難度適中,適合低年齡小讀者閱讀及開展親子共讀。
《陪孩子讀詩經》目錄
插 畫
央美媽媽、插畫家葉媛媛為全書各篇繪製插圖,畫風古樸、雅致、清新,詩畫交融、賞心悅目。
《兔 爰》
《十畝之間》
《綢 繆 》
注 音
詩篇正文全部注音,為小讀者掃除難字生僻字,一步實現無障礙閱讀。
注 釋
每篇針對重點、難點字詞均附有注釋,追根溯源,深入淺出,簡明扼要。
導 讀
每篇配有「詩說」進行單篇賞析,幫助小讀者加深理解,發散思維;譯文流暢簡潔,朗朗上口。上下冊分別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山和本書編著者羅旻,從不同主題出發、在多年學術研究基礎上撰寫總領性導讀文章,幫助讀者建立對《詩經》的整體認知和感受。
音 頻
掃描封底二維碼,即可收聽央視主播為你吟誦《詩經》,字正腔圓,古韻悠長。
裝 幀
大開本精裝,鎖線印裝+裸脊車線,反覆翻閱不變形;內文選用150雅印超感特種紙,光滑細膩有層次;隨書附贈「詩經小箋」二冊,完整收錄書中全部篇目,便於攜帶。
我們希望這套《陪孩子讀詩經》能帶孩子穿越千年看見美最真實的模樣。
和孩子一起走進《詩經》,一起走進中華文明童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