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那麼美,讀不懂多可惜!

2020-12-22 未來網

  本周六(3月14日)12:30,我們邀請到《陪孩子讀詩經》的繪者葉媛媛老師做客「中少直播間」,講講這套專為孩子創作的《詩經》啟蒙繪本是怎麼畫出來的。

  在直播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陪孩子讀詩經》。

  ——中少圖書

《詩經》那麼美,讀不懂多可惜!

  來源: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ID:zhongshaowx

  《詩經》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唯美、古老的世界。這個世界裡有古人的天真、淳樸,歡樂、疾苦,幾千年來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審美和心靈世界。

  今天的我們無法重回那個年代,卻擁有這份獨一無二的精神遺產。

  但是,比起唐詩、宋詞的耳熟能詳,《詩經》好像離我們很遠。給孩子讀《詩經》,有用嗎?

武亦姝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引用《詩經》

  清華學霸才女武亦姝斬獲《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節目中的她,旁徵博引、落落大方,是不少觀眾心中「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她還是高中母校畢業歌曲的作詞人;大學入學後,她的一篇《我的軍訓初體驗》再次證明,學習古詩詞絕不是為了變成「背誦機器」,而是充分汲取文化,內化為自己的情懷、氣質和素養。

  不學詩,無以言。很多時候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心中有萬般思緒,卻不知從何說起。看似「無用」之詩,卻能帶給孩子受益一生的純正美育。讀《詩經》,更能讓孩子吸收來自中國詩歌源頭的精神力量,獲得滋養心靈的高雅和詩意,成為一個胸懷內秀的人,懂得表達的人,善於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人。

  《論語》有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經》可以有無數種讀法,值得用一生去讀。給孩子的《詩經》啟蒙,從《陪孩子讀詩經》開始足矣。

圖書信息

《陪孩子讀詩經》(上下冊)

羅旻 / 編著

葉媛媛 / 繪

適讀年齡:3+

 

3月14日12:30

《陪孩子讀詩經》

《陪孩子讀古詩詞》

繪者葉媛媛

將在做客「中少直播間」

與各位讀者朋友們直播互動

如果你想知道

這套《詩經》是怎麼畫出來的

孩子學畫過程中要關注的問題

葉媛媛老師將親自解答

不要錯過這場直播

  葉媛媛,中央美術學院影像藝術系畢業,主要從事實驗影像和插畫製作。2016 年入選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插畫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喜歡陪女兒看繪本、講故事、角色扮演、剪紙和泥塑。已出版作品有「陪孩子讀古詩詞」系列、《昭君出塞》《飛鳥集·新月集》。

識別二維碼,進入直播間

點擊「開播提醒我」,預約收看!

  01《陪孩子讀詩經》裡有什麼?

這裡有風雅頌

照見古人生活

  《詩經》不是某一個人的創作,而是周代先民的共同作品。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歌集,也是一部周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婚戀、農業、風物、民俗、戰爭、狩獵等等。關於這些內容的詩歌有著不同的來源,就是風、雅、頌。

  風是周朝各國的民歌,共十五國風。

  雅是周朝直轄地區的正樂,分為《小雅》《大雅》。

  頌是宗廟祭祀歌曲,分為《周頌》《魯頌》《商頌》。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同樣是寫婚嫁,前者抒發了對新娘婚後生活的美好祝願,後者則道出了哥哥對妹妹的依依難捨。

  《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首詩從一名戰士的視角寫出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雖對打仗場面未著一詞,卻足以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黍苗》:「芃芃黍苗,陰雨膏之。」

  風調雨順,農作物才能茂盛生長。這反映了當時農業的發展水平和人們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小星》是周朝一名普通公務員的內心寫照:「肅肅宵徵,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我每天起早貪黑,人和人的命運真的不一樣呀!但是,在外服役的人,卻是「君子於役,不知其期」(《君子於役》),比起每天有窩可回的牛羊,好像還不如呢。

這裡有賦比興

品味語言之美

  《詩經》,既是詩,也是歌,多為四字一句,讀來有一種語言美、韻律美。「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

  賦:簡單說就是鋪陳、敘述。

  《採葛》

  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出自這首詩。從三月、三秋到三歲,詩人對心上人的思念也越來越深。

  比:即類比、比喻。

  《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這首詩用一連串美好的意象來比喻美人,使她的形象仿佛就在人們眼前。

  興:指的是由其他事物引出要描寫的內容。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本是要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卻先寫河中成雙結對的水鳥,給這首詩增添了一份婉轉,增加了一層意蘊。

  賦比興在《詩經》中的運用,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織在一起。讀《詩經》,可以讓孩子學習語言表達的藝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讓表達更加生動、精彩。

這裡有思無邪

真善美永不老去

  《詩經》洋溢著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凝結著鮮明的價值取向,他們所崇尚的、讚美的、珍視的、痛斥的、堅守的,都在詞約義豐的詩行中。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即使不被理解,詩人依然因心繫國家而充滿憂思。

  《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無私的母愛就像吹拂心田的南風,呵護著年幼的孩子。

  《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把美好的東西送給喜歡的人,不是為了交換,而是因為珍惜這份情誼。

  《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戰場上的兄弟都是自己的家人,有福同享,有衣同穿。

  02《陪孩子讀詩經》好在哪裡?

  ——不僅很美,而且讀得懂

  《陪孩子讀詩經》(上下冊)是《陪孩子讀古詩詞》(全4冊)的姊妹篇,延續了用美好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出版初衷。比起市場上品種繁多的《詩經》讀本,這套《陪孩子讀詩經》最大的特點是同時面向孩子和家長,把品讀《詩經》變成親子之間共同學習、彼此啟發、為家庭注入和諧與美的心靈互動之旅。

選 篇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羅旻從《詩經》305篇中精選76篇,涵蓋《風》《雅》《頌》三大類別,題材豐富多樣,篇幅、難度適中,適合低年齡小讀者閱讀及開展親子共讀。

《陪孩子讀詩經》目錄

插 畫

  央美媽媽、插畫家葉媛媛為全書各篇繪製插圖,畫風古樸、雅致、清新,詩畫交融、賞心悅目。

《兔 爰》

《十畝之間》

《綢 繆 》

注 音

  詩篇正文全部注音,為小讀者掃除難字生僻字,一步實現無障礙閱讀。

注 釋

  每篇針對重點、難點字詞均附有注釋,追根溯源,深入淺出,簡明扼要。

導 讀

  每篇配有「詩說」進行單篇賞析,幫助小讀者加深理解,發散思維;譯文流暢簡潔,朗朗上口。上下冊分別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山和本書編著者羅旻,從不同主題出發、在多年學術研究基礎上撰寫總領性導讀文章,幫助讀者建立對《詩經》的整體認知和感受。

音 頻

  掃描封底二維碼,即可收聽央視主播為你吟誦《詩經》,字正腔圓,古韻悠長。

裝 幀

  大開本精裝,鎖線印裝+裸脊車線,反覆翻閱不變形;內文選用150雅印超感特種紙,光滑細膩有層次;隨書附贈「詩經小箋」二冊,完整收錄書中全部篇目,便於攜帶。

  我們希望這套《陪孩子讀詩經》能帶孩子穿越千年看見美最真實的模樣。

  和孩子一起走進《詩經》,一起走進中華文明童年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詩經》的開篇為什麼是「關雎」?跟流沙河老先生一起讀《詩經》
    對,就是《詩經》的第一篇:關雎。我手頭剛好有一本流沙河老先生的《流沙河講詩經》,一轉眼流沙河老先生去世已經一年多了,這個小老頭近兩年對我影響很大。他的「易經破迷」剛剛講了不到三分之一,著實可惜。本來《詩經》我讀得並不多,妄言品評實在是託大,好在我只是「陪著倆娃讀古詩」,只講幾句讀後感,並不是專業的闡述。
  • 詩經起名字:300個詩經中醉美詩句,沁人心脾的名字!
    我們的華夏文明的源頭也不例外,我想一定是從《詩經》開始。就像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可見,《詩經》地位何其之高,《詩經》之美何其之美。最近很火的一首《離騷》總是久居熱門榜單,相信很多人都因為《離騷》的美而深深吸引,奈何時間的久遠,有些難以讀懂。但對美的追求和歡喜,絲毫不減。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即使讀不懂,依舊熱愛吧。
  • 淺談《詩經》的基本讀法:以《周南·關雎》為例
    今天我們看到不少與《詩經》相關的暢銷書,書名不是《醉美在古老的歌謠裡》就是《美得窒息的詩經》,或者在封面寫上極為顯眼的一行字:「越古老,越美好。」而有些暢銷書封面還配有一張身穿旗袍,面容姣好,且手捧著一卷線裝書的年輕女子圖片,再配一行字:「讀詩,是一種別樣的優雅;詩讀多了,容顏自然變得更美。」
  • 讀詩經《葛覃》:一生最愛是天然
    讀詩經《葛覃》:一生最愛是天然郭慕清《葛覃》中的女子宛如原野上一株自由自在生長的出水芙蓉,她的美是舒展的,她是一個完完整整
  • 中英雙語探尋《詩經》之美,這樣品讀更有味道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How handsome is the retiring girl!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02永遠的家園翻開《詩經》,讀到一派天真爛漫。那麼好的山川草木,那麼多的鳥獸蟲魚,那麼清明清朗的天空、大地、江河、湖海:「鳳凰于飛」「蠶月條桑」「野有蔓草」……《詩三百》,中華民族詩情的濫觴,在這裡,混沌初開,萬物始發,人們天真無邪,自由自在歌唱,隨性隨心,無掛無礙。歌兒,口口相傳,母親唱給孩子,爺爺唱給孫兒。
  • 孩子:不看這66幅畫,根本無法想像《詩經》有多美
    其實《詩經》並沒有多美,它只是用簡單的文字,告訴了我什麼是「草木之美」、什麼是「鳥獸之美」、什麼是「衣著之美」、什麼是「季節之美」;其實《詩經》真的沒有多美,它只是用華麗的語言描寫了瓜果蔬菜、花木鳥獸魚蟲、男女情感、夫妻相處、農耕生活、軍旅情愫;其實《詩經》真的沒有多美,它只是通過詩詞,讓我了解到了先秦時代的社會生活
  • 讀《詩經》美化語境,淨化心靈
    《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社會面貌和生活狀況。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 詩經裡最驚豔的句子,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醉了光陰,美了流年
    朝吟風雅頌,如此品《詩經》。跟我一起走過詩的世界,我是如此品讀,喜歡我,關注我。《詩經》,首先是詩,是意境的產物,它集中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體現了古代文學中至高的審美,那就是大道至簡,樸拙而生動,真實而美麗,是雋永的,是不可取代的聲音,穿越千年,來到我們的身邊。經便是經典,是歷盡千年而不衰的,被人傳唱至今,那麼美好,那麼簡潔,那麼地不可忘記。
  • 【品讀詩經】詩經名句賞析
    詩經名句精選《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沿著彎曲的河邊道路到上遊去找伊人。道路上障礙多,很難走。順流而下尋找她。仿佛在河的中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哪裡?跟我一起讀詩經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經常被用來形容美人笑語嫣然,眼波流轉,眉目含情,令人心向而往之。今興之所歸,一時興起來尋覓這兩句的出處,果真來自《詩經》,出自《詩經·衛風·碩人》,現將原文摘之如下,諸看官與我共同品讀:碩人其頎(qi,二聲),衣錦絅(jiong,三聲)衣。
  • 【詩經之美】《螽斯》子子孫孫繁盛綿綿
    其實,《詩經》並不難,這是我們祖先最早的吟唱,是那時候的流行歌曲,在當初是最簡單的語言。今天的人閱讀《詩經》,之所以覺得困難,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許多字詞的聲音發生了變化,如果按照今天的聲音來讀,很難體會到當年的音韻美,二是,許多字詞的本意也發生了變化、或者有了擴展,如果只知道今天的意思不知道當初字詞的本義,或者,只知道其中一個意思而不知道《詩經》中所用的意思,都容易感到莫名其妙、根本弄不懂當初作者想說什麼。
  • 以《詩經》《楚辭》之美,給你傾國傾城的名字
    林徽因不僅人美,且多才多藝,無怪梁思成、金嶽霖、徐志摩對她一生痴情。梅蘭芳、南懷瑾、朱自清梅蘭芳,其名出自《楚辭·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詩經》《楚辭》有不少字生僻難讀,所以請來獨立音樂人程璧,和梁朝偉專用國語配音演員葉清老師為你吟誦。聆聽名家朗讀,字音障礙統統掃除。
  • 一讀《詩經》就發現自己沒文化 藝術與自然
    < 藝集 • 詩經 >   每當小編心血來潮想讀一讀詩經的時候,不出16個字,就會清醒的認識到一個事實
  • 薦書:駱玉明教授導讀《詩經》
    …… 這些出自《詩經》的詩句,即便是兩千多年後的我們讀起來,也依然被打動,每一句都那麼熟悉、真實、溫暖、動人。 不由得感嘆,在那麼遠那麼遠的古代,居然就吟出過這樣多美麗的詩句。
  • 蔣勳講文學《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不讀《詩經》,便不懂如何說話。它是中國詩歌的開始,中國文學的總源頭,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幾千年過去了,仍在流傳,有人統計過出自《詩經》的成語就多達300 多個。但詩經並不是我們許多人以為的高深,而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美。
  • 我們讀的《詩經》或許錯了,窈窕淑女不是「窈窕」,古竹簡有記載
    《詩經》首篇《關睢》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特別是窈窕淑女的美好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令人嚮往。美心曰窈,美貌曰窕,窈窕就是心靈和儀表兼美女子的模樣。窈窕的佳人形象在中國人心中定格了2000多年後,一枚戰國時期的竹簡記載卻顛覆了我們固化的認知。
  • 20歲的毛澤東讀《詩經》:從而走上革命道路,立志救民於水火
    那麼,從小熟讀《詩經》的毛澤東,他的思想的形成與《詩經》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毛澤東和《詩經》的那些事兒。一、毛澤東和《詩經》的淵源我們讀《詩經》時經常會聽到毛詩,那麼這毛詩來源於哪裡呢?毛詩,指戰國末年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
  • 一讀《詩經》就發現自己沒文化
    每當小編心血來潮想讀一讀詩經的時候,不出16個字,就會清醒的認識到一個事實:沒有文化真可怕。明明是漢字,可就是認不得的感覺真是叫人無奈。如果你不會讀上面這幾個字,那麼你就很有可能得繼續往下看了。事實上,詩經裡面的這些字在當時一定是稀鬆平常,讀書人都會的,可是如今也許中文系的大學生也不能通讀《詩經》而沒有不認識的字了,唏噓。再者,《詩經》裡面記錄的其實都是最樸素的一些植物,比如狗尾巴草、柳樹之類,最浪漫也就數芍藥了。可見,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曾經的「俗」如今已經變成了「雅」。
  • 詩經裡的唯美詩句: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讀之醉人心脾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8.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鄭風山有扶蘇》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裡有嬌美的荷花。13.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詩經·鄭風·風雨》風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雞鳴聲不息。風雨之時見到你,心裡怎能不歡喜。
  • 最美的《詩經》名句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