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將010:三星名將魏無忌使強大秦國首次在軍事上遭重創

2020-12-18 聞櫻桃醉

【孫子曰: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語出《孫子兵法·九地篇》,意思是:集合三軍,將他們置於危險境地,使他們人人做到奮勇殺敵,這就是將領的任務。】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四十五萬精銳部隊被消滅。一年後,秦國任命王陵為遠徵軍大將,再次攻擊趙國。

公元前258年,王陵大軍攻擊邯鄲失利。秦國大舉增援,仍不能取勝。秦昭襄王令白起前往接替王陵,白起推辭,後改派王齕接替王陵。

趙國危在旦夕,楚國派春申君黃歇率大軍北上赴援,魏國派大將晉鄙率十萬大軍北上赴援。秦昭襄王派人警告魏安釐王,撂下一句狠話:「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簡單說就是:趙國已經是我囊中之物,哪個敢救它,我攻下趙國來就先打哪個。

魏安釐王聞言心驚膽戰,下令晉鄙就在鄴城紮營,名為赴援,實為觀望。

這個時候,信陵君魏無忌登場了。

魏無忌(?—前243年)出生於今河南開封,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是魏無忌的姐夫。趙國都城邯鄲被包圍,趙勝向魏無忌告急。

魏無忌屢次請求魏安釐王下令晉鄙進軍,又通過大臣、賓客,千言萬語向魏安釐王遊說,但魏安釐王態度堅決:按兵不動。魏無忌悲憤交集,無可奈何。最後,他集結賓客及一百餘輛戰車,輕騎直進,準備在趙王國境內戰死。

魏無忌賓客侯贏獻策,從魏安釐王臥室裡偷出可以調遣晉鄙的兵符。魏無忌手持兵符趕到鄴城,晉鄙仍拒絕交出兵權,魏無忌賓客中大力士朱亥掏出藏在寬袖中重達四十斤的鐵錘,朝晉鄙頭部猛烈一擊,晉鄙立即斃命。

魏無忌奪取兵權,重新部署大軍,下令: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父母。最終挑選出精兵八萬人,向邯鄲挺進。

秦國大將王齕圍攻邯鄲一年有餘,無法攻破,各國救兵陸續抵達,秦軍再發動幾次大規模攻城,均無收穫。

公元前257年,秦國再動員國中兵力增援前方。白起因病,不能啟程。秦昭襄王怒,派人送給白起一把寶劍,一代名將遂舉劍自殺。

魏無忌八萬精兵抵達邯鄲,發起攻擊,大敗秦軍,王齕解圍撤退。秦國大將鄭安平陷於重圍,率二萬秦軍投降趙國。

魏無忌此戰,從強奪兵權到與虎狼之師秦軍決戰,挽救趙國於危急存亡之際,全程環環驚險。戰勝之後,獲利也十分豐厚。此戰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九十多年中第一次在軍事上遭遇重創(例如前所未有的兩萬秦軍投降),之後二十年間,秦國均無力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滅國戰爭。聞櫻桃醉認為,魏無忌憑藉此戰,與趙奢、司馬錯等當時的卓越將領並列為三星名將,實至名歸。

魏無忌重創秦軍後,獲得極高國際威望。十年後,公元前247年,秦國大將蒙驁攻擊魏國,佔領高都、汲城。魏安釐王憂慮,派人到趙國請魏無忌回國,任命魏無忌為三軍最高統帥。魏無忌派人向各國求救,各國知道魏無忌回國,再當大將,均派出軍隊聽候差遣。魏無忌組成五國聯軍,在河外迎擊蒙驁,蒙驁逃走。魏無忌追到函谷關,把秦軍逼到關內,始行班師。

秦國對魏無忌強大的實力和國際號召力幹到震恐,於是故伎重施,拋出黃金二十四萬兩(長平之戰前,秦國為離間趙國,使趙國將統帥由廉頗換為趙括,也砸下黃金二十四萬兩,詳見《中國古代名將008:四星名將白起,和韓信相比有三大差距》一文),離間魏無忌和魏安釐王關係,大肆宣傳他要取而代之。魏安釐王中計,撤掉魏無忌統帥職務。魏無忌遂稱病不出,日夜迷戀酒色,只求速死,四年後去世。

相關焦點

  • 秦國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秦穆公時稱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經過六代君主的努力,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隨後北擊匈奴,南徵百越,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於沙丘,其子胡亥即位,次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鹹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 戰國中後期,曾兩次擊敗過秦國的名將,只有這三位!
    戰國初期,秦孝公即位之初,鑑於秦國的衰落,所以求賢若渴,希望可以變法圖強。之後,商鞅來到秦國後,秦孝公力排眾議,以衛鞅為大良造,實施變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的變法最為徹底。眾所周知,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走向強大。
  • 秦國的一位名將:輔佐四位秦王,戰功接近白起、王翦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之後的時期。
  • 廉頗為什麼能擠掉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可見,廉頗雖強,但和戰國四大名將其餘三人相比,可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很大!那假如廉頗進不了四大名將?誰能呢?吳起、樂毅和魏無忌明顯是更有資格的!我們看看吳起,吳起可是一個猛人,不僅著有《吳子兵法》,和孫子並稱孫吳,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還先後在多國改革,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同時,作戰千餘,從無一敗!也是了不起的實戰型統帥!可以說把吳起排進去,沒人不服,那為什麼沒有吳起呢?
  • 中國古代名將007:三星名將趙奢臨危受命,打得秦軍罕見大敗
    趙奢作為戰國時期名將,到後世知名度不及他的兒子趙括。趙括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有一個著名的成語出自他的一生功過,這個成語就是「紙上談兵」。趙奢一開始只是趙國農業部門的一個稅吏,獲平原君趙勝賞識,負責管理全國賦稅。公元前270年,秦國遠徵軍進攻趙國,包圍閼與。趙惠文王問當時的名將廉頗、樂乘,閼與還能否救援。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秦國被忽略的一位名將,奪取漢中之地,卻被秦武王趕出秦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向強大。
  • 中國古代每戰必勝的十大名將
    第九:嶽飛 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民族英雄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 某網友心中的古代十大名將排名,我想說:為何有常遇春沒有徐達?
    中國古代實在太過輝煌了一點,如果真的要說名將的話,加上事跡等,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出十之一二;所以對於古代名將的排名,自然爭議頗多,畢竟對手水平不一樣、時代不一樣、士兵裝備及素質不一樣等等,實在難以比拼。
  • 中國古代名將001:五星名將孫武為千古將帥之師
    語出《孫子兵法·計篇》,意思是:軍事研究是國家大事,關注百姓生死、國家存亡,不可不深入考察。】中國古代曾以官方的名義出過兩個較大的名將排行榜,其一為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發布的榜單,上榜人數64人;其二為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禮部發布的榜單,增加到72人。
  • 秦國大將魏章,一位漸漸被人忽略的戰國名將!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向強大。特別是在秦惠文王這位君主在位時,秦國開始蠶食山東六國,為一統天下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秦國不僅需要一支精銳之師,更需要才能卓越的名將。
  • 人物常識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
  • 秦國四大名將——白起
    秦朝作為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可是秦朝的建立其實困難重重,經歷了無數的腥風血雨和爾虞我詐,今天開始我們就來介紹秦朝以前的秦國四大名將,先來介紹第一位,白起。提起白起,估計很多年輕人第一個印象是這個,戰坦請走上路,不過我們要說的可不是遊戲裡的白起,而是歷史上的白起,他其實是長這樣的,長眉丹鳳眼,畫像裡的白起看起來甚至有些清秀,絕對符合戰國時的主流審美,妥妥的愛豆苗子。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構思了幾天後,終於決定下筆寫篇關於戰國名將的文章,不過,因為秦國的名將屬實太多了,就把這篇關於戰國名將的文章一分為二,這篇是專門描述秦國名將的,隨後會再發布一篇關於六國名將的文章。早年間曾在秦軍中效力,公元前306年,秦武王在洛邑扛鼎,絕臏而亡,秦國陷入了內亂之中。當時,惠文后與羋八子(即大家耳熟能詳的秦宣太后)對迎立新君針鋒相對,此時魏冉的加入,這才使得姐姐羋八子在迎立新君一事上佔了上風,奈何趙武靈王強行插了一腳,把質燕公子嬴稷送回秦國,立為了秦王,是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前期,秦宣太后羋八子掌權,魏冉被委以重任。
  • 虎父無犬子,中國古代哪些名將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中國古代名將輩出,不少都是將門世家。不過,名將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現象並不多。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一、蒙武和蒙恬在戰國時期,有一對父子名將,父親叫蒙武,兒子叫蒙恬。蒙武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中國古代歷史上四大名將,一個殺人無數,另一個被一群婦女亂棍打死
    所以在中國兩千多年歷史長河裡,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將領無畏的在沙場喋血。然而,歷史是厚重的,英雄是壯烈的,這些金戈戰馬的沙場豪情,中華英雄的錚錚鐵骨,在功成名就之後雖然有的能夠全身而退,但有的卻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接下來小編就來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位名將。
  • 沙場傳奇:中國古代十大戰神一覽
    沙場傳奇:中國古代十大戰神一覽我國古代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他們在氣勢磅礴的沙場上縱橫馳騁,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被譽為戰神的都有哪些英雄人物呢?李牧步兵圍殲騎兵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 秦國末代名將統帥帝國最後的王牌軍,有他在大秦亡不了
    秦國在統一中國之初有著一批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的將領,這其中有一個人被稱為秦末的擎天柱,是秦帝國崩潰前最後的名將,他統帥著當時帝國最強大的軍團,有人說,他若不死則秦國不會滅。這個人就是秦國名將「蒙恬。」蒙恬出身秦國軍事世家,他的祖父是齊國人,投靠秦國效力,他們祖孫三代都為秦國立下大功,因此蒙恬被秦始皇委以重任。秦始皇命蒙恬率領三十萬精銳秦軍鎮守北部邊疆抵禦匈奴,蒙恬受命與匈奴激戰,一戰卻匈奴數百裡,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馬,數年間不敢南下。蒙恬收復河套,修築長城,他所率領的秦軍被稱為「長城軍團」,是後秦始皇時代秦國最強大最精銳的軍團,堪稱帝國的支柱。
  • 中國歷史上10大名將,武藝高超,軍功卓越!三國名將無一入選!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中國歷史上》等多部兵書,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魏、趙、楚等國70餘城,為秦國最終一掃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礙,後為相國範雎所妒忌,被逼自殺。
  • 白起之前,秦國坐擁四位名將,得以抗衡山東六國!
    在戰國時期,白起顯然可以稱之為秦國第一名將了。彼時,白起和王翦、李牧、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對於白起來說,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在此基礎上,白起輔佐秦昭襄王,屢立戰功。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