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負荊請罪,將相和!
兩大典故讓廉頗知名度非常高,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說知名度已經高於白起、王翦和李牧,更別說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了。當然歷史迷會不屑,誰不知道這些人的事跡?普通人還真不一定知道。
廉頗知名度最高,可不代表能力和戰功比他們高!
廉頗是這些人中武藝最高的人,八十歲還能開百擔之弓,但他是一個純粹的武將,是一個身經百戰的經驗老將,還達不到白起、王翦、李牧、吳起、樂毅和魏無忌的水平。戰績表現也能發現,廉頗的勝仗雖多,但規模均不大,
「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
「樓昌領兵進攻魏國幾邑,未能奪取。之後廉頗再次進攻,將幾成功佔領。 」
「廉頗伐魏,攻陷防陵,築城而還,隨後又攻取了安陽。」
「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幾,廉頗救幾,再破秦軍。」
看廉頗的代表戰吧,基本是軍級別的,而不是軍團級別的!
廉頗也打過軍團級別的,那就是長平之戰,生生將戰國拖入了泥潭,無計可施!
可見,廉頗做為一個純粹的武將,一個身經百戰的經驗老將,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上限是一個極為優秀的軍長,而不是元帥!
白起是殲滅戰之祖,一生殺敵160萬!王翦是滅國之王,一人滅五國!李牧是騎兵之神,北抗匈奴,南破強秦。
可見,廉頗雖強,但和戰國四大名將其餘三人相比,可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很大!
那假如廉頗進不了四大名將?誰能呢?吳起、樂毅和魏無忌明顯是更有資格的!
我們看看吳起,吳起可是一個猛人,不僅著有《吳子兵法》,和孫子並稱孫吳,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還先後在多國改革,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同時,作戰千餘,從無一敗!也是了不起的實戰型統帥!
可以說把吳起排進去,沒人不服,那為什麼沒有吳起呢?
其實吳起位列武廟十哲,在古代軍事領域被成為「孫吳」,其歷史地位已遠遠高於四大名將!所以吳起不是沒有資格,而是他是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是「大家」級別的,把他列入純粹的武將之中實在不妥。
那麼樂毅呢?
樂毅可是帶領五國聯軍,連下70餘城,打殘了當時最強大的齊國。其大軍團作戰能力、協調能力、戰略能力明顯強於廉頗的!
但是樂毅的軍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一戰即巔峰,再也無機會。戰績太少,雖然亮眼,但也是一種遺憾,趙國趙奢也是這個尷尬。
最後,我們來看看魏無忌,魏無忌竊符救趙,兩次大破秦軍,啃的都是硬骨頭,打的都是大會戰!面對的都是複雜的內部關係和拖油瓶!但硬生生的打出了一片天!魏無忌是東方六國搖搖欲墜之時,唯一能擋住秦軍之人。
不論能力和戰績可都比廉頗強,甚至比李牧強。可為什麼進不了戰國四大名將呢?
或許是他王族身份,因他進了戰國四公子,就沒有進入戰國四大名將之列。
但是筆者認為,其餘三公子不過是一個政客,不足以與信陵君並列,四公子知名度遠遠低於四大名將,也是三個「水貨」的問題。
信陵君還是應該排入四大名將,以突出其赫赫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