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12月8日報導:
新研究生理學雜誌研究發現,精英跑者在馬拉松配速時吸氧的速度是「正常」跑者全力衝刺時的兩倍。儘管差距巨大,但對於普通跑者來說,不用過於沮喪,如果持續的訓練,這些生理因素是可以被塑造的。
耐克曾為一場自辦馬拉松取名「BREAKING2」,希望跑者打破馬拉松跑步的2小時大關,當時埃利奧德·基普喬格距離創造奇蹟只差25秒。
那麼你的身體到底需要什麼才能在2小時跑完42.195公裡呢?
為了了解達到這種速度的生理需求,研究人員觀察了參加BREAKING2項目的16名男性長跑運動員,對跑步者的肺氣體交換率(空氣進出肺部,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血流)、心率和血乳酸(一種由肌肉組織和紅細胞組成的物質,它將氧氣從你的肺帶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進行了測量。此外,研究人員還評估了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和乳酸閾值(血液中乳酸濃度開始迅速增加的點)。
測量發現,一名59公斤的跑者,每分鐘需要攝入大約4升的氧氣才能維持兩小時的馬拉松步伐(每小時21.1公裡)。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應用生理學教授安德魯表示:「我們必須驚嘆這些偉大運動員的生理機能,以及他們最大攝氧量的獲取能力。」
當然,身體素質只是跑步能力的一部分,它還包括心態、毅力、動力等因素。「我們發現,馬拉松運動員的心理堅韌程度要高於其他體育項目,即便是橄欖球、武術等以這種品質著稱的項目。」
這表明,如同訓練身體來保持耐力一樣,你同時也要訓練你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