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跑進4小時是什麼水平?步頻練到180,全馬破4很容易!

2020-12-08 跑步時光機

馬拉松成績跑進4小時在跑圈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

在馬拉松藍皮書上出爐了去年馬拉松平均完賽成績,在去年的馬拉松中,全馬男子和女子平均成績分別為04:22:11和04:41:58。

所以,馬拉松能跑進4小時,水平在跑圈中可以算得上中上水平。

馬拉松成績想要跑進4小時,難度高嗎?

全馬破4小時,每公裡配速就是5分42秒,這個速度很多業餘跑者只要經過努力訓練就可以達到,所以難度並不會很高。

那麼,作為一名跑步新手,該怎麼練全馬才能順利的跑進4小時呢?

馬拉松成績想要跑得好,必須要鍛鍊兩個能力,一個是有氧基礎耐力,一個是速度耐力。

有氧基礎耐力的鍛鍊

有氧基礎耐力是跑步中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基礎的一個能力。它就像蓋樓時的地基,只有將這地基打紮實了,才能蓋出高樓大廈。同樣,只有將有氧基礎打好了,才能跑出好成績。

怎樣鍛鍊有氧基礎耐力呢?

超慢跑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法,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礎耐力。在日本很多跑者平時都是採用這個跑法在鍛鍊的。

超慢跑的一個核心就是慢,它比慢跑速度還要慢,慢到什麼程度呢?

它的速度比走路稍微快一點點,但還是跑步的狀態。從身體感覺上來講,就是在跑步過程中,還能能夠輕鬆的說話,不會覺得很喘。

採用這個跑法有這兩點好處:

1、讓新手跑者更好的堅持下去。

因為這個跑法強度比較低,跑起來不會疲憊,也不容易受傷,即使是新手跑者或者沒有鍛鍊基礎的人也能夠很好的堅持下去。

2、能夠積累跑量,鍛鍊有氧基礎耐力。

超慢跑的強度不高,跑起來很輕鬆,即使跑個20-30公裡也沒有負擔,只有把跑量積累起來,基礎耐力才能夠提升,為後期跑速度打下基礎。

速度的訓練

想要提高跑步成績,除了基礎耐力打好之外,速度訓練也是不能落下。

我們都知道速度=步頻 x 步幅,當步頻越快,步幅越大,速度就會越快。

但凡在馬拉松中能夠跑出好成績的人,他們往往都是大步高頻或者是小步超高頻的方式。所以,要提高跑步速度,就得提高步頻或者步幅,或者是兩者同時提高。

對業餘跑者來說,提升步頻是比較容易實現而且不容易受傷,因為落地次數增加了,可以減少每次落地的壓力,跑起來不容易傷。而新手跑者如果一開始就用大步幅跑步,因為步子大,所以落地時壓力也大,對腿部力量不足的人來說,是非常容易受傷的。

所以,對想要提高速度的跑者,可以先從提高步頻開始,待得大小腿力量足夠了,再開始練習步幅。

跑步最佳步頻

跑步教父丹尼爾斯曾做過研究調查發現,那些頂級馬拉松高手的步頻基本上都在180次/分鐘左右,也因此,180步頻成為了很多跑者眼裡的最佳步頻。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步頻達到了180,那麼步幅只要達到1米,馬拉松成績就可以輕鬆跑進4小時了。一米的步幅對業餘跑者來說,還是很容易的。

如果你的步幅達到了1.5米,那麼馬拉松成績會在2小時36分。像基普喬格的步幅大概是在1.9米左右,所以他的成績在2小時左右。

如何提高步頻

每個人跑步的步頻都是不一樣的,這和自身的身體情況有關係。對有些跑者而言,他們的步頻在180以上很習慣,很自然。而對新手跑者而言,或許160左右的步頻就已經hold不住了。不過,步頻是可以練的。

首先,你要知道你目前的步頻是多少?

這個還是比較好測試的,用運動手錶或者運動app就可以測出來了,或者可以自己數一數跑步30秒鐘腳落地次數,然後乘2就是你的步頻了。

提高步頻的方法

1、和步頻比較高的跑友一起跑。

如果身邊有很多跑友的話,可以找一兩個步頻比較高的跑友經常約跑。在跑步過程中,儘量跟著他的節奏跑,久而久之你的步頻就能夠提上來了。

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我的步頻能上來,很大一部分就是長時間跟著跑友跑出來的。

2、聽一些180節拍的音樂。

如果你是經常一個人在跑,那麼這個方法很適合你。我在沒有和跑友約跑的時候,當時就是聽著180節拍的音樂來練步頻的。這裡推薦一首180節拍的音樂,18分鐘版的《歡樂頌》。

在跑步的時候,設置單曲循環,聽個3遍基本上就能跑完10公裡了。

3、進行擺臂練習。

在跑步過程中,你會發現如果擺臂越快,就會跑得越快。所以,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做一些擺臂的練習,在跑步時候發現步頻變低了,可以通過加速擺臂,步頻就會提上來了。

步頻訓練需要循序漸進,因為步頻一旦提高了,呼吸也會變得緊湊,你的心肺能力要能夠先跟得上。所以,在訓練步頻時,先找到你合理的步頻,訓練一段時間過後,試著加一些步頻上去,一點一點加,當步頻頻率已經很高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增大一些步幅了,你的速度也就會越來越快了。

相關焦點

  • 全馬跑進4小時是什麼水平?步頻練到180,全馬破4很容易
    馬拉松成績跑進4小時在跑圈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在馬拉松藍皮書上出爐了去年馬拉松平均完賽成績,在去年的馬拉松中,全馬男子和女子平均成績分別為04:22:11和04:41:58。所以,馬拉松能跑進4小時,水平在跑圈中可以算得上中上水平。
  • 為什麼說步頻180是最佳步頻?
    大多數跑者在提高自己跑步水平的時候,都會選擇先練步頻,而不是步幅。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是,練步頻要比練步幅簡單得多。步幅因個人身高、腿長、身體協調性、身體柔韌性以及核心力量等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與增大步幅相比,提高步頻更加直接簡單,不看先天優勢(腿長與否),也不用擔心步幅過大導致出現損傷,只需循序漸進的練習,就可以有效提高跑步速度。
  • 從關門渣到全馬4:14,這三個月我經歷了什麼?
    有人認為我平時配速太慢,靠臨時突擊堆跑量不可能進步很大,至多全馬跑進5小時,很有道理。 堆跑量相當於存錢,比賽是花錢,有了足夠的積蓄,揮霍時才有底氣。 有了底氣的我,又做了哪些準備? 2 .提 高 步 頻 第一次注意到步頻是在某次越野之後,同樣的距離,小怪獸步數比我多一萬步,速度差距或許就是這麼來的;後來觀察跑友們曬出的打卡數據,高手步頻都在180以上。理論上速度=步頻*步幅,提高任意一項即可提速。嘗試之後發現提高步幅會迅速耗盡體力,只能從步頻開始改善,於是我近期開始聽著節拍器180的節拍跑步,強行把步頻提高到了180。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提高有氧耐力:多跑長距離,但也不能只跑長距離我們知道要想比較穩得跑下全程馬拉松,就必須提高你的有氧耐力水平。有人就說了,要想跑全馬,平時就得多跑跑長距離;因此進行耐力訓練的人,一到周末,不跑的長一些,就不安。但是有些人二三十公裡跑的也不少,為什麼比賽時還是跑崩了?
  • 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而全馬305以內的可能「病情」最重。 破三需要全程配速415,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堅持和超越才有了意義! 那麼,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全馬可以跑進3小時?
  • 馬拉松成績突破4小時,三個指標搞定
    先說最基礎的硬指標:1、月跑量達到150公裡2、單次跑量超過30公裡3、10公裡跑進50分鐘有了這三個指標,全馬進4小時就不是什麼大問題。4小時勻速完賽,平均配速在5分40左右,除去進水站、上廁所或者其他臨時情況出現,正常跑速控制在5分35左右為好。這樣算下來,如果10公裡能習慣5分配速,耐力跟得上的情況下,馬拉松配速5分35是不成問題的。4小時對於絕對速度的要求並不高,如果步頻180,一步也就0.98米左右,一步還不到1米,是相當輕鬆地一個節奏。也是非常好練的。
  • 勻速跑下4小時馬拉松的人可以說是入了科學跑步之道
    35歲之前男生跑進400大概率來看還是比價較簡單的,比較合理的組合,月跑量能有150公裡,基本上都毫無問題。先說最基礎的硬指標:1、月跑量達到150公裡2、單次跑量超過30公裡3、10公裡跑進50分鐘有了這三個指標,全馬進4小時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 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老師說,我的全馬表現是有氧耐力不夠,如果現在練間歇,反而會破壞有氧耐力。9月中旬我跑了一次30公裡,發現可以5分半的速度輕鬆巡航完成,以往過了26公裡就會快速掉速。10月我做了一次全馬測試,全程均未出現掉速且一直保持在自己非常舒適的心率並未拼盡全力奔跑,我輕鬆跑進了4小時。
  • 人類全馬跑進兩小時,究竟是不是一場夢?
    人類全馬跑進兩小時,究竟是不是一場夢? 按照這個訓練系統進行訓練,一個從未跑過馬拉松的健康的人可以成功地跑完一場馬拉松比賽。
  • 馬拉松成績如何突破4小時?三個指標搞定!
    很多跑者從開始跑步,到能完成馬拉松,到有成績追求,總是會經歷一些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全馬4小時就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這個分水嶺可以把跑者分為「臨時跑一跑」和「系統訓練」兩個陣營。35歲之前男生跑進400大概率來看還是比價較簡單的,比較合理的組合,月跑量能有150公裡,基本上都毫無問題。
  • 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
    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5個半多小時,後半程掉速很快,呼吸心跳都沒有問題,就是腿抬不起來,問該如何訓練?,全程均未出現掉速且一直保持在自己非常舒適的心率並未拼盡全力奔跑,我輕鬆跑進了4小時。
  • 452人全馬破3,70歲黃財富全馬255!
    2小時15分34秒,岑萬江成功摘得男子組第一;關思楊與周波分別以2小時15分45秒、2小時16分10秒,緊隨其後。女子組方面,丁常琴以2小31分06秒順利奪冠,何引麗與楊花分別以2小時32分12秒、2小時33分14秒,獲得二三名。
  • 全馬330已成渣,跑進300的都有3663人了!你全馬多少時間?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欣賞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方的「行攝江湖」即可。
  • 7個月從528到256!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另外,雖然患上足底筋膜炎日常走路都很疼,但我發現每次跑步只要超過3公裡,疼痛感就自己消失了,而且我配速調整到630到700,慢跑也不容易受傷,因此我就沒有放棄訓練,並且開始通過改變步頻的方式調整跑姿,逐漸將160的步頻,改成了最為經濟的180。
  • 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2、跑進4小時只要跑過馬拉松,那相信你一定聽說過「破四」這個詞吧!所謂「破四」其實就是指全程馬拉松跑進4小時,平均配速5分41秒,這也是馬拉松跑友們突破的第二個門檻。目前,在全馬完賽者之中,能夠破4的跑者,也只佔到男性的30%、女性的10%多一點3、跑進3小時30分就算你具備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想突破330這道「坎」也並不容易!想跑進330,那麼全程的平均配速就必須不低於4分58秒,對於業餘跑者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
  • 馬拉松想跑進3小時?先把萬米練到40分鐘吧!
    馬拉松想跑進3小時?先把萬米練到40分鐘吧! 2019-06-15 08:59  馬拉松跑步健身TB 跑步速度 = 步幅x步頻。4分鐘的配速,折算成秒,大概就是每秒4.167米。
  • 馬拉松跑進3個半小時?這裡有經驗
    對嚴肅跑者來說,全馬跑進4小時,3個半和3小時,有著類似於青銅、白銀、黃金一般的成就感和使命感,2019年北馬900多人跑進3小時,讓王者之爭有了更高的水準,很多訓練營都打出了自己名號,冬訓這個原來只在專業隊中才能聽到的詞,也頻頻出現在業餘跑者的口中和朋友圈記錄裡。
  • 3 個月破 4 的全馬訓練計劃
    要想完成全馬,就少不了長距離的跑步訓練。
  • 破2!基普喬格1小時59分40秒完成全馬
    原標題:破2! 基普喬格創造了人類奇蹟。 (新華社)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人類馬拉松跑進兩小時!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北京時間昨天,「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在奧地利「馬拉松159挑戰」中創造了人類馬拉松歷史上的一大奇蹟,以1小時59分40秒完成全馬。去年柏林馬拉松打破世界紀錄後,基普喬格已經無愧「馬拉松第一人」的稱號,截至目前,在他跑過的12場正式馬拉松賽中,他贏得了11個冠軍。2014年至今,他已經連贏了10場比賽,他就是人類的「馬拉松之王」,而傳奇還將繼續。
  • 你能跑10公裡時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