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

2020-11-28 全民跑步


你的難點,就是我們解答的重點。


跑步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不明白的就在評論區留言,石老師為你答疑解惑!


撰文/石春健

編輯/燈芯絨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今年六月底,有一位跑友向石春健老師留言詢問說:跑步一年多了,半馬2小時以內,全馬要5個半多小時,後半程掉速很快,呼吸心跳都沒有問題,就是腿抬不起來,問該如何訓練?



根據石老師的建議,經過5個月的訓練,這位跑友10月份又跑了一個全馬,用時3小時57分期間還沒出現撞牆現象。

這5個月他都是如何訓練的呢?來看看他的表述:

我跟老師說:我的日常訓練和半馬都是530-545的配速,心率在140-145之間。周中跑5次,55分鐘左右,周末一次半馬或更長距離。全部跑的是有氧。


石老師說我的心率區間跑高了,並且日常訓練時間不夠,她建議我心率控制在135左右,跑步時間周中在65分鐘以上,周末適當拉長時間。



我收到回復後開始進行低心率有氧跑訓練,時間每次在70分鐘左右:


7月我又給老師留言,說我周中可不可以加一次800*10的間歇訓練。老師說,我的全馬表現是有氧耐力不夠,如果現在練間歇,反而會破壞有氧耐力。


9月中旬我跑了一次30公裡,發現可以5分半的速度輕鬆巡航完成,以往過了26公裡就會快速掉速。



10月我做了一次全馬測試,全程均未出現掉速且一直保持在自己非常舒適的心率並未拼盡全力奔跑,我輕鬆跑進了4小時。



總結一下,按照石老師指導的低心率和步頻跑訓練,這過程中也迷茫過,因為最開始的135心率跑,配速一下從5分半到了7分;


也不知道會得到什麼樣的收穫,不過還是選擇堅持。但是10月我的同樣心率已經跑進了6分。



最終收穫了輕鬆舒適完成全馬,完成後依然保持良好狀態,這種訓練方法還讓我非常有效的鞏固了一年減了80斤的減肥成果。



訓練配速430-520,半馬卻跑了2小時06?


有一個跑友留言說,跑步跑了半年,從五公裡到十公裡一直堅持430-520的配速,跑了有500公裡。國慶跑了第一個半馬,跑了2小時06分,而且跑後右腳背疼,休息了半個月都不見好。

半馬206,配速是558,比日常訓練的速度慢了1分左右。從半馬成績推斷,後半程應該是大幅掉速,說明了耐力的不足。

原因一方面是日常訓練跑的太快,另一方面單次訓練不足50分鐘,這樣練耐力效果很差。

而且他日常訓練步頻在170到195左右,步幅在90-110釐米左右,節奏不穩定,而且步幅大,足部壓力大。比賽中負荷突增,引發了腳背疼。


積累耐力,日常訓練只需要5-7成力,日常訓練快而比賽慢,不僅練不到耐力,受傷風險還大。這樣的訓練,效率太低。



賽前飲食注意事項


這周末多場馬拉松比賽將開賽,要想比賽跑得好,賽前飲食是非常重要的,會直接關係到當天跑步的發揮。那麼賽前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賽前兩周要少吃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不要吃沒有吃過的東西。比如你從來沒有吃過重慶火鍋,吃了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影響訓練;非常重要的是不飲酒。


賽前三天要適當的增加碳水,比如米飯、麵條。


賽前一天要以碳水為主,少肉,少油膩。不要吃的過飽,減少腸胃的負擔。


比賽當天早上不要吃的過飽,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說饅頭、麵包、粥,清淡的麵條,不要吃玉米、紅薯、油條、花生醬等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賽的時候我們的血液都集中在運動肌群,腸胃的消化功能會減弱。飲食不當會造成岔氣等不適。賽前飲食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石春健: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學士、碩士,體育管理博士。原中國田徑馬拉松辦公室副主任;比利時跑者服務實驗室專業一級跑步教練;指導過數百名跑者的日常訓練;全馬最好成績3:38:09,5次達標BQ(波士頓馬拉松報名門檻)。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5個月從全馬544到357還沒有撞牆,他是如何做到的?在今年六月底,有一位跑友向石春健老師留言詢問說:跑步一年多了,半馬2小時以內,全馬要5個半多小時,後半程掉速很快,呼吸心跳都沒有問題,就是腿抬不起來,問該如何訓練?根據石老師的建議,經過5個月的訓練,這位跑友10月份又跑了一個全馬,用時3小時57分期間還沒出現撞牆現象。
  • 如何破解全馬撞牆?學會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跑馬後半程,抽筋、體力透支、運動能力急劇下降……舉步維艱還不能停,難受到痛不欲生、萬念俱灰、懷疑人生! 都說30公裡以後,才是全程馬拉松真正的開始,這之後的狀態才是決定能否跑出目標成績的關鍵。熬過撞牆的人,在心理上已經是個馬拉松戰士了。
  • 馬拉松「撞牆期」時,如何應對?
    什麼是「撞牆」?簡單的來說,「撞牆」是長跑時可能會經歷的一種舉步維艱、配速驟降、心跳加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身體上精疲力竭,精神上意志消沉,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甚至放棄比賽的念頭,但是一旦撐過這個時期,身體就會恢復到常態,調整狀態後,不但健步如飛,還能讓人感到身心舒暢。 所以,如何克服「撞牆期」?別著急,要找答案得先知道原因。
  • 50年保持全馬破三成績,這些神人是如何做到的?
    50年保持全馬破三成績,這些神人是如何做到的?世上就有人能夠連續50年破三,這是如何做到的呢?美國有數名六十多歲的神級跑者,自1970年來,連續50年馬拉松跑在3小時內。直到如今,雖然早已頭髮斑白,但仍然保持足夠的健康和速度迎接Sub3,甚至今年1月份真的有人已達成目標。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保持健康、快速且無傷地跑步吧!
  • 7個月從528到256!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沒有一根線頭的超輕舒爽穿著體驗! 全場3折起!史無前例最低價! 0跑步基礎,10多年幾乎不運動的「懶漢」,去年3月開始跑步並備戰全馬,1個月後完成首馬,但跑到自己懷疑人生。此後他花了7個月時間,將全馬成績從528提升到256。成為江蘇靖江第一位破3的當地跑者!
  • 如何優雅地跑過撞牆期
    作者:蘇國營    如何優雅的跑過撞牆期,並按照既定目標完賽,是每一個馬拉松選手初心不改、始終如一的夢想。有沒遭遇撞牆期、如何跑過撞牆期,直接關係到個人PB問題,PB(創造佳績) 或PB(賽道跑崩),這是個問題。問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10000小時定律    根據馬爾科姆·格前提下德威爾的10000小時定律,天才不過是做了足夠多的練習。再看看跑道上的精英,哪個不是大跑量的積累者。
  • 3個月從500米跑不動,到跑步減重3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3個月從500米都跑不動,到跑步減重3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30斤的跑友,這三個月是如何跑步鍛鍊成功減重的。下邊是他的自述:身高172,體重接近87公斤的我。因為連500米都跑不動,一直不敢有跑步的想法6月開始,刷到石老師抖音,大體重初跑者要以走路的速度跑步這個視頻,有了跑步減重的想法。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相比全馬,配速也可以稍微快一些。 半馬的入門時間是三小時。新手跑者初跑半馬時可以把目標定位在2個半小時以內,平時訓練的時間只要達到一個半小時就夠了。 而作為正式馬拉松的全馬,難度係數眾所周知,所以難度係數更高。訓練時可以以周圍單位制定長期的訓練計劃。
  • 半馬和全馬的只是距離不同?那你就錯了!
    但全馬的特點主要在於,30-35公裡是身體代謝的一個極限點。超過這個極限點,很多跑者就可能產生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等反應,俗稱「撞牆」,訓練基礎越不紮實、比賽配速越快,反應越劇烈。「我寧可受3小時全馬的罪、也不要受1個半小時半馬的罪」。
  • 馬拉松賽前一個月,該如何科學備戰?
    比賽前裝備該如何準備?比賽中如何補給?今天就來說說馬拉松比賽那些需要你格外注意的事。馬拉松賽前一個月,如何安排跑步訓練?如何破解全馬撞牆?學會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其中講到全馬能量供應很大程度上依賴脂肪代謝,因此如果你的有氧耐力基礎不夠紮實,而90%的跑者是屬於這種情況,因此賽前一個月就踏踏實實地壓著有氧心率跑就可以了。
  • 3個月跑下全馬攻略!從零基礎開始跑,純乾貨
    3個月跑下全馬攻略!從零基礎開始跑,純乾貨 【譯文】3個月跑下全馬攻略跑步是對於改善新陳代謝、美容、緩解壓力、維持健康很有幫助的運動。看到惡化的體檢報告,雖然下決心生活節制和開始運動,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
  • 如何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的 6 個技巧!
    撞牆發生在20英裡標記附近,它是當一個跑步者的糖原(儲存的能量)在肌肉內耗盡點。迫使跑步者放慢速度,有時步行。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有可能避免撞牆。以下是在馬拉松比賽中如何避免撞牆的一些提示。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3 個月破 4 的全馬訓練計劃
    要想完成全馬,就少不了長距離的跑步訓練。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會出現「撞牆」呢?目前科學上還沒有根本性的判定,但一般情況下無非下面幾種情況。1、體能消耗過大馬拉松本身就是消耗強度特別大的運動,能量的供給主要來自於「糖」和「脂肪」的混合供能。2、身體代謝廢物堆積馬拉松比賽中,一旦你的速度過快,就會出現氧氣供應不足,導致糖原轉化能量的時候完全沒有被氧化,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形成乳酸的堆積。另外,脂肪轉化能量時也一樣,沒有充足的氧化也會產生部分代謝物質。
  • 一年減82斤,他從220斤到全馬349:有多堅持,人生就多賺
    由於體重基數大,他半個多月就減到了100公斤。這讓他欣喜不已,也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我的跑步徵程:為了健康,我必須堅持五六月的北京,天氣已經變得炎熱,每天快走一萬步越來越變得不容易。薄明亮想著也許健身房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在跑步機上快走,還可以練力量器械,每天2小時或許更有減肥效果。
  • 一年減82斤,他從220斤到全馬349:有多堅持,人生就多賺
    我想,我給不了你們答案,但下面這個人,他或許可以讓你知道堅持的意義。他叫薄明亮,今年38歲,山西人目前生活在北京,他從2019年5月正式跑步減肥,堅持跑步一年後,從220斤減到了138斤,瘦了82斤。由於體重基數大,他半個多月就減到了100公斤。這讓他欣喜不已,也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 馬拉松如何避免最後「撞牆」
    撞牆是指本來跑得好好的,突然狀態不濟,沒有勁,抬不動腳,完全不想跑的感覺。不光長距離的馬拉松跑步容易有撞牆的現象,短距離跑步也會發生。當我們撞牆後,會有肌肉僵硬,邁不動腳,呼吸頻率增加等症狀。其實撞牆的感覺很容易體驗,我們可以全力去跑100米,也許沒跑完就沒勁了,如能跑完,繼續別停,很快我們就會跑不動,然後我們會發現即使速度急劇減慢也無濟於事。通過努力訓練,我們可以避免跑步中撞牆。長距離跑步和速度訓練將更好提升我們的耐力能力,讓我們的肌肉勝任更高的負荷,順利讓我們通過終點線。一句話:要多練,要更辛苦地訓練。
  • 撞牆期能避免嗎?
    雖然每個人的撞牆期有差異,但大多集中在30~35公裡之間,而初次跑馬的,撞牆期可能更早一些。撞牆期我們曾在「跑馬拉松的能量來源是什麼」中提到過,表現是「深深的無力感」、「再也不想繼續跑,怎麼還不結束」的體能和情緒狀態。
  • 為什麼你全馬跑不進330?因為月跑量不夠200公裡
    跑進330,也就是全馬跑進3個半小時,在業餘跑者中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如果女跑者能夠跑進330,絕對可以稱為「大神」了,畢竟女子全馬跑進350就達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 要想跑進330,意味著全程馬拉松的平均配速為4分58秒。除了有氧耐力要強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速度耐力,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