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一定要早發現,以盡最大可能保住視力

2020-12-23 瀚香養生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

當前我國老年人失明率排在第一位的是青光眼,而因青光眼而造成的失明者,目前尚無治療的好方法。如果能夠早期診斷並接受治療,青光眼就能及早受到控制,對視力的損害就比較小。如果任其發展,則周邊視力及中心視力都將嚴重受損,甚造成永久失明。

青光眼的早期確診十分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青光眼的早期徵兆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青光眼患者發展到中、晚期,視神經已經萎縮,不能恢復才被診斷,那就太晚了,所以了解青光眼的早期徵兆十分重要。

青光眼的早期徵兆有:

⑴在一些誘因如,情緒波動、精神刺激、勞累、疲勞過度、睡眠不足、熬夜、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飲水攝鹽過多,在暗環境中用眼時間過長,或在強光下工作暴曬等,而出現一系列症狀如,眼脹不適、鼻根、眉弓痛或酸感,視物好像前面有一層霧遮擋,有霧樣感,看燈或其他光源時,其周圍有多彩光環。

⑵不明原因的頭痛。

⑶40歲以上,頻繁更換花鏡,仍覺不適。

⑷眼紅充血、視力模糊、眼痛明顯但無分泌物。

⑸近期視力下降明顯。

⑹有青光眼家族史。

⑺一隻眼已患有青光眼。

雖然以上各項均為青光眼的早期徵兆,甚已不是很早了,但不必完全具備有上述的一點點徵象,就應及時到眼科行青光眼的排查和監測,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盡最大可能保住一部分視力。

相關焦點

  • 視野缺損原是青光眼,高危人群要早檢查
    視野缺損原是青光眼,高危人群要早檢查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7-02-26 19:38 來源:澎湃新聞
  • 以愛之名,守他光明|白內障|視力|青光眼
    白內障不需要等到成熟期再做手術,只要發展到明顯影響視力時,就需要手術了。而且早點完成手術,父母也能早點享受清晰視力。「青光眼」青光眼作為致盲疾病的「二當家」,雖然發病率不比白內障,但威力卻更勝一籌。它主要是由眼壓高引起視神經的損壞,從而導致視野缺損,但是和白內障不同的是,白內障換晶體即可恢復視力,青光眼缺損的視野是無法恢復的,治療只能儘可能保住剩餘的視野。主要表現:頭疼、嘔吐都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現。
  • 得了青光眼,日常生活要留意這4大併發症,早發現,以防視力受損!
    作者: 熊毅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所謂併發症,就是指一種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所引起的另一種疾病或症狀,二者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較之原發病本身,併發症甚至可以更為嚴重或兇險。
  • 防治青光眼,4個表現,早發現早治療
    眼壓超過視神經所能承受的範圍可能會造成青光眼,而青光眼所伴隨的視力損害和視野缺損更是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許多的困擾,特別是老年人青光眼的發病率和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也成為了影響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1.夜間視力下降由於眼壓較高,視神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損害,早期患者多數會在夜間出現視力下降的問題,而這種現象也會在第二天早晨消失。
  • 頭痛眼脹要重視 青光眼早發現者不難治好
    據眼科專家介紹說,青光眼這個「小偷」的行徑很隱秘,大家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視力,一旦視力被「偷走」就找不回來了,後果很嚴重。 青光眼嚴重損害視神經 青光眼是一種引起視神經損害的疾病。
  • 要警惕「視力小偷」-青光眼
    世界青光眼協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協會在2008年共同發起將3月6日定為世界青光眼日。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曉率。 目前世界範圍內大約有6700萬青光眼患者,各個年齡段都有患病可能,已成為人類致盲的殺手。
  • 警惕青光眼偷走你的視力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魏林玲)眼睛是人類重要的感受器官,人們通過眼睛去發現世界、欣賞美麗、享受生活。但有一種疾病,卻能夠毫不留情地偷走眼睛的視力,使人們再也無法感受光明,這就是「青光眼」。南京市第二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洪浩介紹,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內壓力異常升高,壓迫並破壞脆弱的視神經,使眼球感受到的信息無法傳入大腦,從而導致視力喪失的一種疾病。現代醫學至今還無法修復青光眼損傷的視神經,因此青光眼導致的視力喪失是不可逆的。目前,青光眼已經成為世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 眼壓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嗎?
    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 發現眼壓高的患者 就一定是青光眼嗎?正常人的眼壓穩定在一定範圍內,以維持眼球的正常形態,同時保證了屈光間質發揮最大的光學性能。 ◆ 95%的人生理眼壓數值10~21mmHg,但不能機械地將超出這一統計學正常值的眼壓都視作病理值。
  • 不瞞你說,這五種症狀是青光眼的「先兆表現」,早發現早檢查
    甚至有些人還會發生噁心、嘔吐、沒有食慾的情況,容易與腸胃疾病相混淆,或者是誤判為其它疾病,沒有針對性治療,會導致視力下降的情況出現。2、開角型青光眼:如是這種類型的青光眼,在發病早期的時候,可能沒有感覺到異常的症狀,逐漸發展到中期以及晚期,才會影響視力,讓人有所發覺。此時進行治療,在治療難度方面也有所增加。
  • 小心眼部紅色「胎記」 可能是青光眼的徵兆
    常規視力眼壓檢查後發現右眼視力1.0,眼壓37毫米汞柱(正常人一般不超過21毫米汞柱),隨後轉入南坪愛爾青光眼科門診。  白內障青光眼科主任周曉虹接診後發現患者右側面部及眼瞼都長有紅色的毛細血管瘤,向周先生詢問病史後發現是他從小就有的「胎記」,因為自己沒覺得眼睛有不適感,所以至今沒有到醫院進行過正規檢查。
  •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醫生提醒:只能早發現,才是治癒關鍵
    在全球範圍內,青光眼是第二大容易導致失明的眼病,排名僅位於白內障之後,並且青光眼有可能導致遺傳給下一代,在我國患有青光眼的概率在全世界內也處於較高水平。一般情況下,青光眼致盲是一個慢性過程,如果早日發現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定期複診可以有效延緩視力的衰減,絕大多數患者可以總是維持一定的視功能。
  • 【科普】頭暈眼花,要小心青光眼發作
    檢查發現,朱先生心腦血管等都沒什麼問題,經過眼科專家會診,左眼壓高達40,原來朱先生是患了青光眼,用藥後病情很快得到緩解。周浦醫院眼科主任馬曉昀表示,隨著近來人們健康素養的提高,大家對青光眼這個「光明」的「盜賊」的大名已經耳熟能詳,很多人的印象中,青光眼發作起來「眼痛、眼脹、視力下降」,或是「得了這個病眼睛就沒救了,早晚要瞎」。
  • 葛堅:視力「小偷」的超強狙擊手(1)
    2010年,葛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凝聚了葛堅、卓業鴻、劉杏等10名眼科專家30年來的研究心血,提出「青光眼診療模式轉變」的重要觀點,倡導「青光眼的個性化治療」,該項目著手解決青光眼發病機制未明、早期診斷困難、幹預治療棘手的難題,使青光眼提前3-5年被發現、早治療,並阻斷或延緩患者失明的進度,降低了青光眼的致盲率。
  • 全國愛眼日 專家:防治青光眼 早查監控是關鍵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一旦失明不可逆,被稱作「盜走光明的小偷」。6月6日,全國「愛眼日」之際,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委員、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戴超教授呼籲全社會關注青光眼,做到早期篩查、定期檢查、終身隨診。
  • 視力1.0的人,居然也會得青光眼?這到底是種什麼眼病!
    同樣是視力不好,但它卻比近視更可怕,急性發作24小時可失明 同樣會影響視力,比起近視,青光眼還會對視力1.0的人,不可能有青光眼? 它,就是青光眼!
  • 小夥視力1.0,卻被告知患上青光眼中晚期
    楚天都市報7月8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裴霓裳)「怎麼可能是青光眼,我明明可以看到1.0?」得知自己患上青光眼後,小夥張達(化名)一臉不可置信。經檢查,張達視力有1.0,但是只剩中心管狀視力,周圍視野已全部丟失,為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需要手術治療。該院青光眼科主任吳作紅介紹,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又稱慢性單純性青光眼,是一種由眼壓升高而致視神經損害、視野缺損,最後導致失明的眼病。因為進展相當緩慢,且無明顯症狀,不易早期發現。
  • 青年人患晚期青光眼,視野損失可能仍毫無察覺
    青光眼的病人特殊表現出焦慮、抑鬱、擔心,防禦心理很強。所以對青光眼來講,我們要了解它,但是不要怕它,越怕可能它就越來找你。你一定要知道放鬆心身,把壓力減緩,這樣子可能可以減少青光眼疾病的發生。Q:成年後近視度數不斷加深,是否可能是青光眼?A:如果得了青光眼,可能表現成近視度數不斷加深,且速度很快。
  • 視力1.0卻因看不見摔倒?視力不是檢驗青光眼的唯一標準
    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張楚伊)今年70歲的高爺爺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就診,剛剛測完視力為1.0,高爺爺非常自豪地說「我今年70歲了,視力比我孫子都要好!」,就是這樣一位視力好的老人家,卻經常在家磕磕碰碰,因為看不到旁邊的東西而摔跤,這是怎麼回事呢?
  • 青光眼並不是只找老年人
    「最近頭痛難忍,以為是腦神經的毛病,沒想到是青光眼!」「眼睛突然發紅、脹痛、視力急劇下降,檢查才發現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記者從寧夏眼科醫院了解到,每年11月份後,隨著天氣轉冷,人們戶外活動減少,室內暗環境呆的時間長了,就到了青光眼的高發季節。
  • 青光眼:沉默的視力殺手,全球第二致盲眼病,僅次於白內障
    青光眼,以進行性的視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損害為特徵,通常眼壓升高是疾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患者的視力會逐漸下降,最終出現視神經損傷。 青光眼之所以被稱為「沉默的視力殺手」,是因為早期發病不容易被察覺,如果不定期去醫院檢查,很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