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中國最早的內衣企業之一,靠著保暖內衣這一產品打下了一片天。
早年,劉德華穿著南極人的商務襯衫,宣傳語是「讓中國人穿得更好!」
兩年前,發福的錢楓在廣告裡「有兒有女」,捧著內衣、襯衫、電器,說全家都用南極人。
內衣企業——這是過去的南極人。
但內衣、電器、襯衫,並不是新時代的南極人。
南極人已經砍掉了所有生產線,成為一家電商公司,賣品牌的公司。
因此,南極人在不同領域的探索速度讓人咋舌——找到合作方,考察後授權品牌就行。
在南極電商官網,赫然寫著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品牌綜合服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
也不只是賣南極人的品牌,點進南極電商官網,會發現其同時還有南極人健康生活、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南極人HOME、南極人+、PONY。
涉及內衣、電器、皮具、童裝、床上用品、男裝和化妝品多個領域,其中精典泰迪(童裝)和PONY(化妝品)圖片點進去未能跳轉到相應店鋪,不知是沒更新還是店鋪已下架。
砍掉生產線,專心貼牌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產品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雖然南極人「餘威猶在」,但更多人已經開始對南極人的品質產生懷疑。
怎麼從南極人專賣店買的東西質量不像原來的南極人呢?
一方面是無法保證被授權商家的產品質量,另一方面是存在不當使用南極人商標的現象,南極電商為此提供了防偽查詢服務,還打了幾場圍繞商標侵權的官司。
回到標題——貼牌大牌南極人還值得買嗎?在沒有自己生產線的情況下,貼著南極人標的商品真的值得購買嗎?
在電商平臺搜索保暖內衣,按銷量排序,南極人某某專賣店在前列。但點進商品評價,褒貶不一,夾雜著表情的模式化好評與情真意切,幾乎要罵人的差評格外分明。
讓人不得不在購買前三思一番。
在所有保暖內衣都能貼上南極人牌子的時候,南極人這個標籤本身就不再值錢了。
不是說,南極人不能買。
買還是能買的,市面上的保暖內衣,響噹噹的名字也就那麼幾個,只不過以前購買南極人是為了品質保證,現在購買南極人是大浪淘沙淘到好的算運氣好。
拋開品牌的成見,單純從質量上挑選產品,或許能找到更好的選擇。
穿著舒適是其一,價格合適是其二,放下「南極人大品牌」的成見,用普通逛店的角度去看,去買,去選擇,才是正確的購物方向。
保暖內衣,貼身衣物的舒適柔軟,冬日保暖的需求,價格適宜的需求,滿足這幾點,就是好內衣。
於是何必非南極人不可。
又何必非南極人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