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眼科醫生的忠告:保護眼睛,要了解10個常識,老少必看

2020-12-22 眼科醫生接傳紅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接傳紅主任醫師

眼睛與人體其他器官一樣,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階段,一是從剛出生到成年的發育階段,二是青壯年步入中老年的衰退階段。在這兩個階段裡,視力、眼睛內部系統如視網膜、角膜、結膜、黃斑區等,都屬於比較脆弱易發生病變的階段。當然,成年人相對來說眼睛體抗力略強,但也不是「絕對防禦」,基於工作壓力、疲勞過度等多種因素,眼病以及視力下降情況也會發生。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保護眼睛,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下面詳細說說10個眼病的常識。

常識一:嬰兒早產要檢查視網膜

嬰兒不滿10個月出生,大多屬於早產兒,這類嬰兒的先天發育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眼部也是重點區域之一。早產兒應該在出生4-6周內進行視網膜檢查,及時幹預存在視網膜病變或後期容易出現病變的可能。

常識二:關注孩子的眼球變色

我國人的眼球通常是白色球體黑色瞳孔,有些孩子可能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這種情況會令他們的眼睛在晚上有反光,或者白天仔細看眼球瞳孔有變色情況。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關注孩子的眼睛狀況,稍有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

常識三:女生做眼部美容需謹慎

現代年輕女性喜歡在眼睛上做修飾,比如割雙眼皮、開眼角、紋眼線、戴有色美瞳等。這些行為有的屬於微創手術,有的屬於物理飾品,多少會存在負面影響。比如割雙眼皮、紋眼線等,在正規的手術中安全性比較高,而廉價或非正規機構容易導致眼部感染,甚至影響眼內神經健康。有色美瞳可以歸類為隱形眼鏡的範疇,需要在角膜上佩戴有度數或無度數的鏡片,長期佩戴這種東西可能會對眼角膜、結膜造成損傷。因此,眼部美容需謹慎。

常識四:防光線直射

因為有光我們才能看見東西,但是光對眼睛的傷害也是最直接的。比如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增加眼底病變、白內障等眼病的發生機率。日常我們使用的電子產品所放射出的藍光也會損傷眼睛。所以,外出的時候應該做好陽光防護,平常也要合理調配用眼時間,不要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減少藍光的照射時間。

常識五:多進行戶外運動

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在家裡工作、學習時間長了,都要去戶外散散心,放鬆眼部緊張的神經。科學研究表明,眼睛接觸自然,尤其是往遠距離眺望,可以預防近視,緩解眼部疲勞,降低眼病發生率。因此,大家應當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外出。

常識六:得了眼病不是輸液就能治好的

有些患者認為,得了眼病到醫院或者小診所輸液消炎就能好。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眼科疾病不是單純消炎就能解決的,有時候可能是視神經或視網膜出現問題,純消炎起不到太大作用。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病因後,再選用對症治療。

常識七:眼鏡不能隨便買

近視眼、老花眼都需要佩戴眼鏡進行矯正,這種含有度數的眼睛不能在非專業的小攤位購買。這些攤位只有吸引人的框架樣式,不能保證鏡片度數適合需求者。如果長期佩戴度數不匹配的鏡片,會令視力越來越差。

常識八:手術治療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眼部手術可針對眼病和視力障礙,目前臨床治療並沒有「最好的手術」這個說法,每種手術都是對症治療,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盲目使用。有意願做眼部手術的朋友,一定要按照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進行,不能自行到小診所或非正規機構做手術。

常識九:治療眼病沒有偏方

眼病和其他疾病一樣有輕重之分,重度眼病致盲率很高,而且會出現永久性失明。比如青光眼、黃斑變性等。在這裡需要提醒各位患者,治療重度眼病沒有偏方,尤其是具有致盲率的眼病一定要儘早採用正規治療,如果亂用不科學的方法治眼病,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提早致盲無法救治。

常識十:謹慎關注糖尿病

眼病不僅會單發也可能由於身體存在基礎病而出現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就是典型例子,它是基於糖尿病出現的,而且病程越長、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因此糖友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做到提前預防、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如此才能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

相關焦點

  • 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竟然是錯的!孩子防近視,眼科醫生給出3個...
    今天,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之一是「科學防控近視,擁有光明未來」。市衛健委提醒,保護視力要講究正確的方法,這些保護視力的誤區一定要避開。最近,看眼科門診的孩子和家長絡繹不絕,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師李堅博士要跟大家聊聊關於近視的事。什麼是近視?
  • 陶勇、李靜做客百度健康直播間,聊聊眼睛保護的那些事
    在第25個全國「愛眼日」期間,百度健康推出護眼系列活動,在百度APP健康頻道上線「愛眼日」專題,通過直播互動、公益義診、科普知識等形式,為用戶提供知識+服務一站式護眼新體驗。愛眼日期間,百度健康特邀知名主持人李靜、眼科醫生陶勇做客直播間。更有30餘位眼科專家通過百度健康直播間開啟關注全民眼健康10小時直播接力活動,同時為廣大用戶提供問醫生眼科免費義診服務。
  • 賽博時代的眼科醫生
    1 稀缺的眼科醫生 喬春豔大夫的碩士和博士都在北京同仁醫院完成,光眼科這個學科,在同仁醫院就有13個細分領域,喬大夫主攻青光眼和白內障,她也是目前我國4.48萬個眼科醫生中的一員。
  • 醫生提醒:刷手機、居家消毒 一定要保護好眼睛!
    我媽做清潔時不小心把84消毒液濺入眼睛,怎麼辦?家裡使用紫外線燈給房間消毒,孩子偷偷跑進去看「熱鬧」,會不會傷眼睛呀?近一周,同濟醫院眼科網上門診接到不少市民的諮詢。現在大家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意識增強,時時關注網上的最新消息,長時間刷屏看手機;每天給家裡消毒做衛生,紫外線燈、消毒液輪番上陣。
  • 北京茗視光眼科周躍華:為什麼有的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
    由於職業性質不同,眼科醫生比常人更懂得眼睛的重要性,也更全面的去愛護自己的眼睛。電子產品的猖獗,讓藍光無處不在,更多眼科醫生在使用電腦、手機、ipad時,選擇佩戴一副防藍光眼鏡,即鏡片中鍍層為BRC,其可以有效阻止部分有害藍光進入眼睛,對眼睛起到保護作用。
  • OK鏡,對眼睛真的OK嗎?|視力|眼科|OK鏡|-健康界
    孩子是否配OK、戴OK眼鏡是否保護OK了呢?關於OK鏡,家長不得不知道的5個問題。什麼是OK鏡?OK鏡,即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非手術的方法。1●選對機構家長要選擇正規醫院及專業眼科醫生來給孩子做OK鏡,要認清醫院的資質及醫生的專業資質。
  • 眼睛乾燥、眼睛疲勞、眼睛幹癢,「凍齡」老伯接受愛爾眼科乾眼症治療
    數據顯示:我國視頻終端者乾眼發病率93%,體徵性乾眼患病率研究在2008-2010年間每年增加10%以上,而40歲以上正常人10年發病率更是達到了21.6%。生活、娛樂活動的改變正使得老年人的眼健康問題極為嚴峻。
  • 太原市基層醫生眼科知識第三期培訓班在太原愛爾眼科醫院舉行
    太原市基層醫生眼科知識第三期培訓班在太原愛爾眼科醫院舉行 2020-12-1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孩子老是眯眼睛看東西:眼科醫生說多半是這個原因…
    孩子常眯眼睛看東西,幼兒園或學校體驗發現孩子視力下降,於是讓家長帶孩子到醫院看眼科,醫生檢查後沒發現眼睛有其他問題,最後給出的診斷是「屈光不正」。 家長們看著這四個字,經常不明白怎麼回事,現在讓光明君給大家講講到底是怎麼回事。
  • 新手必看的五個隱形眼鏡知識:還在讓美瞳傷害你的眼?
    但在此過程中,用戶仍然需要通過專業的渠道了解應該具備的隱形眼鏡佩戴安全使用常識,這樣才能規避可能會產生的眼部不適感與感染、併發症。要「變美」也要「安全」,這是每一個隱形眼鏡用戶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常識。擁抱隱形眼鏡產品帶來的更好的視覺質量、更舒服的佩戴體驗的同時,重視隱形眼鏡安全性問題,才是每一個隱形眼鏡用戶首先要做的事。
  • 護眼貼、防藍光膜可以保護眼睛?醫生:緩解眼疲勞試試這5個方法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自己用過效果不錯,因為使用這種東西通常都要半小時左右或更長的時間,當你遠離電子產品這麼久後,什麼都不用也會讓眼睛得到休息。所以,休息才是放鬆眼睛的最佳方法。2、防藍光膜:近幾年大家對藍光的傷害或多或少都有了解,都知道眼睛不能長時間被藍光照射。於是乎,防藍光膜、屏幕、眼鏡成為很多人的必需品。
  • 揭秘:今天東區愛爾兩位醫生線上科普了哪些你必須了解的眼科知識?
    據成都東區愛爾眼科醫院眼表角膜科馬萍醫生介紹,蠕形蟎是一類微小的生物,永久寄生人類及動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寄生毛囊的稱為「毛囊蠕形蟎」,寄生在皮脂腺的為「皮脂腺蠕形蟎」。主要靠嘴部吸食皮脂,嘴部也可以輔助幼蟲進出毛囊。「大家一旦發現眼睛瘙癢或不適,就應該去眼科醫院做正規檢查及相關治療,通過正規的治療,蠕形蟎還是比較容易治癒的。」
  • 浙二眼科中心和錢報聯合編寫,眼科日曆打開全新視界
    ……關於眼睛,你是不是有「十萬個為什麼」?浙二眼科中心的醫生們,每天門診中都會遇到帶著大量問題而來的患者,但又苦於時間有限,無法一一作答。於是,他們決定:寫下來。這是一本沉甸甸的知識處方,眼科醫生們厚積薄發,傾囊奉獻對患者們的關愛。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領銜、浙二眼科中心11個學組近60位專家參與編寫眼科日曆。
  • 美國角膜主治醫生談保護眼睛
    人類的進化從胚胎學上看,其實動物是先有的眼睛,然後才有的大腦。所以我們眼科醫生有的時候開玩笑說,實際上我們生來是要用眼睛的。大腦它只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圖像太多了,所以就變得越來越發達。最後還是要大家自己試過以後才知道哪一種對自己是最合適的。如果是因為疲勞造成的乾眼,其實你最主要的還是要休息。我記得群主以前發過10+10+10的眼睛保護方法。那個主要強調的就是休息。就是說用眼十分鐘要看十米以外的距離十秒鐘。這個科學不科學我不知道,但是它所提出的概念就是要休息,對由於疲勞造成的乾眼症是有作用的。
  • 體檢查眼睛可不是「雞肋」 專家為您科普眼科檢查
    眼科體檢首先要做的就是視力檢查,這是對眼睛情況最基本的了解,正常視力為5.0,小數記錄法為1.0。佩戴眼鏡者,應先摘下眼鏡,分別檢查左眼和右眼的不戴鏡視力,也就是體檢報告上記錄的「裸眼視力」;然後再戴上眼鏡,檢查雙眼各自的「矯正視力」。一般而言,裸眼或矯正視力在4.8(0.6)以上,日常生活不太受影響,如果低於4.8,醫生會建議驗光配鏡或更換眼鏡。
  • 健康中國天醫之路丨韓金棟醫生與眼科醫院的組團式援疆
    昨天記者了解到,艾比布拉和媽媽已住進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該院將無償為小男孩醫治另一隻眼睛。昨天,記者同援疆幹部一起來到醫院看望艾比布拉,小艾比布拉活潑乖巧,不停地用剛剛治好的右眼觀察援疆幹部送來的粽子,還用漢語對援疆幹部說「謝謝」。
  • 同仁眼科醫生驚爆:角膜塑型鏡的危害觸目驚心!
    當一名出色的醫生,是她的理想,但現在這個夢想離她已經越來越遠了。 昨天下午,在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研究所眼科微生物室,大夫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角膜塑型鏡帶來的危害。「觸的是孩子的目,驚的是我們這些醫生的心啊」,他告訴記者,來自湖南的龍萃已經是他最近治療的第17個因配戴角膜塑型鏡引起角膜潰瘍的病人了,由於治療不夠及時,龍萃的眼睛能不能保住目前還不能確定。在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份病人檔案,記者看到,在已經治療的16個患者中最小的只有10歲,最大的不過20歲。
  • 眼科醫生看過成分後驚呆...
    找到了心水到不行不行的AHC眼霜想著再配個眼藥水就完美了就立馬想到了日本口碑極佳的眼藥水結果這功課不做不知道 一做嚇一跳啊!歐尼在網上找資料選眼藥水找著找著就突然蹦出來這麼的寧波一位眼科醫生的朋友圈打破了 日本眼藥水神話!
  • 關於青光眼,你不得不知道的10個事實和建議!
    2017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1月是青光眼宣傳月,NIH下屬機構國立眼科研究所(NEI)給出了一些關於該疾病的常識、預防和治療它的重要建議一些及你也許不知道的研究進展。據估計這個數字到2050年至少會翻一番,儘管青光眼是導致發達國家失明的第二大原因,但是對青光眼的了解及研究將有助於降低青光眼帶來的健康負擔。2)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儘管45歲以上的人患青光眼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嬰兒及小孩可能患一種早發性青光眼。以下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40歲以上的非裔美國人;60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墨西哥裔美國人;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
  • 常德大叔眼睛4年模糊看不清 醫生10分鐘解決根本問題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眼睛不怎麼好,看東西有點模模糊糊。最近這一年,李先生發現自己的視力越來越差了,顧客來找個什麼東西,一眼看過去,都看不清了,要低著頭,眯著眼找個老半天的。和朋友聊天時無意說起,現在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紀了,眼睛差得很。朋友笑他,兄弟,現在50出頭還是中年人呢,日子還長著呢,你這眼睛趕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