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竟然是錯的!孩子防近視,眼科醫生給出3個...

2020-12-22 瀟湘晨報

今天,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之一是「科學防控近視,擁有光明未來」。市衛健委提醒,保護視力要講究正確的方法,這些保護視力的誤區一定要避開。

最近,看眼科門診的孩子和家長絡繹不絕,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師李堅博士要跟大家聊聊關於近視的事。

什麼是近視?

近視是指人眼在調節放鬆狀態下,遠處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主要表現為遠距離視物模糊,常有看遠處物體時眯眼、歪頭、視疲勞等,近視度數較高者,除遠視力差外,常伴有飛蚊症、漂浮物和閃光感等症狀,嚴重者導致失明。

近視有很多分類方法,最常見的可以按照近視度數分為低度近視(300度以下)、中度近視(300度到600度)、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按照病理變化還可分為單純性近視(眼底無病變)和病理性近視(眼底有病變)。

近視會遺傳

近視是一類複雜的疾病,由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導致。對於基因遺傳因素來說,父母近視的青少年發生近視的風險明顯增大,而且與父母近視的度數呈正相關。對於高度近視,尤其是病理性近視者,遺傳因素的作用更為明顯。

環境因素較為 複雜,目前認為與近視高度相關的環境因素 包括受教育程度、長時間近距離工作、電子產品使用過度、戶外活動缺乏、讀寫習慣及環境不良、睡眠和營養不足等。

眼睛健康的小朋友要嚴格做到用眼衛生,預防近視;而已經出現了近視的小朋友更應該立刻採取行動,保護眼睛,防止因為近視不斷加深導致的眼底病變。那麼在護眼的過程中,有哪些誤區?醫生又有哪些專業建議呢?接著往下看。

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是錯的!

1.保護視力就該常滴眼藥水或護眼液

眼藥水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藥物劑型,對於許多眼病,眼藥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療作用。然而,許多人沒有眼病也習慣點眼藥水,或者眼部不適、不經醫生診斷就隨便點眼藥水,這都錯誤的。

使用眼藥水要遵醫囑,護眼液對緩解眼疲勞雖有一定作用,但不等於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因為有很多視力減退的情況是由其他眼病造成的,如果判斷不準,一味使用護眼液或眼藥水,反而會使眼病進一步惡化。

2.晚上看書寫字,燈光要夠亮才能看清楚

以往人們認為用暖色調的白熾燈照明有利於保護視力。但研究表明,適合於閱讀、書寫等要求較高的視覺作業的光源,應選用高色溫的冷色光源照明燈具,少用或不用低色溫的白熾燈。

很多學生晚上往往在自己的房間寫作業,只開檯燈,同時為了營造安靜的氣氛或省電,把周圍的燈都關掉。這樣做不可取。因為人們通常只注重將照明集中在書桌臺上,認為燈光夠亮能看清楚就好,而忽視環境光照的設置和對眼睛的影響。同樣的道理,現在很多家庭晚上看電視,也需要一定的背景光,提供眼睛的環境亮度,不要為了省電而損害視力健康。而且,並不是燈光光源越亮,眼睛看得越清楚就越好。眼睛看得清楚,舒服和持久才是最好的。

3.視力不好,就一定要戴眼鏡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近視或視力不好的孩子都需要配眼鏡。首先近視有真假之分,真性近視必須戴鏡矯治、定期複查,以穩步提高視力和控制近視度數加深;但假性近視多是用眼過度或視疲勞引起,一般不需要戴眼鏡治療。

如果小朋友出現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經常乾澀、經常揉眼、眯眼、湊近視物等症狀,要及時告知家長和老師,定期到醫院檢查眼睛,如果確診為近視,要科學驗光配鏡,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低濃度阿託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鏡(OK鏡)減緩近視進展。

4.眼睛做檢查時,能不散瞳就不散瞳,因為有副作用

散瞳(睫狀肌麻痺)是檢查青少年眼睛屈光狀態的重要檢查步驟之一,散瞳一般是為了其後的檢查做準備;散瞳驗光就是將專用的睫狀肌麻痺眼藥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狀肌完全麻痺,達到最放鬆狀態,然後再進行驗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

雖然散瞳本身不會對眼睛造成不良影響,但散瞳後可能會有暫時性畏光及視近物模糊現象(眼睛恢復正常的時間需要視不同的散瞳方式而定),所以散瞳後要避免強光刺激,室外陽光下要戴帽子或墨鏡避光;還要避免近距離用眼,避免看電視、電腦和手機;極個別兒童散瞳後如有顏面潮紅、口渴、發熱、頭痛、噁心嘔吐、幻視、興奮等症狀,應立即停藥或諮詢眼科醫生。

5.戴眼鏡雖然能提高視力,但眼鏡戴久了會造成眼睛「凸出」

有些近視的青少年取下眼鏡後,的確眼球會比正常要凸出一些,但眼球凸出並不是因為長期戴眼鏡的關係,而是和近視眼的眼軸增長有關。

除了近視眼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眼部疾病也會引起眼球凸出。這需要家長平時對孩子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的視力變化或其他異常現象,要及時到專業的眼科醫院或視光門診就醫診治。

護眼三點建議收好

1.對小朋友來說,要做到:

(1)認真規範做眼保健操,做操時注意力集中,閉眼,認真、正確地按揉穴位等,以感覺到酸脹為度。

(2)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飯、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

讀寫每40分鐘左右要休息10分鐘,可遠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

日間戶外活動每天至少2小時。

保證睡眠時間,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積極參加近視篩查活動,建立屬於自己的視力健康檔案。

2.對於家長來說,要做到:

(1)督促孩子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2)設定明確規則,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積極選擇替代性活動,如遊戲、運動和戶外活動等,減少視屏時間。

(3)定期調整書桌椅高度,使其適合孩子身高的變化。

3.對於學校老師來講,要做到:

(1)組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

(2)鼓勵課間走出教室,上下午各安排一個30分鐘的大課間。

(3)教會並督促學生保持正確讀寫姿勢。

(4)指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產品。

資料/市衛健委、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來源:杭州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誤區】原來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一直是錯的!
    說到保護視力,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 但在保護視力的過程中,許多家長和同學們仍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讓眼睛受到了傷害。 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是錯的!
  • |視力|眼科|OK鏡|-健康界
    孩子是否配OK、戴OK眼鏡是否保護OK了呢?關於OK鏡,家長不得不知道的5個問題。什麼是OK鏡?OK鏡,即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非手術的方法。戴上OK鏡,要注意這些!● 嚴格按醫生指導佩戴OK鏡孩子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按照流程佩戴OK鏡,由於不同品牌的OK鏡及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醫生會給予有針對性的戴鏡及鏡片護理指導。
  • 這3種做法,看似保護孩子視力,其實更傷眼睛
    孩子小小年紀就戴上了度數很深的眼鏡,這是每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景,保護孩子的視力,你都用了哪些方法?下面這3種做法,看似保護孩子視力,其實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家長要警惕:01日常佩戴護目鏡能保護視力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 來自眼科醫生的忠告:保護眼睛,要了解10個常識,老少必看
    在這兩個階段裡,視力、眼睛內部系統如視網膜、角膜、結膜、黃斑區等,都屬於比較脆弱易發生病變的階段。當然,成年人相對來說眼睛體抗力略強,但也不是「絕對防禦」,基於工作壓力、疲勞過度等多種因素,眼病以及視力下降情況也會發生。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保護眼睛,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下面詳細說說10個眼病的常識。
  • 賈靜雯女兒被查出先天弱視,保護孩子視力,你還需了解這些!
    近日,賈靜雯在某社交平臺發文透露,在半年前的學校例行檢查中,發現女兒咘咘的眼睛有些問題,隨後便帶咘咘到專業兒童眼科進行檢查。遺憾的是,女兒被查出來是先天弱視,兩眼視差高達600度,好在發現及時,沒有錯過3到5歲的黃金治療期。
  • 孩子放假在家玩手機,視力又該怎麼保護呢?
    ▲ 兒童早期是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 屈光不正、弱視和斜視等如未能早期發現 往往會影響到兒童視力的發育 而這些有效控制近視的方法家長們要牢記了
  • 視力表:保護視力的第一道防線
    直到1623年,「測量視力標準化」的概念才被提出。第一本關於驗光原理的書籍在西班牙出版,修士達扎在他所著的《不同水平視力的眼鏡使用指南》中提出了若干種檢測視力的方法,例如在被測者前方放置一定尺寸的物體,然後測量無法看清物體的距離……這些方法雖然現在看來並不靠譜,但其意義在於提出了視力檢測這一理念。修士達扎因此也被看作是現代眼科學的先驅之一。
  • 不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戴眼鏡!3方法簡單保護孩子的眼睛
    兒童視力發展,每個階段接都不同!如果你曾留意周遭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配戴眼鏡的人數,比我們小時候還要來的多出很多。多看綠色的植物、看電視30分鐘要休息15分鐘、讀書的距離為一個手肘的距離,這些都是我們曾聽過長輩說的『保護眼睛』的好方法,我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而身體上所以的細胞與器官或多或少都會代謝或是更新,唯獨眼睛是不會自動修復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爸媽會想在孩子的眼睛有不可逆的傷害前,提早做預防。
  • 保護好孩子的視力(健康焦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醫生正在給孩子檢查眼睛健康狀況 本報記者 李紅梅攝浙江省東陽市江北小學的學生在做無接觸式眼保健操。媽媽準備了一張關於近視的「問題清單」,希望醫生幫忙解答,如哺光儀是否有用、要不要吃葉黃素、家裡要不要換燈等,醫生耐心地一一作了講解。5歲幼兒園孩子為何會近視?付晶說,一方面有遺傳因素,一方面是看近太多,遠視儲備過快消減。幼兒園的孩子多數都有生理性的遠視儲備,如果沒有過多用眼看近,這些遠視儲備足夠用到12歲後,隨著孩子不斷的生長發育和眼球成熟,才會成為近視眼。
  • 視力表:保護視力的第一道防線
    孩子頻繁接觸電子產品,難免會讓家長對孩子的視力產生擔憂。通過視力表,可以簡單迅速地了解視功能的初步情況,判斷視力是否健康,及時發現眼部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視力表的問世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它的進階歷程始終與人們保護視健康息息相關。
  • 10歲的楊陽洋竟然戴上了眼鏡?有種近視防控眼鏡能保護孩子視力
    今天刷微博,無意中看到楊威曬出的,楊陽洋三兄妹的照片。吃驚於楊陽洋竟然戴著眼鏡。楊陽洋上《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時就認識他,至今還記得他萌萌噠的樣子:雙手環胸,嘟著嘴喊:別搞我!一轉眼,當年在小小孩,已經長成大小孩,可是怎麼把眼睛「搞」近視了呢。
  • 為中小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熱議 眼科專家稱戶外活動對保護視力...
    家長應該在什麼時間給孩子做 第一次驗光?價格昂貴的角膜塑形鏡真的適合你家孩子嗎?如何科學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針對家長關心的這些問題,新安晚 報、安徽網、大皖客戶 端記者採訪了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兩位眼科專家。
  • 遠視儲備只剩50,不到3歲的兒子成近視高危,保護視力可馬虎不得
    保護視力啊,真得從嬰幼兒時期抓起,有這樣一組數據,我國兒童的近視率分別是3歲3%,4歲1.7%-4.2%,5歲2.5%-4.7%,6歲12.2%,17歲84.6%。 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有種心驚膽戰的感覺,3歲的孩子也會近視!
  • 近視300度配鏡200度 誰來為孩子的視力負責?
    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記者趙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兒童近視的問題越來越引起家長的重視,眼科專家認為,除了因睫狀肌痙攣所致的假性近視,真正的近視是無法被治癒的。對於已經近視的孩子,醫生給出的建議是一定要佩戴眼鏡,否則近視更容易加深。
  • 孩子老是眯眼睛看東西:眼科醫生說多半是這個原因…
    孩子常眯眼睛看東西,幼兒園或學校體驗發現孩子視力下降,於是讓家長帶孩子到醫院看眼科,醫生檢查後沒發現眼睛有其他問題,最後給出的診斷是「屈光不正」。 家長們看著這四個字,經常不明白怎麼回事,現在讓光明君給大家講講到底是怎麼回事。
  • 3個半小時!寧波醫生為新疆男孩「搶」視力
    醫生檢查小吾視力(央廣網發 寧波市眼科醫院供圖)央廣網寧波11月24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陳怡 李武靚 王晶芸)紗布被慢慢揭去,小吾半眯著眼,看到一雙雙期盼的眼,聚焦在他身邊。他眨眨眼,一把抓過護士手中的玩具車,「這是什麼顏色?」「黃色!」寧波市眼科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徐曉萍笑了。
  • 微探索|眼科小醫生,別樣明光行,保護視力,從我做起!——記二(2)班社會實踐活動
    家長在聽到自己孩子近視時常常脫口而出:「是假性還是真性?」其實,假性近視眼只佔青少年近視中的一個非常小的比例(不超過3%),它只是一種「近視」現象,本質上不是近視眼。舉個例子:一個5歲男孩,視力只有0.6,家長很自然的就認為孩子是假性近視眼了。其實,年齡不是界定真假性近視的標準,5歲孩子一般有一定的生理遠視狀態,0.6的視力在這個年齡段是正常的。
  • 5歲孩子視力1.0,醫生卻說「一年後可能會近視」
    近期,一家長周末帶5歲孩子去檢查視力,視力1.0,家長高興於孩子的視力保持得不錯,沒想到醫生卻說:「要多注意孩子可能一年後會近視……」 為什麼會這樣?原來,這是根據小孩眼睛的「遠視儲備」消失來判斷的。
  • 關於孩子近視,這些疑問有解答了!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專家支招
    怎麼做才能保護好孩子們的眼睛,預防青少年近視?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醫生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了實用的建議。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但事與願違,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孩子的視力下降的更加嚴重了,甚至從輕中度的近視,直接發展到500度!要知道,近視是不可逆的!通過按摩、針灸等手段只能通過穴位來緩解孩子的疲勞,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視力的狀態。目前,佩戴合適的眼鏡是矯正視力的主要方法。
  • 花20萬做視力訓練,一年後視力只剩0.3!醫生提醒:近視需要科學控制
    家長一旦發現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應當及時帶其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矯正。否則,就可能像下面報導中的孩子一樣,花20萬做視力訓練,一年後孩子單眼視力只剩0.3!「沒想到害了娃!」一年前,讀二年級的鄒琪看東西有點眯眼睛,在省眼科杭州院區檢查後,侯醫生發現鄒琪存在輕微散光。「因為孩子的眼球發育問題而造成散光,問題並不大,只要平時用眼不要過分疲勞,三個月複診一次即可。」侯醫生說。但走出醫院的門,鄒琪父親就開始搜索各種防近視方法,最後一家視覺訓練中心成功打動鄒琪父親。愛子心切的他,帶著兒子做了近一年的視力訓練,前後投入了2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