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路過此城,非但沒能進城還被鳴槍警告,慈禧是如何報復的

2021-01-19 騰訊網

說起晚清時期,很多人對慈禧都是非常憎恨,因為在她掌權期間,不僅非常奢侈,而且讓中國受盡了列強的欺辱,尤其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慈禧更是表現的昏庸無道,本想藉助義和團和列強對抗,結果再次被各國攻到北京城。

面對聯軍的進攻,慈禧被迫帶著光緒還有一干人等開始逃亡,一路上出盡了洋相,原本生活奢侈的慈禧,為了保命什麼都不顧了,這種生活對她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但是又沒有辦法,由於逃跑的時候比較匆忙,根本沒有帶什麼山珍海味。

就連普通的飯都沒得吃,路上的百姓大多又生活艱辛,沒有多餘的食物,也沒有什麼人接待她,一直逃到了昌平,慈禧覺得好不容易跑到這裡,想要進城吃點東西繼續上路,誰能想到知州當時正好生病了,由另外一人主持城內事物。

慈禧雖叫人開門,但是此人卻堅持沒有受到任何諭旨,接待老佛爺,所以他一直認為城下之人是在騙他,當時慈禧逃的匆忙哪裡顧得上,此人要他們趕緊離開,甚至還鳴槍警告慈禧,這可把慈禧氣壞了,但是又擔心聯軍追她,最終還是狼狽逃走了。

走了幾天後,慈禧才堅持到了懷來縣,見到了這裡的知縣,非常感慨,訴說自己這一路上的艱難,就連飯都吃不上,不過這裡百姓的生活也是比較艱難的,只能準備出了小米粥,慈禧一聽還很高興,能有吃的已經非常幸福了。

吃了之後,還連說好吃,誇讚知縣的好,不久後,甘肅布政使趕來護駕,在路上他也聽說了慈禧沒能進入昌平,還被鳴槍警告一事,他向慈禧建議抓捕昌平知州,慈禧自然是同意了他的提議,心中非常憤怒,從來沒想到有人敢來威脅他。

吳永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認為此人就是在討好慈禧,本身知州之前已經請病了,又沒什麼錯,如果被抓住必死無疑,於是吳永找人趕緊給知州傳去消息,讓他立即逃跑,知州非常幸運的逃過一劫。

可是這只是開始,等到慈禧到了西安之後,再次控制了政權,但是她依然沒有忘記幾個月前發生的事情,對昌平知州記恨在心,於是下旨要將他押往刑部進行處罰,知州深知此去九死一生,還有遭受處罰,最終無奈自殺。

相關焦點

  • 一路西逃的慈禧太后,缺吃少穿又狼狽,為什麼還能平安到達西安?
    雖然慈禧西逃的舉動稱之為「西狩」,但也不過是美名其曰了,當然這麼稱呼的並非慈禧獨一家:造成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被擄走的徽、欽二帝,在當時也是美名其曰為「北狩」;一戰終結了明朝精英部隊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也被擄走,在當時同樣稱他在「北狩」;即使是幾十年前的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慈禧太后的老公鹹豐皇帝,也是以同樣的理由,
  • 慈禧1902年西逃回京時的照片曝光:場面混亂不堪,大臣痛哭跪迎
    【慈禧】無論慈禧有多狠,當性命攸關的時候,她依舊嚇得渾身發抖。1900年8月14日,就在八國聯軍快要攻入紫禁城時,慈禧倉皇帶著光緒皇帝、隆裕皇后等皇室成員逃到西安。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呢?
    不過,放在「庚子國難」時,慈禧還真沒想這麼深,甚至就連北京城淪陷前,她一度都沒想到自己要跑。之所以往西安跑,就因跑得太突然。有多突然?其實,當登陸大沽口的八國聯軍,一路朝著北京殺來時,牛氣哄哄宣戰的慈禧,比今天某些疾呼「派軍艦逼中國道歉」的「外國精英」還自信。她這麼自信,大清各級官員當然不敢惹她生氣,雖然前線的清軍一路敗,可慈禧手邊的戰報,永遠都是捷報頻傳。特別是八國聯軍迫近北京的1900年8月12日,慈禧還興高採烈下旨,嘉獎幾位「奏摺裡打勝仗」的清軍將領,接著就被八國聯軍的炮彈打了臉。
  •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作為清朝的實際掌控人,在面對外強入侵的時候,慈禧第1個想法不是組織軍隊進行反攻,而是倉皇逃離北京,還美曰其名為西巡。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逃到西安呢,別的地方不能去嗎?
    慈禧作為當時的一國之主,獨攬朝政大權,在義和團在北京攻打各使館的時候,慈禧太后是十分支持的,原因很簡單這些人打的旗號是——扶清滅洋,這正合慈禧的心意,一來不用受洋人之要挾,二來或許可能威懾當時在中國境內的洋人,可謂是一舉兩得之計,可慈禧的算盤完全打錯了,她沒有想到八國聯軍會發動侵華戰爭
  • 騾馱轎,慈禧曾經坐過的轎子
    女方父母認為騎騾子既能節省時間和腳力,又符合自家的身份和習慣,遂從自家畜棚裡拉來兩頭騾子,用皮繩和長木桿將花轎架在中間,裝飾一番,讓女兒乘上到婆家完婚。1900年,發生了一個大事件。這年八國聯軍進了北京,包圍了紫禁城,史稱「庚子之變」。城外聯軍打出的流彈,甚至落到了慈禧所住寢宮屋頂之上。這可嚇壞了慈禧,以及伺候慈禧的李蓮英等人。李蓮英等人建議慈禧出京暫避風頭。
  • 慈禧西逃時只帶了一隊鏢局,為何不帶御林軍,學者:真聰明
    可是慈禧西逃的時候,可就顧不上這麼多了,畢竟那時候八國聯軍早已攻進北京,慈禧必須是撒腿就跑了。慈禧出宮儘管沒有帶御林軍,可是有一支比御林軍更管用的隊伍,一路上是無人敢攔,慈禧安全抵達西安。這支隊伍到底是哪個呢?為什麼會暢行無阻,無人敢攔她們呢?在聊這一以前,先為大夥說一下,慈禧為什麼不帶御林軍。慈禧不帶御林軍實際上有兩個層面的緣故。
  • 八國聯軍攻北京,慌亂西逃的慈禧,為何不忘把珍妃丟進井裡淹死?
    慈禧賜死珍妃,事先有安排,事中有對話,事後有人背鍋,慈禧是真的把珍妃當做心腹大患來處死的。珍妃井口這麼小,連人頭都塞不進去,珍妃是怎麼被扔進井裡的呢?這倒是沒啥好奇怪的。這是慈禧從西安跑回北京後,讓人撈出了珍妃的屍骨,安葬到宮女墓之後,讓人做了這麼一個空心石頭柱子,中間還穿了一根棍,說是防止人再掉到井裡去。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得逃到西安呢,別的地方不能去嗎?
    不過,放在「庚子國難」時,慈禧還真沒想這麼深,甚至就連北京城淪陷前,她一度都沒想到自己要跑。之所以往西安跑,就因跑得太突然。然後不到兩天時間,北京城就稀裡譁啦,「逃跑時間」這麼緊張,準備也就十分倉促:就找了幾輛破馬車,連生活用品都沒帶,就帶了千餘人撒腿就跑,夾在逃難百姓中間出了北京。至於往哪裡去?那哪裡還顧得上,就是哪裡看著安全往哪逃,就這麼一路往北走,到了河北懷來縣才算坐上了轎子,沿途的官民也幾乎跑光,到了榆林堡驛,見到了接駕的懷來知縣吳永,才算安頓下來。
  • 慈禧西逃時向山西曹家借巨款,後用一小物件抵押,曹家一看:值了
    慈禧抵押給曹家的小物件可不一般,這是法國皇帝送給乾隆的生日禮物,名字叫做「金火車頭鍾」。 金火車頭鍾由黃金、白金、烏金、水晶製成,重42.25公斤,它除了有報時功能以外,還能像真的蒸汽火車一樣開動、冒蒸汽,甚至於它還能起到預報天氣變化的作用,此鍾至今還放在山西曹家的三多堂博物館內。
  • 慈禧西逃路經山西,官員從五臺山搬來一把椅子,證實順治去向之謎
    清朝後期因為晚清政府的腐敗,讓西方列強肆無忌憚在中國的土地上大肆侵略,但當時把持朝政的慈禧卻貪生怕死,在天津陷落之後便帶著光緒帝逃離京師。京城的眾官員和百姓看到皇帝都逃了,於是也都紛紛逃出了北京,一夜之間諾大的北京城變成了一座無主之城。
  • 慈禧西逃時,曾扔無數的珍寶在故宮井中,為何至今無人敢下去撈?
    八國聯軍很快便打進了北京城中,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後,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的西逃。 慈禧太后在逃難之前,還不忘帶上金銀珠寶。但是故宮裡的珍寶實在是太多了,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時,就從中整整拉了五六個馬車的財寶。故宮中的珍寶,只怕沒幾十個馬車是拉不完的。
  • 李蓮英為什麼在宮裡能吃得開?看他在慈禧跟前有多能幹就知道了
    、十五都會到此祈福。沈二對老佛爺的伺候非常盡心,慈禧對他也很不錯。沒過多久,沈二突然鬧了病,沒法上殿伺候慈禧梳頭,一下子換了好幾個太監梳頭都不能讓慈禧滿意。,可是,背地裡還掌握著軍國大計,而光緒依舊扮演著慈禧的「提線木偶」、聽從她的指令。
  • 慈禧出逃時他主張借十萬給慈禧,喬致庸大讚,他後來怎麼樣了
    1900年8月15日凌晨,八國聯軍兵臨紫禁城,大清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忙逃跑。就算是逃跑,作為天朝上國的大清太后,慈禧也要掩耳盜鈴地給此行取個好名,叫「西狩」,因為這一年是庚子年,此行又被稱為「庚子西狩」。做戲就要做全套,既然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出行,皇帝的排場和面子是必須要有的。
  • 八國聯軍侵華,各地督撫抗旨不遵拒絕北上勤王,慈禧:該賞!
    那次事件讓腐朽的滿清政府僅剩的顏面徹底喪失,入侵的外國軍隊輕鬆打進北京城,還攻入了皇宮,不過慈禧老太后跑得更快,早就帶著一幫人馬一路往西逃到了西安。 甚至還提到,萬一京城失守並且太后、天子遭遇不測,則由諸人之中威望最高的李鴻章出任臨時總統以收拾局面。正是因為東南互保的密謀,導致慈禧對己方的實力有了嚴重誤判,從而加速了她的失敗。
  • 慈禧外逃只他率兵勤王,北有袁世凱南有他,因倆字慈禧把他扳倒
    ▲岑春煊照片1900年,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慈禧見狀不妙,裹挾光緒帝逃出北京,美其名曰「西狩」。一路顛沛,食不果腹,還要時刻防備流寇敗兵的侵擾,一向養尊處優的大清幕後掌舵人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憂慮和狼狽。此一時,彼一時也。
  • 慈禧西逃時向曹家借巨款,只用一個小物件抵押,曹家一看:值了
    慈禧太后西逃的時候,向曹家大院借了一筆的巨款,30萬兩白銀,但由於慈禧逃難,沒帶什麼東西,就把一個小玩意抵押給了曹家,曹家一看,就說值了,立即將30萬兩白銀送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三多堂本身晉商曹家的大院,大院的整體布局呈一個「壽」字,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為什麼又叫三多堂呢?
  • 慈禧對譚嗣同的報復,斬首前換成鈍刀,比凌遲痛苦
    為了推行新政,譚嗣同四處奔走,在湖南大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積極倡議開礦山、修鐵路;還籌辦了湖南最早的日報——《湘報》。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詔書《明定國是》,標誌著戊戌變法正式拉開序幕。經徐致靖推薦,光緒帝接見了譚嗣同並邀請他參與變法。起初,慈禧太后是同意變法的,否則也不會有光緒帝頒布詔書一事。
  • 慈禧父親的卑微人生:薪水微薄難養家,少年慈禧給人縫補襪子餬口
    鹹豐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十七歲的慈禧在一次宮廷選秀中,幸運地被選入鹹豐帝的後宮。誰也沒想到,這個低眉順眼的年輕秀女,在此後數十年內,卻一步步踏上人生巔峰,成為手握天下大權的清朝無冕之王,對清朝歷史走向產生過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
  • 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689,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