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近代的落後,跟清朝是哪個民族建立的沒任何關係。就算是漢族建立的清朝,中國在近代照樣落後於西方。
因為中國在近代的落後是社會發展模式上的落後,換言之,甭管是哪個民族當政,哪個朝代當政,只要發展模式不變,落後那就是必然的。
簡單來說,中國數千年來的社會發展模式建立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再輔之以強調穩定和秩序的儒家思想,故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垂直化管理和君主專制政體,體現在對外關係上就是傾向於封閉內斂,既不大肆開疆拓土,也不主動溝通中外,而體現在文化上就是傾向保守和經驗主義。
倒不是說這種社會發展模式就不好,但這個世界不是和諧的,總歸要有競爭,有弱肉強食,所以在發展模式上就會有對比。中國的這套模式在中古時期比較吃香,但到了近代就不行了。而且只要不徹底肅清小農經濟的經濟基礎,中國就只能逐漸走向落後。
而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必須順應中國的這套社會發展模式,除非你能以更高的文明形態去實現壓制,否則就只能喪失統治權。最典型的,元朝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清朝就算是漢族人建立的,也是白扯,該落後還是落後。而且只要不走上近代化之路,只會越來越落後,且沒有任何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