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燒錢大戰」仍在繼續。猿輔導強勢贊助央視春晚和北京冬奧會;題拍拍成為B站跨年晚會教育行業贊助商;作業幫成為第七季《奇葩說》「超級教育官」……
這些內嵌了網際網路基因的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搶廣告,拼營銷,投放戰火全年無休,豪擲百億毫不手軟,「大手筆」幾乎成為市場常規操作。
在線少兒英語頭部品牌伴魚卻是「不走常規,另闢蹊徑」。經歷了2020殘酷大洗牌後,伴魚憑藉絕對的發展增速爭相被資本加注,斬獲行業各大獎項,一躍成為賽道新晉獨角獸。即使各種光環加持,高額融資在手,伴魚依然很少出現在廣告熒幕裡,而是信心滿滿,僅在市場上進行精準投放。
逆風的時候才能看出誰有真正實力。「我們更多的是在跟自己比。」 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除了規模和增速,伴魚更看重企業的健康度,一些企業之所以掉隊,是因為它們在快速擴張的時候,忽視了健康的商業模型,一旦沒有外部資金流入,很容易陷入規模不經濟的泥淖中。
伴魚想要找到一種更健康的商業模型,這種商業模型能長期保持規模與經濟的平衡,這其中就免不了要先解決業內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獲客成本。外部流量價格居高不下,僅憑投放這種單一的獲客形式,成本難以把控,但如果產品本身具有極強的用戶價值,黏性足夠強,是不是就能降低獲客難度,省下這部分的成本了?
順著這樣的思路,伴魚搶先搭建產品矩陣,對外可攻,對內可守。外部,伴魚繪本、伴魚少兒英語、伴魚AI課形成組合式的拳頭產品,有效分擔前期獲客成本,又以低獲客成本的繪本為「流量抓手」,使其在「流量爭奪戰」中擁有絕對競爭優勢;內部,繪本作為高用戶粘性學習場景的同時,開啟流量入口,並通過後續幾款產品將流量進階為「留量」,持續滿足用戶不同的學習需求。
由於產品矩陣的學習效果帶來了極佳的用戶口碑,伴魚的產品流量效果明顯,用戶體量開始翻倍,去年10個月的增幅更是高達300%,企業一直呈健康規模化增長勢態。面對龐大的用戶增量,將會考驗產品本身的用戶留存能力,但伴魚凝聚口碑的「產品力」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具有壁壘性的「流量閉環」因此形成。據悉,伴魚的流量閉環早已跑通了UE模型,使ROI呈正向發展,甚至創下了1對1獲客成本近乎為零的行業記錄。
在線教育的發展像一場馬拉松,前期戰略規劃和布局是奔跑的方向,資本是速度,而底層的技術和系統能力更像是持久的耐力儲備。對此,伴魚早已提前謀劃,打造出領先於行業水平的高效技術和系統,為產品及業務的後續發展奠定基石。
早在2018年,伴魚開始系統性搭建中臺,成為最早引進中臺技術的一批在線教育企業。三年後,中臺直接帶來了研發效能的提升,後續相應的產品約課系統、增長系統、支付系統都不用重新開發,一條業務線的前期搭建僅需幾個工程師即可快速實現。如今,在擴科混戰、多條業務線發展的行業大趨勢下,伴魚的中臺作用愈發突顯,為其進入大教育新戰場贏得先發優勢。
「系統能力幫我們做出了許多增值的學習場景。」伴魚CTO王強提到,當伴魚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等全球TOP10出版集團達成合作時,不只是將它們的優質內容和大IP引進中國,更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賦予內容新的生命力,就像伴魚繪本上的優質內容,它們不只是電子書的概念,而是結合了教學目標以後,更加豐富,更能滿足用戶學習需求的創新性網際網路教育產品。」
在伴魚運營總監Tina眼中,伴魚的系統能力不止體現在產品上,而是深入到團隊管理、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伴魚團隊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你有什麼事情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能不能讓機器來幫忙。」Tina說,伴魚通過大數據、AI等技術手段,對老師的面試及管理實現精細化運營,提升老師運營效率,降低老師挖掘和管理成本,一下子將伴魚組織人效的優勢與其它競品拉開差距。
王強最後總結說,伴魚的系統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用AI來拓展能力、提升效率;二是基於大數據來解構分析決策系統和推薦系統。他進一步解釋,如果孩子選擇了一門課程,想知道是否真的適用於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又或是想要知道老師是否真的合適,這些疑問單靠人工很難解決,只有系統基於海量的大數據判斷,充分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幫助孩子完成更匹配、更長周期的學習。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