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來天氣漸熱,一些畢業班陸續回校,企業復工加速。但由於前期的影響,很多企業業績減少,工資下降,居民消費能力減弱。相比於白羽肉雞價格的回升,國雞價格卻開始了下跌,而蛋雞淘汰雞的積壓淘汰,更讓國雞價格難以起色。
事實上,今年的產能並未如期減少,可能高達70億羽。期待的消費反彈,或許將成為鏡花水月。如果不出意外,8月-9月將成為下半年僅有的高峰,但能否盈利還是個未知數。
價格狂跌,跌幅超過2元
據新牧網新禽況數據,快速型國雞毛雞從5月初的6.50元/斤跌到6月10號的4.24元/斤,跌幅超過2.2元。中速型從5月初的6.98元/斤跌到6月10日的4.58元/斤,跌幅超過2.4元。慢速型從5月初的7.91元/斤跌到6月10日的6.63元/斤,跌幅超過1.3元。從跌幅上看,成本較高的中速雞的處境最為困難,也虧損最大。
據新牧雞價指數(出欄價/成本*100)顯示,5月份全國國雞行情快速下滑,5月底到6月初指數維持在50-80左右,尤其是中速類,低於60。這表明這中速類國雞陷入深度虧損之中。快大類和慢速雞相對較為「堅挺」,但也陷入較大的虧損中。
與國雞肉雞行情類似,從第九周開始,雞苗價格持續下跌,16周之後更是一路走低。從3.0元/只跌到目前的不足1元,倒苗情況嚴重,種雞洗牌加劇。種雞的延遲淘汰導致產能積累,雞苗基數很大。而後市行情的低迷悲觀,資金的吃緊,減少了養戶投苗的積極性。預計短時間內,雞苗市場難以盈利。
產能擴張與消費降級雙向壓縮
行情的驟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出現了很多之前未被行業分析所關注的原因。總體上還是消費不及預期、產能供應過量,但引起這種效果的原因卻多了很多。即便是在當前低迷時期,一些大企業也在穩產甚至逆市擴張。
由於3月份大量投苗導致快速類集中上市,市場供應量增加的原因,更是消費低迷的體現。加上國內前段時間延遲復工,國際疫情惡化貿易困境,各省GDP負增長,企業經營難度增加,工人收入減少,甚至失業。這導致消費積極性減少,地攤經濟的重現,表明居民消費能力下降以及很明顯。
據新禽況在竹料地區的調研,相比於中大種雞企業增產20%-30%,小企業的增量更為明顯。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下半年至今,不少種雞存欄數萬的激增到數十萬,3倍以上的的情況比比皆是。而新增了一些人群,更是不明的影響。保守估計,小型企業產能增加在3倍以上。
加之豬肉價格的持續走低,對雞肉拉動效果降低。肉鴨價格儘管開始回暖,但相對雞的價格依舊較低,對雞肉產生了替代效益。而加速這種影響的是種雞和蛋雞的集中淘汰。國雞種雞和淘汰蛋雞在2-3月因肉雞銷售困難而未及時淘汰,3-4月雞苗、雞蛋行情較好而減緩淘汰,到了5月份集中淘汰。加上前期壓欄的肉雞,總計滯銷的雞數量推算超過6億隻。
多達6億隻的種雞、蛋雞集中淘汰、壓欄肉雞上市,對國雞產業形成了極大的量衝,拉低了肉雞價格的回暖。肉雞價格的走低,進一步減少種雞、蛋雞的淘汰,短時間內難以淘汰。這種情況或將持續到6月底,甚至7月份。
8-9月或成為今年下半年僅有的高峰
鑑於以上的分析,生產端產能實際上超過了大家的想像。自今年初以來的種雞和肉雞產能一直未有明顯的下降,甚至很多有餘力的企業還在持續擴張。加上生豬復產加速,特殊養殖群體轉行,預計今年的產能不會低於2019年。按照目前的數據,如果今年產能不減少,年出欄國雞將超過70億羽。
不管如何,今年的行情都將難以好轉。5-6月份隨著大量種雞、淘汰蛋雞、壓欄肉雞以及冷庫中產品的釋放,7月以前將是行情最低迷的時期。如果7月份洗牌掉一部分資金鍊斷裂的人群,行業淘汰雞存欄不多,那麼行情會有所好轉。儘管今年消費端持續低迷,但7-9月行情會有所起色,但想要盈利,依舊非常困難。
5-6月隨著大量養殖「野生動物」人群的轉行,在雞苗價格低迷期入行養雞,9月份大量上市,或許將成為壓死國雞行情的一根稻草。更重要的是,9月份之後,隨著生豬的產能釋放,豬肉價格會回落,消費增多,對應禽肉的替代作用減弱,價格更難起來。
新禽況最新調研顯示,多達7成的人認為接下來雞價不會下跌,對行情看好。那麼現在的雞價真的是低谷了?事實上,就算是探底,也不一定意味著短時間內能回暖。2017年起白羽肉雞連續2年的虧損,便是產能極速擴張下的緩慢釋放。國雞或許會重蹈覆轍,保守估計,此輪行情下,至少1/3的養雞人將不得不退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8-9月份或將成為今年僅有的3個養殖峰值之一,然而能否超過春節前和4月份,依舊是個未知數。養殖需謹慎,該退果斷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