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家長先別急著「吼罵」,這些懲罰方式別再用了

2020-12-16 騰訊網

管教孩子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些父母會選擇比較極端的教育手段,比如打屁股、語言暴力和長期禁足孩子,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反而還會適得其反。而採用積極的育兒技巧,不僅能夠減少家長與孩子的紛爭,還能改善家長與孩子的關係。

首先,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因其不適當的行為遭受責罰,家長懲罰孩子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從他們錯誤的行為中吸取教訓。如果懲罰得當,孩子還能學會自己承擔責任以及解決問題,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能很好使用懲罰,那麼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懲罰孩子的措施。

家長別再用這些懲罰方式了

1、批評

家長們應該要知道,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的機會,而不是降低降低他們的自尊。一味地批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過,甚至他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2、加重懲罰

有些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們警醒,誇大事情的後果,甚至加大對孩子的懲罰,這是不正確的做法。

家長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比如:當孩子在考試中成績不佳,父母應該在放學後對孩子增加學習時間,而不是剝奪他一個月看電視的特權。

3、延遲懲罰

有些家長忙著手裡的工作,沒有去及時懲罰孩子,會讓孩子覺得他們的行為不值得讓父母生氣,還會重複他們不良行為。

為了孩子能夠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過來,家長應該要在他們產生不良行為後及時立即實施懲罰,而不是延遲懲罰。

懲罰孩子前家長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不聽話,甚至和兄弟姐妹打罵,盡一切可能地考驗家長的耐心時,大多數父母很難保持冷靜與理智。所以在開始懲罰孩子之前,家長們可以做一下這些事情。

1、 深呼吸

當孩子產生不良行為的時候,甚至與你對抗,你會感覺自己的血壓升高,這時不妨做一下深呼吸,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心智還未成熟,很多事情都不懂,做錯事情是他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了解這一點,就可以幫助你獲得冷靜。

2、 思考原因

孩子這樣做是為什麼?是累了,餓了,病了,心煩意亂了嗎?最近你家有沒有發生變化,可能會讓她感到額外的壓力或情緒?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會令人吃驚。但它不僅能讓你更好地聯繫和幫助孩子,而且還能讓家長正確引導孩子,避免他們再次犯下錯誤。

3、明確規則和期望

這一點對幼兒尤為重要。家長除了對孩子解釋規則,還要對他們說明期望,讓他們了解到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並花時間定期提醒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記住規則,孩子就容易達到你的期望。

最後,家長要記住,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有機會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而不是降低他們的自尊。如果父母花時間提前做好預測和計劃,並且以更積極和有效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會形成優秀的人格。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時,家長這種反應是無能的表現,教出的孩子也很差勁
    一、吼罵教育,效果約等於無這是因為家長在吼罵孩子時,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緊張和恐懼,他的大腦會啟動逃生機制,腦袋裡想的都是該如何應付家長,根本沒認真聽你講的話。任你講的再多,孩子還是不往心裡去。並且你罵的次數越多,孩子就越容易被罵皮,對你的話充耳不聞。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疫情期間,鄭州的一位大姐被兒子氣得幾近崩潰。「我裝一袋水泥是1塊錢,4萬多塊錢,我得裝4萬袋子水泥啊!」原來,大姐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
  • 懲罰犯錯的孩子,家長不用打也不用罵,用2個方法對孩子更有效
    都是因為孩子貪玩所以才造成了這些損失,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就是劈頭蓋臉先罵一頓孩子再說,全然不會注意孩子是不是有意犯錯。01孩子犯錯父母通常的做法是什麼?1.明知故犯當家長總是用罵孩子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會產生一定的叛逆心理。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每個時期孩子對於尊重的需求都不同,但是都希望能夠在同齡人或者其他人面前能夠得到自己應有的尊重,而父母經常謾罵的行為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
  • 當孩子犯錯後,如何才是有效、正確地「懲罰」,這些家長可勿忽略
    社會心理學中將獎懲罰機制分成正懲罰和負懲罰兩個不同層面。二者的差別取決於,是用積極主動的方法警示孩子,還是消沉的方法來斥責孩子。1、先表揚再指出缺點像陶行知一樣,先表揚孩子,這樣會消除孩子心裡防備和擔心,從而融化了其心理防禦線,他們自己就會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加以改正。
  •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會怎麼樣?家長的吼罵,會給孩子帶來三大影響
    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這件事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為父母,肯定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正確引導孩子。方法用對了,那麼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就是一大助力,如果父母用的方式不恰當,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無論父母使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唯獨對孩子大吼大罵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 孩子犯錯不承認,家長別逼著認錯,常說這三句話孩子主動認錯
    這時,兩位家長也來到了孩子身邊,看到兒子抓了別的小朋友的臉,於是小李就讓兒子道歉,可是兒子卻說是他先推的我。小李和兒子說,「推你,你也不能抓別人的臉。」在小李的呵斥下,兒子向另外一個小朋友道歉了。孩子還小,犯錯也是很正常的,而家長的態度卻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 教育孩子可以用懲罰的方式嗎?怎樣既不傷害孩子又教孩子守規矩?
    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父母通常會懲罰孩子,而父母懲戒孩子的理由是孩子犯了錯。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明白:懲罰只是手段,並且是有「副作用」的手段,並不是教育的目的。與其討論「教育孩子是否可以用懲罰的方式」這個問題,不如我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合理、適度的懲罰?
  • 孩子犯錯家長只會大聲訓斥?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
    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這句話最適合用在孩子的身上。要知道,對於小朋友而言,他們的成長就是在一次次的犯錯中不斷進步,而家長的態度,則是決定他們是否成功的關鍵。有的家長認為「棒棍底下出孝子」,一旦小朋友出現錯誤,便用嚴厲的態度對待他們。有的家長卻堅持用「科學育兒」的方式教育孩子,於是在小朋友出現問題的時候會選擇和他們講道理。從表面看來,或許大聲訓斥的方式更有效,但是長時間堅持下來,兩者之間的差別則顯而易見。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很多家長反映,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自己因為當時沒有足夠的耐心,往往是還沒有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直接地嘲孩子吼去,事後又覺得自己做的不對,會懊惱自責。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很心疼孩子的,可一看到孩子搗亂犯錯誤,條件反射地又重複之前的行為。時間長了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係,反正小孩子不記仇。可是家長你知道嗎?雖然孩子不記仇,但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 睿智的家長用「南風」教育孩子,普通的家長用「北風」教育孩子
    人們往往會對外界的強制手段非常反感,就如同凜冽的北風,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事與願違,適得其反,而南風卻恰恰相反,它並不選擇去逼迫別人,而是讓對方先接納自己,只有先被對方認可,那麼才能讓別人更好地接受,教育中也是如此,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可以聽從教誨,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睿智的家長選擇「南風」來教育孩子,而多數普通家長還在用「北風」進行教育。
  • 吼罵孩子真的能讓他更尊重自己嗎?「只有無能的家長才會這麼做」
    孩子的懼怕與畏縮又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孩子對家長的怕,漸漸會掩蓋親情的愛家長傾向通過爆發怒火的方式,甚至通過暴力行為展現自己力量從而達到讓孩子對自己心生畏懼的方式獲得孩子對自己的尊重,這樣的孩子即便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但從恐懼中生出來的尊敬只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退減,並逐漸掩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聯繫。
  • 孩子若是犯錯,強逼孩子認錯要不得,家長要採取正確的解決方式
    每次琳琳犯錯,他們就會輪流批評他,總是質問她是否認錯。但琳琳總是頂嘴,不肯認錯,這讓父母非常頭疼。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會這樣,一直逼問孩子知不知道錯,錯在哪兒。雖然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為什麼一旦孩子犯錯,家長都喜歡一直逼問孩子?
  • 孩子犯錯了,家長不要急於著急,需要正確教育
    這一幕我記得非常清晰,要是一般情況下肯定會先說兒子一頓,然而他沒有。他慢慢地走過去握著兒子的手平靜地和他兒子溝通,糾正他兒子的錯誤,並沒有責罵他兒子。在他兒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說了對不起之後,他的爸爸還給了他獎勵,之後我再去他家的時候感覺他兒子又乖巧了許多。
  • 孩子犯錯不管教,當心「破窗效應」讓孩子養成壞習慣,家長別不信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犯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有的家長會耐心糾正,幫助孩子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然而,有的家長卻以孩子還小為由,任由孩子繼續犯錯。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會有不聽話的時候,每當孩子調皮搗蛋時,家長就會非常生氣,有些家長甚至會對孩子動手,而這些家長還十分贊成打罵教育,因為打罵教育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省時且最有效的方式,哪個孩子被揍後不立馬變乖?
  • 孩子犯錯你的懲罰是否過於嚴厲?10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現在教給你
    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非常的強烈可能還會學習家長們的做法以上的5種現象,但凡孩子中了3條就說明,你的的教育方式已經開始在影響孩子了,我們身為家長能做的也就只有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一共總結了10條管教孩子的方式,我們能一起來看一看吧。
  • 因被老師請家長,親媽當街就訓娃:孩子犯錯,無能媽媽才以暴制暴
    年輕女子在街上用自行車狠撞女童,是因為女童最近在班裡經常被請家長,並且女童近期的成績非常不好,她的母親覺得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於是在街上暴打女童。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對孩子實行適度的懲罰是應該的,畢竟對於孩子來說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寶爸寶媽們是可以對孩子進行適度懲罰的。
  • 孩子被吼完轉眼就忘?家長注意:不是娃不記仇,真實原因讓人心酸
    在家庭這個小圈子裡,其實最寬容的是我們的孩子。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耐心很少,動不動就會對孩子大聲吼叫。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很快就會在一件低情商重複犯錯,似乎從來都沒有對她吼或者說大聲斥責過一樣,轉身就忘,令家長百思不得其解。
  • 還在用大喊大叫的方式管教孩子?其實,管好孩子這一招就夠了
    但是孩子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不管朋友怎麼督促,孩子都無動於衷,還是慢慢的洗臉刷牙,慢慢的穿衣服,然後整理好自己要帶上的書本。本來朋友還告訴自己要有耐心,孩子還小,做事情動作不快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眼看著時間慢慢的流失,孩子還是沒有出門,這時候朋友就急眼了,對著孩子大喊了一聲,你還不出門,在幹什麼?再不出門,你今天就別去學校了。
  • 孩子犯錯了,你真的會批評嗎?
    這種明顯帶有故意的行為讓弟媳很冒火,甚至有一次打了他屁股作為懲罰。可是,效果甚微。他還是用故意尿溼褲子來表示抗議,打罵並沒有取得效果。其實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大小便的控制能力還是比較弱的,這時的孩子偏偏又處在第一成長叛逆期,有時故意用尿溼褲子來表示他的長大。對於這樣的犯錯,我建議弟媳不要用打罵強制,多給他講講道理,實在不行再多穿幾天紙尿褲。當你不再去在意的時候,他自然會變得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