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些父母會選擇比較極端的教育手段,比如打屁股、語言暴力和長期禁足孩子,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反而還會適得其反。而採用積極的育兒技巧,不僅能夠減少家長與孩子的紛爭,還能改善家長與孩子的關係。
首先,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因其不適當的行為遭受責罰,家長懲罰孩子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從他們錯誤的行為中吸取教訓。如果懲罰得當,孩子還能學會自己承擔責任以及解決問題,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能很好使用懲罰,那麼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懲罰孩子的措施。
家長別再用這些懲罰方式了
1、批評
家長們應該要知道,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的機會,而不是降低降低他們的自尊。一味地批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過,甚至他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2、加重懲罰
有些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們警醒,誇大事情的後果,甚至加大對孩子的懲罰,這是不正確的做法。
家長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比如:當孩子在考試中成績不佳,父母應該在放學後對孩子增加學習時間,而不是剝奪他一個月看電視的特權。
3、延遲懲罰
有些家長忙著手裡的工作,沒有去及時懲罰孩子,會讓孩子覺得他們的行為不值得讓父母生氣,還會重複他們不良行為。
為了孩子能夠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過來,家長應該要在他們產生不良行為後及時立即實施懲罰,而不是延遲懲罰。
懲罰孩子前家長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不聽話,甚至和兄弟姐妹打罵,盡一切可能地考驗家長的耐心時,大多數父母很難保持冷靜與理智。所以在開始懲罰孩子之前,家長們可以做一下這些事情。
1、 深呼吸
當孩子產生不良行為的時候,甚至與你對抗,你會感覺自己的血壓升高,這時不妨做一下深呼吸,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心智還未成熟,很多事情都不懂,做錯事情是他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了解這一點,就可以幫助你獲得冷靜。
2、 思考原因
孩子這樣做是為什麼?是累了,餓了,病了,心煩意亂了嗎?最近你家有沒有發生變化,可能會讓她感到額外的壓力或情緒?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會令人吃驚。但它不僅能讓你更好地聯繫和幫助孩子,而且還能讓家長正確引導孩子,避免他們再次犯下錯誤。
3、明確規則和期望
這一點對幼兒尤為重要。家長除了對孩子解釋規則,還要對他們說明期望,讓他們了解到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並花時間定期提醒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記住規則,孩子就容易達到你的期望。
最後,家長要記住,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有機會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而不是降低他們的自尊。如果父母花時間提前做好預測和計劃,並且以更積極和有效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會形成優秀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