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讀書丨藉助溝通 實現家校合作的成功 - 王麗娟

2020-12-22 上遊新聞

藉助溝通 實現家校合作的成功

王麗娟

我們都知道,離開了家庭協助的學校教育和離開了學校協助的家庭教育,都是一種片面的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家校合作是保障學生獲得良好教育和全面發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然而,現實中,由於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存在教育觀念的分歧、溝通方式的不恰當等問題,導致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常會發生或大或小的矛盾衝突。

在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中,常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我們在課堂上奉獻了全部心力,可是,一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問題,就能招來一堆的指責。」一位小學教師這樣說。

「道理我都明白,可是事到臨頭,往往壓不住火兒!」一位家長這樣說。

從這些家長和教師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教師都把家校溝通與反映問題畫上等號,似乎只有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才會向家長反映情況;家長則會感到無形的壓力,產生教育孩子的挫敗感,把與老師見面視為醜事,不能很好地把家長的力量與學校的力量進行對接。

家校溝通的問題形形色色,以上只是列舉了一種。由此可見,缺乏溝通技巧,是家校合作常常不能順利進行的關鍵原因之一。針對家校合作中的溝通需求,蘇偉仲、龐蘊馨、陳玉香三位一線教育工作者合作完成了《贏在溝通——家校合作的成功智慧》一書,就是要在充分闡述協同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通過真實案例來現身說法,幫助大家認清家校溝通問題的本質和溝通規律,為眾多的一線教師和家長們提供一份溝通策略實際操作指南。

《贏在溝通——家校合作的成功智慧》,蘇偉仲、龐蘊馨、陳玉香/著, 定價:28.00元

具有科學的指導性是本書的第一個特色。家校合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表面看起來形形色色、各式各樣,但歸結到一點,便是教育理念陳舊的問題。書中的成功溝通案例均基於協同教育的理念,具有科學的指導性。舉例來說:現實中的家校溝通,主要以「問題型」溝通為主。教師常會把重點放在向家長匯報孩子的成績和在校的表現上,這樣做只是單向的「匯報」,缺少家長與教師實質上的交流;家長雖然了解到學校教學的一些情況,但由於溝通傾向於形式化,所以只能是「看看」而已,難以參與家校協作的全過程。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協同教育這一科學理念,剖析、反思諸多家校合作中產生的問題,從而輕鬆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實質,由此來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有效溝通。

具有真實的參考性是本書的第二個特色。市場上論述溝通與口才的圖書很多,但這些書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參考性不強,不是理論闡述過多,便是無法結合實際情況,使得很多人只能望洋興嘆,書看了不少,溝通的技能卻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本書採用的是雷州新城中心小學校長蘇偉仲的家校溝通成功案例,每個家校衝突都詳細說明原因、經過,其間對學校和家長雙方的立場、態度、做法一一做出分析,讀者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衝突的本質是什麼。隨之提出的溝通策略經過事實檢驗,更是可以直接看到溝通成效。這種來自一線的鮮活案例,清晰、直觀,可借鑑、可操作,其參考性足以使大家的溝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具有精彩的可讀性是本書的第三個特色。雖然是闡述溝通技巧的圖書,但由於描寫生動,案例鮮活,尤其是分析問題、討論溝通策略,更是闡述得清晰、簡明,整本書讀下來,非但不枯躁,反倒趣味十足。讀者在書中可以看到固執倔強的小羅媽媽、急於維護學校利益的副校長、堵在學校門口的「社會大哥」、因聽不懂雷州話而誤解了學生的黃老師、目中無人又不服管教的小黃同學,以及眾多發生在學校和家長身邊的事件:因磕碰受傷導致的醫療糾紛事件,集體觀影時因找不到自家孩子鬧出的烏龍事件,家長齊心協力為學校解決接送孩子時的交通問題······讀者從中可以體會到家長、學校的立場,理解雙方的溝通和訴求,這也是本書的溝通策略一直倡導的,即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做到換位思考。每位教師或者家長大概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更是大家經常能夠聽到或見到的問題,人人都可以從中學到溝通技巧和方法。

本書的作者之一蘇偉仲同時也是本書的主要人物,書中的所有問題都是在他的良好溝通下得到了妥善解決。他自2012年12月被任命為雷州新城中心小學的校長以來,將學校管理得有聲有色,而且因為獨特的溝通能力而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家長們對他讚揚有加,原本難以溝通的家校雙方,經他溝通處理,大多都能達成一致意見,從此家校溝通問題不再成為學校的難題。

處理家校溝通問題時,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溝通特色:關心他人,將心比心,多讚美、多表揚,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如果深入思考蘇偉仲的溝通技巧,便能體會到:家校合作問題雖然煩瑣,但其實質離不開溝通智慧。我們說贏在溝通,如果能夠習得溝通技巧,獲得溝通智慧,形形色色的家校合作問題應該都能得到圓融的處理。這大概就是蘇偉仲之所以能在家校溝通中取得成功的秘訣吧!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近期新書

《新文學: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蘇光文/著定價:88.00元

《徐無聞批註

王士禎/選,徐無聞/批註定價:480.00元

《亦說文稿》熊憲光/著定價:98.00元

《詩詞及楹聯寫作》荀運昌/著,雷雨/校補定價:98.00元

《碧漪或南紅——詩與藝術的互闡》楊碧薇/著定價:36.00元

《鴻溝:全球不平等及其解決方案》[史瓦帝尼]傑森·希克爾/著

孫曉靜/譯定價:78.00

《重慶地情概覽》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著定價:52.00元

《重慶市情概覽(2019)》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著定價:58.00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青少年法治經典故事1》

趙謙/主編定價:26.00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青少年法治經典故事2》

楊攀/主編定價:26.00元

《脫貧攻堅手記》姚元和/著定價:79.00元

《玩家》(長篇小說)萬啟福/著定價:68.00元

《巴渝詩話》藍錫麟/著定價:68.00元

《應用寫作》袁智忠、鄧翠菊/編著定價:68.00元

《文說非遺》劉德奉/主編定價:39.00元

《花開北碚山水間》蔣登科、周洪玲/主編定價:58.00元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上遊•讀書丨藉助溝通 實現家校合作的成功 ​- 王麗娟
    藉助溝通 實現家校合作的成功王麗娟我們都知道,離開了家庭協助的學校教育和離開了學校協助的家庭教育,都是一種片面的教育。針對家校合作中的溝通需求,蘇偉仲、龐蘊馨、陳玉香三位一線教育工作者合作完成了《贏在溝通——家校合作的成功智慧》一書,就是要在充分闡述協同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通過真實案例來現身說法,幫助大家認清家校溝通問題的本質和溝通規律,為眾多的一線教師和家長們提供一份溝通策略實際操作指南。
  • ​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與合作丨公開課筆記42
    家校合作的實質是什麼家師關係的重要性2014年,我們開展了全國性的高中老師的調查,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家長、教師溝通的頻率和質量對學生的學業生涯、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都具有正向預測和促進作用。所以家師之間的溝通和關係質量的提升是影響家校合作效果非常關鍵的因素。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在我看來,陪伴、引領、薰陶,既是家長的天職所在,也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子。貼身在外 交心在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效的陪伴。與孩子共同在家的時光,我們一起讀書,背書,做家務,和孩子一起「瘋狂」地玩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會放下家長的架子,踏踏實實地變成孩子的玩伴,做讓孩子高興、感興趣的事情。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吳晗清分析,目前家校關係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在責任互立型關係中,家長認為教育責任屬於學校,而教師也只在學生犯錯等情況下才與家長聯繫,家校合作停留在事務性接觸層面;在校方領導型關係中,家長僅是「邊緣性參與」,積極性較低;而合作管理型的家校關係,通過調整家校定位、整合家長資源、溝通各方優勢,形成促進學生發展的合力。哪種類型才是真正的家校合作?
  • 疫情防控常態化 家校合作更深化
    家校合作是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整體提升教育質量的必然之舉。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做好家校合作工作不僅有助於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態,還有助於建設學習型社會、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 家校合作——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建設路徑
    作者丨王葦琪,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青少年階段是個體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人格教育在此期間具有難度較大、施展空間大和教育者多樣三個特徵,這就必然要求家庭與學校進行合作,共同呵護青少年學生的人格成長。家庭與學校在人格教育上分別存在一些積極力量以及局限性,因而家校合作可以產生互補的效果。
  • 在線教育離不開家校深度合作
    家庭成為了教育的主陣地,「書房變課堂」「客廳當操場」,在線教育為家校合作展示了一幅新的場景。為更好滿足在線教育提出的新挑戰、新要求,需要不斷完善家校合作的組織運行,強化家校合作的培訓指導,健全家校合作的條件保障。完善家校合作的組織運行。當前各地積極推進家校合作,初步建立了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託的多方參與格局。
  • 家校聯動抗疫情 溝通合作促成長——記育紅小學三年三班家校共育
    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家校溝通合作變得尤為重要。作為育紅小學的一名普通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班主任作為家校溝通的重要紐帶,在疫情期間更要勇於擔當責任,努力做好疫情期間家校溝通工作。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切實提高家長和學生思想認識。從大處著眼,樹立大局意識,全局思想。關注疫情,關注時事,勤奮學習,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 家校共育,為什麼需要藉助第三方平臺力量?
    儘管一些學校,在家校共育的內容和形式上作了創新嘗試,比如開展家長課程、家長開放日等,但仍然不能改變學校對家長的「一言堂」和「批鬥會」、家長走馬觀花的「一日遊」本質。更由於雙方對責任邊界的理解出現偏差,導致關係錯位,使微信群、校訊通等這些原本助推家校溝通的「聯繫簿」,淪為了「作業本」,加劇了本來就緊張的家校關係。但家校共育是青少年成長的基石和必由之路,不容怠慢,無可迴避。
  • 家校溝通的基礎是平等和尊重
    前段時間,廣州水蔭路小學「上廁所事件」引發市民關注,而在事件平息後,不少市民開展了對於家校教育方式的探討。就這件事,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真光中學校長陳秋蘭和來自花都區的市人大代表、黃岡中學廣州學校董事長梁潤佳各抒己見。她們都認為,學校方面沒有與80後、90後家長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是導致事件發生的原因。
  • 規模化K12在線教學中家校合作的實施邏輯、內容與建議
    當前,國際上廣泛認可的家校合作活動可概括為六種[3][4]:一是育兒,即學校教師幫助家長創設家庭學習環境以支持學生的發展;二是溝通,即創建有效的家校雙向溝通方式;三是志願服務,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校本項目;四是在家學習,即向學生家長提供有效信息以促進其子女在家學習;五是決策,即允許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有關決策;六是社區合作,即利用社區資源促進家長實踐、學生發展和學校項目。
  • 先建設 重體驗 講方法 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園丁學校家校溝通「九字訣」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張業晨 )家校溝通很難嗎?很難。要想做到家校一心,齊心協力,關注個體,確實不容易。家校溝通不難嗎?不難!家長和老師們的目標一致,溝通就是攜起手來,實現目標。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園丁學校張業晨老師從三個方面著手,先建設、重體驗、講方法,讓家校溝通可以很簡單。
  • 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班級產生?
    因而,深入研究和分析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家校溝通和合作,家校合作如何融入日常的家長和家庭與學校和教師的互動,就成為推進家校合作、提高其有效性的當務之急。而在政府、學校、年級和班級多級層面結構之中,班級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學組織單位,研究班主任如何在班級教學管理中開展家校合作共育,具有基礎性作用。
  • 促成家校合作,實現家校共育——九江一中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
    他對疫情期間理解和支持九江一中家校合作工作的各位家長表示感謝,其次萬校長向與會家長介紹學校2020年高考的優異成績,並對最近在全國物理競賽中斬獲金牌的學生及教練員表示祝賀。接著,萬校長表示"促成家校合作,實現家校共育,是九江一中一直以來堅持的辦學思想"。
  • 濱海國際|「家校共育,助力合作」經驗交流會成功召開
    為大力推進家校協同育人,全面落實開放辦學理念,濰坊濱海國際學校進一步加大力度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在每周家長進校「七個一」常態活動基礎上,多措並舉,強化多種形式的家校溝通交流。
  • 「喬會龍教育隨筆」建立線上家校合作長效機制,共築學生美好未來
    四、開展一對一網絡家訪,深化家校溝通極具針對性的家訪是促進線上家校溝通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促進家校和諧,深化家校溝通,我校積極開展「網絡家訪」活動。網絡家訪的主角有學校領導、班主任、學生幹部、同班級的學生家長等。
  • 家校互動,最便捷及時的雲溝通平臺
    如何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方法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有效運用先進技術,創建一條學生、家長、教師迅捷溝通的渠道,增強家校互動的情境性、實效性,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成為教育技術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 家校溝通業務不可強訂
    薛紅偉 繪近日,河南省安陽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開展簡訊服務類家校溝通業務清理整頓的通知》,要求「校訊通、翼校通、優學通」等簡訊服務類家校溝通業務,必須堅持學生、家長及教職工自願的原則,確保開通及退訂業務自由;學生、家長或教師退出服務應確保自主,
  • 家校溝通 從「心」出發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成長,共同教育好孩子,12月17日,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開展了以「家校溝通 從心出發」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活動由學校專職心理教師陳豔秋主持。最後,陳老師介紹了一些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提供了新的思路。活動結束後,老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首府實驗小學一直重視師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經常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活動,如心理講座,沙盤輔導,團體心理輔導等等,有效保障了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學校的健康發展提供心理支持。
  • 2020年免費家校溝通軟體推薦
    很多培訓機構運營初期家校溝通工作往往不如招生被重視,但是隨著機構的運營很多用戶才發現家校溝通的重要性,有沒有一款免費的家校溝通軟體呢,答案是有的,這裡推薦桃李雲幫系統,在線註冊就可以使用,後臺有視頻操作教程。下面說說桃李雲幫家校溝通軟體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