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䴉住我家
在秦嶺南麓的漢中盆地,有個叫草壩的村莊,老輩人都記得,幾十年前那裡曾是荒草灘,如今全都變成了大片大片的良田,夏天種滿綠油油的水稻,春天則是一望無際的金黃的油菜花田。白雪家就住在草壩村的東邊,緊挨著高大茂密的青岡林,林中棲息著數千隻大型涉禽,鶴類,鸛類,鷺類。它們的叫聲極其高亢嘹亮,從早到晚唳聲囂囂,尤其是夏天,雷暴雨來臨前的傍晚,鳥叫聲更是嘈雜急切,聽者無不心慌。白雪和爺爺奶奶一樣,早已習慣了鳥類噪音。這裡的村民世代與鳥為鄰,追隨鳥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鳥在林中忙覓食,人在田間忙耕種,彼此相安無事,老人竟多長壽。空閒時,白雪就坐在家門口觀察林中鳥兒。她最喜歡清晨和黃昏,太陽將出或將落時,天邊有柔和金黃的光芒,白鶴黑鶴灰鶴們振翅向天,在晨曦或暮色中投映出絕美的剪影,令人驚嘆。有一天,白雪在家門口看到了陽春。陽春是她的同班同學,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他和她一樣,爸爸媽媽也在遠方打工,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陽春一個人,痴呆呆地仰望樹上的鳥們,久久不曾離開。她不知道他在看到林中熱鬧鳥景時,會想些什麼?陽春說:「我真羨慕你,白雪,有這麼多鳥兒陪著你。」陽春家住在村子的西頭,獨門獨院,家門前只有一棵孤零零的麻柳樹,二十多米高,比他家新蓋的三層小樓房還高呢。爸爸春節回家,嫌這棵樹老朽,且已明顯向內傾斜,怕它哪天倒下砸到自家樓房,就想請示村委會砍掉它。一個春天的早晨,一對大鳥突然飛進陽春家,歇在那棵麻柳樹上,開始築巢了。它們和青岡林裡的鷺類體形差不多,都有長長的喙和腿,但羽翅卻是緋紅色,面頰和腳爪也點綴著硃砂紅,美麗極了。在草壩村,朱䴉這種世界瀕危珍稀並不罕見。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姚家溝發現世上僅存的七隻野生朱䴉以來,在人類的保護下,幾十年過去,朱䴉在這片古老美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已有數千隻了。朱䴉膽小,性格孤僻,總是離群索居,一般棲息在野外溪流邊或者靠近村莊的田野大樹上,如此零距離地住進村莊人家,在草壩村還是頭回見呢,這說明朱䴉越來越信任人類了。這種靈性的鳥兒,已經懂得依靠人類的保護來生存了。陽春的生活有了樂趣,也有了責任,他愛跑到樓頂上去觀察朱䴉。白雪笑著說:「與其等待,不如呼喚。」
陽春就仰著頭,衝著麻柳樹「啊啊啊」地大叫起來,白雪捂嘴呵呵笑不停,連說不對不對,然後她也仰頭呼喊起來:不一會兒,雄䴉果真就飛回家來了。陽春佩服至極,白雪的呼喚聲竟能以假亂真,說明她平時對朱䴉的觀察細緻入微。現在,該輪到白雪羨慕陽春了,朱䴉永遠也不會去她家,和青岡林裡的親戚們群居。樹林有樹林的熱鬧,獨木有獨木的清歡,各有所好。白雪發現,陽春比過去活潑開朗多了,他現在是學校的朱䴉志願者,平時總給同學們宣傳朱䴉的生活常識和保護知識。在陽春家的麻柳樹上,他倆還發現了一個秘密:膽小孤僻的朱䴉,現在也學會交朋友了,它們的朋友就是喜鵲。初夏時節,村民們在水田裡插秧,朱䴉翩翩飛來,停歇在距離人群不遠的地方,捕食稻田裡的泥鰍和田螺。陽春只有耐心等待,等待春天來臨。
三月是草壩村最美的季節,漫山遍野盛開的梨花猶如白雪覆蓋浩瀚山頭,來牛頭坡看梨花的人絡繹不絕。那裡每年都要組織一場盛大的民間詩會,村民們聚集在梨花深處臨時搭建的舞臺上,踴躍朗誦自己的詩歌作品。陽春和白雪站在山坡上,突然看到不遠處金黃的油菜花海之上,正掠過兩抹緋紅的美麗身影,朝村莊這邊飛來了,藍天下響起熟悉的叫聲:啊——噢!啊——噢!
他們跳躍著,揮舞手臂,激動地大喊大叫起來:朱䴉回家啦!草壩村,這美麗吉祥的家園,是人和䴉相互成就的。曾經,人們為朱䴉留住了綠水青山;如今,朱䴉償還給人們的是金山銀山。(原載於《兒童文學》選萃版2020年第10期)
【作者簡介】吳夢川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魯迅文學院第六屆高研班學員,入選陝西「雙百人才」計劃。現居陝西漢中。出版成長散文集《走踏踏》、長篇成長體驗小說《完美的花朵》《尖叫的海棠》《淡白的古果》《魏紫的春天》《一個人的騎行》《梨花與朱䴉》。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入選中宣部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農家書屋重點推薦書目。
--------------------
審核:張 芳 張 邁
責編:廣 麗 吳 豪
編輯:寧慧平
編號: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