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脈秦嶺·和美朱䴉-首屆朱䴉文化宣傳活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啟動

2020-12-11 西安美術

展覽題目:秦嶺家園·朱䴉油畫展展覽時間:2020-06-22~2020-06-30開幕時間:2020-06-22 09:30展覽地點: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單位:陝西省林業局承辦單位:陝西省林業信息宣傳中心、陝西省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管理站、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陝西唐大明宮遺址文物保護基金會、晏子油畫藝術工作室協辦單位:陝西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大秦嶺研究院學術支持: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陝西省油畫協會、陝西省油畫藝術委員會、西安市美術家協會

2020年6月22日上午,由陝西省林業局主辦,陝西省林業信息宣傳中心、陝西省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管理站、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陝西唐大明宮遺址文物保護基金會、晏子油畫藝術工作室承辦的「祖脈秦嶺·和美朱䴉」首屆朱䴉文化宣傳活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幕。

向「朱䴉文化宣傳推廣大使」頒發聘書

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牛一兵出席並向「朱䴉文化宣傳推廣大使」頒發聘書,副省長魏增軍出席並致辭。會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李小林、國務院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執行主席、行知商學院校長李小琳發來賀詞。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發布《陝西省朱䴉保護成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保華宣布「祖脈秦嶺·和美朱䴉」自然科普短視頻、動漫、文學作品大賽正式啟動。牛一兵、魏增軍、白阿瑩等領導共同啟動「祖脈秦嶺·和美朱䴉」首屆朱䴉文化宣傳活動。

陝西省副省長魏增軍致辭

魏增軍在致辭中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朱䴉保護工作,自1981年在洋縣發現世界僅存的7隻朱䴉以來,開啟了以秦嶺為中心的朱䴉保護序幕。特別是近年來,我省高位推進秦嶺生態保護,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不斷深化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切實提升朱䴉保護拯救水平,在種群與棲息地保護、人工繁育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宣讀中國人民友好協會原會長李小林賀詞

魏增軍強調,朱䴉作為和平的使者、友誼的象徵,是陝西特有的生態文化符號和生態保護名片,講述著當代中日韓的和平故事,傳播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承載著「和美高遠」的秦嶺生態衛士精神。我們要以舉辦此次活動為契機,認真履行秦嶺保護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把秦嶺打造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把朱䴉文化打造成彰顯陝西生態保護自信的靚麗名片,奮力譜寫新時代陝西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黨雙忍發布《陝西省朱䴉保護成果》

黨雙忍發布《陝西省朱䴉保護成果》時表示,近40年來,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朱䴉從「發現」,到「保護」「繁衍」「復興」,取得了種群數量呈倒金字塔增長態勢,棲息地向歷史分布地不斷擴展,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走在世界前列,其生境保護模式具有全球實踐意義,朱䴉文化交流和國際合作向縱深發展等重大成果。朱䴉棲息地面積,已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裡擴大到1.5萬平方公裡,由最初發現時的陝西洋縣姚家溝逐步向東亞歷史分布地恢復,呈現出以秦嶺為中心,從洋縣擴展到秦嶺、從長江流域擴展到黃河流域、從陝西擴展到全國、從中國擴展到東亞的趨勢。

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保華宣布「祖脈秦嶺·和美朱䴉」自然科普短視頻、動漫、文學作品大賽正式啟動。

晏子分享自己與朱䴉的不解之緣

此次活動新聘請了知名油畫家晏子女士,「朱䴉國際論壇」發起人之一秦子先生,中國著名體操運動員、世界盃高低槓冠軍畢文靜,林業工作者高瑀晗為「朱䴉文化宣傳推廣大使」頒發聘書。四名「朱䴉文化宣傳推廣大使」向各界人士分別講述了自身與朱䴉的故事,分享自己與朱䴉的不解之緣。

牛一兵、白阿瑩為晏子朱䴉油畫展揭幕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嘉賓參觀了「秦嶺家園·朱䴉油畫作品展」。本次朱䴉文化宣傳活動期間展出的油畫展,系著名職業油畫家晏子女士創作,共計展出130餘幅作品,分為秦嶺大自然、朱䴉藝術和大唐朱䴉故事三個篇章。6月23日至6月30日,公眾可免費參觀。

相關焦點

  • 全球朱䴉種群數量已達5000餘只 極危降為瀕危!
    6月22日上午,在陝西省林業局主辦的「祖脈秦嶺·和美朱䴉」首屆朱䴉文化宣傳活動開幕式上,發布了《陝西省朱䴉保護成果報告》。 野外保護與人工飼養同步,野生朱䴉繁殖地由3處增加到8處,海拔降至700米,朱䴉存活數量維持在20—40隻。 第三階段, 新世紀以來,進入朱䴉種群加速復壯階段。隨著全面保護和生態修復,秦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工飼養和野化放飛逐步開展,野外朱䴉繁殖地由8處增加到547處,野生朱䴉種群數量達到2600餘只。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
    說起朱䴉的前世今生,老人眼中有光,話裡含情。在不疾不徐的講述中,他很少談及自己,講得最多的,是國家對朱䴉保護的重視和投入,是洋縣群眾為保護朱䴉被改變的生活,是一代代牧䴉人不舍晝夜的堅守……  在朱䴉被重新發現的第四十個年頭,我們走進秦嶺南北,在朱䴉的蹁躚起舞中,聆聽這曲人與自然的命運交響,記錄生態文明史上的這一傳奇。
  • 保護秦嶺,共守生態和諧 | 那段來自大唐的朱䴉傳奇
    兩隻美麗的朱䴉伴隨著大明宮的鐘聲翩翩起舞,它們嚮往那裡的人間生活。 它們隨著鐘聲飛近了長安的上空,頓時為延綿不絕的城市建築群和美侖美奐的皇家宮殿群所吸引,這是世界最大的宮殿群,也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融中心。 兩隻朱䴉化成兩個神秘的光環附體於她們身上, 瞬間變成了兩位更加秀美的朱䴉公主。
  • 國小新陝西行 | 深入漢中洋縣,探訪朱䴉之鄉
    「國情教育實踐活動」是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班的必修課,是同學們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體現,是踏實紮根基層,深入了解國情,開展調研實踐,挖掘新聞故事的寶貴機會。   在接下來的一周裡,國小新們將在陝西漢中深入基層,一起調研,完成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和實踐報導成果。
  • 壯麗70年|國寶朱䴉:讓世界矚目的「東方寶石」
    陝西省林業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常秀雲這一次呢,又把它運到日本去作為這個文化大展的一個主要內容。把它陳列在那裡,讓所有的國家來關注我們中國的生態保護,關注我們秦嶺生物多樣性。朱䴉在歷史上曾經廣泛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東亞一個特有的物種,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幾近滅絕,只在我省漢中洋縣發現了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幾十年來,在我國專家和地方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共同努力下,朱䴉在我國的野外種群擴大到2600多隻。與此同時,朱䴉也作為東北亞吉祥之鳥,多次被我國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韓國,幫助他們在當地恢復朱䴉種群。
  • 全球朱䴉種群數量超4000隻—新聞—科學網
    作為自然生態系統大家庭的重要一員,鳥類在森林病蟲害防治、種質資源傳播保護、維護生物鏈條穩定和生態系統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為守護朱䴉 他們傾盡了心血
    劉蔭增:我們覺得,既然洋縣發現了朱䴉,這麼大的秦嶺,不能武斷地認為只有7隻,我們當時給這7隻朱䴉命名為「秦嶺一號」,我們希望還有「秦嶺二號」,於是要繼續調查。連續調查3年以後,確實沒有發現其他的朱䴉。剛開始主要是做野外朱䴉的保護,由於基數小,再加上外界因素有出現死亡的情況,朱䴉數量一直保持在七八隻左右。
  • 朱䴉和它的一天--馬健(附視頻)
    朱䴉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潔白的羽毛,豔紅的頭冠和黑色的長嘴,加上細長的雙腳,朱䴉歷來被日本皇室視為聖鳥。朱䴉(學名:Nipponia nippon):古稱朱鷺、紅朱鷺,朱䴉系東亞特有種。中等體型,體羽白色,後枕部有長的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繁殖期時用喙不斷啄取從頸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塗抹到頭部、頸部、上背和兩翅羽毛上,使其變成灰黑色。
  • 驚豔春晚的《朱䴉》你看了嗎?戳這裡,了解朱䴉這顆「東方寶石」
    2021年的春晚中,當一隻只「朱䴉」優雅、從容地出場時,讓人們不禁驚豔於她們所呈現的「朱䴉」的美。在19世紀中葉之前,日本朱䴉的數量還比較多,隨著人類的活動發展,朱䴉的數量下降了。1981年,5隻朱䴉被日本的科學家捕捉之後,日本的野生朱䴉也就消失了。在最後捕捉地點,日本人樹立了一座紀念碑。日本捕捉的5隻朱䴉裡的最後死亡的個體,叫作金,有些書裡翻譯成「小金」。中國什麼情況呢?在1981年重新發現朱䴉以前,中國對朱䴉的記錄停留在1964年,當年採集到一個標本,此後近20年都沒有記錄。
  • 雪中朱䴉
    雪中朱䴉 2020-12-0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博藝君De科普秀】·朱䴉的「重生」
    朱䴉是䴉科朱䴉屬鳥類,古稱:朱鷺、紅朱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朱䴉生活在溫帶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帶,在非繁殖期通體白色,頭、羽冠、背和兩翅及尾綴有粉紅色。其主要以小魚、蝦蟹、甲殼類、昆蟲等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為食。早在古埃及時代,朱䴉就出現在金字塔的壁畫中。在埃及神話中,朱䴉是正義的化身。歷史上日本對朱䴉情有獨鍾,一度將其當成國鳥,備受皇室的尊崇。
  • 陝西林業局發布報告:朱䴉受危等級由極危降為瀕危
    6月22日,陝西省林業局發布《陝西省朱䴉保護成果報告》。《報告》稱,截至目前,陝西省級朱䴉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成種源基地2個,救護繁育基地5個,野化放歸基地8個。隨著全面禁伐,秦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陝西野外朱䴉繁殖地由8處增長到547處,野生朱䴉種群數量達到2600餘只。朱䴉棲息地面積,已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裡擴大到1.5萬平方公裡,由最初發現時的陝西洋縣姚家溝逐步向東亞歷史分布地恢復,呈現出以秦嶺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趨勢。
  • 陳忠實:拜見朱䴉
    朱䴉在中國,也只是在陝西洋縣一地有。洋縣在秦嶺南麓,漢江邊上,有平坦的壩子,有曲線優美舒展溫柔的緩坡,有重疊起伏一襲秀氣的丘陵,有挺拔偉岸瀰漫著原始森林氣息的秦嶺群峰,有如畫如詩的田疇和稻地,更有性情溫和天性怡然的鄉民……在世界各地的朱䴉相繼滅絕(日本僅餘一隻失去繁育能力的老鳥)的現今,洋縣卻存留住了這種鳥兒。
  • 2019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活動啟動「和美 謙厚 博愛」是秦嶺大熊貓文化的核心價值
    活動現場「大美秦嶺,熊貓陝西」。
  • 【漢中女作家】吳夢川 朱䴉住我家
    朱䴉住我家在秦嶺南麓的漢中盆地,有個叫草壩的村莊,老輩人都記得,幾十年前那裡曾是荒草灘,
  • 陝西又有2隻小朱䴉破殼而出!記者直擊「育嬰房」裡的新生命
    (圖:4月19日上午8時左右人工繁育朱䴉寶寶破殼而出)陝視記者了解到,目前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的工作人員承擔著「家長」角色,正在細心照顧著朱䴉小寶寶們。餵養剛剛出生的小朱䴉像照顧孩子,除了成年朱䴉吃的泥鰍外,對於小朱䴉而言,蛋黃、奶粉、微量元素都是不可或缺。
  • 從命名到保護:與朱䴉有關的一切
    希望大家除了朱䴉之外,也了解我們周圍、身邊的鳥類。上海有些什麼鳥呢?我們最親切的就是「四大金剛」:樹麻雀、珠頸斑鳩、烏鶇和白頭鵯。這四種鳥非常常見,是我們身邊的動物。《朱䴉的遺言》裡面也提到日本當地野鳥會的工作和活動,包括主人公去觀鳥,就是看周圍的、身邊的這些鳥類。他們會關注朱䴉這樣的瀕危動物,也關注常見的鳥類。
  • 因為瀕危的神鳥朱䴉,95歲的日本老人,村本義雄和中國結下的情誼
    4月18日,日本95歲的「朱䴉衛士"村本義雄收到中國友人意外來信,他滿面笑容說:「這就是朱䴉帶來的緣分,是我生命的洗禮。」給村本寄信的是陝西省西安市當地報社工作的莊苗苗。14年前,還是大學生的莊苗苗認識了來陝西進行朱䴉保護工作的村本。
  • 洋縣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
    事件回顧: 2018年10月17日晚,一對來自中國陝西省的朱䴉「樓樓」和「關關」被送達日本新潟縣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中國贈送日本的2隻朱䴉17日上午從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出發,下午抵達東京成田國際機場。
  • 經近40年精心保護,一度瀕危的朱䴉已由在陝西洋縣發現時的7隻增至...
    原標題:經近40年精心保護,一度瀕危的朱䴉已由在陝西洋縣發現時的7隻增至5000餘只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人民眼·人與自然)朱䴉競翔。   張躍明攝1981年,「秦嶺一號朱䴉群體臨時保護站」在陝西洋縣姚家溝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