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卦原文(乾下震上)
《大壯》:利貞。
《彖》曰:《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初九:壯於趾,徵兇,有孚。
《象》曰:「壯於趾」,其「孚」窮也。
九二: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壯,君子用罔」也。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於大輿之輹。
《象》曰:「藩決不羸」,尚往也。
六五:喪羊於易,無悔。
《象》曰:「喪羊於易」,位不當也。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卦辭】大壯:利貞。
【譯文】《大壯》卦象徵大為強盛:利於守持正固
【注釋】①大壯——卦名,下乾上震,象徵「大為強盛」。《釋文》引鄭玄曰:「壯,氣力浸強之名。」《正義》:「壯者,強盛之名。以陽稱大,陽長既多,是大者盛壯,故曰大壯』。」
②利貞。 此謂「大為強盛」之時,利於守正。《程傳》:「大壯之道,利於貞正也;大壯而不得其正,強猛之為耳,非君子之道壯盛也。」
【彖辭】《彖》曰: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譯文】《彖傳》說:大為強盛,指剛大者強盛。氣質剛健又能奮動,所以稱強盛。大為強盛之時利於守持正固,說明剛大者必須堅正不阿。保持正直剛大而天地的性情也就可以明白了!
【注釋】①大者壯。 陽大陰小,卦中四陽爻盛長,故稱大者強盛。《正義》:「陽爻浸長已至於四,是大者盛壯。」
②剛以動,故壯—一。剛,指下乾;動,指上震。此以上下象含「剛」、「動」之義,配合前句「大者壯也」並釋卦名「大壯」。《集解》引荀爽曰:「乾剛震動,陽從下升,陽氣大動,故壯也。」
③大者正也——。此釋卦辭「大壯:利貞」之義,謂此時利於剛大者守正。《正義》:「大者獲正,故得「利貞』。」
④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一。古人以為天地既大且正,生育萬物而不偏,故謂「正大」即可見「天地之情」。此句承前文,闡發《大壯》卦所含「大者正」之義。《王注》:「天地之情,正大而已矣。弘正極大,則天地之情可見矣。」
【大象傳】《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譯文】《象傳》說:震雷響徹天上威盛剛強,象徵大為強盛;君子因此(善葆壯盛)不施行非禮的事情。
【注釋】①雷在天上,大壯。 釋《大壯》上震為雷、下乾為天之象。《王注》:「剛以動也。」《正義》:「震雷為威動,乾天主剛健;雷在天上,是『剛以動』,所以為『大壯』。」
②非禮弗履——。履,踐行。這是說明君子觀察《大壯》卦象,悟知於強盛之時必須守正履禮,
善葆其「壯」。《王注》:「壯而違禮則兇,兇則失壯也。故君子以大壯而順禮也。」《正義》:「盛極之時,好生驕溢,故於大壯,誡以『非禮勿履』也。」
【說明】項安世曰:「君子所以養其剛大者,亦曰『非禮勿履』而已。」(《周易玩辭》)此說與《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義略接近。
【陳起興譯】物壯必老 固守正道
大壯:利貞。《序卦傳》:「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事物不可能水遠老是隱遁、後退,到一定階段會停止後退,獲得新的發展壯大。故而遯卦之後為大壯卦。連續四個陽爻成長壯大,表示陽剛隆盛,故為「大壯」。陽象徵君子,君子壯大大有作為,故亨通。然而,聲勢隆盛壯大,就必須嚴守純正;否則,就有可能陷於橫暴。故卦辭說堅守純正才有利。如程頤說:「大壯之道,利於貞正也;大壯而不得其正,強猛之為耳,非君子之道壯盛也。」這一卦,也是「消息卦」,代表二月。遯卦倒過來成為大壯卦,彼此是「綜卦」,逃避是消極手段,壯大則是積極進取,何時該退,何時當進,應審時度勢,相互為用,不可一意孤行。大壯卦的結構是震上乾下,稱雷天大壯。《彖傳》:「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大壯,意即大者強壯,或大為強壯;大壯之卦,內卦乾為剛,外卦震為動,剛健而有活力故稱大壯。卦辭說利於守正,因為壯大者是符合正道的緣故,或說符合正道的事物才能夠壯大。譬如天道正則萬物正,君道正則臣民正,父道正則家人正,標正則影直。君子認識了正大之理,則可知天地萬物之根本情懷;或說天地萬物之根本情懷是守正。王弼說:「天地之情,正大而已矣。弘正極大,則天地之情可見矣。」黃壽祺解釋說,古人以為「天地」既大且正,生生萬物而不偏,故謂「正大」即可見「天地之情」,闡發大壯卦所含「大者正」之義。
《象傳》:「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排。」本卦為天上鳴雷的卦象,象徵十分強盛,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君子觀此卦象,當以迅雷可畏、禮法森嚴來警示自己,從而畏威知懼,唯禮是遵。嚴格要求自己,不做越出準則和規律的非分之事。否則,會遭受上天的懲罰。孔穎達說:「震雷為威動,乾天主剛健;雷在天上,是『剛以動』,所以為『大壯』。」又言:「盛極之時,好生驕溢。故於大壯,誡以『非禮勿履』也。」王弼說:「壯而違禮則兇,兇則失壯也。故君子以大壯而順禮也。」項安世說:「君子所以養其剛大者,亦曰『非禮勿履』而已。」諸位先賢所言,皆從懼強守禮方面設戒,告誡君子觀察大壯卦象,當悟知於強盛之時必須守正履禮,善葆其「壯」,而不可倚強凌弱,與《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之義接近。(錄自《易道人生》)
【爻解見分爻詳釋】
【黃壽祺總論】「大為強盛」,是事物發展的美好階段。此時如何善葆盛壯」,是至為關鍵的問題。《大壯》卦辭以「貞吉」二字,揭示
了守正處壯、必獲吉祥之理。卦中諸爻,具體說明「大壯」之時不可恃強「用壯」,而要謙退持中。於是二、四兩剛以謙柔獲吉,初、三兩陽若妄動必兇;五、上兩陰,剛壯已過,更宜柔和自守。劉沅指出:「不用壯而彌壯,此《大壯》之義也。」(《周易學說》引)馬振彪就此進一步推論曰:「匹夫之勇,不得謂『大壯』;自反而縮,理直氣壯,乃所以為正也。天地有正氣,可貫古今;君子有正氣,可配道義。董子言:『與其不由道而勝,不如由道而敗。不由道而勝,是小人之『用壯』,亢龍有悔』也;由道而敗,是君子之『用罔',潛龍勿用』也。《易》義多扶陽抑陰,而《乾》與《大壯》則戒人用陽太過。推『用罔』之義,殆『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乎!」(《周易學說》)此論所明《大壯》推重「不用壯」的義理,實屬全卦大旨的核心。許慎《說文》謂「止戈為武」,《周易》稱「大壯貞吉」兩者論事發端誠然有異,但關於「剛武」、「強盛」必須建立在「正」的基礎上,不得濫用妄施的觀點,則是頗可相通。《彖傳》極言「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也是強調這一宗旨。
【高島佔】①問戰徵:軍勢強盛,有疾雷不及掩耳之勢;但兵驕必敗,所當深戒。
②問營商:雷在天上,是貨價高標之象,得價而售,不可過貪。
③問功名:雷聲遠震,必得成名。
④問家宅:防有火災,宜禱。
⑤問疾病:震為雷,亦為足,防有足疾,不能行也。
⑥向婚姻:震為乾之長子,巽為坤之長女,是天合也,吉。
⑦問失物:雷一過而無形,恐此物不能復得。
⑧問六甲:生男。
【馮斌譯】卦意:大壯卦二個陰爻四個陽爻,四個陽爻盛長,威猛日壯、大壯,大壯若不守正,血氣剛猛,有武斷的行為,則非正道,故聖人簡捷提示應以利貞為正,大而能正,正而愈大,正大光明,能為偉大的事業,才會有利。
【佔】①陽盛為大壯,聲勢壯大盛隆,惟必堅守真正堅固,正直無邪,始稱有利。
②陽盛陰微,大盛小衰,剛進柔退,強長弱消,乃天地之情況,現實之人生,掌握此項要領,無往不利。
③堅定信心,克己復禮,不做不合理的事情,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視。
④滿懷狀志,要能付諸實行,雖有危困,均可克服,願望得以實現。
⑤有病就要醫治,勿求與江湖郎中,勿信媒體誇大不實的廣告,勿覓各種專科大夫,依正式醫療程序方法進行,庶幾得以保證無慮。
例證:中庸「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古諺語「自勝為強」,自治去私,非禮弗履,戰勝自己,實踐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