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愛尚且說漢語,張本為何拒絕講漢語?原因或是這些

2020-12-08 草哥說體育

文/草哥

當下,國際乒聯總決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從前段時間的世界盃到現在,日本小天才張本智和一直都是網友們熱議的話題,除了他一次次的爆冷勝出和爆冷慘敗以外,就是關於他在採訪中改漢語為日語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日本女將福原愛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她多次用漢語和我們的選手交流,但是明明會講漢語的張本智和在接受採訪時,他不僅將脫口而出的漢語改為日語,還要讓旁邊的翻譯逐字逐句把漢語翻譯給他,張本這一做法確實令人難以理解。那麼,張本智和到底為何要拒絕講漢語呢?原因或是以下這些。

第一,張本智和已改國籍,講日語是對自己國家的尊重。我們都知道張本智和父母原本都是中國人,祖籍四川,張本父親張宇曾經還是國內小有名氣的桌球運動員,但是後來張宇帶著張本智和及張本的妹妹張美加入了日本國籍。張本智和是日本桌球的國手,他是代表日本出戰,也許他是為了讓自己國內的球迷聽到他的聲音,也同時為了表現對自己國家的尊重,所以才在採訪中改漢語為日語。

第二,生活環境決定。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還是根深蒂固的,幾乎是一生都難以改變的。什麼樣的土壤養育什麼樣的人,環境是影響語言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張本智和出生於日本宮城縣仙臺市,自小就在日本生活,儘管身上留著中國人的血,但是長期受日本文化的影響,生活環境導致了他習慣於講日語,所以他改漢語為日語也在情理當中。

第三,性格所決定,怕因為講漢語而尷尬。儘管張本智和已經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桌球運動員,但是他給人的感覺總有點冰冷,而且很少說話,甚至可以說還是一個靦腆的人,加上年齡尚小,所以在公眾面前心有顧慮,所以才改漢語為日語。當然,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一點太過於牽強,但是筆者認為,語言和一個人的性格息息相關,正如一個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中國人,他未必就敢於在公共場合將英語運用自如。

以上幾點或就是張本智和不講漢語的原因。不管怎麼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選擇權,張本智和如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日本公民,他代表的是自己的國家,所以他講日語是理所應當的。張本智和是一名新星,也是目前能對我國桌球構成影響的外國選手之一,我們應該把關注點集中在比賽上,而不是語言上,不管他講什麼語,都不是我們的重點。

除了以上幾點,大家覺得張本拒絕講漢語的原因還有哪些?

相關焦點

  • 漢語又叫華言、唐話,世界上還有這些國家也講漢語
    漢語是中國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如今漢語的地位正在不斷上升。實際上在有的國家,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漢語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此之前,新加坡的許多華文學校都在使用漢語方言,例如講福建話,廣東話,潮州話作為新加坡的教學語言。因此,普通話教育直到1920年代才開始生效,並成為新加坡華人教育所使用的語言。儘管在華文學校中以普通話作為基礎教育,但普通話仍然沒有在新加坡普及。大多數新加坡華人起源於華南地區,因此福建語,潮州話,廣東話,客家話,海南話等才被視為母語,並不是普通話。
  • 開口講「WiFi」、蹦英文 漢語純潔性被破壞?
    原標題:開口講「WiFi」、蹦英文 漢語純潔性被破壞? 但這些語言都在逐漸消失了。純潔性不等於有生命力,對語言來說,包容性可能更有生命力。漢語發展到現在,也吸收了很多語言,漢語的發展也是一個兼容並包的過程。法語的地位原來比英語還高,後來地位被取代,法國頒布了一些要求法語純粹化的法令,也沒能阻止語言的衰落,這也值得我們借鑑。   李明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語言都會借用外來語,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僅僅是漢語面臨的。
  • 新加坡大多是華人,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它被迫從馬來西亞分離,但分離之後的新加坡,反而迎來了自己快速發展的機遇,一躍成為了東南亞的經濟大國。  而獨立之後的新加坡,積極開始了自己的改革,而其十分重要的一項政策就是廢除漢語,以英語作為國語。
  • 新加坡華人高達74%,為何國語是英語卻不是漢語?三個原因很重要
    為何新加坡大部分都是華人?根據了解,上個世紀末,新加坡的華人高達230萬,佔據總人口的77.3%,其中閩南人有20%;客家人不足10%。在2010年的時候,新加坡的華人依然是當地最多的民族,佔據人口的74%,這樣的情況倒是讓人好奇,為什麼新加坡會有那麼多的華人呢?
  • 「功夫漢語」對外漢語老師儘量規避的十個方面
    沒什麼好說的,你是老師,是漢語母語者,你應該教規範、正確的漢語。規避3:過度使用英語等媒介語也許你會說,當遇到零起點的學生,不說媒介語簡直是雞同鴨講,無法交流!尤其是面對那些不會漢語也不會英語的學生,肢體語言、繪畫都成了最初的交流方式。
  • 新加坡基本是華人,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那麼則不得不提一個人——新加坡最偉大的總理李光耀;那麼則不得不提一項重大的政策——廢除漢語,將英語作為國語。新加坡一實現獨立便廢除漢語,在上個世紀的世界裡,可以說是一項極具積極意義的決策,它從多方面推動了新加坡綜合國力的巨大進步。
  • 英語比漢語難學?這份留學生的漢語試卷,多少國內同學敢說容易?
    其實,英語老師說的是大實話,能夠把咱們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漢語學好的同學,又怎麼能學不好英語呢。直白的說,學漢語比學英語更難。挖挖機讀書那陣子,小學還沒有開設英語課程,到了初中一年級,才接觸到英語。記得那時的英語老師剛剛從師範畢業,每次糾正同學發音都會弄得哄堂大笑。
  • 這本商務漢語教材,讓你的教學事半功倍|唯壹漢語乾貨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國外的工商界人士希望學習漢語,以滿足商業交往的需求。但是,精彩的商務漢語教學,則需要挑選適合學生的教材,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今天小編為大家挑選了五本商務漢語教材,一起來看看吧!
  • 泰北舉行青少年「學漢語 迎東協」漢語比賽(圖)
    泰北舉行青少年「學漢語 迎東協」漢語比賽(圖)   中新網9月22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網站消息,緊張激烈的漢語比賽,精彩紛呈的才藝展示,日前,來自泰北地區華文民校的7支參賽隊伍,300餘名師生匯聚清邁崇華新生華立學校,參加「學漢語 迎東協」泰北青少年漢語比賽。
  • 港臺漢語詞典收詞較為開放
    東方網8月30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引發爭議後,香港和臺灣的漢語詞典編撰收詞的方法引起關注。據介紹,兩地的漢語詞典收詞較為開放,外來語的引入較多。  臺灣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字典較少,且多已失修多年。
  • 漢語之家報考對外漢語教師,將漢語之美帶到全球
    【摘要】 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發展,社會上會湧現出很多的新型熱門職業,相信大家對這樣的新型職業也是褒貶不一,對外漢語教師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有人說它...
  • 「普通話」的真相:滿州人的蹩腳漢語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義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些特徵。
  • 火車站的英文名改為漢語拼音,好!
    2012-09-19 10:37:34   來源:市場星報     【摘要】 日前,鐵道部下發通知,為規範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譯法,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拼寫統一採用漢語拼音,方位詞統一採用漢語拼音
  • 漢語之家線上優質教育,對外漢語培訓領導者
    由於教學對象是外國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語即學生的母語,來解釋一些漢語問題。可以說,漢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重要工具。就目前來說,對外漢語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國內外的接軌也越來越全面,這就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外企進入到我們國家,而對於這些外企以及外國人來說,要想在國內生活下去,就要學習相關的漢語,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對外漢語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不錯的。
  • "普通話"真相-----滿族人蹩腳的漢語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講英語講得極其蹩腳,但如果日本統治了英國,那麼統治者那蹩腳的英語就會成為通用的語言。這種天方夜譚的事兒就發生在中國。現在通行的普通話,其實是操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遊牧民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但他們成了統治階級,於是他們說的蹩腳漢語就成了國語。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
  • 想讓自己的漢語課堂妙趣橫生?這些教學方法請拿走!
    身為漢語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位老師都在不斷思考的問題。在漢語課堂上,你都用過哪些有趣又實用的教學方法?如果說利用遊戲、歌曲教漢語已經不算新鮮,那今天這幾位老師的漢語教學妙招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情景教學,讓學生1秒愛上課堂!在美國新罕布夏大學孔子學院的漢語初級班課堂上,朱玲上網課後的第一個教學主題正好是「用餐」。
  •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的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加工形成的書面語言,即通常所說的文言文。一是六朝以後以北方口語為基礎進行加工形成的書面語,即通常所說的古白話。古白話是研究漢語史的重要資料,古代漢語如何演變為現代漢語,古白話是很重要的材料。
  • 這些漢語詞彙居然是利瑪竇創造的?
    這83個詞我們一一與《漢語大詞典》的相關條目作了比較,發現《漢語大詞典》不是例證晚出,就是例證缺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漢語用來表達事物的詞多選用偏正結構的名詞,所以這類詞更具有了能產性。「上帝」在漢語中原來是指天上主宰萬物的神,是利瑪竇最早用這個詞來轉指基督教所崇奉的神。利瑪竇以舊詞添新義的方法,還創造了別的詞,這些詞的大部分現在也已經實現了詞義換位,例如「天主」這詞便是。「天主」原是《史記》中的一個神名,而利瑪竇借這個詞來指稱基督教的神。除了「上帝」、「天主」之外,利瑪竇還創造了「聖母」(原為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經典)等詞。
  • 聯合國確認6種世界語言:漢語第一,為何1.2億人說的語言卻落選?
    聯合國確認6種世界語言:漢語第一,為何1.2億人說的語言卻落選?目前規定了六種語言作為它的指定辦公常用語言,這六種語言分別是,漢語、英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和法語。在聯合國的日常會議記錄和文件中,這六種語言都可以使用,至於其他語言則不行。
  • 通訊:「學習漢語讓未來更有競爭力」——記捷克中學生首次以漢語...
    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是,她們選擇了漢語作為外語考試科目。這是捷克中學生首次以漢語作為外語畢業考試科目。妮蔻和梅露是她們的中文名字。她們在捷克東部小鎮赫拉德茨-克拉洛韋的第一私立語言高中學習漢語已經4年了。作為這所學校招收的第一批把漢語作為第二外語必修課的學生,她們在畢業考試時做了一個勇敢的選擇,把漢語作為自己的外語畢業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