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看不見的暴力」讓她自我傷害
日前,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楊家坪派出所接到鄭女士的報警電話,稱14歲的女兒小楊身上有許多傷痕,懷疑在學校有人欺負她。
民警立即趕到小楊家中,發現小楊瘦小的胳膊上排列著數道小傷口,似是刀片割破皮膚所致。鄭女士渾身發抖,聲淚俱下,小楊卻閉口不言,不願說出傷人者的名字。
民警仔細檢查傷口劃痕的方向,似乎是小楊自己拿著小刀劃的。於是,民警單獨和小楊談心,經過開導,小楊終於打開了心扉。
原來,小楊因為身材瘦小,從上初一開始就被同學取了外號。起初,小楊對於同學們對自己「另眼相看」的行為並不在意,但久而久之,班上有的小團體將她作為孤立的對象,在集體活動中她要麼是「小透明」,要麼就是大家的「樂子」。長期遭遇這種「看不見的暴力」,小楊的性情慢慢發生了變化,回到家就將自己鎖在房間裡,不願與父母交流,有一段時間甚至狂吃白米飯,以此增肥。可是冷暴力並沒有停止,小楊陷入了嚴重的自我懷疑,每當在學校碰到傷心的事,小楊就會拿起小刀在手臂上劃一道口子。
「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在民警的關懷下,小楊終於釋放了所有情緒。通過鄭女士,民警與學校老師取得了聯繫,講述了事情經過,希望能夠引起學校的重視,與家長一起共同制止校園冷暴力行為,給全體學生一個健康的成長和學習環境。
事件分析▲▲▲
心理傷害比身體傷害更難痊癒
校園冷暴力很容易給未成年的孩子內心留下陰影,心理上的傷害比身體上的傷害更難痊癒。校園冷暴力大多出現在初中階段,多數遭受了校園冷暴力的學生都會像小楊一樣,不會輕易向老師或家長反映自己的遭遇,導致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然而,「施暴者」卻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正在傷害他人,在他們眼裡,這些行為不過是開玩笑。因此,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在校園裡的生活,如發現孩子遭遇校園暴力要及時制止,情節嚴重的可以報警。
民警支招▲▲▲
抵制校園冷暴力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
胡漢生(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楊家坪派出所民警):
校園暴力問題應得到社會各方的重視,抵制校園冷暴力,離不開每一個人的付出和努力。
家長每天要和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果孩子遭遇校園冷暴力,家長要及時向老師和學校反映,和學校採取有效措施,共同制止類似行為。同時,及時疏導孩子情緒,做好心理引導。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老師除了做好教學工作外,應該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並以身作則,做到對所有同學都一視同仁。如果發現類似的校園冷暴力,應該立即制止,並事後追蹤學生情況。對遭受冷暴力的學生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老師要及時跟進心理疏導,與學生家長一起幫助學生重新建立自信。
遭遇校園冷暴力的學生,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多和同伴溝通,增強自己的交往能力,和家長與老師一起共同面對,做到不沉默,懂得保護自己。
來源 | 人民公安報
審核 | 黃鈞鈞
責編 | 馬有珍
【來源:青海公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