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傅抱石精品山水畫100幅

2020-12-11 騰訊網

傅抱石(1904-1965),我國現代著名的國畫家、美術史研究和繪畫理論家,少年時代飽受艱辛,當過瓷器店學徒和補傘匠。熱愛中國傳統書畫、篆刻藝術,刻苦自學,尤崇石濤,1921年考入江西第一師範學校,號「抱石齋主人傅抱石」,從此走上藝術之路。1933年傅抱石進入東京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研究部,很快以畫、文、書、印「四絕」全才嶄露頭角,尤以山水畫見長。1935年7月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新中國成立後,傅抱石除在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任美術史教授外,先後擔任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分會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等職務。

南部文旅 南部文化

相關焦點

  • 傅抱石山水畫,大氣磅礴,有意境!
    在國畫的山水畫中,有皴擦點染的技法。其中皴就有很多種方法,而有一種皴是以人名命名的「抱石皴」。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山水畫大師傅抱石。
  • 一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的詩情文心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現代畫家。他是「新山水畫」代表畫家,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 傅抱石山水畫:妙造自然與古為新
    傅抱石 雨山圖 鏡心 紙本傅抱石 1960年作 觀瀑圖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56年作 紅日升 鏡心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47年 青山高几重 設色紙本 鏡框傅抱石 1946年作 觀瀑圖 鏡心 紙本傅抱石 1964年作 芙蓉國裡盡朝暉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42年作 石濤詩意圖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韶山詩意 鏡心 設色紙本傅抱石
  • 傅抱石有多牛?江西新餘以抱石為名 尋抱石之根 守抱石之魂 挖掘...
    ,傳承抱石精神,展示抱石風採。 以抱石為名,鐫刻城市的文化印記 「仙女下凡地,抱石故園人」是新餘市的城市名片,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新餘市陸續建成抱石公園、抱石紀念館、抱石大道、抱石步行街、抱石畫院、抱石文化街、新餘學院抱石美術學院、抱石文化廣場、仙女湖抱石文化創意園、傅抱石藝術館等一批以抱石為名的文化地標設施,其中新餘抱石公園為是中國第一座以美術大師名字命名的公園
  • 「畫」說脫貧攻堅 傳承抱石精神
    ▲1959年傅抱石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國畫大師傅抱石祖籍新餘市渝水區羅坊鎮章塘村,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的標杆,新金陵畫派的創始人,是一位集「畫、書、印、文」四絕於一身的教育家、美術史論家、山水畫家和篆刻家,其作品既筆墨蒼潤渾厚,又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尤其在山水畫上成就最大,創造了傅家山水和「抱石皴」。抱石文化是新餘的有根文化。
  • 寄情於山水之間——精品山水畫折射人生感悟
    山水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最愛,是畫家對大自然景色的讚美,也是對人生感悟的一種刻畫。古語有云:江山美如畫,人生苦無涯。這大好的河山與柴米油鹽的生活一對比,往往能折射出許多對人生的感悟與體會。今天與大家分享幾幅精品山水畫,一起來品讀畫中的人生感悟吧。
  • 傅抱石藝術節媒體矩陣正式上線
    新餘發布往期熱文推薦▶▶▶新餘是現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的故裡據了解,「傅抱石藝術節」媒體矩陣由傅抱石藝術節官網、傅抱石藝術節學習強國號(申請中)、傅抱石藝術節官方微信、傅抱石藝術節官方微博、傅抱石藝術節頭條號、傅抱石藝術節抖音號六大平臺組成。
  • 新餘:弘揚傅抱石藝術精神 挖掘抱石文化資源
    以抱石為名,鐫刻城市的文化印記「仙女下凡地,抱石故園人」是新餘市的城市名片,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新餘市陸續建成抱石公園、抱石紀念館、抱石大道、抱石步行街、抱石畫院、抱石文化街、新餘學院抱石美術學院、抱石文化廣場、仙女湖抱石文化創意園、傅抱石藝術館等一批以抱石為名的文化地標設施,其中新餘抱石公園為是中國第一座以美術大師名字命名的公園
  • 新餘記憶|抱石公園:鑲在城市中央的一幅「國畫」
    對於不同年代的人來講,也許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個地方似乎是繞不過去的,它就是抱石公園!一座公園,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也伴隨著時間的腳步,漸漸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就像鑲在城市中央的一副「國畫」。很多人都知道抱石公園,也都去過抱石公園,但抱石公園這個名字的來由卻不一定每個人都說得出來。其實,它是為紀念新餘籍著名國畫大師、金石家、美術教育家和美術史論家傅抱石先生,經省政府批准而命名的,是全國首座以美術家名字命名的公園。
  • 傅抱石山水畫中點景人物,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襯託畫面氣韻
    說到山水畫我們會想到張大千,其實在近現代山水畫上的表現傅抱石絲毫不遜色於張大千,傅抱石山水畫有一種詩意,這也是傅抱石的藝術特色,與張大千相比他的山水畫更具有內涵和魅力。傅抱石的山水畫是一種傳承,他能夠從石濤、陳洪綬等山水畫那裡繼承了詩意畫的創新和傳承。眾所周知,張大千的山水畫是以潑彩見長,而傅抱石的山水畫則以寫意為主,傅抱石的山水畫藝術特點並不僅僅表現在表面的形式上,他對傳統技法的突破和自我風格的確立是前無古人的。
  • 「津門網」傅抱石:風雨歸舟圖、鏡泊飛泉等10幅國畫作品賞析
    這幅《風雨歸舟圖》充分展現傅派山水散鋒筆法的獨特魅力,為借古開今的傳世名作。陝北風光傅抱石「目識心記」的寫生特點正是中國畫「以形寫神」的優秀傳統,而皴法結構藉助地貌學來認識,又克服了明清以降山水畫概念化、程式化的流弊。這種寫生方式確實需要畫家天才的記憶和嫻熟的技巧才能實現。
  • 石開國畫作品賞析:寓意吉祥如意的花鳥佳作
    石開精品牡丹畫《太平盛世春常在 花開富貴幸福長》 這幅《太平盛世春常在 花開富貴幸福長》為石開老師大尺寸牡丹畫代表作,構圖飽滿,疏密有致,古雅的山石間,各種顏色牡丹花競相怒放,紅色的熱情,粉色的浪漫,黃色的華貴,綠色的祥和,山石花草,蜂忙鳥戲,共同構成一幅幅富貴祥和、繁榮昌盛的花鳥畫精品,既有對小家富貴吉祥的祝福,也表達了對國家的繁榮、富強、昌盛、強大的美好祝願。
  • 一半山川帶雨痕——抱石齋主人傅抱石
    其刻印始於好奇,其父修傘鋪對面的刻字攤給了他最初的啟蒙,之後就讀江西一師,業餘時間研習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出入篆刻堂奧,這之後也就有了傅抱石為了緩解家庭生計訪刻趙之謙印作這則故事,此事被撞破後經校長指點,開始以「抱石齋主人」的身份鬻印自給,後又喜獲《黃士陵自存印譜》,印譜上的幾千枚印兌其一一研習消化,進而激發了其溯其源流,上宗秦漢,兼採浙皖,融會貫通,使其印風更加的秀逸渾樸,所做細白文、朱文印雄秀古雅
  • 【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月好好獨坐,雙松在前軒。西南微風來,潛入枝葉間。」松樹早在唐代吳道子時就常被畫在壁障上,後世多在山水畫中運用,也有單獨畫松成幅的。徜徉於山水國畫的長廊,松樹在畫中是隨處可見的。
  • 「津門網」傅抱石的山水畫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
    作為一個畫家需要很多的綜合性因素,不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文化儲備,還需要畫家人品、人格要高尚,其次才是畫家具有獨特的技法,在山水畫當中,有一位畫家不得不提他就是傅抱石,他的山山水水,是來源於自然又加入了自己的繪畫技法,同時又把個人的精神寄託全都寫進自己的畫中,讓他的山水打動人,感染人
  • 傅抱石最美山水100幅欣賞
    其峰丘環拱,地勢險要,進出僅有黃洋界、硃砂衝等哨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1927年,毛澤東率部在此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49年後,井岡山成為中國人民心中的革命聖地。1963年10月,傅抱石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視察江西,11月抵達井岡山地區寫生,返回南京後創作了數幅井岡山題材的作品。此幅《井岡山》就是其中之一。
  • 周廣中在山水畫領域聲名鵲起,成為金陵畫壇的後起之秀
    「其作品有傅抱石的影子,受金陵畫派的影響,有傳統的章法和筆墨,又有時代的氣息和語言。」「周廣中在山水畫領域聲名鵲起,成為金陵畫壇的後起之秀。讀周廣中的山水畫,會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他所創作的畫卷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審美享受,更是心靈與精神上的陶冶與淨化。
  • 把傳統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融合在一起,吳冠中繪《黃土高原》
    這幅吳冠中畫的《黃土高原》,描繪的就是這裡的景色。畫中用線條勾畫出黃土高原的輪廓,用濃重的墨色表現高原上縱橫的溝壑,斑斑點點的色塊表現出高原的質感,一片黃土之下還隱藏著無數生機。從作品風格來看,《黃土高原》屬於吳冠中藝術成熟期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使用國畫元素,表現有油畫特點的壯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