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我效能,身份認同的一個方面,有助於加強遺產旅遊。本研究旨在研究自我效能的方面在印度尼西亞棉蘭市歷史走廊。分發調查問卷,深度訪談和實地考察進行了調查當地人和遊客對該地區自我效能感的看法。結果表明,人們對於自信心和可達性有一個積極的看法感覺,儘管舒適度和安全性仍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在生成遊客滿意度方面,將吸引人們前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1
介紹
現在旅遊業被認為是許多國家,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被認為是貢獻收入最大的主要行業之一。在各類旅遊中,遺產旅遊的發展尤為明顯,吸引了遊客的極大興趣。這種趨勢是由人類在享受文化多樣性或來自世界各地的歷史事物的文化需要來驅動。這表明,熟悉歷史及其對象成為遊客最強烈的動機目的(Ismagilova et al., 2015)。
在遺產旅遊中,遊客在影響其成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Poria et al., 2003)。這與遊客對一個為他們創造吸引力和滿足感的地方的特點的看法有關。如果遊客在一個地方獲得獨特的體驗和依附於地方的符號和價值觀,那麼這個地方就會更加有意義。一個地區的地方滿意度和地位意識將表明是否成功實現遊客的期望,必需品和生活質量(QoL)標準(Shamai, 1991 and Stedman, 2002 in Wang and Xu, 2015))。這些事實將地位認定作為確定遺產旅遊區成功的重要實體。
本文專門研究了Breakwell(further developed by Twigger-Ross and Uzzel, 1996)在認同的一方面,即自我效能,在棉蘭城歷史走廊。這項研究旨在了解自我效能如何形成該地區的身份認同,同時有助於改善增強遺產旅遊。
2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被解釋為某人在身體和社會環境中的合理行為能力(Belk, 1992)。它存在於當人們認為環境可以促進他們的活動(Bandura, 1995)時。此外,他們還需要管理他們的環境(Twigger-ross and Uzzell, 1996; Winkel, 1981)。
功能的存在在旅遊領域非常重要,因為它涉及到QoL(quality of life生活質量)(Firouzmakan andDaneshpour, 2015)。雖然QoL本身的概念是多維的,由幾個方面構成,但其中有些成為旅遊業的焦點,例如舒適,幸福和對一個地方的滿足(Mostafa,2012)。功效的存在驅使了遊客的這種感覺。
Bandura(1997 in Lunenburg, 2011)在研究中指出,自我效能是指人們對工作能力的評估和實現預期的表現。這表明自我效能對於個人的目標有直接影響(Rampullo et al., 2015)。這是指集中於人們內部資源的內在功效(Bandura, 1997 in Lunenburg, 2011; Ben-Ami et al., 2014)。自我效能(Bandura, 1997 in Lunenburg, 2011)直接影響人們的QoL,因為它成為人類幸福和滿足的根本動力。相反,外部效能是指人們對所需外部資源的可用性和質量的信念工作(Eden, 2001 in Ben-Ami et al., 2014),如設備,合作和指導。它支持區域發展,因為QoL也與物理環境的質量密切相關(Eusuf etal., 2014)。因此,功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內部和外部功效。
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方面存在著對環境的情感福祉。其他標準包括對於社區的依附,活動和工作,安全性和環境質量(Eusuf, 2014)。當人們對某個地區的必要性感到滿意時,存在著自信與舒適感,以便能夠合理有效地行事。這種社會狀況與人類控制環境的需要有關(Belk, 1992),並影響著該地區的QoL(生活質量)。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是由一個地區的安全所產生的 (FirouzmakandanDaneshpour, 2015)。沒有安全性的存在,不可能創造一個地方的舒適和滿足度。此外,安全性被認為是旅遊服務之一(Butnaru and Miller, 2012),缺乏安全性將破壞該地區的身份認同並影響遊客的興趣。信心是人們的反應,他們認為他們可以工作並取得的預期成果(Hung and Petrik, 2012)。如果信心存在,遊客也將更被吸引遊覽該地區。在有效性方面,存在良好的可達性也有助於人們完成任務。同時,可達性是旅遊區成為旅遊吸引力地區的緊要條件之一(Jansen-Verbeke in Ashworth and Page, 2011),並影響到該地區的成功。因此,需要觀察四個變量 - 舒適度,安全性,信心和可及性,以評估研究領域的自我效能方面。
03
研究區域
研究區域是一個位於棉蘭市中心的歷史走廊,從布吉根達卡通街,Pemuda街,艾哈邁德尼尼街延伸至巴萊哥臺街。這些街道自棉蘭市初期以來就存在。這些街道與周邊地區統一已通過歷史發展成為一個歷史走廊(Jansen-Verbeke in Ashworth and Page, 2011)。作為連接城市與外部地區的走廊變得很重要,如北部的貝拉旺港。
隨著棉蘭城市的發展,走廊分為三個部分(圖1)。第一部分構成了稱為獨立廣場的荷蘭當局的中心。它被殖民地的憲法和商業建築的裝飾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所包圍。第二部分是馬來人的權威中心,包括邁倫宮作為棉蘭馬來文化的中心。在這兩個部分之間,有一個由中國文化組成的商業區,成長為一個被稱為「Kesawan Area科薩旺地區」的中國城。
研究人員選擇了這條走廊,因為它包含了棉蘭市的大部分歷史建築,從荷蘭 - 印度殖民地遺產,中國的TjongA Fie House到馬來的Maimoon Palace。歷史建築物作為旅遊的主要元素(Jansen-Verbeke in Ashworth and Page, 2011),將走廊與其他地區區分開來,並支持該地區的遺產旅遊。這證明獨特歷史對象的存在象徵著旅遊業在一個地區的成功(Ismagilova et al., 2015)。
圖1
4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在2012年通過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綜合實施。定量方法是通過360份調查問卷的分布來觀察受訪者對該地區效能的認知。這種方法涉及遊客和當地人比例為50:50。事實上,讓雙方參與是有必要的,因為許多專家看到他們的態度和行為有差異(Timothy andBoyd, 2003)。受訪者的看法也通過定性的方法通過與棉蘭市的幾個旅遊利益相關者進行深度訪談來收集。九位主要受訪者包括藝術家,旅遊和酒店協會成員,旅遊專家和遺產建築的業主。此外,該地區的觀察工作已經完成定性數據。
定量數據以表格的形式使用SPSS 20進行處理,而定性信息則以該區域的描述和物理圖像進行收集。所有數據結合使用三角測量法分析,以獲得該區域的完整狀態。本文對研究區域的人們的外部效能進行了界定。這是因為對效能的評估是基於人員外部的環境條件和外部資源進行的,例如該地區的設施和景觀質量。在本次研究的定性和定量過程中,自我效能的四個變量 - 使用九個指標來在棉蘭歷史走廊進行主要資源評估。然而,這些指標在研究的不同位置可能有所不同,這取決於旅遊類型或地點的地理情況。
5
調查結果和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受訪者是高等教育和高收入人士。這與遺產旅遊區的早期研究一致,旅遊者選擇旅遊遺產的選擇往往傾向於受過教育的人 (Ginting, 2013)和獲得更高收入的人(Kerstetter et al., 2001)。另外一個發現顯示,大多數外國遊客來自新加坡,德國,荷蘭,馬來西亞和美國。
表1受訪者對研究區自我效能感的感知
1
舒適度
舒適度是構建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之一。舒適的實現使人們能夠在他們的物理環境中合理地表現。這意味著如果有人在周圍環境中感到舒服,他會很容易地產生高效的作品(Twigger-ross and Uzzell, 1996)。對一個地方感到不舒服的感覺會分散效能的實現,從而對旅遊造成負面影響。相反,舒適度會為該地區帶來滿意度(Ujang, 2012)。在這項研究中,歷史走廊的舒適度受到周邊物理狀況的影響,包括景觀,行人設施和標牌。
景觀應該是人類體驗日常生活的空間。迪克森(Dixon)和杜爾海姆(Dürrheim)(2004年)將地位認同解釋為一種社會過程,可以幫助人們遵守物質環境。事實上,這種依附將會影響到滿足他們的需求和目標的一個地區(Carmona &Tiesdell, 2007)的舒適度(Williams et al. in Ujang, 2012)。受訪者對走廊的三個景觀有積極地看法,滿足標準:梅蒙地區當地人(3.37)遊客(3.47),科沙灣地方當地人(3.57)遊客(3.58),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3.53)旅遊者(3.67)(表1)。這種情況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包括該地區的樹木的存在。此外,他們認為景觀設計是一個不同而獨特的計劃,使他們在該地區度過愉快的旅程。這表明,舒適度產生了遊客的滿意度和在該地區生活質量的提高。
相反,行人設施收到了來自受訪者的負面評估。事實上,行人舒適的設施,包括垃圾桶,座位和公共廁所,是驅使很多人走路的重要標準。在數量和質量上對垃圾箱進行了評估:當地人(2.82)遊客(2.48),科沙灣地方當地人(2.72)遊客(2.90),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2.77)遊客(3.05)(表1)。受訪者還表示,他們幾乎很難找到一個垃圾桶,那使該地區無法保持清潔。此外,公共廁所應有助於舒適的環境(Ja'afar等,2012)。不幸的是,公廁的數量還不足,而且清潔不好。受訪者感到不舒服:馬雲地區當地人(2.73人)(2.80人),凱撒人當地人(2.68人)(2.87人),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2.42人)(2.80人)(2.80人)(表1)。這可能對該地區的QoL造成負面影響(Firouzmakan and Daneshpour, 2015)。因此,行人通道周圍的設施還需要加強。這也得到了與旅遊利益相關者的深入訪談的支持:「因為只有幾個垃圾箱,他們幾乎找不到數量不足和清潔度不好的廁所,所以他們必須偷偷進入餐廳或咖啡廳,所以們感到不舒服」(主要答覆人:北蘇門答臘主席 ASITA(印度尼西亞旅遊和旅行社協會))
受訪者對座位設施也感到不舒服:馬雲地區當地人(2.83)遊客(2.28),科薩灣地方當地人(2.88)遊客(2.95),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2.77)遊客(3.10)(表1) 。事實上,這個設施對遊客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享受該地區美景的同時需要休息的行人。坐下來放鬆身心的機會會使遊客感到舒適,並在該地區產生QoL(Ja'afar等,2012)。此外,座位會激發社會互動和溝通,因為人類需要控制周圍環境(Belk,1992)。因此,研究結果表明,由於旅遊者難以找到放鬆互動的場所,因而感覺不舒適。這也得到了主要受訪者深度訪談的支持:「座位不夠,我們很少找到坐在這裡的地方。由於沒有提供座位,所以讓很多人坐在草地上。「(主要受訪者:印度尼西亞國會會議協會)
基於Twigger-Ross和Uzzell(1996)的理論,當人們在周圍環境中感到舒適時,他們可以適當地工作。不幸的是,舒適度尚未得到最佳的實現,所以人們不能輕易在該地區工作。對旅遊業造成負面影響,因為遊客不能舒適地享受他們的參觀遊覽。
2
安全性
安全的存在可以實現一個人在活動中的效能。沒有它,環境可以為人們提供舒適。缺乏安全會損害該地區的QoL生活質量(FirouzmakandanDaneshpour, 2015)。在遺產旅遊區,遊客的安全成為必須為提供的服務之一(Butnaru and Miller, 2012),主要是當他們享受該地區的歷史文物時。
人行道線是遺產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應優先考慮行人的安全。遊客可以安全舒適地享受周邊地區的美麗風景。因此,連接好幾項活動必須有完備的計劃。但不幸的是,研究地區的人行道線沒有計劃這樣做。例如,它沒有與停車和公交站設施相結合。這樣不會給行人安全感,因為他們必須經過車行路線才能訪問參觀該地區的遺產文物。
此外,該地區的人行道徑的質量也很低。不完善的人行道和不連貫的路線使遊客走在那裡感到不安全。此外,部分人行道被車輛和街頭攤販非法使用。這種情況可能會對遊客造成威脅,恐懼和危險感,從而影響了他們對地位認知的看法(Ujang, 2012)。結果顯示受訪者對人行道的評估較低:馬雲地區當地人(3.30)遊客(3.17),當地人(3.20),遊客(3.08),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3.12)遊客(3.50) 。這得到了與遺產建築業主深度訪談的支持:「看看那些人行道!在許多地方應該能夠支持旅遊的地方,是不舒服和不連貫的。「不僅遊客,而且當地人都需要走安全的道路。」(關鍵答案:TjongA Fie House的主人)
世界許多旅遊目的地的現實情況將旅遊業視為一個脆弱的行業(Amir et. al, 2015),這可能會面臨一些令人沮喪的安全因素,包括犯罪。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的研究並不涵蓋旅遊目的地的安全性的所有方面,而是側重於關注行人設施。總體情況顯示,由於缺乏人行設施,研究區域無法創建一個安全的身份認同。事實上,遺產旅遊區域依賴於遊客可以享受有吸引力的旅遊目標的步行活動,因此應為行人提供安全保障,以增強旅遊活動的自我效能。
3
可達性
可達性是一個旅遊區域的必要條件,而人們進入場所的能力則成為QoL(生活質量)的一個指標。實現功效也需要良好的可達性。進入一個地方可以幫助人們確定方向和合適地工作(Twigger-Ross and Uzzel, 1996)。在遺產旅遊區,旅遊者有意識地訪問參觀許多歷史文物,變得十分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有可達性評估有三個要素,包括公共運輸,人行道徑和停車設施。
街道應作為可達性的一種,使用者可以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無論是步行還是開車。在遺產旅遊區,這與公共運輸密切相關。當公共運輸工具很容易找到時,顯示出良好的可達性。在研究區域,遊客和當地居民對公共運輸工具進行適當的評估:馬雲地區當地人(3.35)遊客(3.18),科薩灣地方當地人(3.22)遊客(3.12),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3.28) )旅遊(3.48)(表1)。不過,遊客和當地居民對擁擠的交通路況和不能滿足他們的步行路徑仍然感到失望。
此外,公共運輸工具的確與停車設施有關,因為它有助於街道用戶進入某個地方並有效地開展工作(Belk, 1992)。此外,停車將幫助人們管理和完成他們在一個地區的活動(Bandura, 1995)。研究結果表明,遊客和當地人都有積極的看法:馬雲地區當地人(3.12)遊客(3.03),當地人(3.05),(3.15),梅德卡廣場當地人(3.23)遊客(3.40)(表1)。
雖然有足夠數量的公共運輸和停車設施證明歷史走廊是一個易於到達的地方,但現實還取決於其他因素。例如,需要加強停車場與街道之間的整合,以增加其可達性。此外,這項研究沒有涉及歷史走廊中的照明情況。人行和車行系統存在的地方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系統,以幫助人們進入到達該地區的其他設施(Mohaved et. al, 2012)。只有這樣,遊客才能對該地區可達的歷史文物點感到滿意。
4
自信心
當人們相信他們可以進行活動和控制他們的周圍環境時候,信心就會建立起來。這被理解為「可管理的環境」(Twigger-Ross danUzzell, 1996; Winkel,1981)。與此同時,人類心理健康也需要信心(Bandura, 1997 in Lunenburg, 2011)。當環境不能給使用者提供信心時,可能會損害其自我效能感。
遊客對該地區的信心的定位是由獨特而典型的景觀的存在所驅動。這樣,遊客和當地人都可以辨認出自己的所處的方位和想去的地方。他們對走廊三個地區的景觀有積極的看法:馬雲地區當地人(3.37)旅遊者(3.47),科薩灣地方當地人(3.570)遊客(3.58),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3.53)遊客(3.67) ) (表格1)。這受到能夠建立這個地方精神的歷史文物的存在的影響。歷史走廊上的每個景觀都是以獨特的方式構建的。Maimoon地區繼承了馬來權威具有非常鮮明風格的歷史建築,如Maimoon宮殿。荷蘭印度時期設計的科薩灣地區的景觀具有特定的標準。同樣地,獨特廣場也是公認的並以其強大的外觀作為城市的地標。整體情況成為激發人們感受特徵的一個重要特徵。得到深度訪談主要受訪者支持:「該地區的景觀有助於我們了解方向指導,使我們有信心自己走路,當然,這使我們感到很舒適便捷。」
用戶的信息可獲得性是建立「可管理環境」(Winkel, 1981 in Twigger Ross and Uzzell, 1996)的必要條件。人們必須能夠從他們的社會物理環境中獲取信息,以幫助他們做出他們的活動決策。標牌是指導人們到達目的地的導向性設施。它也可以實現清晰的環境。不幸的是,當地的標牌沒有給遊客足夠的信息:馬雲地區當地人(3.22)遊客(3.05),科薩灣地方當地人(3.27)遊客(2.85),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3.20)遊客(3.00)表格1)。雖然在該地區經常發現標牌,但是提供的信息是不夠的,特別是對於遊客來說,使他們在遊覽期間感到不太自信。這是由旅遊團和旅行社協會的深度訪談所支持的:
「這個區域的標牌主要針對當地居民,例如停車禁令或禁止進入標識,向右轉或向左轉的標識。對於遊客沒有特別的標識,因此他們覺得很難去享受遊覽這個地方,因為他們不清楚要去哪裡。「(主要答覆人:北蘇門答臘亞洲協會主席(印度尼西亞旅遊與旅行社協會))
旅遊信息中心的可用性可以幫助旅遊者回答「去哪裡」的問題。此外,這也有助於他們了解景觀,並在遊覽期間感到自信。確實,與旅遊相關的所有信息都應該能夠從網頁訪問,以在遊客到達之前起到幫助作用。當地居民和遊客都解釋說,在該地區找到信息中心是多麼的困難。受訪者承認研究地區信息系統的質量不佳:馬雲地區當地人(3.17)旅遊者(3.12),科薩灣地方當地人(3.15)遊客(3.22),獨立廣場地方當地人(2.97)遊客(3.20) (表格1)。這也得到主要受訪者的深度訪談的支持:「在我看來,信息中心是旅遊區域應該存在的一個標準要求。不幸的是,只有凱撒地區Kesawan Area擁有信息中心,而梅蒙區Maimoon Area和獨立廣場 Merdeka Square沒能提供任何信息。這使得遊客無法感到自信,因為沒有明確的信息。「
如果能夠為遊客提供有信心的感覺,那麼該地區可以說是一個可管理的環境,以便他們能夠有效地執行行動。他們也可以在觀察遺產文物的同時更多地享受他們的遊覽。從而,遺產旅遊將成功地獲得人們的滿意度。
6
結論
遺產旅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受遊客對場所認同的感知影響,這些認知有助於創造吸引力和滿意度作為物質生活質量。形成這種身份認同的一個方面是自我效能。這一方面的一個方法表明,自我效能是環境如何提供人類外部資源以完成他們的作品工作(外部效能)。能夠滿足人民需要的環境,如設施和公共服務,直接推動該地區良好的QoL。
通過使用四個指標即舒適度,安全性,可達性和自信心進行評估,對研究領域的自我效能感有積極和消極的看法。由於足夠的公共運輸使得該地區方便遊覽,可達性獲得了良好的評估結果。同樣,由於存在著獨特和典型的風景,幫助遊客確定遊覽方向,自信心被認為是在高的水平。然而,另外兩個指標卻無法幫助人們正常工作遊覽。該地區的舒適度確實在提高環境質素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由於行人設施(如垃圾箱,公廁和座位)的質量不佳,導致仍然無法實現良好的效能。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低安全性上,因為該地區不能支持遊客享受該地區的遊覽對象。
建立增強遺產旅遊區的自我效能感,必須進一步提高舒適度和安全性。需要做的一些工作是修復行人設施,規劃信息系統,並將步行路線整合到該地區的活動中。對於進一步的研究,建議在另一種類型的旅遊中學習自我效能方面。
How Self-Efficacy Enhance Heritage Tourism in Medan HistoricalCorridor, Indonesia?作者:Nurlisa Ginting *北蘇門答臘大學建築學院工程系,棉蘭20155,印度尼西亞
責任編輯: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