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溯源中國圖騰文化:「熊」是古代東亞大陸之神

2021-01-07 觀察者網

據中新社10月7日報導,在7日的上海圖書館講座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神話學會會長葉舒憲表示,「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但古代沒有這個說法。在古代,熊才是東亞大陸的神。」

俄羅斯飛行員養的小熊曼蘇爾

葉舒憲告訴記者,這一「石破天驚」的發現有著「文學人類學與四重證據」的支撐,包括文獻、出土文字、口傳與非遺、文物和圖像。

而現代關於熊的觀念,與古代相比有極大的出入,「華夏神話中,佔據中央主神位置的是一隻『神熊』;所有楚王登上王位的一刻都叫『熊王』,司馬遷共記載了二十多位『熊王』;如今河西走廊西邊的魏晉墓裡,『熊』更是一排一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裡,赫哲人也拿出了世代珍藏的用魚皮縫製的熊圖騰」,葉舒憲說。

事實上,中國的圖騰文化博大精深,除了「熊」這類動物圖騰,還有植物圖騰、數字圖騰、文字圖騰等多種。「按照『四重證據』,中國的圖騰神話有著八千年的歷史,比文字記載的歷史要長一倍以上。再往上材料不充分,但肯定還有。」葉舒憲說。

亞洲的熊中最著名的當屬大熊貓,其分類地位多有爭議,有人將其歸入熊科,有人歸入浣熊科,有人將其和小熊貓一起置於熊貓科,或者自成一大熊貓科,有研究表明大熊貓確實和熊的關係比較接近,應該歸入熊科

據葉舒憲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中國曾出現過一陣「圖騰熱」,「當時以圖騰為名的書有十種、二十種,但是後來沉寂了。現在再寫圖騰的人很少,做得比較豐富的就是尋找多民族的(圖騰)。這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有做專門研究,各種動物在少數民族中被供作圖騰的有多少,都已列出表格了。」

「對中國圖騰神話的研究,意義在於對文化的溯源求本,祖先的由來、文化的根在什麼地方,跟早期傳承的圖騰神話息息相關。」葉舒憲說。

而談及此前曾對媒體透露過的中國圖騰「電影計劃」,葉舒憲告訴記者,目前已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正在弄劇本,跟玉文化有關。玉圖騰是華夏文明中最重要一種的圖騰,是國家的圖騰。」

相關焦點

  • 從古人選擇的紋飾和圖樣來確定中國的圖騰文化
    都離不開「文化」兩字。我認為,喜歡古代玉器,首先是它承載著的歷史「文化」,其次它表現出的是時代的藝術,時代的精、氣、神。四、圖騰藝術是華夏文明早期的文化表現形式重要的文化概念:「文化決定藝術,藝術來之於文化」。時代的大文化和大藝術。
  • 蒙古人的圖騰崇拜文化
    起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古老蒙古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孕育和創造了自己的圖騰。從許多巖畫、古籍、史詩、遊記,特別是口口相傳的民歌、民謠中不難發現蒙古民族所崇拜的圖騰除了狼,還有鹿、馬、鷹、熊、天鵝、龍等等。  蒼狼和白鹿的傳說  《狼圖騰》一書中,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對狼的勇敢、頑強、智慧、團結協作精神作了深刻的描述,這也正是蒙古民族狼圖騰崇拜所倡導的精神。
  • 古代豬圖騰是龍的起源嗎
    必須強調,並非所有人都用玉豬龍來稱呼紅山文化圈出土的龍,某些豬的特徵不夠明顯的會被稱為「玉熊龍」,就像河南濮陽的貝殼龍旁邊剛好躺著三皇五帝中某一位一樣,稱之為玉熊龍的重大歷史意義在於,古史記載「黃帝為有熊」,熊崇拜正好與古代神話中黃帝的傳說相吻合。  也有人認為,這些玉龍全都是熊而非豬,理由是「我們不是豬的傳人」,稱玉豬龍是「玷汙了中華民族」。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圖騰意識
    圖騰某種動物因為與自己的祖先有關係,又在本氏族的歷史文化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禁食這種動物的肉,這便是人類進食的開始。芒人有關禁食圖騰物的觀念是一種代表。有的民族可以食用圖騰肉,人類學術語稱之為「圖騰宴」(totem feast)。 也許是因為時間久遠,後人淡化了原始的觀念。而一些資料表明,古代一些民族有腹葬習俗,即認為把祖先的身體掩藏在後代的身體當中,是對祖先智慧和力量的繼承,能使祖先與後代時刻相伴隨。食用圖騰肉也許與類似的觀念有關。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
  • 蚩尤文化中的七大圖騰文化——鳥圖騰
    圖騰文化,作為一種原始意象,它蘊含著民族遠古時代的記憶和信息,是民族的神性之源,價值之源,也是一個民族行為表達的潛在密碼。 我國著名的圖騰詞人南永前說:「遠古時代的氏族圖騰意識,它不是已銷聲匿跡的歷史煙雲,它融進現代人意識的浪花隨處可見,並對未來還將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和作用。」
  •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把蛇當做圖騰
    在中國古代民俗文化中,蛇曾經是美好的象徵,因為它是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是一種原始宗教神,後被稱為始祖神。  原始的圖騰崇拜中,中國的東夷太昊族(太昊指伏羲)我們的祖先之一就崇拜蛇類動物,伏羲傳說也是人首蛇身。  在我國古代的一些浮雕作品中,女媧和伏羲是人面蛇身。說明蛇崇拜產生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家喻戶曉的女媧與伏羲的神話故事,漢代文獻中,記載女媧與伏羲是兄妹。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閩,東南越,蛇種。」這是說福建的閩越族是當時的東南越,他們的圖騰是蛇。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圖騰與薩滿——原始崇拜
    圖騰作為最早社會組織的一種標誌和象徵,具有密切血緣關係,對維繫氏族社會組織和文化延續起著重要作用,對氏族成員來說具有很大的凝聚力。通過圖騰標誌,本氏族成員會產生一定的內聚性,對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生存和發展意義重大。       鄂溫克人的圖騰崇拜,主要體現在他們代代相傳的神話傳說。
  • 古代:圖騰畫的——藝術象徵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圖騰畫的——藝術象徵,圖騰信仰是人類文明史的必經階段,每一個民族都不同程度地有過圖騰文化表現。在圖騰信仰期間大量的圖騰繪畫藝術出現了,它們充分地展示了象徵性的文化內涵。圖騰藝術及圖騰信仰的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甚是紅火,至今仍有不少學者在這一領域裡孜孜耕耘著。就中華文化而言,從原始時代到近代,從中原大地到各少數民族地區,圖騰藝術包括圖騰繪畫與圖騰雕塑藝術的象徵意義是十分豐富的。圖騰繪畫的文化象徵亦不外乎直接的象徵和間接的象徵。
  • 古老的部落紋身【圖騰】
    鄂溫克族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族、瑤族、畲族的盤瓠傳說。所謂圖騰文化,就是由圖騰關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也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圖騰當做親屬,祖先或保護神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圖騰的崇敬而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英語統稱之為totemism。
  • 古代傳統文化,圖騰對服飾起源的作用,原始裝飾對服飾的作用
    本文乃作者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母性的神聖地位與圖騰崇拜對服飾起源的作用在人類朦昧意識產生初期,還有一種在科學的今天看來是歪曲了的意識(在當時視其為真理
  • 四大古國圖騰:中國最神通,能呼風喚雨,此國最奇葩,崇拜蜣螂蟲
    圖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標誌,文化背景不同,圖騰也不相同。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中國。這四個古國的圖騰各有特色,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龍。中國的圖騰,受中國影響,東亞各國也視龍為神獸、鱗蟲之長,象徵祥瑞。
  • 中國古典文化是東亞文明走向未來的基石
    中國古典文化在東亞各國廣泛而持久的傳播,形成了以中國古典文化為內核輻射其他東亞各地的「東亞文化圈」或「漢字文化圈」,亦稱「儒家文化圈」。中國古典文化以漢字為語言工具、以漢文學為主要感性形式、以儒學為主要價值內核傳入古代東亞,在東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並逐漸積澱為古代東亞社會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原型,進而促成東亞文化體系的構建。
  • 豬圖騰,龍的起源?
    必須強調,並非所有人都用玉豬龍來稱呼紅山文化圈出土的龍,某些豬的特徵不夠明顯的會被稱為「玉熊龍」,就像河南濮陽的貝殼龍旁邊剛好躺著三皇五帝中某一位一樣,稱之為玉熊龍的重大歷史意義在於,古史記載「黃帝為有熊」,熊崇拜正好與古代神話中黃帝的傳說相吻合。也有人認為,這些玉龍全都是熊而非豬,理由是「我們不是豬的傳人」,稱玉豬龍是「玷汙了中華民族」。
  • 褚氏圖騰:姓氏中的密碼
    圖騰,是記載神的靈魂的載體。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種自然或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等,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象徵。原始民族對大自然的崇拜是圖騰產生的基礎。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原始社會圖騰雕塑
    古代雕塑還有把蛇裝飾在身體、頭部的。如甘肅臨洮早年曾發現彩繪的陶製人頭型(現藏瑞典),頭後繞以蛇。這都是蛇崇拜的反映。它是蛇的身軀,又融合了馬頭和鹿角、鷹爪、魚的尾巴,是各種圖騰的組合。此外遺址中還有一淺穴,裡邊有蚌塑的虎、鹿。又有第三組蚌塑,為一人騎在龍身上,龍昂著頭,伸長頸,蜷身飛騰,正是人王兼神乘龍馭虎飛翔於太空的意思。紅山文化中也出土不少玉龍。一般有兩種,一種是c形,身軀細瘦如鉤,另一種則身體較肥厚,頭較大,吻部有皺紋,似熊一般。
  • 【羊文化溯源】中國文化中的哪些「羊基因」?
    炎帝是一位農業專家,他又稱「神農氏」即是此原因。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炎帝在中國古代更受尊重。《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於姜水,是其地也。」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對此也有記載,炎帝母親女登的受孕地點在姜水的常羊(羊頭山),姜水屬羌地,這裡的羌人部落便以羊為圖騰,可見炎帝一出生就與「羊」結緣,「血緣關係」非常緊密。
  • 帶你走進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
    人有喜怒哀樂,人盡皆知,但是「人情及物」,在中國民間傳統蝙蝠圖騰造型中,也是「喜怒哀樂」。著名的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經就說過:「中國文化的精髓在於『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只能為友,不能為敵。」02受中國傳統「陰陽」和諧文化影響,形成了蝙蝠圖騰形象的「喜怒有別」古代哲學著作《易傳》就有這樣的記載:「易有太極
  • 鄂溫克族蛇圖騰文化的變遷
    蛇不僅是鄂溫克人的祖先神,也是薩滿教中的重要神靈,它與薩滿有著密切的關係,被當做是薩滿的化身。關鍵詞:蛇圖騰;鄂溫克族;神話圖騰信仰是人類最古老也是最為複雜的信仰文化之一,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曾存在過圖騰信仰。圖騰(totem)為印第安語,意為「我的親屬」。
  •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龍圖騰史學界一直對夏王朝的存在有疑慮,也沒有關於夏王朝圖騰的文字記載。商王朝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的圖騰是玄鳥,玄鳥也是鳳凰的一種,也是神鳥。在詩經的商頌中就寫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人都自認為是玄鳥的後裔,傳說商的建立者商湯,是由湯的母親吞食玄鳥之蛋而生,所有商王朝六百餘年一直以玄鳥為圖騰,對玄鳥的崇拜和祭祀非常隆重和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