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紅軍遊擊隊,抗戰時國民黨不承認其合法,堅持五年後全軍覆沒

2020-12-16 方哥說史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國工農紅軍分別被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走上抗日戰場。但有一支紅軍遊擊隊,國民黨拒不承認其合法地位,這支遊擊隊在堅持五年的鬥爭後全軍覆沒。

這支紅軍遊擊隊叫巴山遊擊隊,是紅四方面軍在撤離川陝革命根據地後,留下了一支紅軍隊伍,堅持戰鬥在川陝邊的大巴山,建立了以南江桃園為中心的根據地和遊擊區,堅持了長達五年之久的遊擊戰爭。

1935年1月,紅四方面軍在即將撤離根據地前,決定組建「川北邊區守留陣地遊擊隊」,遊擊隊由駐旺蒼壩的紅31軍、紅4軍抽調部隊組成,由劉子才任遊擊隊司令,2個月後把遊擊隊擴編成一個獨立師。

全師三個營九個連共約1000人,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撤離根據地,把獨立師留在川陝邊區,繼續堅持遊擊鬥爭。獨立師改稱巴山遊擊隊,當年9月,打敗了國民黨38軍兩個團圍攻,10月發展到1200人。

然而, 1936年3月,在被敵38軍圍攻時,劉子才思想麻痺,指揮失誤,部隊損失200多人,在轉移中又犯輕敵錯誤,部隊再遭重創。部隊到達三道河時,原31軍政治部特務連被瓦解,到達桃園時僅餘下260人。

此後,遊擊隊長期處於無根據地的流動作戰中,在桃園焦家河會合時僅存65人,被迫隱藏深山,駐大河河畔一石窟中。1936年6月,遊擊隊在大河石窟召開全體會議,批判了劉子才的錯誤,撤銷其職務。

遊擊隊選舉趙明恩為最高領導人,遊擊隊又進入了一個發展壯大時期。到1937年底,遊擊隊由50多人發展到600多人,建立了縱橫約100裡的根據地。當時,中央派原營山縣蘇維埃主席何孝林從延安給遊擊隊送來信件,通知遊擊隊開赴延安,由於遊擊隊認為此通知與當初首長 「留守蘇區」 的指示精神不符,提出若來一位認識的人就好辦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我黨與遊擊隊失去了聯繫。

我黨要求國民黨承認「巴山遊擊隊」的合法地位,但國民黨拒不承認,反而加大了圍剿力度。1938年11月,胡宗南任命28軍新編9師師長楊曬軒為「巴山清剿總指揮」。 楊曬軒任命了解通南巴地形、人情的巴中人李子猶為「巴山督剿主任」,帶領4個團7000多人反覆圍剿。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遊擊隊內部出現了一些動搖,副營長管業元叛變,主力被敵分割衝散,到1940年3月基本全軍覆沒,趙明恩被叛徒楊之芳殺害,劉子才被捕後在南江縣城英勇就義。

相關焦點

  • ...郭松林 ‖ 巴山豐碑映千秋——紅軍巴山遊擊隊鏖戰川陝邊紀實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1期巴山豐碑映千秋——紅軍巴山遊擊隊鏖戰川陝邊紀實 郭松林 一支遠離大部隊的紅軍隊伍,在敵人白色恐怖下堅持5年多遊擊鬥爭,在人跡罕至的川陝邊界巴山老林生存2000多個日日夜夜,其艱苦卓絕不言而喻。
  • 紅軍中最大的叛徒:勾結敵軍害死軍長與40名幹將,下場悽慘
    在我國抗戰時期,就有為日本辦事的漢奸走狗,在我國的國共內戰時期,紅軍裡也有效忠公民黨軍的叛徒混在其中。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往往是叛徒帶來的損失比正面對抗更加慘重。l紅軍第二十九軍紅軍第二十九軍的軍長是陳淺倫,陳淺倫1906年出生於陝西省,22歲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輕有為。
  • 令紅軍損失最大的叛徒,開會包圍會場,軍長政委全犧牲致全軍覆沒
    1936年初,到達陝北的中央紅軍成立了紅29軍,軍長就是後來曾任30年海軍司令的蕭勁光將軍,其實在這支紅29軍成立之前,陝北就成立了一支紅29軍,雖然人數只有2000多人,但卻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勁旅,可惜因為一個叛徒的出現,令這支勁旅全軍覆沒,消失在歷史洪流中,令人為之可惜。
  • 南方紅軍遊擊隊,鄂豫邊遊擊隊的主要領導都有誰?後去向何處?
    桐柏山(脈),位於河南、湖北邊境地區,其主脊北側大部在河南省境內,屬淮陽山脈西段,大致包括南陽盆地以東、舞陽、板橋、確山、平昌關一線以西,信陽、光山、雙椿鋪、武廟一線以南的廣大山地丘陵區。遊擊隊的首任隊長是王國富,王國富曾在河南省委工作,1936年3月在確山縣老樂山東杜莊戰鬥中犧牲。
  • 抗戰初期,新四軍第一支隊的主要領導都有誰?建國後授什麼軍銜?
    抗戰爆發後,紅軍長徵時期留在長江南北的部分紅軍和遊擊隊,在各地共產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南方八省繼續堅持遊擊戰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國民政府同意將這部分紅軍部隊改編成新四軍。新四軍下轄四個支隊,那麼第一支隊的主要領導都有誰?建國後授什麼軍銜?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叛變投敵?
    就是這麼一個英雄人物,為何在抗戰勝利之後投敵叛國做了漢奸呢?徐廣田出生在棗莊一個貧農人家,家中有四個兄弟。因為自己的家距離鐵道比較近,從小就在鐵道邊上玩耍。對於他們來說,每次看到火車都覺得很新鮮,時間長了之後,他們學著爬火車。也正是練就了爬火車的本領,才給進入鐵道遊擊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膽子最大叛徒,紅軍連指導員叛變後成少將,劫持司令員建國初槍決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我黨領導一支威震四海的軍隊,便是新四軍,這支抗日武裝是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徵之後,留守南方的紅軍正規部隊24師和地方13個獨立團,共3萬餘人為骨幹組成,活躍在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所以被稱為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經歷三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為革命保留了火種,其組建新四軍之後,在抗日戰爭期間,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
  • 紅軍中最大的叛徒,因為他導致29軍全軍覆沒,27歲的軍長壯烈犧牲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個大叛徒的故事,正是因為他,29軍全軍覆沒。他就是臭名遠揚的張正萬,此人原本是土匪,在四川渠縣被通緝後逃到了西鄉,在這裡靠著溜須拍馬成為劣紳熊振川的義子,帶領神團欺壓人民。當時軍長紅二十九軍軍長是陳淺倫,他是西鄉縣私渡鎮廷水人,1906年7月12日出生,他有學問,閱讀了許多進步書籍,1927年加入共產黨。
  • 紅色音符抗戰歌曲|《遊擊隊之歌》《歌八百壯士》《在太行山上》的...
    在抗戰時期,誕生了大量優秀的抗戰歌曲,這些歌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表達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山河破碎的悲憤、對家鄉的懷念……這些用血淚凝成的歌聲,讓人激情澎湃、血脈僨張,激發了中華兒女保家衛國、抗戰到底的決心和鬥志。讓我們一起了解《遊擊隊之歌》《歌八百壯士》《在太行山上》的來歷。
  • 紅軍軍政委首次來到武漢,周總理高興迎接:你幹了件很了不起的事
    鄂豫皖等南方各省紅軍和遊擊區周圍的政治形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之前,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在和國民黨蔣介石等人的談判中,已多次談及南方紅軍遊擊隊的改編問題,但沒有達到結果。南方各省自行談判後,紅軍隊伍仍分散在各個省區,這也是南京軍事當局所不願意看到的,必須把這些"釘子"拔出去。
  • 皖東摩擦前新四軍抗戰戰略的調整與演變
    ……三年(1938—1941)以來,項英、袁國平對於中央的指示,一貫的陽奉陰違,一切遷就國民黨,反對向北發展與向敵後發展,反對擴大新四軍,反對建立抗日根據地,堅持其自己的機會主義路線。其所領導的黨政軍內部情況,很少向中央作報告,完全自成風氣。對於中央的不尊重,三年中已發展到極不正常的程度。」當時距皖南大規模戰鬥結束僅隔一天,各方對事變的來龍去脈等許多情況還來不及搞清楚。
  • 解放軍軍長蕭鋒,因金門戰役全軍覆沒,連降數級建國後成大校
    1949年福建全境解放後,三野10兵團與國民黨的交戰中,因為全軍上下都有著一股驕傲的情緒,自認為國軍不經打。於是1949年10月25日凌晨,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發動了金門戰役。在戰爭中,蕭峰作為師長因為一次指揮的失誤,導致了大部隊的全軍犧牲。他沒有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而是選擇承認錯誤,也受到了懲罰。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曾經的「甲級」抗戰英雄,為何投敵
    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鐵道遊擊隊,這部電視劇。先不說內容咋樣,就其歌曲來說是非常不錯的。「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熟悉的歌曲再次響起,很容易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不平凡的時代。在抗戰初期以及抗戰中後期,我黨在很多地區的敵後根據地都建立了鐵道遊擊隊。啥是鐵道遊擊隊?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鐵道遊擊隊。在當時,鐵道遊擊隊是由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自發組成的抗日小分隊。其主要活躍在各個重要鐵路附近。
  • 他是紅軍「軍長」,被馬家軍鐵騎殺害,50年後才被認出「首級」
    紅軍,是我們抗戰時期整個隊伍的總稱,紅軍是一支農民隊伍,出身貧寒,經常會餓著肚子上戰場,行軍打仗是體力活這怎麼行呢,儘管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他們用自己頑強的意志,改變了現狀,可是相反「國民黨」呢?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當時的紅軍,與其他三個大軍閥都有激戰過,可唯獨敗在了馬步芳的手裡,而且這一仗還是慘敗,讓紅軍犧牲了20000多人,紅軍的這支分隊也幾乎全軍覆沒,而當時被任命為紅軍「西路軍」軍長也犧牲了,首級五十多年後才被認出,這個人是誰呢?
  • 富寧——82年前紅軍進入雲南省最早的地方
    1930年10月,紅七軍主力撤離廣西,前往江西與中央紅軍會師時,留下韋拔群、陳洪濤等率領的紅七軍二十一師在右江紅軍革命根據地繼續堅持革命武裝鬥爭,由於桂系軍閥糾集黔、粵軍隊和地方民團武裝瘋狂圍剿,二十一師遭受重大損失,師長韋拔群、師政委陳洪濤被叛徒出賣,先後犧牲,至此,右江紅軍革命根據地隨之喪失。
  • 抗戰時中日士兵傷亡比約為5:1,可看看新四軍初出茅廬的兩次漂亮...
    經國共談判,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一萬多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1938年春,各地紅軍遊擊隊在安徽巖寺集結,經點驗整訓後很快奔赴抗日戰場,挺進敵後,成為華中華東重要抗日力量,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一,蔣家河口伏擊戰打響新四軍抗戰第一槍1938年春,日軍在安徽長驅直入,合肥、巢縣、淮南、阜陽等地相繼失守,國民黨軍節節敗退。
  • 抗戰時期,國民黨壯丁的真實境遇
    據抗戰時期曾任國民黨四川省達梁師管區司令官的周開勳先生著文記載,國民黨政府於1939年頒布新兵役法後,組建了龐大的兵役機構,各省均設立了軍管區司令部,其下設若干師管區司令部,再下又設若干團管區司令部,以專司壯丁徵調和新兵訓練。
  • 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後,新四軍軍長人選最初有幾位,他們都是誰?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被迫接受中共提出的國共合作主張,同意將紅軍改編後開往敵後抗戰。1937年8月,西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不久,國民黨又被迫同意把中共領導下的南方遊擊隊改編為一個軍,開赴華中敵後戰場。在著手改編南方遊擊隊的同時,關於軍長人選問題,國共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候選人。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 感受老物件背後的崢嶸...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華北日軍攻佔了北平、天津後,投入30萬兵力向華北腹地展開進攻,揚言「一個月拿下山西,三個月滅亡全中國」。在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開始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不得不退出江西蘇區,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徵。為了團結全國人民共同抵禦在「九一八事變」後更加咄咄逼人的日本侵華行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党進行了多次商談,以求開展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抵禦外侮。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率領所部東北軍和陝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旨在一致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