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西方列強,為何退還部分庚子賠款?拿我們的錢拉我們的人

2020-12-16 劇透歷史

1908年7月,美國宣布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所得「庚子賠款」的一半款項退還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自此之後,其他西方國家也陸續表示要將部分賠款退還中國,用於中國的教育事業

結果許多人因此覺得,這些列強似乎並沒有那麼可惡,但事實的真相,卻未必有我們想像中那樣美好。無利不起早,西方列強之所以願意退還賠款,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

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一年後清政府與列強妥協,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向11國支付共計4.5億白銀的賠款,最後核定本息共計9.8億兩。

《辛丑條約》也被稱為《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1900年是庚子年,所以這一筆史無前例的賠款也被稱之為「庚子賠款」。

據記載,當時清朝每年的收入在一億兩白銀左右,而支出則是一億一千兩,是典型入不敷出的財政赤字。當時的清朝雖然關稅收入不菲,卻已經全部用於抵償現有外債,因此想要償還這筆巨額債務,清政府不得不繼續加重田賦﹑丁漕﹑糧捐﹑契稅等苛捐雜稅。這些雜稅對於已經不堪重負的民眾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對素來擅長敲骨吸髓的列強而言,清朝百姓的生死與他們何幹。不僅如此,他們還以銀價下跌為由,逼迫清政府補齊所謂的「鎊虧」,根本不理會清朝外交官員們的申辯和反對。僅1901到1905年這四年,這筆「鎊虧」費用就高達800萬兩。

但事情的轉折也與此事有關。1904年12月,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再次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協商庚子賠款究竟以金價為準還是銀價為準的事。結果,在討論中,後者一句不經意的話讓他精神一震。海約翰說「庚子賠案實屬過多」。

原來,在籤訂《辛丑條約》時,庚子賠款賠得就是列強出兵的軍費,以及在華商人和傳教士所蒙受的損失。根據美國事後的審核,這筆錢大概在二百萬美元左右,但實際上美國卻以此為由主張了將近三千三百萬兩白銀的賠償金。

有人可能會覺得,多拿了難不成反倒會成了什麼壞事麼?事實確實如此。

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有激進的鷹派,也有姿態相對柔軟的鴿派,許多鴿派認為,利用欺詐的方式勒索賠款雖然能獲得一時之利,但很有可能會將中國推向美國的對手一邊,尤其是在對方已經覺察到事情真相時。

因此,在公使梁誠的四處遊說下,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向羅斯福總統建議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這筆款項來開辦學校和補貼中國赴美留學生。

羅斯福接受了建議,並將這一提議上報國會,最終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並宣布不再向清政府催繳剩餘欠款。這筆退款並沒有流入大清國庫,清政府按照美國的要求,設立了遊美學務處,並在清華園建立遊美肆業館,這一肆業館也是清華大學的雛形。

像胡適、趙元任、竺可楨這些民國時代的大師人物,都是在這一時期通過遊美學務處前往美國遊學的。可以說,這筆退款的確對中國的教育事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即使是當時主張退款的校長詹姆士本人,他也並不是因為所謂的「正義感」而要求政府放棄賠款。

在他給羅斯福的信中曾經十分明確地指出,他之所以要將退款用於教育,就是為了能夠讓新一代的中國青年能夠更加傾向和親近美國。他有一句名言「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希望依靠軟實力在中國新青年信中留下烙印,這才是他的目的。

美國如此,其他西方列強也是這樣。比如俄國,他是《辛丑條約》中獲利最大的戰勝國,僅賠償金就佔到了總額的五分之一。照理說,這樣一塊肥肉俄國人怎麼捨得丟棄。

但是沒辦法,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作為歐洲第一個紅色政權,蘇聯的政治環境簡直可以稱之為「天崩開局」。為了籠絡當時的北洋政府,他宣布「放棄帝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包括庚子賠款,唯一的條件就是北洋政府必須承認蘇俄的合法性。

和美國類似,蘇聯的退款也被要求用於中國教育事業。為此,兩國還聯合成立了一個名為「俄國退還庚子賠款委員會」的組織,這其實也是為了進一步拉攏中國的新青年。

除了俄國和美國以外,英、法、日、意也分別與中國協定了退款,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1917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和同盟國為了拉攏中立國,才同意了北洋政府緩付、停付借款的請求。

在這幾國中,日本算是唯一的例外。

雖然日本表面上同意將這筆退款用於中國的教育事業,但實際上從1923年開始,中國的教育團體就沒有一個真正申請到日方的資金補助,反倒是留日學生,以及一些日本在華的研究機構成了受款者。

而等到1936年以後,這筆退款搖身一變,竟然成了日軍用於侵略中國的戰爭資本!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徹底進入敵對狀態,退款一事自然沒了指望。

相關焦點

  • 拿到庚子賠款的美國,為什麼要退還賠款?其實,美國人很聰明
    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最近,學術界再次掀起了一場關於美國「庚款興學」的爭論。這其中,持肯定意見的人認為:美國這樣的舉動極大地幫助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表示:美國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想用中國的錢培養反對中國的勢力罷了。
  • 大清亡後,我國繼續還了25年庚子賠款,這些錢都由誰還的
    溥儀退位後,失去了賦稅來源,自身也要依靠皇室和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籤訂的《清室優待條例》規定的每年400萬兩白銀來養活,所以溥儀拿不出錢,也沒有能力來償還庚子賠款,但大清滅亡後25年了,我國還在償還庚子賠款,那麼大清亡後,這筆錢都是由誰來繼續償還的?
  • 當年以美國為首的列強,為什麼又將「庚子賠款」退了回來?
    用受害人的錢做好人,受害人還感謝他。這不是侵略者好心,而是受害人拎不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庚子賠款」?1900年是庚子年,這一年義和團鬧得正兇,大清朝既要消滅義和團,又和國際列強開戰。
  • 美國為何退回庚子賠款?目的並不單純,有3個人不能忘!
    奇怪的是,列強們在談判前獅子大開口,生怕賠款要的少,可籤了條約沒幾年,又紛紛退回部分賠款,這其中有什麼緣由?難道是善心大發,非也!強盜主動還錢,那還不是「黃鼠狼給雞拜年」,目的肯定不會太單純。不過,說這事之前,我們要先說說3個人。
  • 八一三淞滬會戰,蔣介石為何仍向日本支付「庚子賠款」
    美國為什麼會提出這種「不合群」的索賠方式呢?它真的是對中國「仁慈」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當時的美國正在大力推行「門戶開放」政策。這一政策被美國確定為對華關係的「國策」。此時的美國並不缺少資金,它希望憑藉強大的經濟力量,打破其他西方列強的在華利益格局,並逐漸取代它們,成為能夠左右清王朝的新霸主。英國人羅伯特·赫德時任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加按察使銜,官居三品。
  • 清華大學與庚子賠款關係
    清華園辛丑條約籤訂但現在有很多人把美國退還了部分「庚子賠款」並導致發展出清華大學的歷史事件解讀為美國的「善意好心」,甚至以此要證明「列強侵略中國無罪而有功」,甚至以此為美國大唱讚歌。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在美國國會及議員中四處遊說。所以說,美國的退款是退多要的部分。20 世紀初,由戰敗國償付戰勝國的戰爭損失與軍事開支,尚被視為天經地義。庚子賠款初定,美國就有流言傳說,政府發現賠款要多了,將退還1800 萬美元給中國。1901 年 12 月27 日,美國務院否認了傳言,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賠款超額,如果發現有,一定會還給中國。
  • 清朝滅亡後,當時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看完這個你就...
    《馬關條約》籤訂後,清政府開始向其他國家借錢,西方列強不是傻子,錢不能白借,怎麼辦,清政府只能以國家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以此換來各國給清政府的貸款。而這筆庚子賠款也是清政府滅亡前唯一沒還完的錢,更是民國建立後從清政府那裡繼承來的唯一賠款。 是的,原本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是可以不承認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然而為了獲取西方國家的承認,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包括後來的北洋政府均明確承認了這些不平等條約的合法性,而庚子賠款也一直在賠。
  • 清朝滅亡後,當時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
    晚清是中國封建帝王制的最後一個階段,這時的清廷內外堪憂,積弱慎重,已沒有實力去對抗八國列強的欺壓。為此外國人就利用各種藉口壓榨清廷政府,而老太后慈禧則選擇不斷的妥協,導致籤下諸多不平等條約以及債務合同。那麼當清朝宣布覆滅後,之前欠西方列強的國債,為什麼不見他們來追討呢?
  • 誕生於庚子賠款的清華大學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關於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退款之功,胡適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記》一文中寫道:西曆千九百零七年十二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君諮文議院是為美國退還賠款之議之肇端。羅氏又云:此邦[美國]宜竭力助中國之教育發達,使此地大人眾之帝國,能振拔以適於今日之競爭世界,即如招致中國學生來此邦留學高等教育,亦達此目的之一法也。據此則賠款遣學生,其議實創自羅氏也。 不過,促成退款遠非總統一人之力,有兩位幕後英雄值得一提:傳教士明恩溥與駐美公使梁誠。
  •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清朝還10年就亡了,民國是怎麼收拾爛攤子的
    這些條約讓清政府負債纍纍,總計賠款達到了13億兩白銀。這麼大一筆錢,簡直賠到世界末日都賠不完。事實上,直到溥儀宣布退位的時候,清政府還欠著列強們很大一筆錢呢。因此當1912年清朝滅亡,民國時代開啟後,如此大金額的賠款足以讓民國政府頭痛不已。
  •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僅僅過了10年大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在剛剛建立之後就發布《告各國友邦書》,宣布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籤訂的所有條約,也就是說會繼續償還庚子賠款。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這應該是一筆龐大的額外收入。 而在1904年的時候,駐美公使梁誠獲知美國在《辛丑條約》中要求的賠款數額遠遠高於實際出兵費用和損失時,他便抓住這個幾乎,引導輿論,要求美國退還部分賠款,而當時的清政府也派出大臣伍廷芳與美國人談判,希望能夠還款。但此時的美國人自然不會鬆口,畢竟這也是一份龐大的誘惑。
  • 八國聯軍中最貪婪國家:直到1936年賠款未退還,還直接用來打中國
    於是在1901年的時候,列強國家逼迫滿清政府籤訂價值4.5億兩的「庚子賠款」。1904年的時候,中國與美國在美國大使館與他們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在賠償條款中找漏洞,最後在1908年的時候,美國順利歸還我國賠償款。美國除了歸還我國大量賠款之外,還在我國建立了多所大學。美國歸還賠款之後,法國、俄羅斯等6個國家也都陸續的將賠款歸還給中國。這個賠款時間一直持續到1933年,除了一個國家之外,另外7個國家都歸還了曾經莫須有的賠款,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 我國這兩所大學用戰爭賠款建成,早年師生對自己身份羞憤不已
    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國政府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在英法聯軍洗劫過的清華園和近春園遺址上創辦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國內通稱清華學堂,是為清華大學前身。清華學堂最初專門為培養赴美留學生而設。創辦十多年間,據統計,由清華派出的留美學生就達一千多人。1928年,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大學,開始公開招考「庚款」留美學生。美國的退款,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
  • 對日本的庚子賠款一直還到39年?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到了1924年,蘇聯做了個順水人情,宣布放棄庚子賠款。而俄國的份額接近30%,由此庚子賠款減少了百分之五十,中國負擔減輕了很多。隨後,在美國的帶頭下,各國開始將庚子賠款變相退給中國。以美國為例,主要將庚子賠款用於中國教育事業,比如幫助建立大學,資助留美學生等等。辛丑條約中國應付美國賠款2444萬778元8角1分,經老羅斯福總統決定將當時尚未付足之款項1078萬5286元1角2分,從1909年1月1日開始實行「退款」。
  • 辛丑條約賠的9.8億兩白銀,大清沒還完就垮了,後來的錢怎麼算的?
    1912年2月,溥儀發布遜位詔書,標誌著清廷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那麼後面的錢,究竟是怎麼算的呢?就讓我們好好看看。 ,為了對華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在同年7月11日,駐美公使柔克義發表聲明,決定中止庚子賠款賠償,而美國已經獲得的賠款,退還一半,用於資助留美學生。
  • 《辛丑條約》賠款要還39年,清朝還了10年就亡了,那剩下的債呢?
    在八個列強國家的威脅下,慈禧籤下了4.5億兩白銀的巨額賠償,名目就是當時中國人口數量約為4.5億,每個人都賠償一兩,這也刷新了中國對外賠償的歷史新紀錄。 但是清政府完全付不起這樣的巨額債務,因此在美國人的斡旋下,列強們為清朝制定了分期還款,以四釐的利息為代價,分39年全部還清,每年償還本息2500萬兩銀元,總計本息高達10億兩白銀
  • 列強向清朝提出賠款,慈禧談判結果賠款五十倍,原因可恥
    我們每每提起,都會想到那句喪權辱國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不過為了榮華富貴,居然喪失了整個民族的尊嚴和精神。好多不懂歷史的人要說了,慈禧到底為什麼這麼壞?沒有無緣無故的壞人呀。的確,那我們聊聊慈禧太后到底在什麼情況下這樣做。
  • 美國「庚款」退賠的前前後後
    梁誠藉機,迂迴拉攏,因為在列強爭議用銀用金償付時,美國曾經提議用白銀支付賠款。然而這次海約翰出爾反爾,回應「當時用金用銀之說未定,美國顧念邦交,特允暫行用銀,以待各國公議,今各國既得貴政府允認還金,美國自當一例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