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的時候為什麼要一字三抬頭,字帖重影又是什麼意思?

2020-12-15 六如書畫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關鍵環節,字帖臨不好,整個書法學習的過程都會出現問題。

無論是自己臨帖,還是老師教導,臨帖最開始的要求就是一個字——像。

書法講究的是一個形神兼備,「神」是建立在「形」之上的,只有先將書法的基礎掌握,才能富裕更多的神採。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往今來的書家都是從臨帖開始學起書法的。

許多書法愛好者在初次臨帖的時候,都會被要求儘量一字三抬頭,

也就是每臨寫一個字的時候,都要和字帖進行三次,甚至是以上的對照才可以。

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字帖看一下不就好了,一個字看三次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書法的學習,尤其是初學者,必須要對謹慎認真細緻的對待每一個字和每一個筆畫。

在沒有將字形完全掌握的時候,臨帖下筆是很容易犯錯的。

一字三抬頭的目的,一是能夠很精準的把字臨像,二就是可以發現自己與字帖的差距在哪裡。

一個筆畫不行,就提筆重新來,直到形似為止。

字體結構不行,就反覆去臨寫,去揣摩書家的用筆。

只有這有這樣反覆的臨寫,才能逐漸縮短與字帖的差距。

顏真卿《多寶塔碑》

許多初學者沒有耐心,也沒有信心,那樣就很容易犯了臨帖的大忌。

錯誤一旦沒有及時改正,還繼續臨帖的話,那樣就是在不斷的重複著錯誤,甚至可以說是在鞏固錯誤。

一旦這種錯誤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對於今後的書法學習都是莫大的障礙。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書法愛好者,臨帖多年,仍不見成果的原因。

因為他們總是在想當然的去臨帖,覺得七八分像就可以了。

這種自我安慰的心理是不適合學書法的,因為就連書法中最基礎的形似都達不到,也就不用談神似了。

不去抱著一顆求真務實的心去臨帖,去學習書法,只會掌白白浪費掉了時間,而不得書法之精髓要領。

王羲之《雁塔聖教序》

其實臨帖就是「效顰」的過程。

當然,這個「效顰」用在這裡是一個褒義詞,也就是讓書法愛好者去不斷的模仿。

模仿到一定程度了,自然也就可以以假亂真了,臨帖也就算是初具成效了。

古人也用「重影」來字帖衡量臨帖的好壞。

何謂「重影」,就是臨寫一個字,之後印在字帖上,如果能做到上下合一,就達到了「重影」。

這雖然是十個十分艱難的過程,但卻是一個不得不走的荊棘之路。

王羲之《蘭亭集序》

有的人說字帖「重影」純碎是給自己找麻煩,就算字帖臨的像又能怎樣,學習不到書家的筆法,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法。

但是如果來字帖「重影」都達不到,寫出了的字,還是按著自己的想法去書寫的,書法的筆法也就更學不到了。

再簡單的說,形似是書法學習的第一步,而神似則是進階。

這就好比學習語文,連字都沒有認全,就開始寫作文,那麼不會的字怎麼辦?用漢語拼音替代?

書法也是如此,點畫和結構都沒有掌握,卻空談放縱攢捉,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書法是一門法度森嚴的藝術,所謂的個性是建立在不違背法度的基礎上的,

如果連基本的法度都沒有很好的掌握,肆意的書寫只會錯上加錯。

臨帖就是在學習法度的過程,只有講字帖臨得形神兼備,才能將自己的個性付諸於創作之上。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關鍵環節,初學者應該如何臨帖呢?

寫書法到底應不應該懸肘?初學者應該如何選擇書寫方式

書法的執筆怎樣才是正確的?「五字執筆法」才是執筆權威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中鋒與偏鋒,寫書法時又該如何使用這兩種筆法呢?
    許多初學者在初學筆法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中鋒與偏鋒的說法,它們也是最基礎的筆法。那麼到底什麼是中鋒與偏鋒呢?無論是書法還是筆法,都是在不斷進步和變化的,沒有什麼是可以一成不變的,並且筆有八鋒,八鋒皆可。那麼為什麼還說中鋒千古不變呢?
  • 一本字帖臨幾遍比較好?——臨帖的三個階段
    ——于右任 前幾天有書友問我,字帖應該臨幾遍? 實話講,這種問題讓我有點哭笑不得,但這也是書法入門必須要明確的問題之一。 首先知道臨帖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學習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 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嗎?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
    凡事沒有絕對,我是從來不講絕對的話的,我認為學習書法不一定臨帖,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寫好書法,那麼,對不起,你還真就得臨帖,除了這條路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有人問我,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嗎?為什麼不能隨意揮灑?學習方法的過程,我們姑且可以理解為唐僧西天取經的歷程。
  • 選好書法字帖的意義
    #書法#其實到現在,還有人不明白,為什麼練字要用字帖(我就不配圖了)當你初入筆墨江湖,拿起筆無所適從的時候;或者你自己看自己的字都看煩了,卻卡在瓶頸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字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當然,要用好字帖,我們有三種方式。1、看帖沒事經常翻一翻,觀其大略,看其全貌。
  • 行書書法字帖大全
    行書書法字帖盲寫要重點體驗硬筆在紙上運行的感覺。學習行書要點  一、擺脫楷書的法則  練習楷書時,講的是起筆藏鋒,轉折處要有提按的變化,鉤的筆畫要先頓筆再挑出等等,這些要領在寫行書是要儘量擺脫和忘記。打個比方,如果把楷書比作武術套路的話,那麼行書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從頭開始,講究的是流暢。
  • 小學生練字教程全套,硬筆字教程,小學生練字帖
    練字前:平時也會用字帖去練字,一旦脫離了字帖,正常寫字的時候又打回了原型。練字後:用老師獨創的「三步練字法」去練習,加上趣味的口訣,對漢字書寫的理解完全顛覆,現在快速寫字,也可以寫得很漂亮。而吳老師的21天寫字提升訓練,有個讓人快速寫好字的特點,就是結合了「場景切換訓練」。
  • 想學書法了,學硬筆買誰的字帖比較好
    對於初學者來說,買誰的書法字帖比較好呢?字帖是學習書法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習書法一定要選擇一本好的字帖。由於市場或書店出現各種粗製濫造的字帖太多,初學者選帖比較隨意,不知道該學誰的好。一本好的字帖對你練字是多麼的重要,影響深遠。
  • 臨帖,需要終身學習——吳玉生和他練字的故事
    我練的第一本字帖就是父親給的柳公權《玄秘塔碑》,也是當時家中唯一的一本字帖。除了練柳字,我更多地是接受父親的示範指導寫大字。那時候,物質條件非常有限,寫毛筆字用的米字格大字本很不好買,練字用的紙,就是一種薄得透亮的「電光紙」,4分錢一張,裁成32張訂成一個本子,還「惜紙如金」節省著用。一支「中白雲」,寫小字是它,寫大字也是它,墨汁臭得讓人作嘔也捨不得倒掉。
  • 什麼是個性藝術籤名字帖定製,籤名字帖有哪幾種
    個性籤名字帖,總所周知就是把自己設計好的籤名效果圖做成一本字帖的方式對此進行練習和臨摹。那麼問題就來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字帖是什麼樣的,其實籤名字帖有幾種:1、平面臨摹字帖,所謂的平面字帖就是籤名練習的時候,我們處於平面的紙上面進行的書寫的字帖,平面字帖是需要臨摹透明紙搭配用才可以實現的。缺點就是需要更多的透明圖臨摹紙。
  • 手機字帖| 歐陽詢《九成宮》高清完整版、學習攻略
    《九成宮醴泉銘》的點畫結體都有明顯的規律,初學書法的人極易從中獲益,這也是許多老師把此帖定為學習書法的首選字帖的理由。那麼,為什麼許多初學《九成宮醴泉銘》的人會覺得練習到一定階段,寫字基本能夠上手後就會出現"很難再進步"、"容易把字寫死"……的難題呢?這也是因為字帖中本身的"法度"造成的。
  • 逸之書法:寫字是講求方法的,單純臨帖反倒落了下乘
    其實,看著字帖沒法學像字,寫不好字,責任不全在你,這是因為沒有人教你如何去練字,你只會依樣畫葫蘆,不懂得寫字其實也是有方法的。以往的書法教學都以字帖為本,以臨帖為主要方法。但在快節奏的當代,有許多的工作要做,能不能不用太多的時間,不寫太多的字,同樣可以達到寫好字的目的呢?我們在這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 二玄社高清字帖 《高貞碑》
    以詩筒畫筆,與簿書迭進——黃易書法欣賞氣象渾樸,自出機紓,莫友芝篆聯欣賞二玄社高清字帖 | 《興福寺斷碑》二玄社高清字帖 | 《乙瑛碑》書壇觀點:書法有法?標準在哪?大師 | 豐子愷:書法是最高的藝術(附視頻)書法「忽悠圈」必將窮途末路!
  • 書法家必經之路——描貼、臨帖、脫帖到創新
    二,臨帖:分三個階段。1.對臨:把名家帖放在眼前,一筆一畫的對照著臨寫。最難的是結構把握,但有規律可尋。筆畫易寫,卻千變萬化,最難掌控。2.背臨:把名家帖學到的東西印在心裡,不看帖,儘量去還原它。3.意臨:背臨完成後,對學習的碑帖有所取捨的寫出來,吸取字帖中的精氣神能自由書寫。三,脫帖: 臨帖的目的就是把名家字體的筆畫、結構全牢記於心而能信手拈來書寫作品稱為脫帖,這需要幾年堅持不懈的臨寫。就如運動員要達到高級別水平需幾年刻苦的基本功訓練。
  • 備受網友青睞的草書字帖,筆法古樸格韻新穎,極具實用價值的書法
    在臨帖前要養成讀帖習慣,讀帖是為了練眼,重點領會字內的藝術韻味,把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經歷、情操、修養和認識等綜合運用到書法創作中,賦予書法以時代意義。讀帖要「精悟細出」,反覆觀察和分析帖中漢字的筆意,仔細揣摩帖中漢字的筆畫特徵、布白關係和結字規律。把帖讀懂,領會其中的奧妙,才能臨的形象。
  • 這幾條建議一定要看!
    2、每天要寫多少字效果才好?3、自己寫了很多字帖為什麼字還是不好看?4、有沒有什麼好的字帖推薦?問題一:練習時間最好還是合理安排,在不影響自己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時間就好,初學者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就不錯了,練字也會磨鍊自己的耐性,養成堅持的習慣,這種自律在其他事情上也會幫你成功。
  • 「一字億金」 視覺中國3億參股「司馬彥字帖」
    然而,如此高價收購一家字帖公司,該公司又承諾如此高的利潤,讓人感到不解,有股民留言:字帖都這麼值錢了嗎?  「司馬彥字帖」估值超6億  本次交易的出資方去年營收為1.19億元,而收購司馬彥公司的花費大約為其全年收入的2.5倍。
  • 1400個陸柬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古雅遒逸、學習行楷的上好字帖
    喜歡書法的朋友都知道,要想入門習字,必然是離不開臨帖的。其實臨帖又分兩種情況,那就是臨和摹。而不少的書法愛好者往往在選擇字帖的時候容易選描紅的版本,這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對任何事物的學習了解都需要一個過程。倘若有人指導,或許更多的還是選擇讀帖臨寫。
  • 鄭朝暉:談臨帖
    要講書法,其實不容易。古人的書法是寫字的技巧,是一種日常的手藝;今人的書法是一種視覺的藝術,是一種藝術的樣式,這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很多人討論書法的時候,將這兩樣混為一談,自然就說不清楚了。古人的書法作品大多是信札、草稿或者是碑文,屬於實用的範疇,是以用為主的,但到了後來,逐漸出現的大幅的作品,或者純粹是用來展玩的作品,那個時候就是「技術的自覺」,就是藝術創作的意思了。在這個方面,宋代大概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不過即便如此,技術方面的承繼關係還是非常明顯的。
  • 硬筆書法書法:如何解決鋼筆書寫力道的問題,鋼筆字要這樣練!
    鋼筆字解決有力會用的問題,就是要要加強心力眼力訓練和練技巧的筆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