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8年3月,毛澤東率領黨中央機關東渡黃河,進入晉綏解放區時,就已經開始考慮建國和定都的問題了。不過,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最早選定的新中國首都並不是古都北京,也不是十三朝古都長安,更不可能是龍盤虎踞的南京,而是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
為什麼要選擇哈爾濱呢?因為當時的選擇太少了,還沒有解放全中國呢,掌握在共產黨手中的大城市並不多,南京要等到49年4月才解放;上海要到49年5月,還有西安、洛陽、開封都還沒解放……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一舉解放了哈爾濱,成為全國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哈爾濱是我國東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的所在地也一直是哈爾濱。
毛澤東認為,中國地圖就像是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雞,黑龍江就猶如一隻展翅翱翔的天鵝,而哈爾濱就是這「天鵝項下的珍珠」。
而就在這時,東北戰局發生了巨變,國民黨得到美國的支持,開始瘋狂地向東北增兵,搶佔了交通要道。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果斷決定,黨中央不再遷往東北。
隨著解放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被解放,南京、北平、開封、洛陽等城市紛紛在毛澤東眼前浮現,這個時候,哈爾濱自然不是最佳選擇了,最後他的目光鎖定在了北平。
北京作為一個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明清兩個朝代都在這裡坐了將近300年的天下,不管是不是迷信,北京是有王氣的。
金人看重的是北京的地理環境,北京地處險要,北依山險,南壓中原;而元朝和清朝定都北京,則是有雄霸九州的胸懷和眼光,彈壓中原,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的統治基礎信心不足,可以隨時退出關外。可以說北京進可攻,退可守。
參與指揮平津湖戰役的聶榮臻在西柏坡與毛澤東的接觸中意識到,將來有可能會定都北京,所以解放北平必須儘量減少損失,讓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免遭戰火毀壞。
聶榮臻向羅榮桓談了自己的看法後,羅榮恆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用槍桿子做後盾,逼著傅作義放下武器,走和平談判的道路。」
聶榮臻向中央軍委作了匯報,建議:攻下天津,迫使傅作義就範,爭取北平不戰而解放。毛澤東知道後,十分同意聶榮臻的看法,他指出:「今後,我軍作戰主要是奪取大城市,能和平解決的儘量和平解決。北平最好不打,中國人民為解放事業流的血實在太多了!」
1949年1月14日,天津戰役打響,經過29小時的激戰,我軍一舉拿下天津。這讓坐鎮北平的傅作義傻眼了,天津被拿下的第二天,就派了代表與聶榮臻談判,同意和平解放北平,這也實在打不過呀,負隅頑抗不是找死嗎!
因此,北平完好無損地回到了人民的手裡,有了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北平方式」。而北平的和平解決也為新中國定都北京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948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任命彭真為北平市委書記,葉劍英為北平軍管會主任兼北平市市長。毛澤東十分重視北平的管理,滿懷期待地對他們說:「這次接管北平,影響到中外。你們務必要像接管瀋陽、濟南那樣,取得更好的成績,不要落在瀋陽和濟南之後。另外,還要特別防止出現過去某些『左』的做法。」
彭真和葉劍英頓時明白,北平很有可能成為新中國的首都。當即向毛澤東表示: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努力完成好這次接管任務。
全面接管北平的工作之後,葉劍英還積極加強了北平的治理,包括維護社會穩定,恢復發展生產,關心市民生活,改善文化教育等,為新中國建都北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正式決定定都北平則是在1949年3月5日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從鄉村移到城市,提出要進行廣泛的城市建設。在這一背景下,毛澤東提出定都北平。
定都北平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從國際安全和國際政治格局做出的一個必要的選擇。
1949年1月,東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長王稼祥抵達西柏坡的當日,就與夫人朱仲麗一起去看望毛澤東。毛澤東拿起一支煙遞給王稼祥,自己也點了一支,然後說:「今天有一件大事向你請教。」
王稼祥一聽,趕緊笑著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不知主席要談什麼事情?」
毛澤東看門見山:「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的政府定都何處?歷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開封,還有南京或北平。我們的首都定在哪裡最為合適呢?」
王稼祥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作了片刻的思考,然後試探性地說:「能否定在北平?」
毛澤東興趣大增,說:「談談你的理由。」
王稼祥分析說:「北平,離社會主義蘇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近些,國界長但無戰爭之憂;而南京雖虎踞龍盤,地理險要,但離港、澳、臺近些;至於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點,已不具中心特點。所以,我認為,北平是最合適的地方。」
「有道理、有道理。」毛澤東一邊笑,一邊不住地點頭。
王稼祥的看法與毛澤東以及其他中共領導人的看法不謀而合,完全相同。這種見解上的一致,正是建立在對當時國際政治格局和國家安全戰略認識上的。
在定都上,其實中央還和蘇聯交換過意見,畢竟,「一邊倒」的外交格局和接受蘇聯的幫助,是新中國建國前後的一個基本方針。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為方便、直接地得到蘇聯這一老大哥的幫助,而蘇聯也同意黨中央定都北平的意見。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麼自然而然地,定都北平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正式決定定都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