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的動物必須群居,成年的猛獸必須離開自己的親人,而有些時候,某些物種為了生存,必須要團結在一起。血緣是自然的組結方式,人們團結在一起,興盛的家族獲得了強勢的力量。
《詩經》中的證言:周南·螽斯——家族之興旺
螽斯羽,詵詵⑴兮。宜爾子孫,振振⑵兮。
螽斯羽,薨薨⑶兮。宜爾子孫,繩繩⑷兮。
螽斯羽,揖揖⑸兮。宜爾子孫,蟄蟄⑹兮。
⑴詵(shēn)詵:同「莘莘」,眾多的樣子;一說和順的響聲。
⑵振(zhēn)振:茂盛的樣子。
⑶薨(hōng)薨:很多蟲飛的聲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齊鳴。
⑷繩(mǐn)繩:延綿不絕的樣子。
⑸揖(jí)揖:會聚的樣子。揖為「集」之假借。
⑹蟄(zhé)蟄:群聚而和諧歡樂的樣子,一說安靜群居的樣子。
賞析:以螽斯之群像,比家族之興旺。以螽斯之群聲,比家族之不絕。以螽斯之集聚,比家族之歡樂和諧。
筆者言:生命的嚮往與人類弱勢時代的家族渴望。同樣是一種源自生命本真的吶喊。
可破落與死亡卻在所難免——
周南·桃夭——家人之祝福
桃之夭夭⑴,灼灼其華⑵。之子于歸⑶,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⑷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⑸。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⑴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麗,生機勃勃的樣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鮮豔如火,明亮鮮豔,閃耀的樣子。華:同「花」,指盛開的花。
⑶之子:這位姑娘。於歸: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歸宿,故稱「歸」。於,虛詞,用在動詞前。一說往。
⑷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結實很多的樣子。此處指桃實肥厚肥大的樣子。
⑸蓁(zhēn)蓁:樹葉繁密的樣子。這裡形容桃葉茂盛。
賞析:怒放的花朵鮮豔明亮。以花喻人之傳統,不知道到底源於何處呢?當她出嫁之時,夫家將更加興旺與美滿。
筆者言:正與螽斯應。前者為長者渴求,此處為長者祝福。那豔美的桃花正是出嫁的新娘,那豐美的果實和蓁蓁之葉正是如螽斯羽般繁密子孫,正是「宜室宜家」。先民們對美好與幸福的追求正是人類進步的源頭,正如《詩三百》是文化的觴。宜其室家,家室,家人,三者婆家、夫家、子孫者。
王風·葛藟⑴——失家之痛楚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⑶。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⑷。終遠兄弟,謂他人昆⑸。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⑴葛藟(lěi):藤類蔓生植物。即野葡萄。
⑵謂:稱,呼。稱呼他人為父親。
⑶顧:照顧,眷顧。也對我不照顧。
⑷漘(chún):河岸,水邊。
⑸昆:兄。
賞析:一串葡萄,是小家。一株葡萄樹是大家族。如今一粒葡萄被摘下,寄養他家。無依無靠,身世悽零。雖然是養子,仍然叫他們父親、母親與哥哥,可這裡並沒有半點對我的家人之情。
筆者言:對於年幼者,此種磨難無異於天災。不可避免,不可逃避,不可抗拒,不可承受,有不得不面對,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在折磨中生活。
手頭的版本——
尾記——天不遂人願!我們曾經在幼年幻想的夢幻未來,都和自己擦肩而去。悲催的婚姻,無力的生活,還有訣別和災難——我無法想像自己身處絕地的心態。或許,有時不及思考便已經死亡。還有慢性的折磨。
或是一車輛將我碾壓在路旁,如果車小,我的心肺受到重擊,頭部著地不及反應便失去了知覺。
或是卡車,將我的身體碾壓。把血和肉和骨糅雜在一起,或許留下我的眼睛看著身軀奇怪的化為了肉泥。
或是在後排的我,逃不出燃燒的車輛,最後不知道會不會幻想這只是一場噩夢?希望幾秒鐘是幾年一樣長,時間來不及我思考吧?我就被灼燒,我已經被灼燒,我已經無法思考,我將去死。
可我準備好了嗎?
可我準備好了嗎?我要準備面對最慘烈的結局。看自己的一塊一塊的皮肉於我分離,那痛苦,我不得不承受,我被牢牢的捆綁,我努力的掙脫,可刀還是切在我的皮肉,一塊一塊。
錚亮的刀,接近我的皮肉,抵住我的汗毛,接近我的毛孔。那隻手要向下壓,壓,只要一點點力量,就差一點點力量。
刀刺了進來!
眼前,開闢新的世界——
慚愧難言——時間倉促,身體疲憊,瑣事眾多。有諸多不妥當之處,還望指出。謝謝。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詩經》,若見解不一,還望指教。
堅守貞操中——幾個小時的功夫才能完成此稿,原創不易,還望右上點擊關注支持!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捍衛無價!不要喪失了純潔! 祝福你!我的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