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十大「高頻主題」的立意指導,考生必看!

2020-12-23 騰訊網

每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總有一部分細心的同學驚呼:今年的高考作文立意和××年的一樣,只是材料有所改變。實質上,這些細心的同學實實在在地道出了一個事實,同一個主題或立意換換材料反覆考查已成為高考作文命題的常見現象,因此高考作文題「撞車」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針對以上情況,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備考高考,筆者提煉出了近幾年高考至少考查過3次的10個作文主題,鎖定了這些高頻主題,「撞車」高考作文將成為「不可能」中的「可能」……

01家園

【上榜理由】

家園,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話題,也是近幾年世界性熱門話題。家園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溫馨的,也有慘澹的;有讓人欣慰的,也有讓人無奈的……關注物質家園引導考生思考工業文明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樹立敬畏自然的意識;關注精神家園引導考生反思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文環境。家園這個主題既關注了社會熱點,又呼喚人文精神,對引導考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很有意義,因為呵護家園,就是在呵護人類的明天。

【最佳立意方向】

此主題既具有時代性,又貼近考生生活,考生可放到時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化大為小抓住一點寫出深度。

1. 物質家園需要呵護。比如要敬畏自然、低碳生活、遠離戰爭、捍衛和平等等。

2. 精神家園需要呵護。比如要構建道德體系、加強法制建設、營造文化氛圍、提高國民素養等等。

3. 呵護家園需要全民的參與。比如要樹立責任意識、倡導奉獻精神、加強人與人及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等等。

4. 採取層進式結構立意。由物質家園起筆升華到精神家園,也就是由實到虛,綜合以上三點進而呼喚如何呵護我們的家園。

02見證

【上榜理由】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一個個夢想成為現實。歷史見證了舊中國的積弱積貧,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站起來」;歷史見證了「落後就要挨打」,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富起來」;歷史見證了短缺經濟的拮据,也見證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在「中國夢」指引下的中國人,將會有更多的奇蹟見證於世界……

【最佳立意方向】

見證是一種經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所以,本主題可從以下角度立意:

1. 歷史的變遷見證了中國的崛起。如神舟十號上天、「遼寧艦」入役等。

2. 生活的變遷見證了人生的悲喜。從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選取他人,也可寫自己的經歷,在文體的選擇上宜寫成記敘文或散文。

3. 某些具體的事物見證了觀念的變遷。如手機見證了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的轉變,門的變遷見證了城市人際關係的親疏等等。

4. 無論國家、社會、歷史、個人層面,見證都需要每個人的實幹精神。從此角度立意,考生可聯繫領袖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來行文立意,讓文章更具有時代感。

03 中國夢

【上榜理由】

「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同時也是全民族的。它既是我們個人人生的具體理想,也同國家的未來相通,所以在這個大時代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盡最大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因為「中國夢」歸根結底是全體中國人共同利益和價值的聚合……

【最佳立意方向】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是領袖在2013年兩會上談得最多的一段話,所以價值這個主題考生可放到時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結合自身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 每個存在的生命都有價值,承認生命的價值同時也是對生命的敬畏。比如社會的發展需要棟梁,也需要磚瓦、沙土;需要龐大的機體,也需要小的螺絲釘;需要將軍,也需要士兵;需要通曉物理的科學家,也需要揮鐮掄鎬的農民;因為社會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整體,需要各種不同材質的人共同來構建社會大廈。

2. 每個生命個體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比如封建社會,讀書人的價值取向是「學而優則仕」,近代的仁人志士康有為、梁啓超,以及孫中山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人生追求是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他們在為此目標的奮鬥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解放後,兩彈一星的元勳們,守衛邊防的子弟兵,維護社會安定的公安幹警,在各行各業無私奉獻的千萬大眾,都在為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改革開放以來,科技領域的精英們,大批商海的弄潮兒,為推動經濟的發展,民族振興,貢獻著自己的才智,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

3. 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生命的價值來源於對自己的肯定,來源于堅持不懈、無私奉獻、自信達觀、個性飛揚、平凡真誠等等。

04 公平

【上榜理由】

「總量」與「平均」的尷尬反差,「共富」與「個富」的局部失衡昭示我們:託起「中國夢」的,不僅是國家的強大、物質的豐沛,還有圓夢的「舞臺」。這個舞臺,就是十八大所強調的:「要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國夢」的幸福縱深。

【最佳立意方向】

用公平託起中國夢,需要權利的平等、機會的均衡、規則的透明。因為只有權利公平,夢想才能起飛;只有機會公平,奮鬥才有動力;只有規則公平,社會才能進步。

1. 公平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考生可採取並列結構進行闡釋,比如一個社會只有公平才能和諧,公平是現代文明進步的尺度,不公平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等。

2. 實現公平需要政府與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就政府而言,實現公平需要公正和公開,實現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等;就個人而言,實現公平需要具有一顆寬容之心,需要一種舍小為大的氣魄等。

3. 公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公平問題,不能把它絕對化。上天給誰的都不會太多,只有勇於接受生命的歷練,不一味怨天尤人,也許你也會成為別人眼中「不公平」的對象。

05 真情

【上榜理由】

感情是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殊反應形式,有情感的地方就有溫暖與感動,有情感的地方就有快樂與溫馨。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時代,經濟大潮的衝擊造成了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淡漠,金錢至上的社會百態對中華民族的美好品德提出了嚴重地挑戰。關注真情,呼喚真情,既是時代的要求,更是高中生在人格上的必修課。

【最佳立意方向】

真情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危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真情是一首飄蕩在夜空裡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真情是一片冬日的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面對本主題考生可用化虛為實,點面結合的方法立意:

1. 聯繫現實從社會層面解讀,論述當今社會真情缺失的現狀。比如道德滑坡、冷漠、自私自利、金錢至上等等。

2. 從小事入手,用生活細節打動閱卷老師。比如母親蹣跚的腳步、老師窗前的燈光、風雪中交警的手勢、路人給乞丐撐起的一把雨傘等等,抒發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堅信人間自有真情在。

3. 採取層進式結構,由當前社會真情缺失的現象入筆,並分析其原因,最後提出解決方案。

06 情調

【上榜理由】

如今,國人很忙,忙著掙錢,再忙著消費,一項調查顯示,70%的中國人日均休息時間少於3小時,還有8%的受訪者表示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日益發達的科技手段和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新意不斷,但忙碌過後常有空虛感襲來,原來我們「丟」的不是生活,而是「情調」……

【最佳立意方向】

缺少意趣與閒情的生活方式,會讓我們在忙碌中忽略自己的心靈,重拾生活的情調並非要人們閒置大把時光,放棄理想與責任,而恰恰是在提醒忙碌的現代人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不要丟了自己的「心」。

1. 古今對比,論述古人在物質及其匱乏的情況下仍保留生活的情調,而現代人在過度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漸漸迷失了自我的社會現狀。比如古人流觴曲水而今人只會住總統套房,古人盡享田園之樂而今人因土地汙染嚴重多地出現癌症村等等。

2. 留住生活情調需要有好的生活態度。比如恬淡、知足、學會珍惜、樂觀開朗、放慢腳步、親近自然等等。

3. 抓住一點,深度解讀追求情調的方法。比如以「仁」為己任,曾參弘道自得其樂,「唯吾德馨」的陋室之樂,孔顏樂處等等,正所謂胸懷超淡之情調,人生何處不樂道。

. 留住生活情調需要外部的環境。比如社會是否公正、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建立等等。

07 反思

【上榜理由】

重提反思精神,是因為近幾年我們在同樣的坎上栽了太多的跟鬥,我們喝了三聚氰胺,又大吃地溝油;我們偷工減料塌了樓,又急於求成垮了橋;我們植樹節次次種樹不見綠,我們的城市年年下雨回回澇……所以,不僅個人的成長需要反思,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更需要反思,因為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如果只顧亢奮向前,而不懂得回首反思,那所謂的「前進」終不會長久。

【最佳立意方向】

敢於反思、善於反思是人類的大智慧。反思昨天是為了明天;反思失敗是為了成功。在奮進中反思,我們不會偏離目標;在安逸中反思,我們不會沉淪;在失敗中反思,我們不會氣餒;在成功後反思,我們不會停頓……

1. 個人善於反思,讓生命永葆活力。如靜坐思過、見賢思齊、一日三省吾身等等。

2. 國家善於反思,讓民族煥發生機。如以史為鏡、廣開言路、總結執政得失等等。

3. 聯繫現實採取層進式結構行文立意,即為什麼一個國家與民族需要反思,我們現在需要反思什麼,反思過後我們應該採取哪些行動。從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選當前的熱門話題作為反思對象,比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社會公德、迷失的人文精神等等。

08 青春

【上榜理由】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是充滿幻想的多夢的年齡。擁有青春的我們,走出了童稚但並不成熟,擁有了思想但並不深刻。以「青春」為主題的作文,取材範圍廣,又貼近考生生活,更能引導考生反思自我,抒發成長中的夢想、煩惱、追求、叛逆、親情、友情……

【最佳立意方向】

青春,充滿詩情畫意;青春,充滿無限生機;青春,充滿美麗自信;青春,也充滿迷惘、困惑和煩惱。考生可用化大為小的方法從以下角度立意:

1. 寫成記敘文,講述自己在某個年齡段的某些經歷和感受。比如夢想、堅強、叛逆、執著等等,以真情實感打動閱卷老師。

2. 由他人的青春入手,抒發別人的成長經歷對自己的啟發。從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選擇一位名人做深度解讀。比如莫言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苦難是一筆財富;韓寒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在追求青春夢想中張揚……在文體的選擇上宜寫成散文。

3. 倡導「我的青春我做主」,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09 拯救

上榜理由】

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從大米中認識了石蠟,從火腿中認識了敵敵畏,從鹹鴨蛋、辣椒醬裡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裡認識了福馬林,從銀耳、蜜棗裡認識了硫磺酸……轉型期的中國,傳統的價值觀遭受空前的衝擊,而新的價值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信仰危機、精神荒漠、道德淪喪正在從根本上顛覆現代文明。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美麗中國夢」,所以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拯救的不僅僅是遭受空前破壞的生態文明,更需要拯救的是我們的社會文明。

【最佳立意方向】

3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與社會的急劇變遷,對既往傳統文明形成了重大衝擊,作為現代文明重要內容的道德情操更是遭遇到空前的顛覆。當今中國的文明轉型首先面臨的任務是道德的拯救,因為唯有在堅實的社會道德基礎之上,才能穩健地實現文明轉型。

1. 遭受空前破壞的生態文明需要拯救。比如泥石流、沙塵暴、霧霾天氣等等。

2. 在經濟大潮衝擊下失落的人文精神需要拯救。比如道德、信仰、責任、善良、親情、尊嚴、寬容等等。

3. 各種審美觀及歷史觀需要拯救。比如惡搞文化、穿越劇、過度整容、日本人扭曲歷史等等。

4. 在外來文化衝擊下失落的傳統文化需要拯救。因為文化銘刻著民族的記憶,攜帶著民族的基因,傳遞著民族精神的火炬,湧動著民族的熱血和豪情。

5. 拯救是一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就個人而言,「拯救」的途徑就是多讀書,經常自省,加強道德修養等。就國家而言,「拯救」的途徑可從制度的建立、社會文明氛圍、歷史傳統觀念等方面構思立意。

10 創新

【上榜理由】

《周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賈伯斯走了,蘋果失去了一位天才,而世界失去了一位夢想家。人類的發展一次次證明,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書寫新的歷史,那就是創新。進入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是更加激烈的競爭和較量,知識日新月異,未來社會迫切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時代的主旋律,是新世紀的重要課題,是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更是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必備的素養。

【最佳立意方向】

「創新」,作為名詞,指「創造性」或「新意」;作為動詞,指「拋開舊的,創造新的」。「創新」是社會永恆的主題,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固有規律。站在歷史與現實的角度,將「創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創新」便具有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1. 為什麼需要創新。對個人而言,只有求新求異,事物才會有生命力,對國家而言,創新能推動歷史與社會的前進。

2. 創新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個人的思維方式需要創新、企業的發展理念需要創新、國家的發展模式需要創新等等。

3. 怎樣去創新。創新要有好奇心,創新需要打破定勢、突破傳統,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創新需要勇於否定權威等等。

4. 反思中國為什麼難出創新人才。比如教育理念陳舊落後、傳統企業文化阻礙創新、民眾普遍缺少獨立特性的品質、缺少創新性人才成長的環境等等。

5. 如何處理好創新與繼承之間的關係。比如創新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是永葆生命力的源泉。

往期精彩再現

發現孩子的優點到底有多重要

最失敗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那些被富養女孩兒們最後都怎麼樣了?

高中生如何進行生涯規劃

-End-

編輯丨侯雯倩

校稿丨胡霖萌

審核丨沙智造

內容轉自網絡,侵權必刪

愛故鄉社會實踐活動

雅禮,南雅高中18級愛心作文集

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有效方法,學會高考作文就不難
    #新材料作文不同於過去的命題作文或者話題作文,是基於材料作文發展而來的全新的作文模式,側重考查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學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基於此,高考考生平時要加大作文審題立意訓練力度。新材料作文是一種全新的作文類型,是培養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渠道。所以考生關注點放在培養自身的審題立意能力上,把握寫作重點,確保立意準確,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以及表現力,能夠更加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 【作文指導】作文如何立意才能高遠?高考真題示例分析
    作文如何立意才能高遠?高考真題示例分析【導語】千古文章「意」為高,文以「意」勝,這是不爭的事實。準確審題,做到文之有「意」,寫作算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但是,立意深刻、新穎,是一切優秀作文的核心條件。當然,想做到恐非易事。其實,只要我們靜而思之,思維深入,做到辯證立意,達到目標不是不可能。
  •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是一座大山,要知道語文試卷的總分為150,而作文的分數是60,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因此,若作文得分低,那語文成績就有點懸了。就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我們可以發現,高考語文作文一直緊扣社會熱點,例如:2017年全國一卷的「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涉及行動支付、共享單車、一帶一路、食品安全、高鐵等社會熱門話題。2019年全國一卷的「演講稿」提到科技進步,提到近幾年來最火熱的人工智慧,從科技進步引導人們對勞動的思考。
  • 關注高考|高考作文:果然是「疫情主題」
    不過,穩中也有變,試卷閱讀量明顯增加,作文審題容易得高分難,整體上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也更加體現出新高考的改革方向。閱讀:題型穩定題量大,考生「壓哨」答完「今年的閱讀量明顯變大了很多,感覺時間都不夠用的。」「我的作文是卡點寫完的,都沒有來得及檢查。」
  •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及立意介紹 疫情作文熱點素材最新
    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三篇【一】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式家庭情感表達方式》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間不好意思說愛」,近四成人表示「想表達,但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愛需要表達,即使是家人之間」。
  • 高考語文,漫畫類作文,審題立意如何突破
    高考語文,如果考到漫畫類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如何突破?有幾位同學說,覺得漫畫類作文有些難。理由是語言表述較少,要靠看圖猜意思,覺得緊張。要是不出這樣的題就好了。希望能再講講漫畫類高考作文如何破解。漫畫類高考作文試題,確實讓許多同學不適應,儘管是讀圖時代,也還是希望卷子上字多一點,讓人心安。讀懂漫畫的步驟在寫作步驟上,漫畫作文確實和其他作文有區別。其他作文是斟酌文字,而漫畫作文則要求大家觀察漫畫。要看標題,看主體,看相關的注釋。這一種圖文結合的形式,讓許多同學感到不習慣,往往會影響文章的審題立意。
  • 2020年最強高考作文解析匯總!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題目解析:從趨勢上看,今年是新高考落地實施第一年,新一卷高考作文取材於新冠疫情,注重考查考生能否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思考。結合前幾年全國卷的命題趨勢,可以看出,新高考同樣要求學生們將自己置於社會與時代之中,不能冷眼旁觀,要認真感悟,審慎思考,真正將國家的重大事件與考生個體相結合。
  • 2018各地高考作文及權威解讀!你立意對了沒?
    2018年全國高考今日正式拉開帷幕,全國共有975萬名考生走進考場。目前,高考語文作文出來啦,很多人問小編自己偏題了沒,so小編收集整理了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名師立意解讀供大家參考!你覺得今年的作文題目好寫嗎? 立意對了沒?
  • 高考作文衝刺寫作指導:時評類作文技巧(立德樹人、家國情懷)
    這樣的考查方式,一掃長期以來高考作文題目的「書齋氣」,將黨和國家提出的「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落實到了應試選拔的具體試題之中,可以說是一個寶貴而又成功的轉變。眾所周知,高考作文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我們有理由相信,時政作文仍會是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方向。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影響局面下,在新課標修訂和新高考改革的鋪開局勢,疫情影響下的高考作文命題,前所未有的會「穩字當頭」。  2020年高考的命題範圍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去揣摩和準備:  (一)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以來的最大關注熱點,作文命題有可能不迴避新冠肺炎疫情這個主題,因而要積極準備,認真梳理抗疫素材。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
    高中生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要忽略語文作文,尤其是在剛上高一的時候。學生一定要注意積累語文的詞彙量,不要在每次老師讓寫語文作文的時候都是偷懶,這樣學生就失去作文練習的機會,所以,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那麼,高考語文作文應該怎樣獲得高分呢?
  • 2020高考語文作文太難,考生們叫苦不迭,題目讓人無從下筆?
    2020高考語文作文太難,考生們叫苦不迭,題目讓人無從下筆?2020年7月7日,高考第一場語文考試剛一結束,備受人們關注的高考作文題目迅速在網絡上散布開來,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大多數網友直呼:「今天作文題目也太難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今天的高考題目到底有多難!
  • 2018年高考作文全國卷一立意分析 要怎麼寫
    【2018年高考作文(全國一卷)立意分析】  廣東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的材料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以新世紀2000年以來編年大事記的方式,圍繞「世紀寶寶」出生到今年2018年可以參加高考這一段,擇要標註的重要事件有大地震、體育盛會、航天航空與教育、農村建設、網絡普及與用戶規模等,呈現「世紀寶寶」成長於新世紀中國迅猛發展的新時代,隨後還有代表中國夢內容的時間標註
  •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今天要提綱挈領地為大家講一講。在高考的試卷中,作文是分數最高的題,它考的是我們的綜合能力。所以在講解作文的時候,也要綜合的來講,不能劍走偏鋒走極端。各位同學在學習的時候,也要認真琢磨,把所學到的方法綜合起來。綜合不是混作一談,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有所側重。
  • 2020高考作文題出來了!要求荊州追光少年寫一篇「發言稿」
    荊州3.7萬考生今日奔赴高考考場詳情點擊:剛剛第一場語文考試結束考生們冒雨走出考點朵朵傘花在雨中綻放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全國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2016山東公務員申論指導:命題人眼中的作文立意是什麼樣的?
    正如許多考生所了解,申論的大作文是不可以「任性」而為,而是有立意與表達內容方面限制的,考生若按照自己的意願天馬行空進行寫作,很容易偏離主題,從而獲得一個「慘不忍睹」的分數。故而,對於曾經「折戟」在申論科目的不少考生而言,每每寫完一篇千字文章,本應充斥著興奮的心中卻總被惶惶不安取代:作文立意是否符合命題要求?要破解這一問題,中公教育專家認為還需要還原命題人的命題思路。申論作文的主題,是命題人在選取材料和設置題目時的依據,所以我們可以材料和題目的設問去推理主題。
  • 「一篇作文定成敗」2020成人高考《語文》作文寫作技巧分享!
    參加成人高考的考生由於平時練習不多,對於寫作部分不夠熟練,考試時很多人感到時間不夠用。因此,在平時模擬練習時要計算每部分考題所用的時間,特別把握好作文的時間。在考試中,考生應該選擇自己擅長的問題來發揮。由於成考作文採取自擬題目的形式,建議考生把大的題目往小擬。
  • 2020昆明市模考作文分析+高考「關係類」作文指導
    二模作文原題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高考作文走向分析:寫作不再是簡單的作文,而是一個考試項目,更是學習和思維的工具,是一個人必備的生活技能。
  • 高考學霸為濰坊考生分享作文高分秘籍
    高考在即如何利用最後幾天實現作文「逆襲」考試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濰坊市4位2019年高考學霸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如何備戰高考作文與考生分享他們的「獨家」應考戰略周璵璠北京大學法學院為要嚴格審題理解題意,列提綱梳理思路
  • 專家點評2020全國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
    全國Ⅲ卷:全國Ⅲ卷的題目為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給高一新生寫信,考生需要在寫作過程中注意文體的實用性要求。從寫作內容上來說,圍繞「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這個主題,材料所給提示比較充分,考生可以從回答「我是怎麼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使生活更有意義」等角度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