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堂醫話:活用蒼朮心得

2021-02-07 大家理醫

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活  用  蒼  術  一  得

作者/林朗暉

我喜用蒼朮,鑑於歷代本草對蒼朮多有很高評價。如在名稱上:抱樸子稱蒼朮為「山精」李時珍稱「仙術」,《和漢藥考》稱「天精」;在功用上:《本草經》說:「久服輕身延年」,唐慎微說:「必欲長生,常服山精」,張元素說能明目,李東垣說能治痿,朱丹溪說能解鬱,李士材說能發汗,李時珍說能理痰溼,繆希雍說可祛溼痺,黃宮繡說可升清陽。

一句話,蒼朮有芳香避穢,昇陽散火,理鬱開痰,助消化,清頭目,健腰膝,療佝僂,消脹滿,止瀉痢,開胸膈等作用。而蒼朮還有補腎強壯,治痿之效。最近有關資料報導,用蒼朮治療結核病、糖尿病、夜肓症,大劑量應用還能降血壓。

蒼朮外祛風溼,內運脾胃,功效特著。經米泔(淘米水)浸制之後,不論上下表裡,都可隨證配用。

我有這樣的臨床體會:

四君子湯,白朮改蒼朮補而有運;

四苓散,白朮改蒼朮有滲有升;

藿香正氣散,白朮改蒼朮更能運胃解表;

逍遙散,白朮改蒼朮解鬱之力更強;

連理湯,陳修園主張白朮改蒼朮,有補有消;

七味白朮散,改用蒼朮能加強運中止瀉;

補中益氣湯,白朮改蒼朮升提之力更強;

真人養臟湯,白朮改蒼朮能昇陽止瀉;

傅青主完帶湯,重用蒼朮能燥溼止帶;

越鞠丸之解鬱,蒼朮起樞運之功;

清震湯治頭風,蒼朮主昇陽散濁;

葉天士蒼附導痰場,重用蒼朮治婦人肥胖;

外科正宗消風散,重用蒼朮除溼癢、託瘡瘍;

蒼朮白虎湯理溼熱並重,東垣清暑益氣湯,用蒼朮,考慮暑多挾溼;

東垣當歸拈痛湯,用蒼朮袪溼,使絡通痛止;

雞鳴散加入蒼朮,更能勝溼療腳氣;

蒼白朮同用,卑監之虛能補,敦阜之士可平;

局方二妙散,療瘡瘍諸痺,溼注帶下,口腔潰瘍有捷效。

此外,蒼朮合生芪能祛風散溼,合枳殼能消積袪脹;

合枇杷葉降逆止呃;

合葛根則可上治頭風,下止溼瀉;

合赤小豆能消水腫;

合川楝子可止痛療疝;

合神曲治暑溼洩瀉(《局方》名「曲術丸」);

合椒目治寒痛久痢(《保命集》名椒術丹〉;

合白芷治寒溼頭痛(名蒼芷散,還可外敷溼疹);

合黃連可療泛酸(名蒼連湯);

合荊芥則擅透溼於表;

合苦參能消小兒食積;

合木瓜可舒筋消腫;

合桑椹能烏須黑髮(《保壽堂》名少陽丹);

合芝麻可滋腎生精(《集效方》名蒼芝丸);

合熟地治血虛食少(《濟生拔萃)>方);

合地榆治脾虛下血(《保命集》方)。

單味蒼朮治雀目(《聖惠方》),九制蒼朮散治肥人痰溼(喻嘉言方)等。上面所述,既有古人經驗,也有我的臨證心得,經反覆實踐證明安全有效。

還應該看到,以蒼朮為主藥的複方,具有協調製約、互佐互使的意義,配伍得當可減低副作用,從而提高療效。

比如蒼朮與熟地一燥一潤;

蒼朮與石膏一溫一寒;

蒼朮與牛膝一升一降;

蒼朮與甘草一走一緩;

蒼朮與石英一浮一沉。

可謂有天工之妙。【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南方醫話》作者/林朗暉 】

中醫適宜技術:神闕穴(肚臍眼)拔罐可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等多種過敏性性疾病

用法:一次留罐10分鐘,每天一次,三天為一個療程,然後暫停三天,繼續下一個療程,如此往復,直到病癒為止。一般可拔罐15-20次便差不多了。

過敏性哮喘典型案例:瞿某,42歲,每遇冷天翻砂時因氣味兒刺激便噴嚏不斷,流淚,滿臉通紅,久治無效,在北京某醫院檢查,其對煤煙、麵粉、冷空氣、冷水、蟎蟲等44種東西過敏,苦無良方醫治,後經神闕穴拔罐15次而愈。

注意:女性經期,有其他嚴重疾病者一般禁止此法。

來源:《單穴治病選粹》作者:耿恩廣(1938年生,河北省唐山市東礦區前金莊人。退休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教授,經絡腧穴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針灸學會常委,腧穴分會秘書長、主任委員;李道翼TCM工作室 修訂)

迎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本公眾號交流與投稿信箱

baishi918-c@163.com 

恆守正念,不假求真,一以貫之

相關焦點

  • 困惑堂醫話:李可老中醫用藥經驗錄
    ②凡用烏頭劑,必加倆倍量之炙甘草,蜂蜜150g,黑小豆,防風各30g。③凡劑量超過30g時,烏頭劑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3次服,煎煮時間3小時左右,已可有效破壞烏頭鹼之劇毒。3,半夏 ①生半夏為消痰核,化瘤散結要藥,可止各種劇烈嘔吐。仲景方中半夏皆生用,今以等量之鮮生薑制其毒,加強止嘔功效更無中毒之虞。
  • 蒼朮又名赤朮、槍頭菜、茅蒼朮、南蒼朮、北蒼朮、山蒼朮、山刺菜、麩炒蒼朮、馬薊、青術、仙術、茅術、茅山蒼朮《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鮮白蒼朮二十斤,浸去粗皮,洗淨曬乾,銼碎,用米泔浸一宿,洗淨,用溪水一擔,大鍋入藥,以慢火煎半乾去渣,再入石楠葉三斤,刷去紅衣,用楮實子一斤,川歸半斤,甘草四兩,切,研,同煎黃色,用麻布濾去渣,再煎如稀粥,方入好白蜜三斤,同煎成膏。每用好酒,空心食遠,調三、五錢服,不飲酒用米湯。有腫氣用白湯,嘔吐用薑湯。(蒼朮膏)知母六兩,甘草(炙)二兩,石膏一斤,蒼朮三兩,粳米三兩。上錘如麻豆大。
  • 中藥材:蒼朮
    炮製:1、蒼朮:揀去雜質,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2.炒蒼朮:取蒼朮片,用米泔水噴灑溼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乾燥即得。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蒼朮
    9.配川椒:川椒善散陰寒,溫中止痛,暖脾止瀉;蒼朮則長於外祛風溼、內燥脾溼,功偏燥溼運脾。兩藥相配,溫中燥溼使寒溼去、脾胃健運則瀉可止,溫中止瀉力增,能治寒溼較盛之久瀉、苔白厚濁等證。【應用注意事項】氣虛汗出者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 【中藥學堂】蒼朮
    炒用燥性減緩。使用注意本品辛苦溫燥,故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服。故事一傳說李時珍在茅山懸崖發現一隻又高又大的蒼朮,芳香異常,長在一塊鶴嘴石上,石頭兀山外,恰像一隻仙鶴,白頸會羽丹頂。李時珍拾蒼朮切開一看,裡面有7顆鮮紅的硃砂點。從此茅山蒼朮硃砂點永不退色,功效也遠比其他各地好。故事二話說有一名自京城考試回鄉的書生,回程時至西湖一遊,途中邂逅了一位明媚動人的女子,心儀之餘,願花費重金偕女子同歸,但女子婉拒,終未能如願。
  • 《神奇的中藥》——蒼朮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蒼朮別名赤朮,馬薊,青術,仙術。該來源為菊科植物南蒼朮或北蒼朮等的根莖。春、秋均可採挖,以秋季為好。挖取根莖後,除去殘莖、鬚根及泥土,曬乾。分南蒼朮,北蒼朮性狀①南蒼朮為植物南蒼朮的乾燥根莖,呈類圓柱形,以個大、堅實、無毛須、內有硃砂點,切開後斷面起白霜者佳。主產江蘇、湖北、河南。
  • 蒼朮[Háng Zhú]
    炒蒼朮:取蒼朮片,用米泔水噴灑溼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置籠履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乾燥即得。①《綱目》:"蒼朮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乾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②《本草述鉤元》:"蒼朮,米泔浸洗極淨,刮去皮,拌黑豆蒸引之。又拌蜜酒蒸,又拌人乳透蒸,皆潤之使不燥也。
  • 蒼朮栽培技術
    該種有許多藥材商品名稱,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北方產的北蒼朮和南方產的南蒼朮。蒼朮在中國分布較廣,關內及東北內蒙都有分布。以內蒙和東北所產的蒼朮為上品。內蒙產的蒼朮,在藥材的橫斷面有硃砂點,在國內銷售較好。東北所產的蒼朮,藥材的橫斷面沒有硃砂點,藥材粗大,產量高,出口特別受歡迎。蒼朮雖然適應性較強,但還是喜歡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坡地。
  • 蒼朮防瘟,內外兼用
    清代《本草正義》載:「蒼朮氣味雄厚,較白朮愈猛,能徹上徹下,燥溼而宣化痰飲。最能驅除穢濁惡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茅術一味,最為必需之品,是合內外各病,皆大有用者。」可見在古代蒼朮就是防治瘟疫的重要藥物,蒼朮在歷次中醫藥對抗瘟疫鬥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北方醫話》之:「瓜蔞治胸痺,得酒效更捷」
    《本草思辨錄》曾記載:瓜蔞以薤白、白酒、桂枝、厚樸苦辛迅利之品為伍,則「用其所長,又補其所短也」。遂囑之繼服前藥,加白酒100g煎之。依法服2劑,胸中悶痛略減,可睡至凌晨4時許。又進2劑,則延至5時許,再服4劑,胸痺得除。
  • 蒼朮(歷代本草匯言)
    大都有邪者宜用,無邪者禁忌。庸醫不分虛實,及七情氣悶,概用白朮誤矣。古人載腹中窄狹,須用蒼朮,醫者徒誦言而不察其所以言也。蓋蒼朮乃辛散之劑,必有溼症實邪者,方才可用,豈謂不分虛實而概用之乎。抑且虛悶者用之,則耗其氣血,燥其津液,其虛火益動而愈悶矣。
  • 蒼朮文化典故與傳說故事
    蒼朮白朮,健脾補運。用法三別,焚燒闢瘟。子欲長生,當服山精。【古人食術】蒼朮是古老中藥,《神農本草經》云:「蒼朮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古時劉娟子挼取其精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作長生。明代稱蒼朮為「術仙」。
  • 藥材 | 蒼朮
    【中藥名】蒼朮cangzhu【別名】南蒼朮、茅術、山精、赤朮、仙術。【英文名】AtractlodisRhizoma。【來源】菊科植物茅蒼朮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的根莖。【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80釐米。根莖橫走,呈結節狀,粗大不整齊。莖直立下部木質化。
  • 《本草綱目》故事:蒼朮燥溼健脾
    蒼朮,又稱山精、赤朮、馬薊、青術、仙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莖。茅蒼朮主要分布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但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質量最好,故名茅蒼朮,簡稱茅術。北蒼朮主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山東、河南等北方地區,故名北蒼朮。中國各地藥圃廣有栽培。野生於山坡草地、林下、灌叢及巖縫隙中。
  • 一川蒼朮青嫋嫋 長郊草色綠無涯 記雷允上集團蒼朮溯源行
    赤峰擁有廣袤肥沃的砂質土壤再加上高原高緯度的地理環境,讓這裡成為北蒼朮的主產地。這裡所產的北蒼朮香味濃鬱,較別處來比這裡的北蒼朮斷面「硃砂點」多,質量更佳。為了保證每一味藥材的藥效,雷允上集團都會選擇最佳原產地來建立種植基地,所以我們的蒼朮種植基地就在這裡安了家。草原蒼茫,蒼朮葳蕤,在這裡你不僅能領略到別樣的草原風光,更能感受中藥材源自自然的純粹與道地。
  • 【青囊醫話】走近根系中藥
    曉婧:聽眾朋友們,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青囊醫話》,我是主播曉婧。鄭輝:我是主播鄭輝。曉婧:昔日居鄰招屈亭,楓林橘樹鷓鴣聲。一辭御苑青門去,十見蠻江白芷生。相傳蘇軾在杭州任刺史時,與三臺山寺廟中的一位老和尚交往很深,經常一起探討詩歌。有一次,兩人談興很濃,一直談到深夜才盡興。
  • 蒼朮(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蒼朮、艾葉煙燻消毒(6立方米實驗室各用4兩,煙燻2小時)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枯草及綠膿桿菌有顯著的滅菌效果,與福馬林相似;而優於紫外線及乳酸的消毒。炮製蒼水:揀去雜質,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炒蒼朮:取蒼朮片,用米泔水噴灑溼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取揀淨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撈出,置籠履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乾燥即得。
  • 一個古方:蒼朮白虎丸!
    宜服:蒼朮白虎丸,即白虎湯加蒼朮白虎湯,最早見於醫聖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一書。中醫認為「白虎」為西方金神,對應著秋天涼爽乾燥之氣。以其命名,喻本方的解熱作用迅速,一掃炎暑溼熱之氣,就像秋季涼爽乾燥的氣息降臨大地一樣。
  • 黑龍江同興村:「蒼朮」變身 土裡生「金」
    央廣網齊齊哈爾12月4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陳明月 高詩宇)在齊齊哈市龍江縣七棵樹鎮同興村,村民範福祥正在忙著平整土地,三年前還是貧困戶的他,通過村裡幫扶種植了30畝的蒼朮中草藥,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他不僅成功擺脫了貧困,錢袋子也逐漸鼓了起來。
  • 104 蒼朮 · 本草匯解 | 山海精舍
    大都有邪者宜用,無邪者禁忌。庸醫不分虛實及七情氣悶,概用白朮,誤矣。古人載腹中窄狹,須用蒼朮,醫者徒通言而不察其所以言也。蓋蒼朮乃辛散之劑,必有溼症實邪者,方才可用,豈謂不分虛實而概用之乎?抑且虛悶者用之,則耗其氣血,燥其津液,其虛火益動而愈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