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活 用 蒼 術 一 得
作者/林朗暉
我喜用蒼朮,鑑於歷代本草對蒼朮多有很高評價。如在名稱上:抱樸子稱蒼朮為「山精」李時珍稱「仙術」,《和漢藥考》稱「天精」;在功用上:《本草經》說:「久服輕身延年」,唐慎微說:「必欲長生,常服山精」,張元素說能明目,李東垣說能治痿,朱丹溪說能解鬱,李士材說能發汗,李時珍說能理痰溼,繆希雍說可祛溼痺,黃宮繡說可升清陽。
一句話,蒼朮有芳香避穢,昇陽散火,理鬱開痰,助消化,清頭目,健腰膝,療佝僂,消脹滿,止瀉痢,開胸膈等作用。而蒼朮還有補腎強壯,治痿之效。最近有關資料報導,用蒼朮治療結核病、糖尿病、夜肓症,大劑量應用還能降血壓。
蒼朮外祛風溼,內運脾胃,功效特著。經米泔(淘米水)浸制之後,不論上下表裡,都可隨證配用。
我有這樣的臨床體會:
四君子湯,白朮改蒼朮補而有運;
四苓散,白朮改蒼朮有滲有升;
藿香正氣散,白朮改蒼朮更能運胃解表;
逍遙散,白朮改蒼朮解鬱之力更強;
連理湯,陳修園主張白朮改蒼朮,有補有消;
七味白朮散,改用蒼朮能加強運中止瀉;
補中益氣湯,白朮改蒼朮升提之力更強;
真人養臟湯,白朮改蒼朮能昇陽止瀉;
傅青主完帶湯,重用蒼朮能燥溼止帶;
越鞠丸之解鬱,蒼朮起樞運之功;
清震湯治頭風,蒼朮主昇陽散濁;
葉天士蒼附導痰場,重用蒼朮治婦人肥胖;
外科正宗消風散,重用蒼朮除溼癢、託瘡瘍;
蒼朮白虎湯理溼熱並重,東垣清暑益氣湯,用蒼朮,考慮暑多挾溼;
東垣當歸拈痛湯,用蒼朮袪溼,使絡通痛止;
雞鳴散加入蒼朮,更能勝溼療腳氣;
蒼白朮同用,卑監之虛能補,敦阜之士可平;
局方二妙散,療瘡瘍諸痺,溼注帶下,口腔潰瘍有捷效。
此外,蒼朮合生芪能祛風散溼,合枳殼能消積袪脹;
合枇杷葉降逆止呃;
合葛根則可上治頭風,下止溼瀉;
合赤小豆能消水腫;
合川楝子可止痛療疝;
合神曲治暑溼洩瀉(《局方》名「曲術丸」);
合椒目治寒痛久痢(《保命集》名椒術丹〉;
合白芷治寒溼頭痛(名蒼芷散,還可外敷溼疹);
合黃連可療泛酸(名蒼連湯);
合荊芥則擅透溼於表;
合苦參能消小兒食積;
合木瓜可舒筋消腫;
合桑椹能烏須黑髮(《保壽堂》名少陽丹);
合芝麻可滋腎生精(《集效方》名蒼芝丸);
合熟地治血虛食少(《濟生拔萃)>方);
合地榆治脾虛下血(《保命集》方)。
單味蒼朮治雀目(《聖惠方》),九制蒼朮散治肥人痰溼(喻嘉言方)等。上面所述,既有古人經驗,也有我的臨證心得,經反覆實踐證明安全有效。
還應該看到,以蒼朮為主藥的複方,具有協調製約、互佐互使的意義,配伍得當可減低副作用,從而提高療效。
比如蒼朮與熟地一燥一潤;
蒼朮與石膏一溫一寒;
蒼朮與牛膝一升一降;
蒼朮與甘草一走一緩;
蒼朮與石英一浮一沉。
可謂有天工之妙。【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南方醫話》作者/林朗暉 】
中醫適宜技術:神闕穴(肚臍眼)拔罐可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等多種過敏性性疾病
用法:一次留罐10分鐘,每天一次,三天為一個療程,然後暫停三天,繼續下一個療程,如此往復,直到病癒為止。一般可拔罐15-20次便差不多了。
過敏性哮喘典型案例:瞿某,42歲,每遇冷天翻砂時因氣味兒刺激便噴嚏不斷,流淚,滿臉通紅,久治無效,在北京某醫院檢查,其對煤煙、麵粉、冷空氣、冷水、蟎蟲等44種東西過敏,苦無良方醫治,後經神闕穴拔罐15次而愈。
注意:女性經期,有其他嚴重疾病者一般禁止此法。
來源:《單穴治病選粹》作者:耿恩廣(1938年生,河北省唐山市東礦區前金莊人。退休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教授,經絡腧穴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針灸學會常委,腧穴分會秘書長、主任委員;李道翼TCM工作室 修訂)
【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本公眾號交流與投稿信箱:
baishi918-c@163.com
恆守正念,不假求真,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