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文化典故與傳說故事

2021-02-22 承繼堂

【原貼正文】

李驅仙鶴,豔滴冠頂。

茅君寶篋,桂培上尊。

蒼朮白朮,健脾補運。

用法三別,焚燒闢瘟。

子欲長生,當服山精。

【古人食術】

蒼朮是古老中藥,《神農本草經》云:「蒼朮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古時劉娟子挼取其精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作長生。明代稱蒼朮為「術仙」。

《神仙傳》記載:「陳子皇得餌術要方,服之得仙去,霍山妻疲病,其婿用餌法服之,病自愈安,壽170歲,登山取術重擔而歸,顏色氣力如二十許人。」明代謝肇浙《文海披抄》云:「藥之有益於人者,服之不輟,皆可長生……林子明服術十一年,身輕。」

晉代葛洪《抱樸子》記載:「南陽文氏,漢末逃難華山中,飢困欲死,有人教之食術,遂不飢。數十年乃還鄉裡,顏色更少,氣力輕勝。故術一名山精,神農藥經所謂『子欲長生,常服山精』是也。」

《鄧才筆峰雜興方》中「蒼朮膏」健脾胃、駐顏、補虛損,大有功效。

《劉松石保壽堂方》的「少陽丹」:蒼朮1斤為末,熟桑椹20斤壓汁。和末為糊,待幹蜜丸,赤小豆大。每日3次,每服20粒,酒服。變白還童。

《瑞竹堂方》的固真丹:茅山蒼朮一斤,分4份,1份用青鹽一兩炒,1份用川椒一兩炒,1份用川楝子一兩炒,1份用小茴香、補骨脂各一兩炒。並揀術研末,酒煮麵糊丸,空心米飲下。以術為主健脾胃,以其餘為佐之氣,聚水谷於腎,固真保元。

名方不老丹,亦是以蒼朮為主藥。刮淨4斤:1斤酒浸焙,1斤醋浸焙,1斤以鹽4兩炒,1斤以椒4兩炒,並用赤、白何首烏各2斤,以黑豆、紅棗各5升,同蒸至豆爛,曝幹;地骨皮1斤,各取淨末,以桑椹汁和成劑,鋪盆內,汁高三指,日曬夜露,待幹,搗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100丸.原書中說:「服之七日亦無白髮。」《聖惠方》云:蒼朮為末,置於切開豬肝、羊肝內,扎定,人粟米煮熟,臨臥而食慾三十或以蒼朮、木賊等份為末,治療目昏澀。《幼動新書》蒼朮入豬肝中煮熟食之,可治療嬰兒目澀。

【名人逸事】

民間端午節除用艾葉、菖蒲懸掛外,還用蒼朮、白芷焚燒殺滅蟲蛇,芳香闢穢,勝四時不正之氣。久曠之屋,宜焚燒此物而後入住,是養生保健之妙法。

《水南翰記》記載:范文正公所居宅,必先置青術而後居人,淨化空氣。對結核桿菌、枯草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殺滅作用。

《本草綱目》、《金壇縣誌》均記載:術產茅山面山石門,切開有硃砂者為珍品。日本《和漢藥考》稱之謂「茅君寶篋」。

傳說李時珍在茅山懸崖發現一隻又高又大的蒼朮,芳香異常,長在一塊鶴嘴石上,石頭兀山外,恰像一隻仙鶴,白頸會羽丹頂。李時珍慢慢走到巖邊,輕輕挖下這株草藥時,只聽「啷」地一聲響,蹦起一塊小石,不偏不倚正好蹦到仙鶴巖的丹頂冠上,冠上竟一滴一滴地滴下7滴鮮紅的血珠。李時珍驚異,只聽「嘭」地一聲響,巖石變成仙鶴長鳴三聲,飛向雲天。李時珍拾蒼朮切開一看,裡面有7顆鮮紅的硃砂點。從此茅山蒼朮硃砂點永不退色,功效也遠比其他各地好。

宋代範成大詩云:

  山精媒長生,仙理信可誥。

  梨棗本寓言,杞菊亦凡質。

  幽人愛雁儒,藥鼎薦珍物。

  豔粒謝煙火,耘苗換肌骨。

  摩挲萊蕪甑,塵生不須拂。

【蒼白比較】

《神農本草經》不分蒼朮、白朮。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皆用白朮。《金匱》中首用赤朮(蒼朮)。

清代張隱庵云:「白朮性優,蒼朮性劣。凡欲補脾,則用白朮;凡欲運脾,則用蒼朮;補運相兼,則兼而用之。如補多運少則白多蒼少,運多補少則蒼多白少。」蒼、白均能健脾燥溼,但強胃燥溼之功則蒼朮為勝,補脾甘潤之力則白朮較優。蒼朮昇陽解鬱,白朮補氣生血;蒼朮辛烈,燥溼力足,白朮甘潤,補益功多。

古人云:「卑監之土,宜與白朮以培之;敦阜之土,宜以蒼朮以平之。」這是五行中土運的不及與太過而提出的,具體地說:①土運不及名卑監,當以白朮補上;土運太過,脾溼不化,當以蒼朮以運脾。②術之主治風寒溼痺,多屬蒼朮之功,蒼朮芳香尤為雄厚,祛風逐溼;白朮衝和多守少走,專以補脾為功,故蒼朮治痺者多。③《聖惠方》、《幼幼新書》所云之食療方法說明三種不同用法。

【拓展閱讀】

小編:李強(微信號:Yi_Zuo)

申明: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均來自承繼堂中醫中藥論壇,內容可能包括發帖正文和精彩回帖。微信文章的作者項為樓主的論壇ID;若發帖正文裡註明轉載或精貼搶救等,並明確原作者姓名或ID,則文章的作者項為原作者姓名或ID。文章的觀點及版權歸樓主或原創作者以及回帖者所有。微信文章的原創申明為公眾號行為,表明此貼發表在承繼堂中醫中藥論壇。若文章內容給您造成困擾,請聯繫小編。歡迎轉載,請聯繫作者或小編。歡迎登錄論壇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關於珍珠的文化和故事典故
    珍珠的文化內涵:珍珠以其絢麗的珠光寶氣和高雅純潔的品格而被譽為「寶石皇后」,不但與瑪瑙、水晶、玉石一起並稱我國古代傳統的「四寶」,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翡翠一起被認為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五皇一後」,更是被佛教列入「七寶」鑲嵌在寺院聖物之上,接受信徒們的頂禮膜拜,用珍珠喚起人們對宗教信仰的忠誠
  • 【中藥學堂】蒼朮
    故事一傳說李時珍在茅山懸崖發現一隻又高又大的蒼朮,芳香異常,長在一塊鶴嘴石上,石頭兀山外,恰像一隻仙鶴,白頸會羽丹頂。李時珍慢慢走到巖邊,輕輕挖下這株草藥時,只聽「啷」地一聲響,蹦起一塊小石,不偏不倚正好蹦到仙鶴巖的丹頂冠上,冠上竟一滴一滴地滴下7滴鮮紅的血珠。
  • 《本草綱目》故事:蒼朮燥溼健脾
    蒼朮,又稱山精、赤朮、馬薊、青術、仙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莖。茅蒼朮主要分布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但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質量最好,故名茅蒼朮,簡稱茅術。北蒼朮主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山東、河南等北方地區,故名北蒼朮。中國各地藥圃廣有栽培。野生於山坡草地、林下、灌叢及巖縫隙中。
  • 蒼朮又名赤朮、槍頭菜、茅蒼朮、南蒼朮、北蒼朮、山蒼朮、山刺菜、麩炒蒼朮、馬薊、青術、仙術、茅術、茅山蒼朮《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用蒼朮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乾,加木賊二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茶或酒送下。24、風牙腫痛。把鹽水浸過的蒼朮燒存性,研檔擦牙。25、臍蟲怪病(腹硬如鐵,臍中流水,如蟲爬行,癢不可忍)。用蒼朮煎成濃湯洗浴。另以蒼朮末加麝香少許,水調勻服下。《醫學入門》:"血虛怯弱及七情氣悶者慎用。
  • 藥材 | 蒼朮
    【中藥名】蒼朮cangzhu【別名】南蒼朮、茅術、山精、赤朮、仙術。【英文名】AtractlodisRhizoma。【來源】菊科植物茅蒼朮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的根莖。【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80釐米。根莖橫走,呈結節狀,粗大不整齊。莖直立下部木質化。
  • 一川蒼朮青嫋嫋 長郊草色綠無涯 記雷允上集團蒼朮溯源行
    內蒙古赤峰市作為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數不盡的特產美食,更擁有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赤峰擁有廣袤肥沃的砂質土壤再加上高原高緯度的地理環境,讓這裡成為北蒼朮的主產地。這裡所產的北蒼朮香味濃鬱,較別處來比這裡的北蒼朮斷面「硃砂點」多,質量更佳。為了保證每一味藥材的藥效,雷允上集團都會選擇最佳原產地來建立種植基地,所以我們的蒼朮種植基地就在這裡安了家。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
    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 中藥材:蒼朮
    《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原名「術」至梁陶弘景《名醫別錄》提到術有白(即白朮)赤(即蒼朮)之分,現商品又將蒼朮分兩類。一產華東,中南,水溼切片後析出白黴如毛,稱毛蒼朮。一類產東北,華東,切片後不生白黴稱山蒼朮。別名:茅蒼朮(毛蒼朮)、北蒼朮(山蒼朮)。
  • 清風典歷 | 一個典故 就是一個中國故事
    清風典歷 | 一個典故 就是一個中國故事 2020-11-29 06: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蒼朮
    蒼朮屬菊科植物,主要分南蒼朮與北蒼朮,均生長於山坡較乾燥處。南蒼朮質堅實,折斷面平坦,黃白色,有明顯的棕紅色油腺散在,習稱「硃砂點」,切開後,氣芳香,斷面不久即起白霜者佳,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品質最優,故稱「茅術」或「茅山蒼朮」。脾燥溼:用於脾被溼困,運化失司所致的胃呆納少,腹痛洩瀉、舌苔厚膩之症。祛風止痛:用於溼邪偏重的脾瘧。
  • 馬安打造十堰最大蒼朮生產加工基地
    蒼朮白朮,健脾補運。用法三別,焚燒闢瘟。子欲長生,當服山精。【古人食術】蒼朮是古老中藥,《神農本草經》云:「蒼朮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古時劉娟子挼取其精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作長生。明代稱蒼朮為「術仙」。
  • 《神奇的中藥》——蒼朮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蒼朮別名赤朮,馬薊,青術,仙術。該來源為菊科植物南蒼朮或北蒼朮等的根莖。春、秋均可採挖,以秋季為好。挖取根莖後,除去殘莖、鬚根及泥土,曬乾。分南蒼朮,北蒼朮性狀①南蒼朮為植物南蒼朮的乾燥根莖,呈類圓柱形,以個大、堅實、無毛須、內有硃砂點,切開後斷面起白霜者佳。主產江蘇、湖北、河南。
  • 「東北仙家」故事傳說是文化還是迷信?怎麼區別迷信與文化
    東北仙家的文化東北仙家文化包含三部分,一是道教的仙家文化;二是部分是出馬仙代表的宗教文化遺存;三是仙家文化民間傳說東北道教護法神不是王靈官清朝年間東北鐵剎山雲光洞龍門郭守真道長開創了納仙歸道的先河道教至此才開始接納薩滿文化中的胡、黃、蟐、蟒等仙類。這一說法唯獨存在東北地區。仙家出馬仙為代表的宗教文化遺存出馬仙有專門的從業者,有一整套的理論體系,有規範的崇拜偶像,崇拜儀式,至今仍然有少量的遺存散落在各地。保家仙民間傳說,來自宗教屬於民間。
  • 蒼朮[Háng Zhú]
    蒼朮[Háng Zhú]本品為菊科植物南蒼朮或北蒼朮
  • 安徽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山,眾多歷史典故出於此,卻少有人知它姓名
    不過呢,雖然安徽名山眾多,有很多的山因為名氣不夠被忽略了,但是有一座山卻很特別,它是安徽省境內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很多人雖然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沒有去打卡過這座山,但是一提到幾個歷史典故,大家都知道這些歷史典故,在學生時代都學習過,只是那個時候沒有記住這些典故是出自於哪座山?
  • 蒼朮防瘟,內外兼用
    清代《本草正義》載:「蒼朮氣味雄厚,較白朮愈猛,能徹上徹下,燥溼而宣化痰飲。最能驅除穢濁惡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茅術一味,最為必需之品,是合內外各病,皆大有用者。」可見在古代蒼朮就是防治瘟疫的重要藥物,蒼朮在歷次中醫藥對抗瘟疫鬥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蒼朮栽培技術
    蒼朮,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蒼朮根狀莖入藥,為運脾藥,性味苦溫辛烈,有燥溼、化濁、止痛之效。
  • 中國美食傳說,美食與故事皆不可辜負!
    有些美食光是想想就垂涎欲滴,再配上背後的典故,更引人入勝。每一道食物的背後往往牽連著讓人感嘆不已的故事。東坡肉過橋米線古時候傳說有一秀才在南湖的湖心小島念書,秀才妻子每日都要通過石砌的小橋給夫送飯。中國的美食典故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在享用美食的時候,更可以了解一下飲食背後的文化故事,畢竟美食與故事皆不可辜負!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 蒼朮(歷代本草匯言)
    蒼朮為菊科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均系野生。茅蒼朮主產於江蘇、湖北、河南等地,北蒼朮主 產於河北、山西、陝西等地。原植物生於山坡灌叢、林下及乾燥草地。喜涼爽氣候,耐寒、耐旱、忌積水,以半 陰半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功效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臨床用名有蒼朮、炒蒼朮、制蒼朮、焦蒼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