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高效水稻品種易高產,氮肥利用率高,哪些品種是氮高效水稻?

2021-01-19 網易

2020-09-11 18:28:57 來源: 大虎影視

舉報

  水稻生產需要施用氮肥,為水稻生長提高足夠的氮素,使得水稻能夠獲得高產。從實際種植看,農戶種植高產水稻品種時,習慣多施氮肥,但氮肥的利用率低,僅有30%-35%,對農田環境帶來較大的汙染,而且用量過大也會造成水稻貪青晚熟,影響結實。因此,通過選育氮高效水稻品種來降低氮肥用量和減輕氮肥帶來的環境問題。近年來,氮高效水稻品種逐漸增多,如徽兩優6號、天優華佔、野香優系列、荃優822等。那麼,氮高效水稻品種有哪些優勢?哪些氮高效水稻品種?

  

  不同的水稻品種對氮的吸收、利用效率不同,有的在低氮下高效,有的在低氮、適氮、高氮下均高效,與其遺傳基因有關。氮高效水稻品種利用氮素存在兩種機制,一種是吸收較多的氮素並能實現水稻高產,另一種是高效利用植株體內的氮素創造更多的乾物質。

  

  二、有哪些氮高效水稻品種?

  從以往的一些研究看,氮高效早稻品種有株兩優2008、中嘉早17、中早35等,一季稻除野香優、荃優822外,還有Y兩優2號、徽兩優6號、德香4103、天優華佔等,晚稻品種有豐源優358、五豐優308等。

  一般水稻的氮、磷、鉀施肥比例為1:0.5:0.7,氮高效的水稻品種氮肥利用率高,可適當減少氮肥用量,具體應根據品種的產量潛力而定。

  野香優是優質、適應性廣、抗病性較好的香型優質雜交水稻,屬氮高效品種,一般基施複合肥、分櫱期追施尿素(15斤) 鉀肥(10斤),在生長中後期不施氮肥。

  

  結束語:關於氮高效水稻仍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僅以簡短此文介紹,希望各位農友能重視根據品種特性正確地施用氮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成功鑑定水稻氮高效基因 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結合多重組學技術鑑定到一個水稻氮高效基因OsTCP19,其作為關鍵調控因子調控水稻分櫱。進一步研究發現,OsTCP19上遊調控區一小段核酸片段(29-bp)的缺失與否,是不同水稻品種分櫱氮響應差異的主要原因。  儲成才研究員指出,最新鑑定的氮高效基因其氮高效類型OsTCP19-H在起源於貧瘠土壤的品種中富集,而現代栽培種大多丟失。
  • 禾本科水稻怎樣施肥可以高產?施肥量和方法是什麼?
    水稻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屬於直接經濟作物。而對於種植戶來說水稻怎樣施肥可以高產是極為關注的,那麼水稻的施肥量是多少?方法有是什麼呢?其實想要高產就要注意「營養」,那就是要施肥好。施肥的話就要注意施肥量和方法了。
  •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關於印發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綠色品種...
    大豆綠色品種指標體系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2019年4月30日水稻綠色品種指標體系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產體系, 培育「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的綠色水稻品種,促進綠色高效品種推廣應用,特制定本指標。一、水稻綠色品種基本條件1。原則上近3年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
  • 水稻後期氮肥過多處理方法
    水稻很多人使用的是氮肥,那如果施氮肥量控制不當,導致氮肥過多,那會對水稻有什麼影響?
  • 培育水稻,做好水稻返青分櫱期施肥管理工作,掌握種植方式
    返青分櫱期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力求促進早生快發,以達到促櫱增穗高產的要求。早稻返青分櫱期的田間管理工作,就是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根據水稻返青分藥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創造有利於早生快發的外界環境條件,以實現高產。但是必須指出:培育壯秧是早生快發的基礎,精細整地、施足基肥、講究插秧質量,則是早生快發的前提。
  • 廣東水稻品種有多強?
    此後相繼育成多個優質、高產、抗病兩系雜交水稻組合,其中培雜雙七是全國首個列入國家農業跨越計劃項目的兩系雜交水稻組合,在廣東累計種植面積達1250萬畝。截至2017年,在南方稻區單一品種推廣面積1.25億畝,產生經濟效益321.94億元。美香佔2號連續3屆斬獲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鑑金獎,是廣東省米業高、中端品牌的最主要配方米品種,造就了亞燦米、金友貢米等著名高端品牌。
  • 中國水稻遺傳育種歷程與展望
    1 水稻遺傳育種6個重要歷程1.1 水稻第一次「綠色革命」水稻地方品種基本是高稈類型,耐肥力差,容易倒伏,導致穩產問題。因此,發掘矮稈種質資源,培育矮稈品種變得十分重要。1956年,我國育種家黃耀祥先生以廣西農家品種「矮仔佔」為材料,選育出「矮仔佔4號」,並與高稈品種「廣場13」雜交,培育出第一個矮稈秈稻品種「廣場矮」。
  • 優質稻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
    (2)適期適法移栽:根據外界氣溫、品種生育期長短、秧苗長勢確定適宜的移栽期;採用拋秧、移栽 ;採用機插秧,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適齡壯秧及時移栽到本田(3)合理種植密度:合理種植密度是水稻獲得優質高產的重要前提,合理密植能促進水稻單株和群體結構的協調發展,改善田間的溫光條件,有力於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有機物的積累,增加產量。
  • 興義水稻超高產試驗示範畝產超1100公斤
    8月25日,2020年貴州省水稻生產發展大會在黔西南州召開。會前,觀摩團一行走進興義水稻超高產實驗示範基地進行實地觀摩,現場見證了貴州綠色水稻如何實現畝產超1100公斤。走進水稻超高產實驗示範基地裡,成片成片的稻田裡金燦燦的稻穀顆粒飽滿,沉甸甸麥穗壓彎了水稻的腰。放眼望去,滿目綠色,水稻稈壯穗齊,一片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色。
  • 水稻品種選用問答
    方圓: 長農粳1號是長江大學、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常規粳稻品種,2015年通過湖北省審定,適於湖北省作晚稻種植,稻瘟病常發區、重發區不宜種植。該品種2017年已完成江蘇省、安徽省引種備案申報工作,2018年進入國家科企聯合體單季晚稻組生產試驗,有望即將通過國家審定。
  • 被農民廣泛種植的紅薯,有哪些高產又好吃的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栽培的紅薯就達2000多種;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和使用價值,農民也會種植不同品種的紅薯。那麼有沒有既能夠高產又食用性比較高的品種呢?在我們南方紅薯多被種植在沙質土或者新開墾的荒地上,也有的與花生、果樹等作物進行套種,產量也是比較可觀的。通常紅薯的塊莖大小差異並不大,皮都是紅色的,但是有的紅心、有的白心。紅薯的水分、硬度有較大的差異,往往紅心的更甜更鬆脆;而白心的紅薯多用作飼料或者磨製紅薯澱粉。一、都有哪些高產又好吃的紅薯?
  • 玉米大漲,豬肉連升,水稻低迷,明年水稻選啥品種?參考來了
    再有,經過玉米與豬肉的大漲,讓我們看出來,水稻已經失去了它獨有的地位。玉米高於水稻的日子,就在眼前。我們農民是否應該考慮,高成本低收入的種水稻,是不是要改改。經過許多農業種植群的潛水,與問詢了許多種子經銷商。對於明年的水稻品種種植方向,有了大概的了解,說出來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
  • 水稻稻瘟病發生原因及綠色防控措施
    然後繼續產生孢子,再度進浸染,再防控不當的情況下,不間斷多發浸染,致使水稻整個生育期內均有不同程度的稻瘟病發生,除上述原因外還有如下幾方面因素。(1)品種單一近年來,受市場影響,大多數稻農追求小粒米型品種。
  • 科學家水稻基因研究成果發布 設計水稻不再是夢
    這是國內外水稻研究專家大協作的重大成果,體現了中國農業科學在水稻基因組研究方面居於世界領先位置,擴大了我國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國際領先優勢  專家介紹,「3010份亞洲栽培稻基因組研究」這一重大科技成果將推動水稻規模化基因發掘和水稻複雜性狀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組研究和分子育種水平,加快優質、廣適、綠色、高產水稻新品種培育。為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負責人。
  • 提升早期分櫱數量,獲取水稻高產
    水稻是多生分櫱的作物,在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四川中遲熟水稻單株分櫱可達30多個,後期的分櫱穗比主穗小是生理自然現象,和植株葉片多少、 積累乾物質數量有關。生產上為了獲取高產,都是強調 早生快發,利用前期分櫱上林。
  • 水稻栽秧了,我們該怎麼做,它的分櫱才能又多又好呢?
    水稻的有效分櫱數量直接影響到有效穗數,從而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產量,雖然水稻具有較強的分櫱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櫱才是「有效分櫱」,才能夠成穗。那麼,水稻栽秧後,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分櫱又多又好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黑龍江虎林市:「七模式」積極創建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生產基地
    虎林市從今年春季申報並實施了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生產基地項目,選中了處於第三積溫帶的虎頭鎮半站村的1.3萬畝地,累計投入資金210萬元,從七個方面嚴格創建,使基地水稻全部達到了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標準。一是示範推廣項目管理指導模式。
  • 水稻分子設計育種重大突破 「中科發5號」大面積示範推廣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課題組在我國率先建立了植物基因圖位克隆技術方法體系,奠定了我國水稻功能研究的重要基礎,克隆了影響水稻株型、分櫱數目、株高、分櫱角度、穗大小、穗型、莖稈強度等株型特徵的一系列重要基因,並利用基因關聯分析確定了影響包括直鏈澱粉含量、糊化溫度與膠稠度在內的稻米品質主效基因及調控網絡,分離鑑定了水稻抗性澱粉合成的重要基因,為培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 水稻分櫱是水稻增產的重要環節,咱們就聊聊水稻分櫱那些事
    水稻分櫱的多少質量高低,直接對於我們水稻的產量造成了直接的影響,所以如何讓水稻分櫱有利於高產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的一個方向。我們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說說水稻分櫱那些事,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啟發。我們先說說水稻理論上的分櫱數量,讓大家對自己水稻的分櫱狀況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一般來說一個主莖葉片數量為13葉的品種,理論上可以進行三次分櫱,第一次分櫱為9個,第二次分櫱數量為21個二次分櫱,最後還有10個三級分櫱。但是在我們實際栽培的時候,一般我們的稻田只有兩次分櫱發生,第三次分櫱很少發生。
  • 20元一斤水稻不愁賣!東坡區「長在浮板上」的水稻質優價高銷量俏
    「這樣,秧苗根系通過盆底的小孔吸收淨化水裡的氮、磷、鉀養份,使之在池塘內形成魚肥水、稻淨水、水養魚的循環種養系統。」東坡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水產高產工程師張繼業介紹:「去年我們第一次採取這種水面浮板種出的水稻,品質口感特好,送省級以上部門檢測,各項指標均達到和超過綠色食品標準。因此,稻米每公斤售價賣到40元,提早被業內人士就買光,而且生態循環水養魚效益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