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他對著一陣旋風敬了一壺酒,誰知卻給自己帶來……

2020-12-11 崆峒小書生

山東臨朐縣有個叫李久常的人,為人和藹又謙遜,經常幫助鄉鄰,做一些樂於助人的事。有一年夏天,他走親戚家,路過一片荒郊野外時,有一陣旋風吹過來,他覺得這陣風吹得很圓溜,就對著風恭恭敬敬地把酒灑在地上,就像祭祀鬼神一般,然後心滿意足地望著旋風,然後繼續上路。

多年後的一天,他要去別的地方辦事,路上路過一塊很大的宅院,那院子裡有亭臺樓閣,看起來富麗堂皇且美麗壯觀,就在他讚嘆院子的雄偉時,從裡面出來一個僕人,要邀請他進去。

李久常自然不肯進去,一來不熟悉,二來他也有要緊事要辦,不不願意多耽誤工夫。誰知這僕人竟跪倒在地上求他進去,李久常便問他說,你是不是認錯人了?

那僕人回話道,我家主人請的是臨朐縣的李久常,不會有錯。

李久常問他家主人是誰?那僕人道你進去就知道了。

李久常便跟著進去了。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女子手上釘著手銬腳鐐綁在一塊木板上,李久常走近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嫂子!

李久常嚇了一大跳,因為他記得自己的嫂子因為手臂上長了一個大瘡,臥床養病已經一年多了,怎麼會在這裡?想到這,他暗自琢磨這個地方到底是哪裡?

那僕人帶著他一起進來見到那主人。只見那主人頭戴王冠,身穿蟒袍,腰裡繫著玉帶,像一個皇帝一樣威嚴。見到這情景,李久常嚇得跪倒在地不敢說話。

那主人這才命僕人把他扶起來,並說道,我只因幾年前路過一塊荒郊野地,口中乾渴,正好趕上你的祭拜喝了你的一壺酒,今天特意找你來感謝。

李久常這才想起幾年前自己曾經對著一陣旋風祭拜過,由此推斷這主人一定是什麼神仙,便連忙趴在地上央求道,外面釘著的是我嫂子,她已經養病在床一年多了,希望大人能放了她。

那主人道,你嫂子是個惡人,之前你哥哥的小老婆生孩子,腸子出來了,她因為嫉妒,偷偷在人家腸子上扎了一根針,導致你哥哥的小老婆現在經常肚子疼。不過看你的面子,我可以放她回去,你要好好勸她回頭,以免將來遭到更嚴重的懲罰。

李久常連聲道謝,然後出了院子門時,發現那木板上早已沒了嫂子。辦完事便趕緊回家。

嫂子和往常一樣躺在床上養病,他進去時嫂子正在罵哥哥的小老婆,起因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李久常便好心相勸。

誰知這一勸倒惹惱了嫂子,她諷刺李久常道,弟弟自己在家裡舒舒服服的,如今反倒管起了哥哥家裡的事?

李久常一聽就來氣,怒聲斥責道,要不是你嫉妒人家,在人家生孩子時把針扎在腸子上,她現在會經常肚子疼嗎?

嫂子一聽臉色大變,連忙央求道,我知錯了,以後再也不幹這種壞事了。

誰知,嫂子才一央求完,胳膊上的瘡就好了。慶幸的是,一年以後,哥哥的小老婆再生孩子時,那根針自動滑落,從此一家人和和美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關注每天都有不一樣的小故事分享。

我是崆峒山小書生,關注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民間故事分享。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為了一壺酒,狐仙與他翻臉,看狐仙怎樣戲弄他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27期,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小手溫柔點個關注,多謝!在熱鬧繁華的小鎮上,有個叫賈榮的書生,賈榮這個人喜歡結交朋友,人類、狐仙、女流之輩他都交往,所以他家裡人來人往,很熱鬧。
  • 聊齋故事:救了一個婦人和孩子,天帝封他為神,旋風后面有玄機
    每次喝酒前,都要先斟上一杯酒,對著河祭奠一下,並禱告說:「河中的溺鬼,請來喝酒吧!」。其他人往往打魚很少,而他每天都能夠滿載而歸。一天傍晚,許崢剛坐下獨自飲酒,看見一少年走了過來,在他周圍轉來轉去。許崢就邀請他一起喝酒,少年也不推辭,二人便對飲了起來。
  • 民間故事:獵人救了一群大象,大象為報恩,送給他一處寶藏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9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老話說得好:萬物皆有靈性。人類和動物其實是一樣的。動物也懂得感恩,也會愛憎分明。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這道理有關。與筆者以往所寫的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的主題同樣弘揚正能量:知恩圖報,多行善事得福報。
  • 「聊齋」酒友:一壺酒,一生心,一段故事且沉吟
    酒是一種神奇的東西,讓人沉醉讓人痴迷,讓人歡喜讓人溫暖。它能讓熟悉的人放下戒備與客氣,亦能讓陌生人擺脫矜持脫略形跡,以最快的速度拉近心靈的距離。一壺酒,喝下去的一份惺惺相惜,只見真情不存偽;一壺酒,見證的是我們前世今生的傳奇,熔鑄了全部的情懷故事。
  • 上萬網友續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可你知它出自何處嗎?
    曾經有一位詩詞愛好者在網絡上徵詩,他給出的前兩句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結果無數網友響應,這兩句詩也火爆一時。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腳踏星漢履,漫步上崑崙。望眼不見仙,低眉嘆伊人。卻見春枝裡,斜倚桃花君。以上這三首都是當時的人氣作品,承接完美、意境不俗,讀著網友續寫的詩,不得不感嘆:高手在民間啊!
  • 說《聊齋》:每晚陪伴自己的酒友是個水鬼!結局卻很溫馨
    《聊齋》故事:淄川城北有個姓許的老漢,愛夜裡打漁,他好酒,打漁的時候,就會帶上一葫蘆。不過每次在打漁前,他會先把酒灑一些,敬河裡的生靈。有意思的是,他的收穫也往往比別人多。於是,咱們的這位許老漢, 更加是把換來的錢買酒,往河裡敬。
  • 一壺酒,一局棋
    家中雖有典藏醇酒,但同鄉故人,自然是一汪甘甜、清冽的沔陽小曲那濃的化不開的鄉情與醉人不醒的香醇,令人唇齒留香,醇厚悠長。與君相識相恨晚,煮酒論棋論人生。提起「煮酒論英雄」,自然聯想到梟雄曹操與劉備。周君與我相識因酒,一壺沔陽小曲;相知因棋,一副中國象棋。棋與酒在我們之間似乎是通向彼此心靈深處的林間甬路,綿長而悠遠。
  • 民間故事:閻王懲惡女
    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每天一個民間小故事,喜歡的讀者可以點讚加關注呦。李常,山東臨沂人。有一次他帶著酒和食物到外野遊,一股奇怪的旋風呼呼響著旋轉過來,李常心裡感覺一驚,恭敬的把酒灑在了地上祭奠它。旋風轉了一會兒便朝著另一個方向走了。後來李常因為有事要到某個地方去,看到路邊有一寬廣的庭院,恢弘壯麗,好似一個大殿閣。一個青衣人從裡面走了出來,邀請他進去坐坐,李常雖有意進去參觀,但自知身上有事且與主人並不熟悉便推辭了。青衣人見狀上前攔下他的去路很殷切地邀他進門。
  •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老祖宗的待客之道,你做對了嗎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很多人在喝茶的時候習慣先對著杯中的茶去吹一吹,為什麼呢?因為很燙,所以說倒茶的時候不能倒滿,是擔心這個茶水太滿會燙到別人。「茶滿欺人」在宋代有一個頗有名望的文人,他非常好客,朋友們都喜歡到他家裡來喝茶聊聊天,但是這個文人有一個習慣,就是當自己要著作文章的時候一定是需要很安靜的環境,家裡一個客人也不能有。
  • 《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風塵》:祝你歲月無波瀾,敬我餘生不悲歡
    我有千山萬水的話藏在心底,也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寫在書裡,我想把這些美好的、心酸的、真實的經歷,都說給你聽,然後帶著一顆真心,背上一壺酒,去江湖裡找心上人。我不知道東南和西北,偶爾也左右難分,不過我知道西北有沙漠與原野,東南有高山和海洋,以及遇見這些故事的你。寫故事的人,只負責設計悲歡離合。
  • 花間一壺酒,一杯送過往,一杯敬明天,唯願莫負四月好時光!
    -攝影:@攝影師蟈蟈小姐,妝造:@喬木-葉子,出鏡:@涵鈺涵-寫一首關於春天的故事,將心扉裝滿綠意和希冀,告別三月,展望四月,攜夢想齊飛。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光如此明媚,歲月如此靜好,你怎舍辜負?好好告別過去,迎接全新開始。把這些話送給你,願你新的一月,好好愛自己,好好擁抱自己。
  • 雪中悍刀行:小二再上一壺好酒,一場江湖大夢,哪管那天意無由!
    這劍,我不練了……;大涼龍雀小泥人,西楚儒聖曹青衣,微山雪坪立儒聖,耕耘春秋黃三甲,落子如神李義山,洛陽城頭有洛陽,天門之外鄧太阿,揮赤方遒讀書人,北莽鐵騎止北涼,白無一用是中原,誰知北涼不悲涼……道不盡的人心,說不盡的江湖!
  • 酒桌上領導說:憑啥喝你敬的酒,還在說先幹為敬?這是在引火上身
    酒過三巡 大家都在互敬,小可也抓住機會,端起一杯酒去跟公司的副總敬酒,小可端著酒杯來到副總跟前,給副總的酒杯裡倒滿酒,然後一手端一杯酒,恭恭敬敬的說:「副總,我敬您一杯」。副總一看小可臉生,畢竟像小可這樣的人物,一般也不會接觸到副總這類領導,但是副總身經百戰肯定知道,既然能跟他坐在一個桌子上,說明也是一個要堪以重用的人。於是副總看了一眼小可端著的酒杯問道:「你為什麼要跟我敬酒,我憑啥喝你敬的酒?」
  • 網友徵詩「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牛人寫出四大名著版,絕了
    就比如這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曾經被我們忽視了1200年,但是在前幾年,它卻爆紅網絡。當時,有一位網友在網上徵詩,他在這句唐詩的基礎上稍作改動,變成了「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當時這位網友在網上給出了這句詩,想要向大家徵求下一句,沒想到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吸引了上萬名網友前來續寫。
  • 兩杯酒,一杯敬過去,一杯敬未來
    2019的路上一路歡歌一程美景一路風雨一度歷練一道坎坷一彎泥濘珍惜當下的美好,忘懷過往的悲愁……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人生無相,起承轉合該失去的已經失去,未擁有的還未擁有無論如何,珍惜當下,莫負了歲月如歌
  • 上萬網友續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為何沒人發現有錯字?
    在詩詞大會上,從一零後小朋友到7旬老人,從普通快遞哥到北大研究生都有,讓大家見識了藏於民間的詩情詩性。2016年2月份,一位詩詞愛好者在網上徵詩,他出的前兩句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天內,他就收到了上萬網友的續詩,大家在評論區裡不但自己寫,還評論他人的詩。
  • 第一杯酒敬青春,第二杯酒敬兄弟,第三杯酒……
    九州大地,幾多酒香洋溢的窗口在迴蕩一個又一個牛逼,有人說特別討厭喝酒的滋味,卻十分喜歡喝醉的感覺,那是一種忘乎所以的放鬆,那是一種撕掉面具後的宣洩,芸芸眾生,掏心窩的真沒有幾個,很多人很多時間裡都是在跟生活追迷藏,今天,放下躲貓貓的偽裝,來吧,一二——幹,酒水順著嘴角流淌,熱淚在眼眶裡顫抖,掛壁的酒滴倒映出不再年輕的容顏,第一杯酒敬青春。
  • 唐朝詩仙李白:一把劍,一壺酒,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說一說「詩仙」李白的情感故事,終其一生恐怕不過「一壺酒,一把劍,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僅此而已。李白的一壺酒,喝了一輩子酒能排憂解難,也能抒發抑鬱,更能放大自己的情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華。所以現在很多人遇上煩心事,就想找三五個朋友喝上幾杯。
  • 民間故事:難逢難遇的猴酒
    #中國民間故事#從前有一個村,村裡有個人叫黃勇的人,老婆早年就去世了,留下一個叫阿牯的兒子。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黃勇重新娶了個老婆,叫王雲。王雲和黃勇一樣,都是二婚。王雲的丈夫因為某些原因去世了,王雲則是帶著一個名叫阿菊的女兒一起改嫁。王雲的女兒比阿牯小一歲。
  • 一杯敬高遠明月,一杯敬輝煌過往,一杯敬美妙新生,一杯敬我中華
    鮮美食物背後總有鮮活的故事與人。被貶黃州的蘇軾把謫地「富者不吃,貧者不煮」的食材做成了肥而不膩的東坡肘子,把棄於市井的裡脊吃出了別樣意興。而高居廟堂的乾隆,放著龍肝風髓不用,卻喜歡微服出訪時品嘗民間小吃,無論是清香的碾青,還是酥脆的龍鬚糖,都在他的大力推崇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