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有梅》是《詩經》裡《國風·召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第一章第一句摽有梅,其實七兮。
摽,讀biao四聲,詩裡解釋為落,指落地。
七,虛指,代表樹上還有。
第一章第二句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求,指追求。
庶,詩裡解釋為眾多。
士,在古代通常解釋為讀書人或士大夫及未成家的男子。在詩裡指未婚男子。
迨,解釋為趁著。
吉,指好時辰。
第二章第一句摽有梅,其實三兮。
三,同第一章的七,都是虛指。
第二章第二句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今,指今天或現在。
第三章第一句摽有梅,頃筐塈之。
頃筐,指斜口的竹筐。
塈,詩裡解釋為取。
第三章第二句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謂,詩裡解釋為告訴或者說。
我對這篇《摽有梅》全詩的解釋:梅子紛紛落地,梅樹上卻還留有七成果實。想要追求我的眾多男子啊,趁著良辰美景不要耽誤。梅子紛紛落地,梅樹上卻還留有三成果實。想要追求我的眾多男子啊,趁著今天請不要再等待。梅子紛紛落地,用斜口的竹筐來拾取。想要追求我的眾多男子啊,快快開口莫再遲疑。
我對這篇《摽有梅》的一些個人見解: 很明顯《摽有梅》是一首大膽而婉轉追求愛情的詩歌,全詩明朗而又深情。
清朝龔橙的《詩本誼》說「《摽有梅》,急婿也。」一個「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調,也揭示了全詩的旋律節奏。
全詩共三章,每一章都有一句求我庶士。可見這位女子必定樣貌出眾,品行良善且無意中人,女子在向眾多的男子裡尋覓愛情和愛侶。三章重唱,一層緊逼一層,生動地表現了女子情急意迫的心理過程。
從詩中第一章的「七」到第二章的「三」,樹上的梅子越來越少,也喻指了女子的青春年華像梅子樹上的果實一樣慢慢流逝,而女子卻仍然沒有找到如意郎君。唐朝《金縷衣》一詩中有:「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之句,與這篇《摽有梅》何其的相似,都是在告訴眾人莫負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