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德軍發動了代號為「頓涅茨克」的行動,圍繞哈爾科夫對蘇聯紅軍的一系列攻勢行動,消滅了西南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大約52個師的兵力,以及重新佔領了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此舉,讓蘇聯紅軍普遍蔓延的駕著坦克、坐著軍卡,一路狂飆突進,將紅旗直接插上柏林街頭,上下都發熱的頭腦,都瞬間被一盆冷水給徹底澆醒了。
德軍在哈爾科夫的勝利,讓曼施坦因元帥穩定了南方集團軍群的陣地,暫時避免了東部戰線大崩潰,曼帥個人贏得了偉大統帥的名聲。從整個蘇德戰爭的進程來看,哈爾科夫戰役,是德國在戰略上的轉機,使得德國南方戰線穩定下來,避免了全線崩潰的局面,至少讓希特勒政權多苟延殘喘了兩年以上。
儘管剛晉升為陸軍元帥的保羅斯其麾下第6集團軍折戟史達林格勒,意味著德軍喪失了在東線的一半主力,但德軍遠未到不堪一擊的態勢,曼施坦因元帥指揮的哈爾科夫反擊戰,絕對堪稱東線德軍在潰敗中,非常給力的反擊戰。丟失了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讓蘇聯紅軍上下發腦的腦子,頓時清醒過來了,挾史達林格勒慘勝的餘威,趁機在短時間內一舉橫掃德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是不現實的理想主義,戰爭還將在東線持續拉鋸下去。
此役,顯示了曼施坦因元帥天才般的戰場掌控和指揮能力,此前進行中的南線德軍大撤退,就是為了引誘瓦杜丁大將領銜的西南方面軍孤軍深入,且遠離後勤基地保障。瓦杜丁大將以為德軍在冬季大反攻後,已經被蘇軍打得喪魂落魄,只要西南方面軍繼續追擊,德軍就會一路逃過第聶伯河,對於一支喪家犬一般的軍隊,絕對沒有能力組織起有效的反擊,顯然瓦杜丁大將高估了蘇軍的實力,同時低估了曼施坦因所部的反擊能力。
曼施坦因在獲知西南方面軍下屬包括4個坦克軍和1個步兵軍的波波夫快速集群,只有不足150輛坦克,20個能勉強作戰的摩託化營,且由於道路泥濘後勤供應不上,全軍缺乏油料和其他補給時,就從西歐和東線其他地段調來了3個兵力強大的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師,進而加強了南方集團軍群的力量,有了反擊蘇軍的實力。當曼施坦因的坦克達到902輛,且另有919輛正在修復和運輸途中,曼施坦因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就此打響了,在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虎式重型坦克的88mm坦克炮的猛烈打擊下,蘇軍T-34坦克遭到了慘重損失。
T-34坦克上的76mm坦克炮,包括蘇軍前沿步兵部署的45mm戰防炮,根本就打不穿虎式坦克正面102mm厚的防護裝甲,虎式坦克的絕對優勢加上德軍戰術上的出色運用,取得了一邊倒的勝利。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第57軍、第48裝甲軍和原屬「蘭茨」戰役集群的黨衛軍裝甲軍,強大的裝甲部隊很快就在蘇軍第6集團軍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30餘公裡的難以有效彌合的缺口,黨衛隊「德軍」師擊潰了蘇軍近衛軍第4軍,且高速向南推進了100多公裡。
同時沃羅涅日方面軍坦克第3集團軍,也遭遇了快速挺進的德軍「大日耳曼」師的猛烈進攻,憑藉虎式坦克強大突擊力,摧毀了蘇軍269輛坦克,德軍自身僅損失了1輛「虎」式、12輛Ⅳ號,以及1輛Ⅲ號坦克,戰鬥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守衛哈爾科夫城的蘇軍第17旅、第19步兵旅和第179坦克旅,只能放棄了無謂的抵抗,向東突圍而逃,以至於戈利科夫上將的沃羅涅日方面軍,一直被德軍追了屁股向後潰退。
由於德軍兵力不足,加上冰雪開始融化,道路泥濘不堪,且蘇軍新增援上來第1坦克集團軍、第21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3個集團軍,曼施坦因元帥不得不下令停止追擊,哈爾科夫戰役遂宣告結束。哈爾科夫戰役,根據俄羅斯於1993年發表的資料,蘇軍總共死亡、失蹤和被俘了100694人,受傷和患病139366人,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輛,各種口徑的火炮、迫擊炮5291門,飛機417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