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十四五」|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江蘇還有哪些可以完善

2020-12-22 澎湃新聞

工業4.0的提出引起全球關注。智能製造是工業4.0重要的特點之一,智能提升可以使機器人更加人性化,製造系統更有能力執行生產組織活動。近幾年,全國各地各類智能製造產業園區雨後春筍般出現,智能製造企業數量大規模增長。然而,中國智能製造產業化升級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標準體系不完善限制智能製造作用範圍。

嚴格的生產管理標準是生產質量管控的最重要保證。發展智能製造目前仍缺少行業性智造標準的支撐,造成系統集成困難、互操作性不足,智能製造智能在車間、工廠級別實現,在園區、集群層面很難形成基於智能製造的產業鏈協同。

第二,智能製造系統的安全性存在挑戰。

智能製造需要在製造或加工單元之間與最終客戶共享實時海量信息。因此,在整個系統中對數據和信息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網絡的每個節點都應受到嚴格保護,防止外部攻擊和數據誤用。當前的智能製造系統在安全性方面還不成熟,存在一定隱患。

第三,數位化的投資回報率不明確。

對智能製造的投資耗費巨大,但有時收益情況不明朗。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品銷售困難的情況下,數位化投資的回報率具有不確定性。

第四,智能製造支撐體系還不完善。

從內部看,智能製造發展需要關鍵智造裝備,關鍵智造共性技術的發展,從外部看,需要5G以上網絡基礎設施的支撐,需要一批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而這些目前都還在發展當中,形成對於智能製造的強大支撐能力還需要時間。

作為智能製造的基礎產業,江蘇軟體與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一直處於全國領先水平,2019年江蘇軟體業務收入接近1萬億,僅次於廣東、北京,佔GDP高達10%,僅次於廣東的11%。在製造業向智能製造升級過程中,江蘇正快速有序地推進,蘇州智能製造成績更是突出。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智能製造升級仍有可待進步空間。此外,江蘇製造企業面廣量大,各類企業法人達200多萬家。目前智能化改造主要以大中型企業的單點的、局部的、部分環節的軟體應用及裝備升級為主,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大多未涉足,企業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建設還在推廣示範階段,未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

一、原始創新匱乏,智能製造深度融入地標性產業集群是趨勢

為推進智能製造發展,江蘇省通過開展兩網融合、完善裝備產業、加強區域協同,推動以產業鏈為紐帶、資源要素加快集聚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智能製造園區(基地)和產業集群。

江蘇智能製造發展雖然在全國處於前列,但相比先進省份,也有一些差距需要彌補。

一是企業的綜合實力還要增強。

從中國製造業五百強看,2019年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江蘇有47家,全國省市總數排第四,較北京、廣東和山東分別少了51家、12家和3家;江蘇企業平均營收規模為886.7億元,不及北京、上海和廣東。

二是試點示範數量還需增加。

從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看,工信部最新一期授予的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企業全國共307家,其中廣東34家、山東25家、浙江25家,江蘇僅19家,江蘇在全國佔比不到十分之一,與江蘇工業大省地位不匹配。

三是平臺影響力還需提升。

工信部2019年發布十大「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江蘇僅徐工信息漢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榜,而北京有4家;同時,江蘇現有的徐工雲、紫光雲、雪浪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瀚雲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影響力與廣東的華為OceanConnect IoT平臺、美的MeiCloud平臺和三一重工的根雲及浙江的阿里雲ET工業大腦平臺和中控工業supOS等還有差距。

江蘇一方面需要通過政府激勵示範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進一步提升智能製造在研發、產業鏈協同、服務型製造等方面的作用。

一是基礎理論核心技術亟待加強。江蘇省智能製造發展側重技術追蹤和技術引進,基礎研究能力相對不足,原始創新匱乏。同時,控制系統、系統軟體等關鍵技術環節薄弱,許多重要裝備和製造過程尚未掌握系統設計與核心製造技術,幾乎所有高端裝備的核心控制技術(包括軟體和硬體)嚴重依賴進口,特別是缺乏先進的傳感器等基礎部件,精密測量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化嵌入式軟體等先進技術對外依賴度高。未來,江蘇需要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加大基礎理論核心技術的研究攻關;鼓勵企業申報國家、省級智能製造專項項目;加強產學研合作與協同。

二是總體戰略分業策略需要深化。儘管江蘇一直重視智能製造的發展,發布了《江蘇省「十三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但總體戰略分業策略需要進一步深化。總體戰略方面,傾向於就智能製造談智能製造,缺少如何發揮智能製造對於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支撐作用,如何通過智能製造實現長三角協同合作、深化國際交流;實施策略方面,缺少像《上海市智能製造行動計劃(2019-2021)》那樣綜合性的行動計劃,存在戰略與策略脫節的危險,對於不同的產業如何分類施策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細化措施。

三是政策聯動資源整合開展不足。智能製造深度融入地標性產業集群打造是大勢所趨。加快建設地標性產業集群,對於江蘇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江蘇智能製造與產業集群的政策聯動,資源整合還沒有充分展開,智能製造對於產業集群,特別是地標性產業集群的強大支撐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二、從高端紡織業集群看智能製造對產業集群的影響路徑

推進智能製造實現產業集群發展,需要針對集群特點,設計推進路徑。 江蘇未來打造地標性產業集群的重點對象,包括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高端紡織4個集群,作為推進智能製造與先進位造業集群結合的重點。

以高端紡織集群為例,雖然企業緊跟步伐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提升裝備,但是整體上還是有需要提升的空間。江蘇高端紡織形成了以盛虹、恆力、海瀾等民營企業為發展主體,同時具備從紡織機械、紡織原料到終端產品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先,具有顯著的規模優勢、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的產業鏈。

如聚酯纖維行業的領軍企業江蘇國望高科,率先建成了世界領先的滌綸長絲生產智能車間,整個生產流程全面實施自動化作業,快速、低成本高質量滿足客戶大規模定製化要求,推動實現智能製造模式轉變,在裝備自動化方面實現了較高水平。但是,在裝備與裝備、裝備與系統、系統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方面還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購買的國外高端數控設備未獲得設備數據接口開放權限,致使大部分設備數據還不能自動採集,難以實現車間聯網。所以,未來要加快提升智能化水平。

作為典型的流程型行業,高端紡織主要生產環節可靠的成套生產設備缺乏,生產信息不透明造成生產效率不高。未來要加快智能製造,完善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生產線,推進裝備升級,加快技術突破,解決發展痛點,提升智能化和數位化運營水平。

雖然不同產業集群的痛點、裝備、技術都不相同,但總體看來,智能製造的集群效應主要是通過解決發展痛點、推進裝備升級和促進技術突破等路徑實現。

三、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智能製造事業,進一步設計實現路徑

當前,全國主要製造業集聚省份都出臺了鼓勵和引導智能製造的政策,接下來政策措施制定要注重在廣度、高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廣度上,要將智能製造與產業集群打造戰略深度融合,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定位智能製造工作。高度上,要進一步推動智能工廠建設,引導更多企業和社會資本推進智能製造事業。深度上,要進一步深化指導政策,分業施策,根據行業的痛點、難點、發展的重點設計智能製造實現路徑。

(一)聚焦智造提升,推動集群高質量發展

推動政策向先進位造業集群傾斜,特別是地標性產業集群傾斜,加強智能製造對地標性產業集群的支撐作用。一是摸清集群智能製造現狀,搭建科學統一的集群統計監測體系,推動形成產業集群競爭新優勢。二是圍繞地標性產業集群智能製造需求、重點裝備、重點技術,進一步完善集群政策配套體系。三是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加強省市聯動,持續推進智能車間、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智能製造示範區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

(二)加強標準制定,推動區域高效率協同

鼓勵支持區域企業、高校院所組成聯合體開展智能製造標準制定,推動區域共同制定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評價標準,打造一批國際先進、模式創新的示範性智能工廠。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參與智能製造國際標準制修訂,加強智能工廠、智能裝備、工業網絡等領域的標準互認,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推動智能製造裝備企業、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拓展海外市場,有效釋放優質產能。

(三)加快示範應用,推動科技成果見實效

圍繞高端紡織、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打造一批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在智能設計、智能製造、智能裝備、企業資源計劃管理、供應鏈管理、生產性企業電子商務六大環節各篩選典型示範企業,樹立標杆企業並宣傳推廣,以「點」示範。以智能工業全系統做示範,側重整個重點行業,進行智能工業全系統應用示範,解決系統集成技術,為全面推廣智能工業奠定基礎,以「面」示範。

(四)推動配套完善,支撐智能製造加快發展

圍繞企業智能製造的關鍵核心需求,加快推動相關產業和智造服務發展,構建高效的智能製造支撐體系。

一是構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以產業技術需求為導向,採取「企業為主、政府資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方式,建設若干智能製造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公共創新平臺,提供資料檢索、科技諮詢、技術轉讓、重大設備共享等綜合服務,強化智能製造基礎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增強智能工業整體研發創新能力。

二是支持工業軟體發展。重點發展面向工業行業應用需求的作業系統、智能硬體輕量級作業系統、智能成套裝備嵌入式實時工業作業系統、工業實時資料庫和生產管控軟體,加大相關產品的推廣應用支持力度。

三是壯大提升智能製造供應商隊伍。面向製造業企業不同環節需求,支持裝備製造企業、自動化工程公司、信息技術企業向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支持現有的智能製造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壯大,鼓勵有實力的裝備供應商、軟體供應商和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五)堅持分業施策,推進政策服務精準化

注重實施分行業、分類型、分企業的智能製造引導政策,推進服務精準化。一是加快制定《智能製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作為智能製造發展策略的總指導,以及智能工廠、智能車間、以及分行業實施方案制定的依據;二是支持高端紡織、工程機械等國內地標性產業集群作為擬定智能製造分行業實施方案的第一批行業,加強智能製造對於產業集群打造的支撐作用;三是支持鋼鐵、化工等流程製造行業,從生產過程數位化建設起步,加快向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發展;四是裝備、汽車、電子等離散型製造行業,加快智能製造單元、智能生產線、無人車間和無人工廠建設,提高傳統製造業設計、工藝、製造和管理水平,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細化轉變。

(作者鄭江淮系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跑進「十四五」,江蘇新能源車如何開足「馬力」?
    立足「十四五」,作為汽車消費和零部件生產大省,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新能源車下鄉,釋放消費潛能   11月28日,家住鹽城市草堰口鎮大唐村的唐修東,早早來到了40公裡外的萬達廣場,當天,一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這個當地堪稱「頂流」的廣場舉行。
  • ...江蘇「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及其說明
    (五)「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形成持續穩定投入機制。 (九)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厚植實體經濟優勢,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全面實施數位技術賦能,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不斷增強產業體系國際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 加快建設製造強省。
  • 全國超1/5的高技術產品來自「江蘇製造」
    十三五期間,江蘇工業轉型升級的發力點首先落在了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培育13大新興產業集群上。在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江蘇「網際網路+工業」先進位造業模式加快普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過去5年,江蘇以中遠為代表的先進位造業快速發展。我國15.1%的領跑技術分布在江蘇,超1/5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於「江蘇製造」。這五年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研發經費佔主營業務收入3.98%,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4%。
  • 蘇創| 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交匯點訊 11月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閉幕。與往年不同,今年大會展覽搬到線上,大會線上線下同時舉辦11場主題分論壇和嘉年華活動,涵蓋江蘇智能製造各細分領域,多維度、全方位聚焦產業前景。  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江蘇企業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工業4.0時代,江蘇的智能製造企業正做著怎樣的創新和變革?
  • 江蘇機械製造產業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徐州分中心成立
    ▲大會現場徐大勇在講話中說,創新中心的成立對於徐州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推企業科技進步,加快行業升級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必將起到巨大作用。希望在省機械工程協會、市高校企業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對接下,全面建設成為產業對接精準、高端資源集成、服務協同聯動、創新應用高效的服務企業服務平臺,為徐州和全省的機械製造產業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李德群院士說,我國提出製造強國的2035的宏偉規劃,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還有很多空間需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
  • 南京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促進會揭牌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 )製造業如何轉型升級?昨天,南京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促進會成立大會在江寧會展中心舉行。會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鏈鏈長龍翔為促進會揭牌。今年6月以來,南京聚焦智能製造裝備等八大產業,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市投資促進局局長黃成文表示:「2個多月來,由局裡牽頭作為專班開展走訪調研,充分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推動組建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促進會,幫助建立企業交流平臺,完善產業配套生態。」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紡織大省這樣尋路...
    交匯點訊 「『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就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高新區舉行的江蘇紡織產業集群發展高峰論壇上,紮根行業幾十年的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直抒胸臆。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
  • 宿城區高質量推進木材加工和家具製造產業轉型升級
    宿遷網訊(記者 高雲龍通訊員 焦尉 呂茂傑)宿遷市憶顏家具有限公司「鐵將軍」把門,廠房裡空空蕩蕩;宿遷明星門業有限公司對噴漆房進行改造,將泡沫夾芯板牆換成防火巖棉板,拆除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展廳;江蘇冠牛智能整體家居有限公司引進全智能自動化噴漆流水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當前,宿城區木材加工和家具製造業踏上轉型升級之路,企業有的被關停取締,有的正在改造提升
  • 天永智能:創新研發賦能智能製造再升級
    來源:時刻頭條後疫情時代,嚴峻的市場環境和消費形勢倒逼智能專用設備企業直面產業升級挑戰。創新研發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投資主線。天永智能(SH:603895)也不例外,且已提前卡位。圖表1:新能源汽車的磷酸鐵鋰電池用量估計(單位:GWh)數據來源:真鋰研究,中信建投未來江蘇普亞將依託鹽城市和高新區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基礎,發揮產業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經營,帶動發展儲能電池、電池組及儲能控制系統等產業發展,推動鹽城經濟社會發展和填補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布局。
  • 江蘇常州新基建產業項目總投資超1000億元
    在推進會上,常州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電信江蘇公司、中國移動江蘇公司、中國聯通江蘇公司、中國鐵塔江蘇公司籤署推動5G網絡建設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四大運營商與常州企業、合作園區強強聯合,16個新基建重大項目現場籤約,20個新基建領域產業類投資項目籤約,全市新基建產業投資項目總投資超1000億元,支撐起工業明星城市的新動能。
  • 江蘇連雲港海州區:產業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江蘇連雲港海州區:產業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連雲港
  • 進博會江蘇買家「買買買」 助力產業提檔升級
    超高清成像CT、全球最頂級智能裝備、西班牙紅酒、全球首款碳纖維跑車……各種「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新品,在第三屆進博會上驚豔亮相。江蘇各路買家「買買買」,讓江蘇「超級購物車」滿載而歸。高端裝備,助力江蘇製造升級先進技術裝備是江蘇交易團進博會採購的重點方向,也是籤約成交的大頭。今年,一批江蘇製造企業搶抓機遇,瞄準高端裝備紛紛出手,通過「買全球」助力製造提檔升級,增強行業話語權。11月5日,進博會開館第一天,江蘇交易團採購首單產生。
  • 江蘇質檢中心、計量測試中心落地助推產業升級
    原標題:條塊聯動,夯實質量提升基礎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質檢中心、國家增材製造產品質檢中心、國家物聯網感知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江蘇省冷鏈物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一批落戶於江蘇的國家級、省級質檢(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紛紛順利通過驗收。
  • 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產教聯盟在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成立
    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導,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發起的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產教聯盟22日在淮安正式成立。工信部、江蘇省工信廳、淮安市政府及學院相關領導參會致辭,華為、中興通訊、科大訊飛、戴爾採購等全國80多家院校、企業、地方政府代表參會,共商政校行企研深度融合大計、攜手推進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
  • 15個省市「十四五」規劃來了!
    ;江蘇、四川發展水光互補基地;福建、河南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 江蘇 江蘇省能源局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充分發揮太陽能資源,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6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2GW、14GW。
  •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二屆五次理事會暨產業發展論壇在江蘇海安召開
    9月8日,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江蘇海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海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承辦,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海安分院、海安市化纖業總商會協辦的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二屆五次理事會在江蘇海安舉行。  江蘇是我國紡織工業的重要基地之一,紡織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長絲織造在江蘇也比較集中。由衷希望在中國紡聯的帶領下全行業團結奮鬥,通過「十四五」的努力,打造中國紡織未來全球競爭的新優勢。疫情讓所有企業經歷了一次大考,但我們堅信:能確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強自己。
  • 點將①省委書記賦予的重要角色,「江蘇班」蘇南學員如何完成好?
    在去年底召開的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為十三個市一一「點將」,立即引發諸多關注和熱議。  歲末年初,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奮力開啟「十四五」發展新徵程的關鍵時刻,江蘇各地陸續召開市委全會,總結全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0年工作。  如何將省委書記刻畫的這一個個「角色」化為生動現實?
  • 「十四五」期間江蘇職業教育進入發展新格局
    「十四五」期間,江蘇職業教育將有哪些變化?12月19日,2020年江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常州舉行。來自政府、院校、職業教育專家、媒體、企業的各界人士,聚焦「一體化·高質量·新格局:江蘇職業教育以什麼樣的狀態進入『十四五』」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 「十四五」期間河南有哪些商機?政府工作報告一文揭秘
    原標題:讀報告·找商機 | 「十四五」期間河南有哪些商機?政府工作報告一文揭秘   「十四五」期間的河南,能帶來哪些商機?
  • ...啟智煥新 增綠降耗——江蘇製造「轉」出發展新路徑
    類似的省級智能工廠、車間,江蘇有1952家。「十三五」以來,傳統製造業佔比近70%的江蘇,在信息革命浪潮中識變應變求變,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加快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邁進。    江蘇先後出臺《江蘇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綜合獎補資金實施細則》《關於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的意見》《江蘇省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用政策引導鼓勵企業自主革新,補齊產業短板、補強產業弱項。    眾多江蘇企業探尋持續升級強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