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高萊斯:倉敷美觀——一座活著的日本文創博物館

2020-12-11 華高萊斯

作者/牛姍姍

在日本,有一個我國文創愛好者必去的地方,那裡有最小眾、最有調調的各種文具。而在日本人心中,這裡同樣逼格十足,隨便一家店鋪都要比MUJI要高到不知道哪裡去。這個地方就是隱藏在瀨戶內海的倉敷市美觀地區。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倉敷市隸屬日本岡山縣,位於高梁川與瀨戶內海的交界,成立於1928年4月1日,是西日本地區為次於大阪市的主要工業城市。

倉敷市和倉敷市美觀地區地理位置,圖片來源:Google Maps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江戶時代,倉敷市就憑藉自身地理位置的優勢,依託倉敷川便利的水運條件,肩負著港口物資運輸的重要任務。日照充足,物產豐富的倉敷被選為首都江戶(東京)的主要糧倉,定期將優質的稻米和棉花通過瀨戶內海海路運輸,運往江戶供皇城使用,故得名「倉敷」。

美觀地區是倉敷川畔與鶴形山腳間佔地面積約13.5公頃的一片古建築區,這裡是日本人氣最旺的旅遊區之一,被日本國民評選為「日本第一的商屋街」,而中國人更愛把這裡稱作為日本版的「周莊」。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各式各樣的文具店和雜貨鋪,其實只能算是倉敷美觀地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冰山一角。在這裡,無論是街道、建築,還是店鋪、商品,無時無刻無處不散發著濃鬱的本地文化氣息;而支撐著地區發展的文創產業,則代表了倉敷美觀獨特的產業底蘊和文創基因,甚至也是日本獨特產業文化的縮影。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倉敷美觀,堪稱「一座活著的日本文創博物館」。

倉敷美觀的「面子」——「最本土」與「最西洋」碰撞出的文藝火花

作為東亞最先西化的國家,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構成了日本文化獨有的特色。而倉敷美觀地區的形象魅力,以及基於這種魅力而打造出的全息化體驗,則是這種特色文化的完美詮釋。

1.看——構建視覺衝擊,建築就是打動力

倉敷美觀地區躲過了戰爭的炮火,既留下了江戶幕府時代的傳統建築,也保存了開國後的明治、大正時代西式建築。這種「和洋共存、日西融合」的特色街區,將古老和新穎融合在一起,散發出屬於倉敷獨特的風採。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1979年,倉敷美觀地區入選日本「國家重要傳統建築保存地區」。可以說,整個區域的建築和街區,就是帶給遊人的第一眼打動力。這裡江戶時代繁榮的水鄉風貌一如往昔,沿岸白壁黑瓦,小河垂聊,至今仍保留著大板車往來的石板路胡同,與白牆土倉融為一體的舊街景,充滿日本傳統之美。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到了明治初期,隨著紡織業興起,倉敷逐漸發展成了以倉敷紡織株式會社為核心的紡織中心。曾經的港口商都加上後期的紡織中心,使得倉敷地區各大富商、豪邸頻現;同時,受到當時西洋文化的影響,大量西洋建築陸續建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仿照希臘神殿風格的日本第一個西洋美術館——大原美術館。除此之外,還有大正時期的洋風建築:倉敷町役場、一枚巖的中橋、考古館等等,處處充滿了日西融合的獨特韻味。

2.買——放大產業符號,帶著文化買買買

除了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文創產業,倉敷最傳統的紡織業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深受外來文化影響。在這種影響下誕生的產物,就是目前倉敷紡織業的象徵——牛仔褲。

從江戶時期開始,倉敷地區就廣泛種植棉花;明治時期倉敷市紡織業迅速發展;進入昭和時代,倉敷地區生產了全國70%的學生服裝;到了20世紀60年代,更誕生了日本的第一條國產牛仔褲。現在倉敷是日本牛仔的主要生產中心,其帆布行業約佔國內產量的70%。

倉敷牛仔褲和帆布因其絕佳的品質贏得人們的歡迎,而對於產業的發展,他們絕不僅僅止步於「產品品質」。

1)設立專營購物街和博物館,買的「明明白白」

2014年,倉敷市在美觀地區專門建設了「倉敷牛仔布街」 (「Kurashiki Denim Street」),分為兒童與女子大廳,男士大廳,雜項大廳和外賣角四大部分。還建立了牛仔褲博物館,展示各個時代的牛仔褲,舊縫紉機和海報等有價值的材料,並以易於理解的方式介紹牛仔褲的歷史和生產過程。

2)豐富產品類型,再次標定地域特性

眾所周知,生產牛仔褲的布料又被叫做丹寧布(Denim),而丹寧布一般也只用在製作牛仔服裝或配飾上,而倉敷卻將丹寧布與日本特色的服裝相融合,創造出了以丹寧布為主要原料的「牛仔和服」,成為倉敷的獨特產品,火遍整個網絡。

3)提取產業符號,牛仔元素的「神展開」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在體現牛仔褲這個產業符號上,倉敷人可以說是下足了心思。倉敷人巧妙地將代表牛仔褲的顏色牛仔藍(Denim blue)提取了出來,應用在了大量設施和產品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倉敷獨有的「牛仔冰激凌」,「牛仔包子」,「牛仔漢堡」等特色食品,這些特色食品大大滿足了當代年輕人普遍的「獵奇」心理,受到了市場的強烈好評。

3.玩——挖掘日西資源,特色娛樂國際化

1)逛西洋美術館,品西方藝術魅力

大原美術館由紡織業巨頭大原孫三郎和藝術家兒島虎次郎在1930年聯手建立,是日本最早的以西洋美術為中心的私立美術館,裡面收藏了格列柯,莫奈,馬蒂斯,高更,雷諾瓦,畢卡索和羅丹等世界級畫家和藝術家的作品,如埃爾·格列柯的 《受胎告知》、克勞德莫奈的《睡蓮》等。美術館內不允許拍照,但貼心地為遊客準備了紙和筆,可以記下觸動自己的那幅畫的名字和作者,待回家之後再細細品味。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高大的希臘風格建築、琳琅滿目的西方藝術典藏,讓人恍若身在歐洲。

2)遊本土文化館,賞當地文化特色

倉敷美觀地區聚集了眾多的小型博物館,展示了倉敷獨具魅力的鄉土文化風情。

倉敷民間藝術博物館——倉敷民藝館

倉敷民藝館於1954年開業,它是利用江戶時代下半期的米倉改建而成,牆外壁是白色的瓷磚,牆壁厚20cm,充分考慮了火、風、雨、防盜、防潮、使用和保護貨物各項因素,所以建築本身也是民藝品。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倉敷民藝館是日本第二個建成的民藝館(第一個是東京東京駒場町的日本民藝館),展出著日本以及全世界的與日常用品相關的民間手工藝品,有世界各地的陶瓷器、漆器、木工藝品、石工藝品、紡織品、染織品等800多件展品。參觀時需要脫掉鞋子、換上拖鞋,這種樸實無華的日式生活風格深受歡迎,讓人可以放鬆身心地去參觀。

桃太郎的機關博物館

據說,日本古老傳說中的桃太郎,就是活躍在倉敷的人物,所以在此建立了日本只此一家的桃太郎機關博物館。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博物館裡陳列了桃太郎的浮世繪、連環畫劇等歷史資料。館內隨處設有利用眼睛錯覺的各種機關,類似密室逃脫般好玩。

日本本土玩具館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1967年開業的玩具館裡,陳列著從江戶到昭和日本各地製造的民間玩具,5000個本地玩具根據主題分類並銷售。其中最有特色是「倉敷玻璃」,倉敷玻璃是倉敷的代表工藝之一,是作為日常用品使用的手工吹制玻璃。在這裡展出的展品都是倉敷玻璃創始人小谷真三的作品。

4.吃——網羅日西美食,打造味蕾的盛宴

和菓子是日本最傳統的美食,在倉敷美觀地區,不僅可以嘗到這種美食,還可以體驗DIY製作。例如,當地最有代表性的和菓子手作體驗工坊「橘香堂」,在這裡可以體驗製作倉敷名物「群雀餅」。

橘香堂,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Nissy-KITAQ

先舀了一勺準備好的制餅漿液,在烙餅板上倒成一個小圓餅的形狀,等接觸面烙好後,用手指勾動一個角翻面,然後舀一勺紅豆餡料在餅中間,最後用手指將餅對摺。整個過程會有店員在旁邊指導,大大增強了遊客的體驗感,得到了美食之外的收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おんさき

此外,倉敷美觀地區遍布著有情調的咖啡店、西餐廳、和甜品店,如昭和34年(1959年)開業的咖啡館「CAFE EL GRECO」,以及昭和46年(1971年)開業的「倉敷珈琲館」等等,這些融合了日本、西方兩種風情的「老昭和西式咖啡館」是這片地區文化交融的象徵,而且其美食的品味也絕不會讓任何美食愛好者失望。

圖片來源:1/6圖片工作室

倉敷美觀的「裡子」——圍繞膠帶構建的文創產業生態

行走在倉敷美觀地區的街道中,最大的特色,除了處處白牆的唯美古建築群以外,就是隨處可見的文具店,文具店中除了常見的筆、本等文具外,幾乎標配版販賣的就是形色各異的貼紙膠帶,這也成為了對年輕人的一大吸引力。

如果說「看、玩、吃、買」的全息化旅遊體驗是不斷吸引人們來到倉敷美觀的「面子」,那麼以膠帶為核心的文創產業,則是支撐整個地區繁榮發展的「裡子」。

1.緊抓產業發展趨勢,以特色突圍

說到倉敷美觀特色文創產業的形成,首先要了解日本文具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隨著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及教育事業的大力發展,20世紀日本文具行業蓬勃發展,孕育了諸多全球知名的文具廠商。但到20世紀末期,經濟泡沫破滅與人口增速放緩,使得日本文具行業進入低迷狀態。根據日本「業界動向(search.com)」網站發布的日本文具產業數據,文具產業在2005年-2011年處于震蕩下跌的趨勢,整個市場一片低迷;2012-2015年行業表現出了復甦的趨勢,實現平穩增長,但與其它行業相比,文具行業的規模、盈利以及增長率仍處於中下遊水平(在全部123個行業中,文具行業規模排79/123,年均收入排73/123,增長率是55/123,盈利能力為64/123)。

如今,日本文具市場屬於成熟市場,品牌消費觀念深入人心,市場集中度高,競爭格局基本穩定,細分及整體領域均有主導品牌。日本文具企業更重視加大海外OEM及海外擴展。在產品生產銷售過程中,將製造環節轉移至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而自己則主攻品牌運營、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等環節,在精細化工和精密製造等相關配套產業的拉動下,逐步走向高端市場。

根據業界動向網的相關分析,日本文具行業發展具備以下三大特質:

從長遠趨勢來看,由於人口下降,出生率下降和IT設備的普及,國內辦公領域的文具需求呈大幅下降趨勢。 為了應對這些趨勢,大型的文具廠商都在向越南、中國、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開拓。 生產高附加值、定製化的商品,開發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有特色的產品。

而倉敷文創產業巨頭MT(Masking Tape)和紙膠帶公司就是緊抓這些特質、實現產業突圍的最傑出代表。

2.MT和紙膠帶,一場膠帶引領的生活美學熱潮

說到膠帶紙,你能想到什麼花色和用途?透明色,印出最底層的廣告紙?或是稍微有一點花色?用來粘合物體?還是用來修改錯字?這些都out了!

看幾張MT和紙膠帶的圖片,來感受下時尚的生活方式。

膠帶貼出來的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圖片來源:club.6parkbbs.com

簡單的了解一下MT和紙膠帶的用途和成果,就不難理解為什麼MT擁有眾多的迷妹粉絲。

1)從工業到美學,MT膠帶的創意來源

一切要從MT的生產工廠カモ井 (Kamoi) 加工紙株式會社說起。Kamoi成立於1923年,最初是一家害蟲控制粘合劑(捕蠅紙)生產商,之後發展到生產建築業、汽車業、家具業的工業膠紙,但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彩色膠帶在建築工地和汽車塗裝店之外有其他用途。

直到2006年,三位充滿生活情趣的剪貼簿和手工藝愛好者用Kamoi生產的膠帶製作了一本可愛小書,並反饋給Kamoi,希望能有更多色彩的膠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次偶然的機會為MT開啟了「不僅為了黏貼」的更廣闊的視野,公司認為通過添加誘人的色彩和設計,它可以將普通的一次性產品轉變為人們可以用來點亮周圍環境的高級產品。

MT的膠帶不同於其它種類的文創膠帶,它將公司積累的豐富粘貼技術,創造性的與日本特有的「和紙」相結合,在提升膠帶品質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膠帶的經濟價值。

和紙——古代中國所發明的「紙」通過高麗傳到了日本後,以日本獨特的原料和製作方法產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紙張。

杉原紙,和紙的一種,圖片來源:zh.wikipedia@Tomomarusan

2)專注高端品牌,MT和紙膠帶風靡世界

Kamoi於2008年開始研發MT系列,聘請了平面設計師,到了該年11月,它已經準備推出20色的膠帶陣容。

Kamoi採用了高端品牌推廣新MT產品線的想法,專注於特別活動並發布限量版產品,每年發布三次新產品和限量版產品,在舉辦的各種展覽中「人們對MT的多功能性感到驚訝」。

「在巴黎的一個展覽之後,歐洲各地的幾家博物館和專賣店都迷戀這種設計,開始攜帶Kamoi膠帶,人們將其視為日本文化的延伸」,Kamoi消費者部門的Okamoto Naoto介紹道。「在臺灣、北京、香港、上海也很受歡迎。與日本一樣,以鮮花,貓和其他可愛設計為特色的膠帶都很受歡迎,特別是在女性顧客中。」

MT作為文創膠帶行業的龍頭,銷售門店已經遍布日本。而MT五周年推出的僅一款膠帶,在中國就有10萬卷以上的銷售量,MT在海外的知名度也非常之高。

3)成功樹立世界級行業標準

MT的設計和質量在國際上獲得很高的評價,成為了各種獎項的常客。MT的「小紋鯊紋紅」在德國的《生態測試》雜誌上獲得的評價等級為優,達到了與孩子們愛玩的摺紙同等的安全性,並且完全符合日本嚴格的食品衛生法標準。另外,MT還取得了ISO144001認證。經過多年的努力,MT現已經搭建起世界級的文創膠帶行業標準。

MT通過三大理念與行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穩坐第一

理念一:創意為魂,把握潮流前沿的創意是MT發展的不竭動力

1)創意、設計是MT面對世界的態度

帶領MT和紙膠帶從工業用膠向文創膠帶突破的設計師居山浩二,被稱為MT之父。日本人很早便開始探尋物品基本功能之外的其他屬性,關注起物品帶來的樂趣,居山浩二從2008年著手設計MT以來便一直在摸索和擴展和紙膠帶的使用極限。目前,MT的很多嘗試都是關於視覺表現的,之後也會繼續嘗試其他的表現方式。

居山浩二認為設計已成為一種思考方式,除了它的美學價值外,還應該有其他價值,比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MT根據不同場景不斷地創作出不同的膠帶,保持著挑戰新事物的姿態,不斷給顧客帶來驚喜。而且MT希望給顧客更多的自我發揮空間,讓顧客自由的享受創意的過程。

2)藝術家們的加入,保證靈感創作的來源

為了保持創意,MT邀請了大量的藝術家合作,每當靈感來襲時,必會超越表現的壁壘。富有個性的世界級插圖畫家、美術家及繪本作家們、代表日本品牌「min perhonen」的紡織品及三麗鷗卡通人物等,全日本以及海外設計師都樂於與MT合作推出別致而魅力十足的限量版和紙膠帶。

3)一年一個新系列,創意輸出不間斷

MT每年都會發布一個全新的系列,如2014年的Banded Masking Roll Sticker系列,是由「一張一張的貼紙重疊連接而成的膠帶」。獨特之處在於,膠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黏貼。讓DIY又多了一份自由的愜意。

理念二:技術為本,突破技術難點,打造最優質的和紙膠帶是MT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MT和紙膠帶採用的紙不是一般的紙,而是叫做Washipaper(日本傳統紙)的日本和紙,它有長纖維,薄而柔軟,受氣候影響(如溼度)較大,為了做到快速拉伸和收縮,需要調整機器的寬度,每天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切割,MT製造部門的主管Furue說這很難做到,但是被MT攻克。

MT系列的膠帶和工業膠帶有著相同的質量水平,MT的膠帶是業內公認最好的,粘度可以保持10年之久。它薄且非常堅固,可以反覆貼反覆撕且不留痕跡,用手即可撕斷,纖薄膠帶表面的細膩紋理極具「紙感」,方便在上面肆意揮灑寫字,讓使用的人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個性極強,而且即使在粘貼後用水弄溼,也不成問題。

為了讓人們充分了解MT的製作,並且滿足MT粉絲的追捧,每年MT會在官網開放申請工廠見學的活動,通過抽選,幸運的粉絲可以得到參觀他們本部的機會。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會向參觀者詳細介紹和紙膠帶的生產切割過程,每一卷膠帶都需要經過人工檢驗,包裝。出了車間,是MT展廳,設有多個小屋,每個屋子都有不同的展示或者販賣活動。

理念三:花樣營銷,為MT的發展錦上添花

1)大面積使用,構建膠帶的花花世界

MT曾和岡山縣限時合作,整整一個月,岡山縣都將沉浸在MT的海洋之中。岡山城外大膽地貼滿了繽紛的紙膠帶,岡山城內也被MT膠帶大手筆的承包下了裝飾,內部有展示和販賣活動。岡山城外用繽紛的膠帶裝飾,城內的供遊客乘坐的遊船也用膠帶裝飾,並且在岡山車站內的特設了商店-mt KIOSK。

2016年,是MT和紙膠帶五周年展。在岡山倉敷,被萌綠、湖藍&粉紅三個限定色膠帶包裹的JR列車、外牆裝飾著膠帶的大原美術館、膠帶色的人力車……連買來的水果布丁都是限定版MT色!這些膠帶不僅讓環境增光添彩,更讓這一產業符號與整個區域充分融合,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生動的產業展示面。

2)深耕本土,走出國門,雙管齊下

文章開頭提到的倉敷美觀受到人們熱烈追捧的各種雜貨店,裡面最受歡迎的人氣產品就是MT的膠帶。MT專賣店遍布日本各大城市,其中,在倉敷美觀地區的如竹堂,號稱是最多款最齊全的MT專賣店,MT膠帶種類至少400種以上,更有許多限定款。而且店內有MT膠帶的免費體驗點,可以在指定的時間內,任意用店鋪提供的膠帶製作屬於自己的紙扇。

除了深耕本土的專賣店,MT還有一項走出國門的制勝法寶——「MT ex」MT展。MT自2009年起便在東京、廣島、北京、上海等地舉辦各式膠帶展,而每次展覽的限定款都是粉絲期待的焦點。例如上海展上的熊貓款一經推出便被一搶而空,據說至今仍是粉絲渴求的絕版經典。並且每次展會的布置也是人們的期待。

韓國MT展,圖片來源:flickr@Pip Lincoln

MT品牌已經誕生12年,但是它的受歡迎程度並沒有減弱的跡象,和紙膠帶在文具圈、手帳圈、筆記本愛好者圈裡非常受歡迎,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些圈子。

專注的粉絲繼續通過在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他們的原創作品來吸引新用戶。對於許多人來說,Kamoi的遮蔽膠帶已超越了它作為裝飾性文具產品的角色,成為自我表達的有力工具。

由工業用品到裝飾性文具產品再到自我表達的工具,MT牢牢的抓住了隨著時代變化,人們思想、追求、對生活品質要求的變化。現在的人們,嚮往精緻美好的生活,無論是「真文藝」還是「裝文藝」,都希望展示給別人一個理想中最美好最精緻的生活狀態。他們非常願意將自己的創作展示給他人,贏得別人點讚和認可,以此來區別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同時,他們願意花時間踐行這種美學生活方式,需要大量創作空間,來展示個性。MT正是抓住了人們的心理需要,深入客戶人心,並且MT用更高級的藝術創作,引領了這種生活方式,成為既順應人心理需求又超前領跑的美學生活榜樣。

我想這就是MT膠帶大受歡迎的關鍵吧。所以,誰說「好看不能當飯吃」,在這個精緻的豬豬男(女)孩時代,顏值就是衣食父母!

當然在高顏值美學背後,是不竭的創意創新和過硬的技術能力的強有力支持,這大概也是每一個行業發展的制勝之道。在智慧財產權愈演愈烈的今天,希望都可以把這個最簡單最樸實,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踏踏實實用行動做出來,不要被花花世界迷了眼。

結語

倉敷美觀的「面子」和「裡子」,共同構建了該區域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和環境魅力。一個區域的發展建設,不能僅僅注重外表的光鮮好看,更應以產為核,把握市場規律,建立清晰明確的產業發展路徑,從而構建自身可持續的發展動能。

華高萊斯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看日本倉敷是怎麼做的!
    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產業是街區活力激發的重要一環,紡織和文創是倉敷兩大極具特色的產業,其中支撐著地區發展的文創產業,更是代表了倉敷美觀獨特的產業底蘊和文創基因,甚至也是日本獨特產業文化的縮影。
  • 淺析日本日本岡山縣倉敷社區營造案例
    該市由於水島沿海工業區的興建而步入工業化城市,成為日本西南部的工業重鎮,又因為擁有古建築群的美觀地區和趣伏裡公園以及聞名世界的瀨戶大橋而成為名聞日本甚至世界的旅遊城市。倉敷市是日本岡山縣南部的一座小城,很多人覺得它名不見經傳,可是只要到訪過,就會對它念念不忘。倉敷川兩岸延綿的白色牆壁、迎風搖曳的柳樹、以及江戶至明治時代的建築,是很多人心目中美觀地區的符號。
  • 日本岡山:溫柔的水鄉古都,邂逅倉敷美觀地區那江南軟語裡的家
    不僅在中國有江南水鄉,日本這個地方也有著類似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的地方——岡山縣倉敷市的美觀地區。倉敷美觀地區是日本重要的傳統建造群保護地區。這片保護區一共有21公頃。這邊地區有楊柳,有人家,有小橋,更有流水。這裡完整地保留著自古留下來的白牆古建築和一些西洋式建築。這裡之所以能夠躲過天災和戰爭保留下來,完全依賴於當地居民對他們家鄉的一份摯愛。
  • 岡山自由行,充滿濃濃日本味的倉敷美觀地區!這裡也是桃太郎故鄉
    桃太郎故鄉岡山縣同時也是晴天之國,位於西日本的中央,靠近瀨戶內海灣,吉備津神社作為桃太郎原型的發源地。這裡同時還有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岡山後樂園,一旁的岡山城又名為烏城,和白鷺城形成對比。而倉敷美觀地區因運輸物資而繁榮發展,沿著河川兩的柳樹及白壁建築,充滿濃濃日本味,還有漂浮於雲海上的備中松山城。1、吉備津神社吉備津神社據說是《桃太郎》的故事起源,也因此這裡有著桃子形狀戀愛御守,大家稱它為桃守,這裡的主祭神為大吉備津彥大神,是山陽道首屈一指的大社。
  • 日本旅行推薦:岡山必訪景點行程攻略
    日本電影《獄門島》(1977年)、《瀨戶內少年棒球隊》(1984年)也曾在此取景拍攝,至今還會有資深影迷到木造校舍的真鍋中學,感受「少年棒球隊」的懷舊氣息呢。真鍋島地址:岡山県笠岡市真鍋島交通方式:JR「笠岡」站下車後至笠岡港乘船前往 小玉列車(岡電博物館)小玉列車大家知道和歌山電鐵「貴志」站的貓站長小玉嗎?
  • 一座移動的博物館星河雅寶店正式開業,「中國禮」點亮星河
    12月20日,一座移動的博物館星河雅寶店正式開業。作為一手打造一座移動的博物館的錦玉昌隆公司,其相關股東及高層出席了紅火熱鬧的開業剪彩儀式。 作為華夏文博文創禮蘊生活服務平臺,一座移動的博物館核心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通過文創精品為精緻生活提案,為佳節新年獻好禮,為美好生活賦能添彩,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
  • 故宮一馬當先 博物館文創開發井噴
    故宮博物院以超過萬種的文創產品數量和超過15億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國內博物館文創的最大玩家,故宮文創也成了其他博物館紛紛效仿的文創模式。在故宮文創一家獨大的局面下,其他博物館正加快步伐,爭取拿到下一個讓圈外人士所熟知的「出圈」的席位。一騎絕塵的故宮文創我國的博物館文創市場在近幾年中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作為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的評委,殷九龍認為博物館文創最重要的方向在於走進大眾生活,只有走進生活的文創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文化,關注文化背後的城市與歷史。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文創產品在生活中頻頻出現,也讓更多潛在參觀人群了解認識博物館,促進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的發揮;文化創意產品在社會教育目標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在駐足瀏覽和欣賞把玩文創產品的同時,歷史、工藝、審美等知識在無形中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創商店和博物館展廳發揮著同樣的作用,成為博物館的展廳之一。
  • 一座山莊半部清史!這裡也要出文創,故宮給支招
    在清代,這座北京故宮東北170多公裡外的宮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座山莊,半部清史」之說。300多年後的今天,深厚的淵源使兩座宮殿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近年來,從梅花鹿、文創產品、鐘錶到大型展覽,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各領域的合作逐漸深入,輝煌厚重的歷史文化正在京津冀大地上綻放新的光彩。
  • 【江西「朋友圈」】日本岡山縣
    岡山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如以湯鄉溫泉為代表的溫泉勝地、獲得米其林旅遊指南三星榮譽的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後樂園、垂柳白牆相映成趣的倉敷美觀地區、連接本州與四國兩地,世界屈指可數的公路鐵路兩用橋-瀨戶大橋等。1992年6月1日,岡山縣與江西省正式締結友好縣省關係。
  • 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博物館 攜最新文創產品集中亮相服貿會
    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前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感受文化傳播的魅力。從前「高冷的」博物館通過精美、賦予內涵的文創產品,讓大眾感受到文化傳承。展區匯聚了眾多開發試點博物館最新文創產品開發成果,讓觀眾可以一站式「看遍各館特色」,感受文化魅力。
  • 沒有大流量文創產品很吃虧 博物館文創人要抱團找馬雲「說事」
    當天下午,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舉行,來自沿黃九省的28家博物館負責人圍繞「文旅融合與博物館文創發展」,「黃河文化賦能博物館文創發展」,「博物館ip授權的創新實踐」,「博物館藏品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四個話題,為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故宮、大英博物館、英雄鋼筆……上海中心開了家超有料的「文創...
    故宮、大英博物館、姆明……齊聚一堂。白金、英雄、斑馬……試筆大會。文創在這幾年紅紅火火,手帳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愛好。周到君最近發現,上海中心開了一家390平方米的「文創超市」。MIUBOOK文創超市集納了當下最受歡迎的博物館文創、精品文具、手帳用品等產品,涵蓋了1500多種產品,猶如一家文創領域的買手店。
  • 華高萊斯丨知識簡報丨精選案例:日本福井縣勝山「恐龍之森」
    關鍵詞:日本,福井縣,勝山恐龍之森,恐龍王國,綜合主題樂園,恐龍IP,戶外遊樂空間,地方旅遊振興與形象塑造撰稿:張文暉 丨華高萊斯 知識管理中心福井縣位於日本北陸地區,瀕臨日本海,這裡雖然只是一個只有約4200平方公裡的小縣,但是這裡擁有一個著名的大
  • 「文創讓生活更美好!」在長三角文博會,聽滬蘇浙皖博物館人講文創...
    隨著人們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長,進博物館成為普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對於博物館文創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博物館人的眼界、思路也隨之大開,出現了「將博物館帶回家」,「讓文物活起來」這樣的新理念,博物館文創事業也就開始騰飛。
  • 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舉辦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12月18日,由廣東省博物館協會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首屆「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暨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成立儀式」在廣東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