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大總統袁世凱墓地,石像全都是短腿,圖5為袁世凱的墓碑

2020-12-26 騰訊網

袁林,也稱袁公林,位於河南安陽洹水北岸之太平莊,南臨洹水,北望韓陵,東接御道,西依京廣,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的墓地所在。袁林建築群仿明清帝陵建築形制,但規模略小,袁氏墓冢則仿美國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瀕河廬墓的形制修成,為內包水泥,外砌石牆的獨特歐式風貌。以神道為中軸,分布其間,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既承襲我國傳統建築規制,又吸取西洋建築風貌,形成了中西合璧、風格迥異的陵園建築特色。

袁林照壁。它長66.8米,寬2.2米,高7.8米,呈八字狀。這應該是中國最大的照壁

磚雕勳章。袁林裡面的武將身上和鐵門上都有勳章,袁世凱生前肯定喜歡胸章。

在袁世凱墓地的墓地內有很多的石像,這些石像全都是短腿。照片為墓地的石像武將,穿著完全是當時北洋政府的裝束。

袁世凱的墓碑,墓碑正面則鐫刻「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蒼勁挺拔的端楷大字,這幾個大字出自於袁世凱好友徐世昌的手筆。

袁世凱墓地依然按皇帝的禮制,石五供位於墓丘之前。袁林的建築風格的奇怪,就如同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奇怪性質一樣,在他死後依舊備受爭議

相關焦點

  • 百年前袁世凱墓地:如帝王陵,士兵24小時持槍警戒,至今保存完整
    【年輕時的袁世凱】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在北京病死,終年57歲。臨死前,袁世凱留下遺言,「扶柩回籍,葬我洹上。」也就是說,袁世凱不願意回到老家項城下葬,而是葬在安陽。袁世凱墓地最終選擇在河南安陽洹水北岸之太平莊,這裡與老家項城相距800多裡。
  • 袁世凱的繼承人:死後墓地被挖開,兩件文物引起考古學家的注意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81,閱讀約2分鐘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去世。袁世凱死後,誰是他的接班人,成為北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於接班人,袁世凱病逝前有自己的考慮。袁世凱死後,大家迅速打開袁世凱的遺書。接班人的名字寫了三個人,分別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筆者認為,即使袁世凱沒有留下繼任者,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究其原因,除了《臨時約法》和民三約提供的法律依據外,黎元洪被認為是與南方有一定關係的人,因此得到了南方的支持。
  • 民國時的袁世凱墓,陵墓由德國人設計,氣勢不如明皇陵
    圖為民國時期的袁世凱墓,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袁世凱墓非常的大,並且還有大門。眾所周知,袁世凱復闢之後,受到了眾多人的阻礙,他死後,他的兒子想將袁世凱的墓地成為袁陵,但是,受到了眾人的阻礙,就稱為了袁林。
  • 孫中山為什麼讓位給袁世凱當總統?其實孫中山很高明
    1912年,擔任了中華民國45天大總統的孫中山突然宣布辭職,讓位給清朝重臣袁世凱。是什麼原因讓孫中山願意讓位給袁世凱呢?對於這個問題成為許多人討論的話題。
  • 維基精選:【袁世凱】
    12月4日的《上海會議》根據《漢口會議》的精神,決定暫緩選舉臨時大總統,以虛位待袁,同時決定大總統職權暫由大元帥行使,選舉黃興為大元帥,遭到黎元洪等人反對。《南京會議》改選黎元洪為大元帥,因其在武昌,不方便到南京工作,所以讓黃興代職。而黃興力辭不就,組建中央臨時政府陷入僵局。
  • 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後,為什麼想娶又老又醜的隆裕太后為妻?
    民國時期,大總統袁世凱一直有個皇帝夢,袁世凱曾說過,如果隆裕太后還年輕一點,我會考慮納她為妾。這是怎麼回事呢?那麼小編還是和大家揭開這個謎底吧!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名字叫做葉赫那拉經芬,這個女人長得不好看,長得又瘦又高,還有些駝背,只是性格有些軟弱。1888年。隆裕在慈禧夫人在慈禧的安排下,嫁給了光緒帝,但是因為隆裕太后的長相醜陋,一直沒有得到寵愛。
  • 歷史上的今天 | 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在袁世凱去世後不久,就有黃毅《袁氏盜國記》、胡思敬《大盜竊國記》等醜化袁世凱的書籍刊行於世,著名思想家梁啓超亦給予袁世凱「東方式之怪魔的人物」、「國中極惡之極惡」、「最糟糕之統治者」等惡評。蔣介石亦謂「袁世凱是我們中國勢力最大的軍閥,爪牙遍布於全國。他憑藉著國家元首的地位,私心自用,帝制自為,自以為可以成功。而結果為總理所領導的中華革命黨所打倒,袁世凱竟以恐懼而死。」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稱袁世凱為「一世怪傑」,並說他「以附和民意而再起者,卒以偽造民意而亡」。
  • 往事如煙|袁世凱的1914
    6點多,大總統袁世凱率領文武官員乘車馳過,抵達天壇昭亨門後換上禮服,到壇中列隊站好。接著,燔柴、初獻、亞獻、終獻、飲福受胙、撤饌、望燎,古代皇帝專享的祭天典禮,在民國重現了一遍。民國肇建三年後,袁世凱終於結束了在制度選擇上的搖擺,宣示他取得了權力的勝利,開始尋求上天的認可,邁向那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不歸路。大總統借打擊國民黨解散了國會。
  • 孫中山做大總統不久,為什麼要讓位袁世凱?不讓不行嗎
    可惜不久之後,這大總統的位置卻被袁世凱奪去了,人們稱這個過程為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那麼問題來了,孫中山當時必須要讓位給袁世凱嗎?不讓會發生什麼?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在此次舉國轟動的「揭竿起義」之後,革命者們推翻了封建的清政府,給外國殖民者以當頭一棒。
  • 為拉攏袁世凱,年輕的隆裕皇后用的手段,搞得袁世凱都不好意思了
    孫中山的革命黨和省政權派別一致認為袁世凱應該當總統,但前提是逼退皇室,讓他來充當這一千古罪人。。小皇帝很年輕。隆裕太后除了整天哭泣外,希望能拉攏袁世凱為保全清朝。那麼她用了什麼手段,弄得袁世凱都不好意了?首先,所有的軍官都被提升了。她下令授予袁世凱第一侯爵與曾國藩同名,曾國藩挽救了清朝,這也是清朝漢人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讓誰去頒發聖旨呢?剛剛被迫辭職的攝政王。
  • 作為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後來的結局怎麼樣了?
    袁克定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的長子,是他與原配于氏所生唯一一個兒子,既是長子又是嫡子,袁克定得到了袁世凱的另眼相看。袁世凱稱帝夢碎,在舉國的唾罵聲中下野後,很快便因尿毒症不治而亡,而失去了依靠的袁克定則變得窮困潦倒,最後於1958年病逝於表弟張伯駒家中。
  • 孫中山為什麼要讓位給袁世凱當總統?其實孫中山這麼做是很高明的
    1912年,擔任了中華民國45天大總統的孫中山突然宣布辭職,要讓位給清朝重臣袁世凱當總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孫中山願意讓位給袁世凱呢?對於這個問題成為了許多人討論的話題。但是筆者認為孫中山這麼做是非常高明的選擇,因為袁世凱手握著清王朝賴依生存的北洋新軍,這支軍隊是清王朝用重金打造的現代化軍隊,就是因為袁世凱手握著這樣的一支軍隊,才能把清王朝的命脈玩弄在自己手中,甚至清王朝的未來是袁世凱說了算,所以在軍事力量方面,袁世凱是完全佔有優勢的。
  • ——袁世凱與石室金匱(上)
    師法前朝 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後,於1913年10月唆使軍警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不久又強行解散國民黨,取消國會。其後,為擴張總統實權,他又組織約法會議,修改《臨時約法》。1914年5月1日,《中華民國約法》公布,《臨時約法》隨之廢止。
  • 袁世凱臨終立下遺囑,兒子:誰做繼承人,袁世凱一句話讓眾人驚訝
    在各大軍閥鬥爭中,袁世凱身為清朝官員,有著一系列的改革運動,也讓袁世凱在眾人眼中脫穎而出,本來的袁世凱只是一個地主家的孩子,卻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實力,一步步成為民國總統,其中的實力還是可以看的出來,他對封建王朝的一系列事情進行改革,創辦學校,開設工廠,還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主創建的鐵路等等,讓我國的進程逐漸向近代化發展。
  • 袁世凱的轉變;胡適日記;辛亥南北議和…
    …」民國學者說,「袁世凱正處動靜兩難之際…」…詔(zhào):詔書……詔書:古代皇帝頒發的命令……痊(quán):病好了…「袁世凱審時度勢…袁世凱權衡了朱芾(fèi)煌說的各項情況…袁世凱認為,朱芾煌講的不失為上策…袁世凱最終被打動…」民國學者接著說,「袁世凱由『餘不能為革命黨!
  • 《臨時約法》:革命黨給袁世凱的金剛箍 今日值得花時間
    孫中山在1913年的一次演說中說:「至於政府之組織, 有總統制, 有內閣制之分。法國則內閣制度,美國則總統制度。內閣若有不善之行為, 人民可以推倒之, 另行組織內閣。總統制度為總統擔負責任,不但有皇帝性質, 其權力且在英、德諸立憲國帝皇之上。美國之所以採取總統制度, 此因其政體有聯邦性, 故不得不集權於總統, 以謀行政統一。現就中國情形論之,以內閣制為佳。我的國民, 莫不主張政黨內閣。」
  • 僕人說:我看到一條五爪金龍,袁世凱死後鮮為人知的兩三事
    先說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某日袁府的一個僕人去給袁世凱送茶,不想老袁在床竟睡著了。袁世凱是典型的五短身材,恍惚間小僕看見床上躺的不是袁世凱,而像一隻大蛤蟆,小僕嚇得手一哆嗦,茶杯滑落掉在地上就摔碎了。以楊度為核心的「籌安會」,此刻也被袁世凱拉入黑名單,也僅此而已。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逝,病因是尿毒症,享年是五十七歲。袁世凱雖死,但關於他的故事本文才剛剛開始。
  • 袁世凱的扮演者:孫淳和張秋歌誰更勝一籌?
    代表作品有《趙氏孤兒》《幸福來敲門》《精英律師》《內線》《說好不分手》《悲情麗人》《大法庭》等! 2003年4月在張黎執導的電視劇《走向共和》出演袁世凱。 片中主演孫淳再次飾演袁世凱,被觀眾贊為片中最出彩的演員。不僅受到觀眾褒獎,孫淳也坦言,他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而這個角色對他的後半生也很重要。
  • 袁世凱是如何從小站練兵到北洋軍閥首領,當時擁有多少兵力
    尤其叔祖袁甲三,為道光進士,鎮壓捻軍起家,後官至漕運總督、禮部主事、軍機章京、監察御史等,與曾國藩、李鴻章過從甚密。其長子袁保恆、次子袁保齡都曾任清朝大官。袁世凱的祖父袁樹三生有二子。長子袁保中,次子袁保慶。袁世凱是袁保中第四子,因叔父袁保慶無子,袁世凱便在七歲時過繼給袁保慶。
  • 袁世凱50大壽,此人不請自來,三個月後,袁世凱被開缺回原籍
    身在翰林院,心卻在都察院,光緒三十年(1904年),朝廷舉行選拔御史的考試,為防被別有用心的人認出,他改變字體參加考試,發榜時名列第一,如願成為御史。 清代都察院的監察御史負責對京師和各地官吏的監察和參劾,享有風聞奏事的職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御史還可以利用上疏條陳的機會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