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吟系列·天皇氏

2021-01-13 善業文化

「天弓撥其弦,平地躍虎狼。

遙遙草茅臣,恕切忠憤腸。

曰走居海隅,詩書傳世芳。

累累野田中,拜泣禱天皇。

願得賢宰相,飛箋奏巖廊。

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贓。

擇用忠藎臣,俾之提紀綱。

子去慎所過,我亦行歸藏。」

天皇氏,繼盤古氏以治,號曰「天靈」。

中華民族素有心物一元、天人合一、聖賢神格化的人文教化之特質,及道德立國、雍容大度、天下一家之政治哲學思想。故中華民族,雖歷經波折、朝代更迭,但民族之繁衍,歷史之綿延,國家之持續,從未斷絕。慎思之,明辨之,實因不忘本也!故編撰《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系列。陸續刊發。是為記。

天皇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自盤古氏開天闢地以來,有聖王治世,餘細讀老古諸書,蓋傳曰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天皇氏,繼盤古氏以治,號曰「天靈」。澹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帝王世紀》曰:「自天地闢,設人皇以來,迄魏鹹熙二年,凡二百七十二代,積二百七十六萬七百四十五年,分為十紀,一曰九頭,至十流記。」

司馬貞補《三皇本紀》曰:「一說三皇,謂天皇、地皇、人皇。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木德,王歲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歲」,自注云:「非謂一人之身有十二頭,蓋古質比之鳥獸頭數故也。」自注云:「天皇已下,皆出河圖及三五歷也。」又云:「自人皇已後,有五龍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鬚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斯蓋三皇已來有天下者之號。但載籍不紀,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處。《春秋緯》稱自開闢至於獲麟,凡三百二十七萬六千歲,分為十紀,凡三十七萬六百年,一曰九頭紀,二曰五龍紀,三曰攝提紀,四曰合雒紀,五曰連通紀,六曰序命紀,七曰修飛紀,八曰回提紀,九曰禪通紀,十曰流訖紀。蓋流訖當黃帝時制九紀之間,是以補紀之也。」

《綱鑑易知錄》曰: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澹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彊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兄弟各一萬八千歲。

《繹史》引《真源賦》曰:盤古氏後有天皇君一十三人,時遭刧火,乃有地皇君一十一人,各萬八千餘年,乃有人皇君兄弟九人,結繩刻木,四萬五千六百年。

《始學篇》曰: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

《遁甲開山圖》曰:天皇被跡,在柱州崑崙山下。

《三五歷記》曰:歲起攝提元氣肇,有神靈一人,有十三頭,號天皇。○洞冥記雲,一姓十三人。

《易通卦驗》曰:天皇氏之先,與幹曜合德,君有五期,輔有三名。

《河圖括地象》曰:天皇九翼,提名旋復。

《春秋保乾圖》曰:天皇於是斟元陳樞,以立易威。

《春秋命歷序》曰:天皇氏以木王,地皇氏以火紀。

天皇氏以木王,地皇氏以火紀。

《通典·禮十三》曰:[大唐]天寶六載正月,制:三皇置一廟,五帝置一廟,有司以時祭饗。至七載五月,詔:「三皇以前帝王,宜於京城內共置一廟,仍與三皇五帝廟相近,以時致祭。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其祭料及樂,請準三皇五帝廟,以春秋二時饗祭。歷代帝王肇跡之處,未有祠宇者,所由郡置一廟饗祭,仍取當時將相德業可稱者二人配饗。」

《全唐文補編》曰:自開闢以來。皆是聖帝明王。作神仙宗。為造化祖。何者。如盤古為元始天王。天皇氏為扶桑大帝。伏羲氏為青帝。祝融氏為赤帝。軒轅氏為黃帝。少昊氏為白帝。顓頊氏為黑帝。至於高辛、唐虞、夏禹、周穆、漢文。並在仙籍。

《全元文》曰:考載籍,有始伏羲者,有始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者。天皇氏兄弟十二,地皇氏兄弟十一,各萬有餘歲。人皇氏兄弟九,凡歷世一百五十。

《吳廷翰集》曰:天皇氏始制幹支,名十幹,曰閼逢至昭陽,云云。十二支,困敦至大淵獻,云云。五帝紀又云:「伏羲作甲歷,黃帝作甲子。」甲歷者,今所傳甲至癸,子至亥之名。甲子者,今所傳甲子、乙丑之類。謂支幹始於天皇,無所據。必伏羲前已有其名,而羲皇因而改之,如上古蝌蚪文字,人不可曉,而漸易以篆隸也。簡易者可知而隱晦者難記,此其所以有傳與不傳。然其取義於紀數則一而已,非有兩幹支也。

《路史》云:「三皇,經天皇、地皇、人皇開治,各二萬八千歲。而河圖、帝系譜等天、地二皇,具萬八千歲。……

(文圖/善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