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已覆蓋超過13.5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包括兩種類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從全國總體情況看, 住院保障方面,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統籌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或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6 倍左右。
哪些人員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醫保?
分為兩類
上班簇: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職工,均應參加城鎮職工醫保。靈活就業: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其他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醫保。
01醫保繳費金額及個人帳戶劃入金額
北京醫保在職人員繳費單位繳費=9%(基本醫保) 1%(大額補助)個人費率=2%(基本醫保) 3元(大額補助)北京醫保退休人員繳費個人繳費=0(基本醫保) 3元(大額補助)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本人的個人帳戶,再從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中按照職工不同年齡劃分檔次注入個人帳戶。具體比例為:
北京醫保在職人員個人帳戶劃入金額35歲以下(不含35歲)=個人帳戶(2%) 單位帳戶(0.8%)=繳費基數*2.8%35歲(含)-44歲(含)=個人帳戶(2%) 單位帳戶(1%)=繳費基數*3%45歲(含)以上=個人帳戶(2%) 單位帳戶(2%)=繳費基數*4%退休人員帳戶劃入金額 不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帳戶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帳戶
02醫保可以報銷哪些醫療費用
起付線和封頂線按一個自然年度累計計算(當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醫事服務費報銷不計入起付線、封頂線符合本市醫保規定的醫保內費用,自費、自付二不累計起付線不計入醫保內費用起付線以內和封頂線以上的費用完全由個人自付符合「三個目錄」範圍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正常享受待遇期內(醫保沒斷繳)
什麼是三個目錄醫保基金不可能覆蓋所有的醫療需求,因此為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用藥需求,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支出,規範基本醫療用藥、診療等方面的管理,醫療保障部門規定了基本醫療保險對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的報銷範圍,俗稱「三個目錄」。 參保人員使用藥品、發生診療項目或使用醫療服務設施發生的費用,如果屬於「三個目錄」內的,可以按規定進行報銷,如果超出「三個目錄」,醫保不予報銷。
舉個例子:
小李今年生病去醫院就診,就診用藥費用均在醫保範圍內。
第1次花費1200元,因為沒到起付線1800元,不能報銷;第2次又花費900元,今年累計花費2100元,超出起付線300元,這部分可以報銷。
假如他在一級醫院就診,按規定可以報銷90%
本次醫保報銷=(1200+900-1800)*90%=270元
03大病職工高額醫療費「二次報銷」
大病職工高額醫療費用可「二次報銷」,單位和個人不繳費。
扣除醫保等各項支付後,39525元以上的醫療費用進入「二次報銷」。
目前,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中,門診報銷封頂線2萬元,住院報銷封頂線50萬元。參保職工在享受上一年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後,個人自付醫療費用,扣除單位補充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金額後,超過起付標準以上的部分,由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障「二次報銷」。
舉個例子
北京參保職工老張患有大病,2020年發生的門(急)診和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並扣除單位補充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金額後,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仍有30萬元。
根據城鎮職工大病保障規定,可「二次報銷」的金額,即300000-39525=260475元
5萬元以內,二次報銷60%,即50000*60%=30000元
5萬元以上,二次報銷70%,即(260475-50000)*70%=147332.5元
兩次報銷合計,30000+147332.5=177332.5元
04常會被誤認為可以報銷的醫療費
掛號費、院外會診費、病歷工本費、出診費、檢查治療加急費、點名手術附加費、特需醫療服務、健康體檢費;醫療諮詢、醫療鑑定、床位費、救護車費、近視眼矯形術、磁療、美容整形、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礙等,醫保不予報銷。在境外就醫的,包括國外或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治療的,醫保不予報銷。
05基本醫療保險的優勢
對健康狀況無要求,可以「帶病投保」。完成繳費年限後,獲得終身保障。沒有職業、年齡限制,無論是否是高危職業,都可以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