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自2019年初美聯儲結束加息與縮表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之後,在大規模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下,全球股市連續兩年均迎來了牛市。然而,與其他國際主要股指動輒20%-70%的漲幅相比,恒生指數在2019-2020年(截至12月11日)的總漲跌幅僅為2.2%。
港股市場為何缺席全球牛市?2021年又將何去何從?一起來聽聽各大券商的觀點。
平安證券:港股有望迎來指數走牛的一年
對於港股近兩年的不振,平安證券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中美經貿摩擦的不確定性,導致一定規模的外資減少對華資產的持有。港股市場作為外資對華資產投資的主要場所,受到顯著的負面衝擊。其次,社會治安的波動,引發了港股的拋售潮,進一步壓制了恒生指數的估值。
展望2021年,平安證券認為,在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周期藍籌盈利改善的背景下,順應弱美元下國際資本加大對新興市場優質資產配置的趨勢,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指數走牛的一年。
究其原因:首先,全球經濟的漸次復甦,將驅動港股的業績回升。其次,2021年全球金融市場的弱美元環境將驅使國際資金從美國金融市場流出,流向非美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再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資本增配港股的動力都有所加強。最後,中概股的陸續回歸將帶來港股長牛。
中金公司:明年港股市場收益率有望達到兩位數
中金公司表示,在2020年H股市場因疫情而遭遇歷史性擾動、仍然明顯跑輸全球其它市場後,展望2021年該行持續看好H股市場,預計明年市場收益率有望達到兩位數。
在更為強勁的盈利表現、較低的估值水平和有利的流動性三大因素共同支撐下,中金預計到2021年底恒生國企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分別攀升至11800點和120點,與目前相比分別存在約12.4%和10%的上漲空間。
長期來看,中金認為香港作為投資中國新經濟橋頭堡的地位將日益鞏固,這不僅會提升香港市場對長線投資者的吸引力,港股市場這一結構性變化也契合十四五規劃中國經濟轉型長期趨勢,即新經濟、數位化轉型、消費升至與製造業升級、以及綠色發展等等。
招商香港:料明年恆指將在23500-30500點震蕩
談及港股市場走勢,招商證券(香港)預計今年一直表現較為落後的恒生指數在2021年將有較好的表現,料其將在23500-30500點之間區間震蕩(相當於11倍至14.5倍前瞻市盈率)。
主要原因如下:1)在新冠疫情逐漸消退後,通關限制或將逐步解除,香港經濟大概率會出現復甦;2)香港本地金融和房地產板塊在恒生指數中權重較大。經濟活動走上正軌將令此類估值承壓的板塊和本地消費標的得到估值修復;3)中概股二次上市將提高新經濟股票在基準指數中的權重,吸引資金流入;4)二次上市股票可能獲納入港股通合資格股票名單;5)恆指估值相對不高:目前在12.8倍前瞻市盈率,而歷史中值為11.2倍。
國信證券:料明年恆指將上探37000點
對於明年港股走勢,國信證券顯得較為樂觀。該行給予恒生指數2021年36000-37000點的目標區間。
究其原因:首先,當下周期上遊包括有色金屬,煤炭,原油,大金融板塊正在估值修復,伴隨全球經濟的回暖與大宗商品的上漲,以及市場的活躍,這些板塊2021年的機會貫穿始終;其次,周期中下遊的房地產、汽車、家電、餐飲/旅遊、造紙、紡織服裝、教育、機械目前布局正當時,它們在21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強勢,待明年二季度之後,PPI的上升將逐漸導致它們的利潤受到擠壓,下半年中遊板塊吸引力變弱;再次,網際網路,雲計算/SAAS、晶片,消費電子目前估值較高,調整是為了展示出更好的性價比。
交銀國際:人民幣走強背景下 恒生國企指數不貴
交銀國際認為,美元進入貶值周期有利於中國市場和人民幣計價資產;香港、新興市場、黃金、大宗商品和比特幣也將受益。但更重要的是整體市場內部結構的變化。除了傳統周期性板塊,在人民幣走強的環境中,上證50、滬深300和恒生國企指數都不貴。交銀表示,周期性復甦伴隨著的國債實際收益率上升,這對這些資產來說都是個好兆頭——直到2021年1季度末左右。
農銀國際:中國網際網路平臺可能重返中國/香港市場
據農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在2020年首11個月(截至2020年11月26日),香港IPO市場籌集了392億美元,而2019年則為403億美元.在2020年首11個月,共有125宗IPO發行,平均發行規模為3.14億美元;同期非必需消費品,醫療保健,房地產和電信股票分別佔IPO發行量的26%,21%,15%和15%。這與2019年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2019年的情況是消費類股票(非必需消費和必需消費品)合計佔IPO總量的58%。
農銀國際認為,更多元化的行業組合對整個IPO市場是有利的,因為它可以減輕行業周期性的影響。例如,醫療保健的份額從2019年的13%增加到2021年首11月的21%,從而減輕了必需品消費佔比從17%下降至6%的影響。
展望未來,農銀國際預計將會有更多的海外上市中概股回流香港作第二上市,其中大多數是網際網路股。該行認為,這可能導致短期內網際網路股票的供應增加,以及主要機構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重整其網際網路股票分布。
金吾財經:儘管各大投資銀行對2021投資環境,相對樂觀;不過,困擾2020的因素,包括地緣政治和疫情,還沒有解決,各位投資仍需小心留意。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鳳凰網港股立場,不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