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港股市場展望:否極泰來,向陽而生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核心提要

本報告對2021年的港股市場做出分析和展望,有如下結論:第一,2020年恒生指數跑輸A股及美股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新經濟等行業帶動的估值擴張被港股的盈利下滑所抵消;第二,2021年全球經濟基本面漸進向好,疫苗接種和政策緩慢退坡呵護經濟復甦,而中國經濟已全面恢復,政策亦「不急轉彎」;第三,南向資金看好港股,資金淨流入不斷增長;第四,2021年恒生指數的盈利增長比估值提升更具有確定性,在中性假設下2021年恒生指數增長或達到9%-10%, 樂觀假設下或達到20%;第六,「新經濟」(科技、消費、醫藥、先進位造、新能源)行業具有估值溢價,行業龍頭領跑港股,未來或將持續,而以銀行股為代表的低估值、高股息行業則已呈現安全邊際和配置價值。

風險提示:全球衛生事件防控及疫苗接種進度超預期、美國經濟與政策變化超預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超預期。

報告正文

1 2020年港股走勢回顧:估值擴張被盈利下滑抵消

1.1 2020年港股跑輸A股及美股

圖表1顯示2020年初以來,港股恒生指數跑輸A股及美股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但仍好於新加坡和英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條,衛生事件、盈利和中美關係。第一,衛生事件是全球性的,除了影響大中華區的權益市場,也通過海外市場影響港股市場。第二,衛生事件不是一過性的,而是持續影響國內外經濟,繼而影響上市企業的盈利。所以儘管美聯儲放水和人民幣升值可以階段性提振港股走勢,但從全年看,恒生指數走勢較A股和美股而言依然較弱,受到國際方面的負面衝擊較大。

1. 2 新經濟亮眼:科技和醫藥等領跑港股,周期股走勢疲弱

2020年恒生主題指數的走勢顯示「新經濟」表現亮眼,周期股走勢疲弱。圖表2顯示2020年年初至今,恒生主題指數的表現(收益率)從高到低分別為:恒生科技、恒生港股通新經濟、恒生醫療保健、恒生消費品製造及服務業、恒生工業、恒生港股通、恒生金融業、恒生中國內地銀行、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恒生中國內地石油及天然氣。科技和醫藥等行業領跑港股,而內銀股、內房股及內地石油等內地周期股則表現不佳。這個差別恰恰體現了港股中「新經濟」對應的指數表現較好,「老經濟」對應的指數表現較差。從長期投資的角度,「新經濟」代表了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方向,而以金融、地產和傳統能源為代表的「舊經濟」則依賴於經濟波動和經濟周期的往復,而不斷肆虐的衛生事件恰恰對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

1.3 港股收益率拆解:2020年估值擴張被盈利下滑抵消

投資收益的基本計算公式為:P=EPS*PE,基於媒體的數據,2020年港股的估值擴張的正效應被盈利下滑的負效應所抵消,導致港股全年的表現不佳:根據媒體對2020年的預測,恒生指數P/E同比增長24.86%,而EPS同比下滑24.82%,股利收益率為2.66%。圖表3展示了恒生指數歷史估值及盈利變化拆分,其中2020年恒生指數靠估值擴張維持,盈利大幅下滑。圖表4展示了2020年初至今的P/E、EPS和股息的日度變化情況(年初=1.0),可以發現2020年下半年恒生指數的估值大幅抬升而EPS和股利收益率均走弱,所以恒生指數估值擴張被盈利下滑抵消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2020年的下半年,而上半年出現了海外衛生事件爆發和美股急跌等導致的盈利與估值雙殺現象。

圖表5顯示出恒生指數的EPS,無論是當期值還是預期值,均與恒生指數在長期走勢上保持一致,這說明了港股市場的長期走勢與盈利關係緊密,而非炒作。圖表6顯示出2020年恒生指數的EPS增速和EPS預期值均出現了大幅下滑。

2 全球基本面漸進向好:政策緩慢退坡,呵護經濟漸進復甦

2.1全球衛生事件形勢嚴峻,民眾開始接種疫苗

目前全球衛生事件形勢依然嚴峻,歐美新增確診人數出現反彈。圖表7展示了美國、巴西、印度和歐洲六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之和)每周新增確診人數趨勢,圖表8展示了圖表7歐洲六國各國家的每周新增確診人數。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25日16時10分,美國確診病例超過1872.70萬例,死亡病例為32.98萬例。全球衛生事件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病毒出現了變異。英國病毒變異致使病毒傳染力大幅提高,播速度比原來增加了70%,增加了衛生事件防控的難度,給全球防疫帶來了更大挑戰。

疫苗是解決衛生事件的核心手段,目前接種疫苗人數和訂購疫苗數量都在增加。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統計,截至12月23日上午9時,已向全美分發946.57萬支疫苗,其中有100.80萬美國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由於全美病例激增,輝瑞公司表示美國政府將追加採購1億劑病毒疫苗,從而美國政府向輝瑞採購的疫苗總量達到2億劑。目前FDA已經批准兩種疫苗(BioNTech與輝瑞聯合研發的疫苗以及Moderna研發的疫苗)的使用雖然疫苗變異導致疫苗有效性遭受質疑,但目前尚未找到疫苗失效的有力證據,疫苗有效性仍需時間觀察。

2.2 全球經濟繼續復甦,政策緩慢退坡

目前全球經濟正持續復甦,根據經合組織(OECD)2020年12月更新的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4.2%,中國經濟增速預計為8%,歐洲區域經濟增速預計為3.6%,美國經濟增速預計為3.2%雖然冬季天氣和病毒變異加重了衛生事件,但是疫苗的陸續接種將為戰勝衛生事件帶來曙光,除了美國已有100萬人接種了疫苗,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疫苗接種將在2020年12月下旬-2020年1月上旬展開。衛生事件難以迅速消退,但不會阻擋經濟復甦的步伐。基於疫苗接種的持續和抗疫經驗的積累,預計2021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將比上半年恢復到更高的水平,屆時全球政策可能比上半年邊際收緊。

就海外主要經濟體而言,美國有望於2021年啟動新一輪庫存周期圖表10顯示美國發生衛生事件後出現明顯的「需求強於供給,消費強於生產」的特點,工業生產弱於零售銷售,代表從銷售到生產的傳導會加速庫存去化,而圖表11顯示美國庫存總額同比數據已經觸底,而製造業新訂單作為領先指標表現強勁,說明美國工業庫存周期或將帶動美國經濟在2021年回暖。

2020年全球諸多央行降息以應對衛生事件(圖表12),其中美國在2020年3月就宣布了零利率政策(圖表13),美聯儲大幅擴表(圖表14)以支持企業和個人的資產負債表。

根據美聯儲2020年12月的議息決議,點陣圖顯示在2024之前美聯儲加息概率不高(圖表15,每個點代表一位委員對利率的預期)。而在資產購買方面,美聯儲計劃繼續以每月80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國債、以每月40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MBS。美聯儲表示在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即通脹目標)實現重大進展之前不會退出當前資產購買,緩解了市場對美聯儲政策收緊的擔憂。

就美國的財政政策而言,此前因為美國黨爭導致的新一輪財政刺激一直難以推出,直到美國時間2020年12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規模約為9080億美元的H.R.133法案。美國針對衛生事件採取的財政政策刺激規模展示在圖表16。

H.R.133雖不及H.R.748規模龐大,但仍將對支持美國經濟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730億美元用於疫苗等衛生事件相關的醫療衛生方面的花費,1630億美元用於教育系統的救助,440億美元用於交通運輸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以及向每名成人和兒童派發600美元,每周增加300美元失業救濟金直到2021年3月14日,延續「薪水保護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PPP) 」以及通過其他小企業支持條款救助中小企業,並且將對於驅逐房客的禁令延續到2021年1月31日。

2.4 香港明年有望反彈

香港經濟近三年來飽經波折,以及2020年的衛生事件都對香港經濟造成了衝擊,香港未來將隨著大陸和全球的經濟復甦而進一步復甦,進而有利於香港的本地股。圖表19顯示香港GDP在2020年第3季度出現反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在2020年10月出現反彈。

3 港股資金流向與投資者行為分析:南向資金看好港股

3.1恒生綜指成分股資金流向測算

截至2020年12月22日,滬港通和深港通的累計淨買入在年內繼續持續增長(圖表22)。而從恒生綜指成股份來看,港股通、中資券商和港資券商累計淨流入為正,外資券商累計淨流入為負,其中港股通累計淨流入6434億港元。從恒生綜指成分股中的中資股的資金流向來看,港股通的累計淨流入金額最大,高達5152.5億港元。而從恒生綜指成分股中的香港本地股的資金流向來看,港股通的累計淨流入為1281.5億港元。這說明南向資金看好港股市場,其中港股通資金中的80%流向了中資股,而僅有20%流向了香港本地股。

3.2 恒生綜指行業資金流向測算

截至2020年12月22日,恒生綜指成分股中港股通資金流向按行業排名依次為資訊科技業、金融業、醫療保健業、非必須消費、必需性消費等(圖表26)。從圖表27來看恒生綜指成分股中的中資股的港股通資金流向,資金流入排名依次為資訊科技業、金融業、必需性消費、非必需性消費、醫療保健業。圖表28的香港本地股亦有相似結論。

3.3 恒生綜指各類資金持倉分布測算

港股通、中資券商、港資券商以及外資券商四類資金的倉位分布的金額和百分比分別如圖表29和圖表30所示。從持倉百分比來看,資訊科技業、金融業、非必需性消費是前三大重倉行業。

4 港股展望:2021年港股指數增長的測算

4.1港股與其他股票市場的基本面指標比較

圖表31顯示AH股溢價仍在高位(高於5年均值加1個標準差),但圖表32顯示AH股淨利潤同比增速這一重要的基本面趨勢相同,說明H股長期看仍有上漲空間;圖表33顯示儘管港股估值仍在高位(高於5年均值加1個標準差),但對比圖表35則發現港股估值仍然低於A股和美股,這說明港股估值長期看仍有擴張空間。圖表36顯示國內或出現信用拐點,但經驗上看港股對貨幣政策沒有A股敏感,港股仍然是盈利情況更為重要(圖表5)。

4.2 影響港股的國際金融市場因素

圖表37顯示中美利差依然處於高位,有利於海外資金流向大中華區;圖表38顯示人民幣不斷走強,人民幣資產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將持續上升;圖表39顯示美元指數不斷下探,雖然美國經濟逐步復甦有利於支撐美元,但全球經濟也將同步復甦,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元將缺乏上行動力,或將呈現弱勢寬幅震蕩的狀態,對於人民幣匯率堅挺是有利因素;圖表40顯示VIX恐慌指數較衛生事件期間已經大幅回落,黑天鵝壓制港股估值的因素在不斷緩解。

4.3 2021年港股指數增長的測算:盈利比估值更具有確定性

基於媒體在2020年12月30日的預測,2021年恒生指數的EPS增長率為18.6%,PE增長率為-15.7%,則經過簡單計算可以算出2021年港股價格指數理論上恰好0增長(不考慮股息率,只看價格指數而非投資總收益),但本報告認為媒體對港股估值的估算結果過於保守,故採用敏感性分析來計算2021年港股的指數增長,指數增長在中性假設下或達到9%-10%, 樂觀假設下或達到20%

2021年港股的盈利比估值更加具有確定性。因為2020年經濟遭受衛生事件的衝擊,基數較低,而2021年疫苗接種和抗疫經驗將為經濟復甦提供有力的保障,扭轉恒生指數EPS增速連續三年下滑的形勢,EPS增速將止跌轉升、由負轉正。圖表41展示了恒生指數2010-2021年的EPS及同比增速(虛線為2021預測值)。而對於估值而言,由於盈利大幅上升,分子上升能否快過分母具有不確定性,不過目前港股估值在國際比較上依然偏低,尤其是2020年恒生指數全年持有收益遠低於A股和美股,港股估值可能仍然具有繼續擴張的動能。

本報告採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對指數增長預測進行敏感性分析以保證預估結果的穩健性。我們考慮恒生指數過去1年的平均估值水平,並計算過去1年估值數據的1個標準差大小,發現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均值+1.52個標準差。在方法1中,按0.5個標準差為單位按樂觀-中性-悲觀三種情形向下調整估值,而盈利的調整則是在媒體預測的基準上調整2%,估值和盈利的假設展示在圖表42:

基於上述假設,經過計算可以得到港股在2021年的指數增長如下:

而在方法2中,直接利用2016年-2019年的年度市盈率和EPS數據,在媒體預測的基礎上以1個標準差為單位做調整,其中盈利以媒體的預測為中性假設,市盈率以媒體的預測為悲觀假設,進而計算樂觀、中性和悲觀情形下的P/E和EPS變化。上述估值和盈利假設展示在圖表44。

基於上述假設,經過計算可以得到港股在2021年的指數增長如下:

5 港股行業:新經濟成長股是主線,周期股安全邊際凸顯

5.1 港股分行業市盈率, 市淨率,與股息率:新經濟享有估值溢價

本部分統計了恒生指數主題行業的市盈率、市淨率與股息率(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4日)。從估值來看,醫療保健、可選消費、資訊科技行業、必選消費的P/E和P/B超過其他行業,恒生港股通新經濟指數的P/B和P/E也較高,說明「新經濟」被港股投資者看好,給予估值溢價。而從股息率來看,能源、電訊、地產建築、綜合、公用事業和金融等行業的股息率較高,而港股通新經濟和資訊科技行業的股息率則低於恒生指數整體水平。

5.2 2021年恆指分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速預測:新經濟領跑

圖表49列出了2021年恆指分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速預測,部分「舊經濟」行業增速墊底。其中淨利潤增速超過30%的行業有:酒店、餐飲和休閒增長148.58%,股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增長122.39%,生命科學工具與服務增長66.15%,公路和鐵路交通增長62.40,網際網路和直銷零售增長61.65%,汽車增長59.10%,食品增長53.96%,紡織品、服裝和奢侈品增長48.04%,製藥增長37.58%,機械增長34.62%,電子設備、儀器和部件增長32.46%。淨利潤增速低於10%的行業有:銀行業增長7.98%,電力公司增長5.02%,工業集團增張4.83%,無線電信服務增長2.35%,石油、天然氣和消耗性燃料增長1.51%。

5.3 港股行情以「新經濟+龍頭」為特徵,未來或將持續

「新經濟」以科技、消費、醫藥為代表,但也包括一些製造業和新能源等行業(HSI對新經濟的行業劃分詳見圖表54)。港股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類似於美股FAANG五大巨頭的ATMXJ(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美團(03690)、小米(01810)、京東(09618)),而年初至今ATMXJ明顯跑贏恒生指數(圖表50)。圖表52顯示港股大市值股票漲幅更大,而這些大市值股票往往是行業龍頭,圖表53顯示港股的行業龍頭漲幅高於自身行業整體。

5.4 周期股安全邊際顯現-以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為例

除了「新經濟」之外,周期股的基本面也值得關注,儘管「新經濟」佔市值比重不斷攀升,但周期股依然佔有一定比例,如金融業的行業總市值佔比為15.78%當前各行業的總市值佔比展示在圖表55。

本報告認為順周期行業將受益於2021年的經濟復甦,上文資金流向的分析也顯示港股通南向資金在2020年不斷流入金融業,而以銀行業為例,中證香港銀行投資指數的股息率高達4.9%,而PB已經下滑到歷史均值減1個標準差以下,具備安全邊際。

6 結論

本報告有如下結論:第一,2020年恒生指數跑輸A股及美股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新經濟等行業帶動的估值擴張被港股的盈利下滑所抵消;第二,2021年全球經濟基本面漸進向好,疫苗接種和政策緩慢退坡呵護經濟復甦,而中國經濟已全面恢復,政策亦「不急轉彎」;第三,南向資金看好港股,資金淨流入不斷增長;第四,2021年恒生指數的盈利增長比估值提升更具有確定性,在中性假設下2021年恒生指數增長或達到9%-10%, 樂觀假設下或達到20%;第五,「新經濟」(科技、消費、醫藥、先進位造、新能源)行業具有估值溢價,行業龍頭領跑港股,未來或將持續,而以銀行股為代表的低估值、高股息行業則已呈現安全邊際和配置價值。

(編輯:趙芝鈺)

相關焦點

  • 方正證券2021年港股展望:否極泰來 向陽而生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方正證券本報告對2021年的港股市場做出分析和展望,有如下結論: 第一,2020年恒生指數跑輸A股及美股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新經濟等行業帶動的估值擴張被港股的盈利下滑所抵消; 第二,2021年全球經濟基本面漸進向好,
  • 港股年度回顧與展望
    然而,與其他國際主要股指動輒20%-70%的漲幅相比,恒生指數在2019-2020年(截至12月11日)的總漲跌幅僅為2.2%。港股市場為何缺席全球牛市?2021年又將何去何從?一起來聽聽各大券商的觀點。
  • 天弘基金展望2021:港股市場「水逆」將迎來退散 順周期資產行情有...
    來源:金融界網作者:基金君金融界網1月15日消息,天弘基金由宏觀到微觀對2021進行展望。宏觀政策方面,天弘基金認為整體環境較大概率呈現為經濟復甦持續向上,信貸環境逐步收緊。而相對於A股市場,天弘基金更加看好港股。
  • 艾德證券:市場持續分化 科技公司否極泰來仍受考驗
    摘要 【艾德證券:市場持續分化 科技公司否極泰來仍受考驗】對港股市場短期保持樂觀,但分化仍舊非常明顯!技術面上,恒生指數自11月10日以來收出一個「圓弧頂」,但12月22日點位已經在圓弧底部,與圓弧起始位置持平。
  • 2021年人民幣利率市場展望
    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01 雙循環視角下復甦持續,焦點轉向內生波動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同時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和「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落地年,中國經濟的內生力量將會不斷增強,經濟復甦將會持續
  • 荷蘭國際集團2021年展望:商品市場否極泰來 中國將成關鍵因素
    FX168財經報社(倫敦)訊 荷蘭國際集團最新發布的2021年預期報告稱,2020年,新冠病毒危機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我們已經看到其從下半年開始的顯著復甦。我們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這種情況反彈到2021年將進一步加強。
  • 2021年港股通休市安排 元旦港股通休市嗎?
    在兩大交易所公布2021年股市放假安排表後,各公司也發布了2021年港股通休市安排,具體如下:  關於2020年底及2021年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交易日安排的通知  時間:2020-12-24  各市場參與人: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 洪灝展望2021:香港資本市場或表現亮眼,價值板塊將王者歸來
    智通財經APP獲悉,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於今日發表報告,其根據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於12月18日發布的《2021年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簡析2021年投資趨勢。《報告》給出了「2021年全球大類資產配置順序為商品、權益、黃金、債券。全球權益優先配置中國股市,超配中國 A 股、中國港股。
  • 2020年底及2021年港股通(滬)及港股通(深)交易安排出爐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24日,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中國創盈市場服務有限公司分別公布了2020年歲末和2021年全年滬港通下港股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的交易日安排。根據通知,2021年,元旦、春節、香港耶穌受難節、清明節、香港復活節、勞動節、香港佛誕日、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國慶節、香港重陽節、香港聖誕節期間港股通將有特別安排。
  • 老虎證券美港股展望:聚焦中國核心資產,擁抱市場紅利
    一、 2H20美港股投資展望二、下半年美港股熱點問題探討在投資中,時間往往被當成與空間一樣關鍵的變量,與之相關的問題常常會被探討對於以上問題,老虎證券投研團隊的看法是:1)相對對於指數環境,美股趨勢可以錨定QE來做定性的參考,歷史上美股的上漲往往在QE真正落幕時才結束;2)中概股趨勢上可以錨定美股,相對於美股的超額回報預計可持續2年以上時間,參考國內市場,中國資產向上可拓展空間仍然較大;3)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這部分可以通過擇股和構建組合的方式來彌補,而又不至於錯過投資機會。
  • 2021北上南下呈現哪些新格局?|a股|外資|港股|港股通|滬股通|深股...
    2020年企業IPO和再融資全面放開,四季度A股迎來融資高峰期。IPO方面,假設2021年企業IPO數量略有回落,384家企業融資3,232億元。再融資方面,創業板和科創板審核流程全面提速,引入包括小額快速融資等方式,可參考2014年和2020年再融資平均水平。
  • 科創板IPO節奏一度降溫 2021年中國新股融資市場展望
    財經網資本市場12月22日訊 截至目前,12月內科創板終止審核公司已達到8家,包括健耕醫藥、澤生科技、上海合晶與微導納米等,8家公司均為主動撤銷IPO申請,相較此前月份尤顯密集。證券時報今日援引《科創板日報》報導,有資深投行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首先從嚴審核符合科創板一貫基調,這一點未曾改變。
  • 2020年奇幻的港股打新市場 你賺了嗎?
    來源:丫丫港股圈奇幻的2020年終於差不多過去了,是時候覆盤一下今年港股的一些情況,而我主要選擇了復盤今年比較火的港股的IPO市場。規模直至2020年12月14日前,總共有138隻股票在港交所上市,新上市公司達134隻,總募資額達3411.92億港元;但是,雖然2020年還沒完結,全球IPO總集資額第一的寶座還是很大概率給美國搶去,今年美股募資額達1147.79億美元,約為8897.55億港元,是港股的1倍以上,只能說美股還是全球最熱門的賭場。
  • 華盛年終盤點|揮別黑天鵝與暴漲股,2021哪些港股板塊有上漲潛力
    來源:華盛資訊導讀:2020年香港市場經歷新冠疫情暴跌以及全球寬鬆放水的修復,港股中新能源車、科技板塊湧現暴漲超500%標的,新一年港股展望將如何演繹,投資布局哪些板塊有望網羅大牛股2020年年初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大多數國家和老百姓影響重大
  • 2020年國內鋼鐵市場回顧及2021年展望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球經濟回暖疊加進口關稅調整,鋼材進出口或將兩旺;置換產能標準趨嚴將有效調控行業布局,原料成本抬升對市場支撐作用明顯增強,鋼鐵市場或將繼續呈現寬幅震蕩格局,鋼材均價將有所上移。』一、2020年國內鋼鐵市場回顧2020年,國內鋼鐵市場呈現寬幅震蕩、波動上行格局。
  • 2021年展望
    1 2021 年經濟總體展望 1、經濟增長目標預期將維持在9.5%左右,節奏上逐季回落,由首季20.1%回落至5.6%。整個經濟呈現出復甦見頂的特徵。
  • 向陽而生·華彩賦能——記華西證券2021年資本市場峰會私募機構專場
    來源:時刻頭條11月13日,由華西證券研究所主辦,瀘州老窖國窖1573作為股東支持單位,新財富作為特別支持單位的華西證券2021年資本市場峰會私募機構專場在成都成功舉辦。華西證券機構金融部副總經理吳琛亮在會上做了「向陽而生·華彩賦能」主題演講,指出「私募行業正迎來歷史發展機遇,華西證券全力打造『金華彩』私募賦能服務體系,整合公司各種內外部資源,為私募客戶提供服務」。「進軍西部,首選華西」!吳琛亮認為,當前政策引導資金投向,推動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資管新規」2020年大限來臨,財富管理版圖正急劇變化,「規範化發展」讓私募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
  • 政企學界齊聚上海展望2021中國鋼鐵市場
    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19日至20日在上海召開,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黑色產業鏈、家電、汽車、機械、建築、金融等行業客戶,共同探尋行業和市場的新未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闡述了當前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展望了2021年宏觀形勢及經濟運行特點,並提出了鋼鐵行業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展望整個2021年宏觀經濟形勢。陳昌盛共提出六點看法:一是國際經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二是疫情不會因疫苗短期消失;三是中美關係可能小緩和;四是國內經濟逐步回歸常態;五是後延風險將有所暴露;六是需要把握政策調整的節奏力度。
  • 復甦分化――2021年宏觀經濟及市場展望
    交銀集團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發布會現場  ――2021年宏觀經濟及市場展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  主要觀點:  展望2021而資本市場帶來的財富效應使得擁有大量資產的富人階層變得更為富有,加劇了貧富分化。  五是市場分化。2020年主要資產出現普漲格局,2021年或將難以持續,預計會有所調整和分化。債市和股市可能會有調整壓力,而美元將出現階段性回升,大宗商品市場或將出現分化,需求回暖帶動有色類價格上漲,而避險需求下降,或令2021年黃金價格承壓。
  • 2021年港股通休市安排 港股通什麼休市時間一覽?
    股票市場並不是每天都會開盤,它的開盤時間常常會受到一些重要的節假日影響。那麼你知道2020年港股通休市安排具體怎麼樣嗎?  2020年港股通休市安排  【1】元旦:1月1日(星期三)不提供港股通服務,1月2日(星期四)起照常開通港股通服務。  【2】春節:1月22日(星期三)至2月3日(星期日)不提供港股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