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程動態心電圖檢測臨床價值分析|卡帕奇心電貼臨床應用分享

2020-12-23 騰訊網

心電圖檢測是診斷心律失常的一大重要手段,「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作為常用的心電圖檢測項目,可檢測出大部分持續性心律失常,但針對陣發性、偶發性、無症狀性心律失常,這兩項檢測手段的檢出率大大降低,此時長程動態心電圖監測發揮了重大價值。對於一些佩戴了24/48小時的傳統動態心電記錄儀,但未發現心律失常的患者,7*24小時超長程動態心電記錄儀能有效幫助醫生發現並進行心律失常診斷。以下分享部分卡帕奇超長程動態心電記錄儀的臨床應用病例。

病例1

汪**,女,84歲,室上性心動過速、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7天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該患者於佩戴第3天(10:30-15:30)、第5天(8:00-9:30)之間頻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見圖1),同時間歇性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提示房室結雙路徑所致。

(圖片1:房顫片段示例)

病例2

汪**,女,69歲,陣發房顫、竇性停搏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6天17小時12分鐘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陣發性房顫共約4次,最長一次持續1天4小時54分,起始於佩戴第2天的上午9點。>2秒的房顫長RR間期共63次,最長3.91秒,發生於佩戴佩戴第三天凌晨點35分,提示停搏(見圖2)。

(圖片2:停搏片段示例)

病例3

樓**,男65歲,陣發房顫、房撲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6天21小時25分鐘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陣發性房顫、房撲共約56次,總持續時間2天2小時18分,最長一次持續9小時44分,起始於佩戴第3天夜間23點。其中,>2秒的長RR間期共6次,最長2.91秒。此外,該患者頻發房性早搏,均為伴室內差異性傳導(見圖3)。

(圖片3:房顫發作片段示例)

病例4

王**,女,64歲,陣發房顫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7天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陣發性心房顫動發作共約39次,總持續時間10小時11分,最長一次持續時間6小時47分,起始於佩戴的第2天中午。>2秒的房顫長RR間期共7次,最長一次2.53秒。此外,該患者頻發房性早搏,累計發作13316次,多為單發房早,時呈二、三聯律、成對或短串性房速(見圖4)。

(圖片4:房顫發作片段示例)

病例5

陳**,男,83歲,竇停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7天的動態心電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患者平均心率慢,最慢心率15次/分,出現動態心電圖危急值:竇性停搏(最長7.43秒),發生於佩戴心電貼後的第6天凌晨;停搏大於5.0秒共發作6次,均出現在第6天凌晨(見圖5)。

(圖片5:停搏片段示例)

相關焦點

  • 讀圖進階:專家教你心電圖長QT間期的鑑別與處理|臨床必備
    長QT症候群(LQTS)可導致症狀性室性心律失常並增加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特徵性心律失常。近日,在第31屆長城心臟病學會議(GW-ICC 2020)虛擬會議上,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的王祖祿教授針對基層醫生,介紹了心電圖長QT間期的鑑別診斷及處理策略。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左心室肥大心電圖特點及臨床處理 - 心電圖劉醫生
    長期高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左心室肥厚,從而出現一系列臨床心電圖改變。相反,從一系列特徵性的心電圖改變,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也可以推測患者左心室是否發生了肥厚,從而輔助臨床診斷及治療。以一個臨床實例將相關知識介紹如下:臨床資料患者男性,57歲,反覆頭暈頭痛,高血壓病史15年,平素血壓控制不佳。臨床印象:高血壓。
  • 主任教你心電圖怎麼讀,「粗、細、結合臨床」
    心電圖檢查百年應用久盛不衰,心電圖技術已普及到各級醫院,臨床醫師掌握心電圖知識,提高結合臨床分析心電圖的能力已成為現實和工作的需要。 為了幫助初學者掌握心電圖分析方法,下面簡介心電圖分析三步曲(粗讀、細讀、結合臨床診斷),供學習參考。 1、粗 讀 即將心電圖大致瀏覽一遍,要明確下列四個問題。
  • POCT技術檢測cTn和BNP/NTproBNP的臨床應用,這幾點要了解
    但 POCT 在快速獲得測試結果、檢驗周轉時間短的情況下,可能會犧牲部分結果的準確性,還存在醫生不規範使用 POCT 和解讀檢測結果以及質量控制與管理等影響結果準確性的因素,甚至有可能導致錯誤的臨床決策,因此對 POCT 也需要加強質量管理。為規範 POCT 技術檢測 cTn 和 BNP/NT-proBNP 在臨床的應用,特編寫該共識。
  • 再談高敏肌鈣蛋白的臨床應用
    2012年ACCF「肌鈣蛋白升高的臨床意義」1(以下簡稱《ACCF共識》)對上述疑問進行了很好的闡述,對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有很大幫助。《ACCF共識》中提出了cTn升高臨床分布的概念模型及判讀模式,並分別介紹了cTn在ACS、非ACS、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及各種非缺血情況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
  • 瑞金新技術(五)| 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技術平臺的建立及臨床應用
    瑞金新技術(五)| 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技術平臺的建立及臨床應用 2020-11-12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異常竇性P波臨床應用新進展
    臨床上為了實用起見,P波的前部代表右心房的激動,後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動。分析P波對心律失常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異常竇性P波(ASPW)係指竇性P波的形態異常、節律異常和形態異常伴節律異常。竇房結位於右心房,因此右心房首先開始除極,因此 P波的初始部分是右心房除極所致,後面部分是由左心房除極所致。P波形態隨導聯而變化,取決於起搏點的位置。
  • 液體活檢技術ctDNA在臨床應用中的最新進展
    此次利用PanSeer技術和泰州隊列資源合作進行的研究至少證明癌症早期篩查可以通過無創血液檢測完成,便於對無症狀癌症易感人群的「早發現」繼而「早幹預」,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精確度99%!
  • 卵巢癌PARP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卵巢癌|PARP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
    目前PARP抑制劑已廣泛應用於臨床,為規範此類藥物的使用,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特制定《卵巢癌PARP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本指南採用以下推薦級別(表1)。1.4.2 HRD檢測 除BRCA1/2基因突變外,其他HRR基因,如RAD51、ATM、PALB2、MRE11等損傷或缺失也會導致HRD,因此HRD作為PARP抑制劑敏感的生物標誌物已應用於臨床[17]。HRD可通過同源重組相關基因突變檢測和基因瘢痕檢測兩種方式判斷。
  • 腫瘤大Panel檢測大勢所趨,和瑞基因助力臨床探尋精準診療之路
    和瑞基因在2020 CSCO大會上舉辦了以「瑞變,遇見新未來——大Panel賦能腫瘤精準診療之路」為議題的衛星會,會上分享了和瑞基因大Panel檢測在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領域臨床應用及臨床科研情況,突出的產品優勢及行業成果引發眾多專家熱議。
  • ...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分子檢測在臨床多學科MDT中的應用論壇...
    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分子檢測在臨床多學科MDT中的應用論壇於2020年9月25日下午在青島世博城會議中心召開,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基因診斷中心主任姜豔芳擔任本論壇主席。魏超君教授和杜魯濤教授主持下半場論壇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檢驗醫學中心副主任杜魯濤教授作報告杜魯濤教授就《分子診斷檢測技術在肺癌臨床多學科診療中的應用》做了精彩報告。杜教授指出,MDT診療模式已成為目前肺癌診療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對於提高患者預後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人工智慧在心電圖檢查中的應用——關於《Nature Medicine》近期兩篇論文的解讀
    當前,人工智慧已應用於醫療、金融、安防、自動駕駛等各領域,人工智慧在醫學(或醫療、醫療健康)中的應用,包括藥物研發、醫學影像、輔助疾病診斷、輔助治療、臨床決策支持、家庭/臨床護理服務、康復醫療和生物醫學研究、醫院管理、健康管理、可穿戴設備等。
  • 治中風十大名方及臨床應用
    在臨床中,本方與至寶丹功效相近,均為涼開法中的代表方劑;所不同的是:本方最涼,長於清熱解毒;至寶則次之,長於芳香開竅,可辨證施用。3.蘇合香丸(《局方》)為救治中風陰閉危證之名方,與至寶丹均出自《局方》。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CRP|ASO|關節炎...
    特定蛋白有什麼特別的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嗎?在這裡我們一起盤點常見的特定蛋白項目,以及其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特定蛋白的種類有很多,本文篇幅有限,就跟大家講一講特定蛋白在臨床上的主要應用。其中檢測IgG、IgM、IgA的臨床意義是:了解機體抗感染能力;而在免疫複合物疾病中,檢測C3、C4可以了解其消耗程度。
  • 臨床該如何診斷肺栓塞?│臨床必備
    首先從臨床症狀進行診斷,急性PE的臨床體徵和症狀是非特異性的。心電圖 心電圖的異常通常表現為V1~V4的T波倒置和ST段異常;部分病例可V1中的QR徵,SIQⅢTⅢ徵(即I導S波加深,Ⅲ導出現Q/q波及T波倒置),以及不完整或完整的右束支阻滯。但上述表現通常在嚴重的PE病例中發現,較輕微的病例中,竇性心動過速可能是唯一的異常。
  • 簡述中藥破壁飲片的臨床應用研究
    藥材利用率提高的同時藥效增強,因此,中藥破壁飲片在臨床研究應用上備受青睞。1、中藥破壁飲片在心腦血管疾病上的臨床應用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冠心病:臨床研究採用基礎藥物治療+參斛複方中藥破壁飲片、基礎藥物治療+參斛複方中藥合劑、基礎藥物等3個方案治療冠心病。
  • 堅守16年,博恩富克填補「腦水腫」臨床檢測空白
    顱腦監護是個大課題,卻不能像心電圖一樣簡單便捷的監護。以往醫院臨床上是當患者出問題後,就上顱腦CT那個龐然大物,因為有輻射、價格貴,不能應用在體檢等預防階段,所以並不親民,直到博恩富克的BORN-BE無創腦水腫動態監護儀面世。
  • 超敏肌鈣蛋白,引領ACS檢測新時代
    2015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組織國內專家制訂了《高敏感方法檢測心肌肌鈣蛋白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中對高敏肌鈣蛋白(hs-cTn)的判斷標準進行了以下定義:①正常人群的第99百分位值處的變異係數<10%;②在健康人群中,低於第99百分位值的檢出率要超過50%(最佳狀態>50%)。hs-cTn主要強調了準確性和敏感性兩方面。
  • 外泌體正式進入臨床檢驗,路還有多遠?
    前一種需要將特定序列捕獲,分離純化再進行測序,高通量測序技術可發現新的突變,但費用較高且檢測時間略長;擴增子測序則使用特定的引物對樣品進行多級PCR後純化獲得特定序列進行測序,臨床應用簡便易行,可動態監測突變位點,但需要提前了解腫瘤基因的突變信息。受益於測序技術的發展,RNA可能是有望最早成熟的外泌體成分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