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檢測是診斷心律失常的一大重要手段,「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作為常用的心電圖檢測項目,可檢測出大部分持續性心律失常,但針對陣發性、偶發性、無症狀性心律失常,這兩項檢測手段的檢出率大大降低,此時長程動態心電圖監測發揮了重大價值。對於一些佩戴了24/48小時的傳統動態心電記錄儀,但未發現心律失常的患者,7*24小時超長程動態心電記錄儀能有效幫助醫生發現並進行心律失常診斷。以下分享部分卡帕奇超長程動態心電記錄儀的臨床應用病例。
病例1
汪**,女,84歲,室上性心動過速、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7天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該患者於佩戴第3天(10:30-15:30)、第5天(8:00-9:30)之間頻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見圖1),同時間歇性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提示房室結雙路徑所致。
(圖片1:房顫片段示例)
病例2
汪**,女,69歲,陣發房顫、竇性停搏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6天17小時12分鐘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陣發性房顫共約4次,最長一次持續1天4小時54分,起始於佩戴第2天的上午9點。>2秒的房顫長RR間期共63次,最長3.91秒,發生於佩戴佩戴第三天凌晨點35分,提示停搏(見圖2)。
(圖片2:停搏片段示例)
病例3
樓**,男65歲,陣發房顫、房撲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6天21小時25分鐘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陣發性房顫、房撲共約56次,總持續時間2天2小時18分,最長一次持續9小時44分,起始於佩戴第3天夜間23點。其中,>2秒的長RR間期共6次,最長2.91秒。此外,該患者頻發房性早搏,均為伴室內差異性傳導(見圖3)。
(圖片3:房顫發作片段示例)
病例4
王**,女,64歲,陣發房顫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7天動態心電圖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陣發性心房顫動發作共約39次,總持續時間10小時11分,最長一次持續時間6小時47分,起始於佩戴的第2天中午。>2秒的房顫長RR間期共7次,最長一次2.53秒。此外,該患者頻發房性早搏,累計發作13316次,多為單發房早,時呈二、三聯律、成對或短串性房速(見圖4)。
(圖片4:房顫發作片段示例)
病例5
陳**,男,83歲,竇停患者。佩戴卡帕奇心電貼進行7天的動態心電監測。心電數據經配套醫生分析軟體和讀圖醫生分析,患者平均心率慢,最慢心率15次/分,出現動態心電圖危急值:竇性停搏(最長7.43秒),發生於佩戴心電貼後的第6天凌晨;停搏大於5.0秒共發作6次,均出現在第6天凌晨(見圖5)。
(圖片5:停搏片段示例)